簡體版

第五百零六章 猛炸藥

"橡膠廠開工了?"朱琳渼甚是意外,沒想到姚啟聖這幾個年輕人效率竟如此之高,"每日有多少產量?"

姚啟聖忙擺手道︰"硫化橡膠工藝要求精細,如今僅有學生及同窗十多人能夠掌握,至于旁的工匠,光是教他們以鐘計時便花費了兩天工夫。

"是以現下雖盤了房舍、場地以及諸多混合、加熱、計測之類的器具,然大半都在閑置著。每日至多能產出五六百斤硫化橡膠成品,倒是已能制些車輪、鞋底等物了。"

原來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生產階段。朱琳渼知道,橡膠這東西密度很大,五六百斤听起來似乎不少,其實用來制造三四十個車輪就沒了,而且還得搭上十幾名優秀的格致學人才盯著。

他心中默道,化工生產這方面大明原先根本沒有工匠接觸過,也難怪出現如此局面。看來想要大規模上量出產橡膠,一是要保證穩定的天然橡膠供應,二就是得盡快培養出大批合格的產業工人才行。

他遂對姚啟聖道︰"眼下倒不急著出橡膠成品,火炮密封圈也用不了太多。先讓大家著重訓練工匠,僅憑你們幾個人便是累死也不敷調用。

"對了,給制橡膠工匠們加三成工錢。告訴他們,一月之內學會硫化橡膠生產的,再加五成工錢,每遲學會五天則少加一成。"

"學生謹記。"姚啟聖躬身以應,又問道,"殿下方才說要召學生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這可是件大事,且有不小的風險。"朱琳渼指向大帳西面的南京城,嚴肅道,"多爾袞已派了吳三桂率關寧軍南下,又調大批戰船相助。凡事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加之我軍本就人少,很難保證不被賊兵溜入南京增援。

"故而最穩妥的辦法便是盡快拿下南京城!

"然而太祖將南京城建得太過堅固。昨日我令鄧山以七百斤火藥炸城,卻僅炸出了一個小缺口而已。"

姚啟聖聞言也是吃了一驚,"七百斤火藥都不夠?!"

"對,南京城下乃是千斤青石板築基,所以無法將火藥直接埋到城牆正下方。而僅在牆側安放火藥,大部分的爆炸威力都朝外發散出去了。"

朱琳渼望向姚啟聖,"如今想要炸開南京城,用普通火藥定是不成。我倒是知道一種威力極大的炸藥,不過具體流程和配置比例卻不甚清楚。故而需要你經過反復試驗模索,找出威力最大的原料配比和制造工藝。

"這種炸藥一旦制成,置于南京城下已炸出的那個六七尺深的坑里,必能將城牆一舉炸開!"

姚啟聖咽了口涂抹,心說,乖乖,七百斤火藥只能給南京城撓個癢,這稱作"炸藥"的東西卻能將城炸開,這威力也太嚇人了。

不過這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加之是要為光復應天府出力,更是義不容辭。

其實他還另有小心思。按照工部專利司的規定,如果他能模索出炸藥的制作流程,便能獲取"工藝專利",這可是一筆客觀的收入。

之前硫化橡膠的工藝專利,便是落在了他和十多名同窗以及輔政王的名下,以後不論是誰制造的橡膠,每百斤就要付給他兩文錢的"專利費"。

兩文听起來不多,但這可是坐在家中收錢,等以後橡膠產量上去了,這筆錢可不得了!

于是他當下拱手道︰"學生但憑殿下吩咐,必盡心竭力!"

"好!"朱琳渼滿意點頭道,"你先去準備實驗用具。對了,制造硝化棉需要用到大量硫酸、硝酸和精棉,要多備原料。此外造這東西危險極大,要尋個人煙稀少之處。"

硝化棉?姚啟聖默記下這個名字,又道一聲,"學生這便去準備。"

先前在福京實驗室里已成功制出了硫酸和硝酸,他作為化學科的"高材生"自是清楚配置過程和原料,隨即便帶著幾名同窗轉身出了大帳。

宋應星方才一直在旁邊听著,此時也插言道︰"殿下,若這個'硝化棉';威力如此驚人,是否還可用在銃、炮之上,以替普通的火藥?"

朱琳渼卻是搖頭,"硝化棉威力是大,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便是不穩定,稍用力踫撞即會爆炸,溫度高一點兒又會自燃。

"我之所以讓姚啟聖他們在南京附近制造,就是為了能造好立刻就近使用,以免長途運輸過程中發生意外。"

他又問宋應星道︰"宋先生,眼下那幾條戰船建造得如何?水師已是望眼欲穿了。"

"回殿下,永北里和南安三天前已各有一條大船下海。"宋應星揖道,"學生乘船北上之時,兩條船已經掛了帆,配備的火炮也已運至岸邊。"

朱琳渼之前已和船匠了解過帆船建造流程,通常來說掛帆和安裝火炮已是最後步驟,除此之外還有甲板、艙室之類的刷漆工作。不過如果急用的話,不上漆倒也無妨,只是會少許降低戰船壽命。

"如此說來,近日這兩條船便能北上了?"

"誠如殿下所言。"

"對了,是兩條多大的船?"

"回殿下,一條是永北里船廠所造五百噸戰船,與水師邵武號無二。另一條是南安船廠的三百噸戰船,型同撫州號、廣信號。"

說實話,雖是多了兩條主力戰船,但朱琳渼卻略有些失望。他一直盼著永北里那條八百多噸的三級戰列艦入役,那可是能雄霸整個東亞的王牌。

不過現下即便這巨艦還未建成,但僅是加上馬上入列的這兩艘戰船,大明水師已經擁有兩艘五百噸以及四艘三百二十多噸的蓋倫戰船。加上原有的十一條小型蓋倫船,如果戰術合適,對付正趕來南京的那三百多條清軍戰船應是有一定把握的。

要知道,"三百條戰船"听起來嚇人,但其中有二百以上乃是船、哨船之類的小船。據***所描述的鄭芝龍艦隊的情況看,這三百戰船中,三百噸以上的大船、趕繒船之類最多也就三十多條。(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