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八章 青山嶺遇伏

待這些人上到山頂,立刻丟掉大盾,卻是周身藍色棉甲,正是馬得功手下瓖黃旗漢軍精銳。

這些人不論是軍事素質還是裝備水平都遠超方國安所部,加上以有備算無備,青山嶺上立刻呈現一邊倒的局面。虜兵直似狼入羊群,殺得血光映日慘呼盈山,不斷有浙軍尸首從山頂翻落嶺下。

方國安身旁雖有三百多親軍侍衛,但山脊之上甚為狹窄,這些人只能排成狹長縱隊,卻無法將他護在正中。僅片刻間,已有數柄單刀從方國安身側掠過,嚇得他忙翻身鑽入了馬月復下。

但四周清軍似乎發現了這邊有「南人軍官」,不停地朝這邊涌來,眼見他越國公身旁侍衛越來越少。

正危如累卵之際,便聞東側有陣陣銃響,建虜士卒立刻被這動靜吸引過去。

卻見有一隊明軍就在狹窄山道上聚集成陣,兩頭數百名刀盾手將銃手夾在中間,為首大將手中馬刀翻飛,其身旁雖僅能並排站三四名手下,卻硬是阻得虜兵一時半會難以近身。

而一挨陣中銃手準備完畢,擋在兩側的刀盾手便默契地彎腰低頭,隨後便是一陣火銃轟鳴。

建虜伏兵驟然沖上山巔,此時兩軍已近在咫尺,便是明軍的三千銃也能勉強射透建虜的甲冑。頓時便有數十清軍哀嚎著滾下山去,兩側的近戰士卒壓力隨即一緩,整個戰陣立刻向前十多步,擠壓虜兵的空間。

由這麼前進了數次,戰陣已和方國安的侍衛匯合,為首將官忙上前詢問,「大將軍呢?」

方國安這才被侍衛從馬月復下拖了出來,抬頭見是張煌言帶了五六百人而來,立刻又轉頭要找地方躲藏。

張煌言忙將他一把拉住,「將軍乃大軍主帥,正當指揮將士們作戰,怎可只顧自人安危?」

方國安卻如喪考妣道︰「還戰什麼戰,四萬建虜圍住山頭,大勢已去……」

「辰時常安還有人來報,說看到數萬建虜大軍,可見其主力尚在六十里外。」張煌言指著四周道,「這里必是小股賊軍,只要大將軍穩住,則中軍既穩,我們居高臨下未必沒有辦法!」

「嗨,八成是地方上有人通虜,以假消息誆我。」方國安說著已經開始月兌甲冑了,又示意一旁的侍衛將衣服給他,「看這樣子,便是逃下山去,附近降賊也定將我綁了獻虜……」

張煌言急得直跺腳,「大人,先前已有數地上報賊軍動向,便有一處投虜,余者也該確鑿無誤。」

方國安根本不理他,只顧自己朝人堆里混。張煌言無奈,踩鐙立于馬上,振臂高呼,「大家听著,各部自結成陣,先立穩腳跟,再相互靠攏,切莫慌亂……」

他話音未落,已有數支箭矢射來,而周圍明軍根本不歸他轄制,除了他自己所部人馬,余者卻根本不做理會。

張煌言只得收攏麾下原地堅守,卻無奈四周足有六千八旗兵及兩千其他精銳,他聚起的這一千多人眼見便要抵擋不住。

一旁有渾身是血的部將向他高聲道︰「大人,這嶺上方寸之地不宜結陣,加之賊軍勢眾,得設法突圍才行!」

張煌言遠望除自己外的明軍各部大多已潰不成軍,無奈嘆氣點頭道︰「是得突圍了。」

他麾下部將立刻應一聲「遵令」,便招呼人手要向東側山路強沖,卻被張煌言一把拉住,「驛道上多是咱們自己人,這般沖過去他們定會被擠落山下。」

那軍官舉目望去,果見明軍慌亂之下有甚多人轉頭奔逃,卻令後面避讓不及的戰友滾下山坡。他急道︰「那,那該如何是好?」

張煌言望了眼山腰處的零星虜軍,雙目一眯,「敵可從山下上來,我們也可從這兒下去!」遂吩咐道,「傳令,刀盾手在前,向山下突圍。每行二十步重整戰陣,而後與敵接戰,再進二十步,直到沖至山下!」

「是!」

隨後,張煌言所部硬生生在山脊旁攻下一片空地,又迅速結陣,這一千二三百人便向山下攻去。

下山時因腳步不穩,最易導致陣型混亂,但張煌言讓士卒每二十步一整隊,雖然看似走得慢了,卻能始終保持陣型。

馬得功在山西側遠遠看到有明軍從隊伍中間突圍,急令人前去阻截,但那隊明軍進退行至極有章法,戰陣穩穩向北側山下而去。

他手中僅有七八千人,卻要吃掉兩萬明軍,是以也難抽出更多人手去對付張煌言,最終見突圍人數也不算多,只得任其離去。

待到申時,青山嶺上才逐漸平息下來。得益于張煌言部成功月兌困,倒給其他明軍提了個醒,有不少人如法炮制,沿山坡跑下山去。不過即使如此,方國安部仍有三四千人喪命,兼八千多人被俘。

一身樵夫裝扮的田雄快步趕到青山嶺西頭,喜滋滋地對馬得功施了個禮,奉承道︰「大人此計絕妙,先以綠營弱旅西去,令敵不辨我主力所在,復在這看似絕不能設伏之處伏擊南軍,方一戰破敵。

「方才屬下令人大致合計了一下,方國安共攜糧草八九千石,足夠我大軍吃用兩個多月。如此,我斷糧之急立解。」

馬得功轉頭向西望了一眼,得意冷哼一聲,「方國安果然上鉤,而且還是條心急的魚,我餌才放了小半,他便急著咬了上來。」

原來馬得功竟用麾下近三萬綠營兵作為誘餌,令其速往桐廬攻伐,只發給每人每天五兩口糧,其余糧草卻全部留給精銳漢軍旗兵以及挑出的兩千精銳綠營。

這八千精銳又盡埋伏在青山嶺下,糧米足夠吃半個多月,是以極有耐心。

而作為誘餌的清軍每日饑腸轆轆,加上軍官故意讓他們送死,一路上死傷過萬,令浙軍以為清軍已不堪一擊。

這便是馬得功示敵以弱,引方國安「出洞」的毒計。

他又捻須沉吟片刻,對田雄道︰「傳令,去往桐廬的人馬立刻返回,既已有了糧草,他們便不用去送死了。」

「屬下立刻便派人去。」(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