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活著的時候,就是一位大書法家。

「書聖」王羲之生平最推崇的前輩書家有兩個︰一個是曹魏的鐘繇,一人是東漢的張芝。他曾說過︰「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余耽之若此,未必謝之。」

而比鐘繇和張芝晚了一輩,同樣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也就是金玨的世叔韋端的第二子,現在同樣在金玨身邊擔任掌書記的韋誕伏膺于張伯英,兼學邯鄲淳之法。

金玨身邊目前只有兩個掌書記,右掌書記是周群,而左掌書記就是韋誕。

韋誕這孩子,性格與周群相仿,天生就喜歡書法,不,應該說是痴迷于書法才對,為此,他還自學了另外一個項技能,與書法有關的技能——制墨。

金玨用來搞雕版印刷術的墨,就是在金玨的建議下,年紀還不到十五歲的韋誕會同金玨麾下的工匠們一同研制出來的制備和調配方法。

就連那些工匠們也說,之所以能夠制成適合用來印刷的墨,其中大部分的功勞是金玨和韋誕。

不僅韋誕擅長書法,就連他的哥哥韋康也同樣擅長書法,不過,奇怪的是,在這方面,他們的父親韋端反而相對就要弱了一些,倒是第五巡在書法方面的造詣相對要更高一些。

不過,韋康和韋誕兄弟二人因為個人性格的緣故,將來注定兩人在書法藝術方面的差距會變得越來越遠,這是因為,韋康的志向相對較為傾向于仕途,他花在處理政務方面的時間顯然要更長一些,而韋誕則完全不同,每日里他出了呆在金玨的身邊,完成每日掌書記的工作之外,剩余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練習書法上面。

當然,現在的韋誕年紀尚小,他的書法還顯稚女敕,但即便如此,在漢中郡定居的那些個大儒們已經對孩子贊不絕口了。

就連酒鬼孔融和久不收徒的鄭玄都起了收韋誕為徒的心,可是,不論是韋端,還是韋誕自己,都希望能能夠繼續留在金玨的身邊。

一方面,京兆第五家、韋家和金家在這個時空里,三家人是世交,韋誕繼續留在金玨的身邊,能夠加強兩家人的關系。

這是韋端這個作為父親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另外一方面,韋誕本人非常喜歡金玨的書法。

作為華夏古代文學的愛好者,金玨的書法也並不是真得慘不忍睹,只是因為受後世的影響,金玨比較擅長的是硬筆書,即鋼筆書法,相對而言,他的軟筆,也就是毛筆書法就差很多,再加上,這個時代的人依然還會寫的隸書,用毛筆連繁體字(楷書)都寫不好的金玨,書寫隸書自然就會顯得不堪入目了。

好在,金玨只是金尚的庶子,嫡子是金瑋,故而,他書法差,其他人,就連金瑋也沒有因此而對他的身份起疑,因為金尚在世的時候,對金玨這個兒子並沒有多上心。

觸類旁通,金玨用手下工匠們手工制成的炭筆所寫出來的字,有一些就非常好看,而隸書和楷書有別的字,金玨寫出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若非韋誕對書法如此痴迷,他也不會從外人看來非常蹩腳的金玨的字里面,看出一些閃光點。

不過,因為朝夕相處的緣故,從韋誕的口中,金玨已經知道,韋誕在書法方面真正崇拜的人,就是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和張芝,而沒有鐘繇,起碼是在這個時空里。

要知道,現如今,在整個益州境內,書寫蔡邕發明的飛白字體的人,並不是蔡文姬,而正是韋誕。這也是後來,韋誕的書法雖然諸書並善,但是,卻是題署尤精的根本原因。

後來,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在漢、魏書跡,惟推鐘繇、張芝兩家,認為其余不足觀。張旭、韋誕、索靖、王羲之父子、張旭、懷素之草法,均源于張芝。羊欣雲︰「張芝、皇象、鐘繇、索靖,時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斯為當矣」。

在金玨看來,無論是王羲之,還是羊欣,對于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書法家的論斷有偏頗,不,根本就是錯的。

拿下益州之後,為了印證心中的猜測,金玨曾經派劉山親自帶著人到已經病故多年的張芝的府中,以及當時已經遷居到長安城里的鐘繇的府邸里,探查這兩大書法家家中珍藏的書法真跡。

結果,經過仔細探查之後,劉山寫了一份非常詳實的報告,並將他從這兩家‘借’來的書法真跡一並上呈給了金玨。

張芝是敦煌郡源泉縣人,字伯英,已經于漢獻帝初平三年病逝,他是已故涼州三明之一大司農張奐之子,出身于官宦家庭,看名字就知道,他是敦煌郡最大世家張家的長子嫡孫。

據歷史相關記錄記載,他有兩個弟弟,張猛是現任的武威郡太守,而張昶同樣也是一個書法家,擅草書,有「亞聖」之譽。

與已經完全變成斷垣殘壁的陳留蔡家不同的是,張家既然是敦煌郡最大的世家,那麼,劉山在張家能夠找到書法真跡,尤其是張氏兄弟二人的自然也就非常多,但是,劉山依然從這些真跡當中,找到了蔡邕親自手書的書法真跡。

蔡邕和張芝都是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兩人之間互通文書並不意外。

而在鐘繇的家中,劉山的收獲就更大了。

許是剛搬到長安城時間太過于參與的緣故,鐘繇家中珍藏的書法真跡,全都暫時保存在十幾個大箱子里,而劉山在里面找到最多的,正是蔡邕親自手書過的各種文書,里面甚至還包括了‘熹平石經’的原稿。

注意,這里是原稿,而不是熹平石經的拓印本。

從劉山一番仔細探查所得到的結果,不但印證了金玨之前的猜測,而且,還為他帶來了意外之喜——大量原本以為已經散佚的蔡邕親手所寫的文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