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四章 袁尚和袁譚的區別

袁紹作為一個一手打下河北的雄主,無論是人格魅力還是個人能力都已達到頂峰……這對于袁紹活著的時候是好事,但袁紹死後,這就成了天大的難題。

畢竟,河北如今沒有第二個人能站出來完全頂替袁紹的位置。

袁譚不行。

袁尚不行。

袁熙,同樣也不行。

可不行歸不行,袁紹病故,總要是有一個繼承者的。

作為如今袁紹麾下執掌部分兵權的郭圖在收拾好心情後直接就表明態度——

「如今應當立刻請袁譚公子前來繼承主公基業!」

與郭圖向來穿一條褲子的辛評點頭贊成了郭圖的話,之後就轉頭看向了逢紀。

逢紀皺眉思索一陣後就問出了一個問題︰「諸位以為,以後河北的大勢究竟應當如何?」

在場的幾人無一不是人精,他們很快都理解了逢紀的意思,紛紛陷入沉思。

袁紹死了,那袁紹集團的戰略方針要不要修改?

是繼續按照袁紹的意思,和世家硬鋼到底,還是選擇與河北世家講和,雙方各退一步。

這兩種選擇,很大程度上就是對繼承人的選擇。

袁紹長子袁潭被袁紹委任為青州刺史鎮守一方後,將青州的世家給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這都說明了袁譚是袁紹「鎮壓世家」方針的堅決擁立者。

反觀袁尚則完全不同。

袁尚並不像袁譚那樣年紀輕輕就被袁紹給外放,讓他去戰場上歷練。但這並不意味著袁尚就是一個草包。

袁尚善于長袖善舞,為人度數弘廣,綽然有餘。哪怕是在袁紹對河北世家大肆鎮壓的時候,他依舊能和不少河北世家保持良好的關系。

要是袁尚上位,可以說會將袁紹數年如一日壓制世家的苦功給抹去,可另一方面,這又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袁紹集團,不讓外人有覬覦的機會。

這是兩個各自都有利有弊的選擇,也是目前這些人必須要想明白的問題。

「那還用說?自然是延續主公策略,鎮壓一切宵小!」

郭圖好不容易爬到了這個位置,怎麼可能會允許「開倒車」,讓河北世家繼續得勢?

權力蛋糕就那麼點,要是把這蛋糕給河北世家退回去一點,那自己的肯定是要小一點。這個道理郭圖還是明白的!

眾人一時不語,也有人將目光頻頻往審配那邊看去。

審配作為總領袁紹幕府的核心謀士,掌握著大量其他人看得見看不見的權力,要是審配不點頭,除非郭圖舉兵造反,不然根本沒有人可以私自決定。

「諸位……」

一直不說話的審配輕輕開口,方才嘈雜的大廳立刻變的安靜無比。

「我侍奉主公十年,幾乎是看著主公一點一點將河北的這份基業給打下來的。」

「如今天子不明,漢賊未除,萬萬不可折了這片基業!不然的話我等日後在九泉之下見到了主公,該有何顏面在面對他?」

听到審配說到這,大家頓時有了猜測,明白了審配最後的選擇。

「我等應當立袁尚公子為主,繼承主公基業!如此……方位穩妥之法!」

正如審配所言,讓袁尚繼承袁紹的基業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袁尚,完全可以充當袁紹集團與河北世家的潤滑劑,讓雙方的關系緩和下來。

要是袁潭上位……誰能保證袁潭就有袁紹那樣的本事?能打的河北世家嗷嗷直叫?

就算袁潭真有這樣的本事,誰又能保證袁潭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完河北的內部矛盾?

別忘了,在中原那邊還有一個曹操正在虎視眈眈呢!一旦內部問題拖的時間太久,那無疑于是自損功力,讓曹操白白撿了便宜。

「審正南!你!!」

一直支持袁潭的郭圖在听到審配的話後突然拍桉而起,咬著牙死死盯著審配。

「審正南!主公尸骨未寒,難道你就要拋棄他的大志嗎?」

審配听到郭圖居然能袁紹來壓他,一雙鷹目變的格外滲人。

「主公的大志,從來都是我的大志!但我說了!今日不比往昔!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全主公的基業,不讓別人奪去!」

「況且……」

審配的下一句話一拳擊中了袁譚法理性上的軟肋——

「袁譚公子早就被主公過繼給了亡兄袁基為繼子!雖然他依然是主公的長子,但確實是已經到了別宗,不在主公直系之列!」

郭圖、辛評「刷」的一下白了整張臉。

如果審配非要拿袁譚被過繼的事情說事,那袁譚確實也只能吃啞巴虧。

就和當年袁紹、袁術兩兄弟一樣。

雖然袁紹是長子,但他卻被自己的父親袁逢過繼給了伯父袁成,不在汝南袁氏大宗的名單中,自然也就無法繼承汝南袁氏的大頭家產。

現在到了袁紹兒子時也一樣,袁譚其實已經是被排除出了大宗繼承人之列,喪失了繼承袁紹基業的權力。

審配左右環顧一圈︰「就這麼定了!逢紀,你立刻去找來袁尚公子讓他繼承主公基業!」

「在塵埃落定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出這扇大門!不然的話,可就不要怪我不顧同僚之情了!」

審配為了防止郭圖狗急跳牆,或者偷偷去給袁譚報信,直接展露了他不近人情的一面,將所有人限制在這間大廳內。

袁尚此時都還並不知道袁紹病故的消息,所以當逢紀去找他讓他繼承袁紹基業的時候,袁尚整個人都還是懵的。

逢紀朝著袁尚規矩的行了臣子禮後,語氣便不無緊張的勸說袁尚︰「還望袁尚公子立刻跟我回去!不然遲則生變!」

以袁紹的家底,他們怎麼也算半個天子了。

漢室天子家繼承者繼任時的那點破事對逢紀來說更是如數家珍,所以逢紀知道袁尚現在根本就沒時間耽擱,甚至都沒有時間悲傷。

袁尚長的異常俊美,除了比何晏差上那麼一點外,整個人看上去顯得英武有加。

在听到逢紀的勸戒後,袁尚立刻振奮起精神,朝著逢紀請教︰「敢問我需要做些什麼?」

「收攏郭圖手中的兵權!」

河北的兵權,在袁紹一開始的規劃中,應該是沮授一份、淳于瓊一份、郭圖一份。

後來隨著官渡大敗,沮授被俘,淳于瓊被殺,袁紹便讓審配、逢紀,還有郭圖執掌兵權。

如今審配和逢紀既然已經決定支持袁尚,那最重要的當然是郭圖那一份。

「只要等袁尚公子掌握了兵權,政事上再有審配輔左,那地位自然便會穩固。」

袁尚一邊跑,一邊听著逢紀的話,便問出一個關鍵的問題——

「那我的兄長袁譚怎麼辦?」

袁譚驍勇善戰,又雄踞青州,手下兵力絕對不弱!

要是袁譚不服,起兵反攻河北,那對于河北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逢紀沉默了一會只得說道︰「只能是希望袁譚公子可以冷靜一些了。」

袁譚所在的青州可是他一刀一槍給打下來的,這意味著袁譚的自主性其實極強!袁紹一死,袁尚對于袁譚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反制手段。

假如袁譚要打……袁尚這邊可能還真的沒什麼好辦法!

袁尚見逢紀對袁譚這麼無力,一股恐懼感從心底不由的浮出,內心緊張到了極致。

好在袁尚繼承袁紹權力的過程還是很順利的。

有審配在,這個過程幾乎沒有任何的動蕩。

只是當袁尚繼任袁紹基業的消息傳到袁譚耳中的時候,袁譚果然是氣急敗壞。

「豈有幼弟繼承家業的道理!」

面對袁譚的憤怒,青州別駕王修好言勸道︰「還請刺史息怒。」

「息怒?怎麼可能息怒?」

袁譚重拳砸向桌桉︰「別駕可知,我到底失去了什麼?」

王修嘆了口氣,只能任由袁譚泄氣。

這個打擊對于袁譚來說確實是太大,袁譚生氣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等袁譚發泄完,王修就輕輕問了一句︰「刺史現在打算怎麼辦呢?」

怎麼辦?

當然是領兵沖到鄴城,重新奪回繼承者的位置!

袁譚雖不答,可他眼神中的凶厲已經說明了一切。

王修搖頭繼續勸阻︰「如今大將軍(袁紹)尸骨未寒,刺史豈能去做大逆不道的事情?」

「況且兄弟相殘必然會使得兩敗俱傷,刺史別忘了兗州的于禁、程昱,還有徐州的臧霸、孫觀,可都對著青州虎視眈眈呢!」

袁譚要是這個時候領兵攻打袁尚,這「不孝」、「不仁」、「不慈」的幾頂帽子肯定是會被袁尚扣上來。

到時候有理成了沒理,對袁譚來說可就得不償失了。

況且正如王修所說,如今青州外敵林立,要是袁紹打算從青州出兵,勢必要做好被曹操的兗州、徐州還有袁尚的冀州夾擊的準備。

這樣子的局面,哪怕袁譚是韓信、白起在世也扛不住,所以王修並不贊同袁譚貿然出兵的做法。

王修不分析還好,一分析袁譚也沒了主意。

「那我現在難道什麼都不做?在青州引頸受戮嗎?」

袁譚捏緊拳頭,抬起頭看著自己一直懸掛在大堂中的輿圖。

尤其是位于河北中心,那個標注著「鄴」的地方,袁譚更是越看越惱火!

突然。

袁譚眼楮微微下移,將目光落到了鄴城南面,那個標注著「黎陽」的地方。

這個地方讓袁譚眼楮一亮︰「我何不帶兵駐扎在黎陽,然後尋覓機會,成就大業?」

別駕王修眼楮一眯,立刻就明白了袁譚的意思。

首先便是黎陽的地理位置。

這里距離鄴城很近,只要鄴城稍有異動,從黎陽出兵不到半日就能趕到,遠比青州要來的方便。

二來,黎陽是當初袁紹進攻曹操時重要的據點,其內囤積著大量的糧草、軍械,有這便宜不佔白不佔!

三來,黎陽也是防範曹操的重要據點,只要袁譚佔據這里,就可以打著「防範曹操」的名義安心在這里停留,不給袁尚往自己頭上扣帽子的機會!

最後,袁譚進駐黎陽後,也可以減輕青州方面的軍事壓力,讓曹操不敢肆無忌憚的去進攻青州,只能繼續被看在中原。

綜合幾點下來,王修也贊同了袁譚的提議,讓袁譚立刻就帶著兵馬佔據黎陽。

路上,袁譚還把曹操「車騎將軍」的封號給搶了,自己給自己封了一個「車騎將軍」,算是讓自己在袁尚這位「大將軍」面前不至于太過丟面。

河北的劇變發生的實在太過迅速,加上袁尚和袁譚兩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燈,保密工作做的相當到位,以至于等消息傳到許昌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八月下旬。

當曹操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司空府陪著一眾自己的子嗣玩耍。

隨著曹丕、曹植、曹節他們到了狗都嫌的年紀,曹操明顯更喜歡和年紀稍小的一些子嗣玩,就比如長相十分可愛的曹沖。

曹操伸出一根手指,輕輕的敲在曹沖額頭上,笑呵呵的朝著身旁的許褚說道︰「倉舒模樣倒是和玉郎有幾分相似!而且倉舒年紀輕輕思緒就遠勝常人……這點也和玉郎相似!哈哈哈哈!」

曹操對何晏唯一的遺憾就是何晏並非自己親生的。

如今曹沖的出現,卻好像是彌補了曹操的這份遺憾,讓曹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許褚也只是一如往常的憨憨一笑,之後便不再說話。

面對許褚的「木頭行為」,曹操也沒有在意,而是繼續逗弄著曹沖,時不時就發出愉悅的笑聲。

可這份笑聲很快就被一陣倉促的腳步聲打破。

曹操有些不悅︰「不是說了嗎?今日不談公事!你們……嗯?」

原本曹操只以為是什麼小事,可當他回頭看到來人時,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

荀或、荀攸、郭嘉、董昭、賈詡、許攸、沮授、田豐……

除了還在兗州的程昱外,曹操最為仰仗的所有謀士幾乎已經全部到齊!

這般的規模排場,便是曹操反應再遲鈍也知道必有大事發生!

果然。

只听荀或用說不上開心還是難過的聲音向曹操陳述了一件事實︰

「司空……袁紹,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