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二章 何塢七院

華佗?

劉羨的兒子身為諸侯王世子,對于近期華佗搞出來的「輸血」風波還是有所耳聞的。

但眼下,當自己親近之人真的命不久矣的時候,他也顧不上許多了。

「居然如此,就還請慎侯帶路!」

把劉羨運到杏林院後,華佗二話沒說直接就直接決定給劉羨輸血。

因為之前曹丕曾經搞來了劉羨的血液,省去了給劉羨配型的時間,在劉羨運往杏林院的半個時辰後,劉羨的狀態就已經趨于穩定。

華佗在見到劉羨之子的時候,也明確點明了劉羨是通過輸血的方法救治的。

並且這個消息被無形的推波助瀾,很快就傳遍了許昌大大小小的街巷。

這下,有意思的事情就來了。

劉羨被輸了別人的血,那他的血脈到底還是不是劉氏諸侯王?

要說是的話,血脈和血液之間就會產生一條明確的界限,將之前反應激烈的世家一個交代。

若說不是的話……那誰還能廢了劉羨的東海王爵位不成?

要知道,因為東海王一脈的特殊性,歷代東漢天子對于東海王一脈都是敬重有加,從不敢輕易訓斥這支身份異常尊崇的諸侯王。

再者,因為東海王才傳到六代目,而東漢天子已經傳到了十三代,哪怕去掉一些平輩的天子,劉羨的輩分也高到可以讓劉協喚一聲「皇祖叔」的地步。

輩分這麼高,在崇尚孝道的東漢,要是劉協真的敢廢掉東海王的爵位,那劉協絕對是要被人戳 梁骨的。

所以這件事,何晏根本就沒有給劉協退路。

哪怕再不願,劉協也只能站出來捏著鼻子幫「輸血」澄清,站在官方的角度來解釋血脈和血液之間的不同。

但是……

血脈和血液,在本就含湖不清的這個年代,又豈是天子的幾道詔書就能澄清的?

況且對于血液,漢室根本就不曾深入研究過。一旦劉協「澄清」血脈和血液的不同,卻又說不出來個一二三的話,那對于漢室「天命」、「劉氏血脈」的懷疑會很自然的化成一顆種子,埋在所有人的心理。

當有了懷疑,人們就會思考,而這……便是埋葬劉氏血脈的第一把黃土!

「劉羨」輸血的事在許昌城中足足發酵了三天,皇宮中的那位終于是按奈不住了。

在建安六年十一月初五這天,劉協親自傳喚華佗入宮,並在不久後就頒布了兩道詔書。

第一道詔書便是冊封華佗為太醫丞,算是給了華佗一個官方的身份,讓第二道詔書更有一些說服力。

第二道詔書則是完整的講述了血液的幾種類型,並且明確了「血液」和「血脈」的不同……至于怎麼不同,這詔書其實寫的也是含湖不清,做不出完整的解釋。

兩道詔書一發,之前對于新學持抵觸態度的中立世家果然停止了對新學的針對,又恢復成之前「不接受也不排斥」的狀態。

本來最後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但這其中有一個人卻是氣急敗壞的天天往楊彪那跑。

「楊彪!你給我出來!」

王朗對著當朝三公之一的楊彪是絲毫不客氣,對著楊彪的大門就破口大罵︰「你算計我?」

楊彪緩緩打開大門,對著王朗發出陣陣苦笑︰「景興,我本來是想等到事罷後想你登門道歉的,你怎的這般性急?」

「少來!」

王朗見楊彪承認,那罵的是更凶了,完全不給楊彪片刻喘息的時間。

面對王朗,楊彪也只能是不斷賠笑,畢竟王朗可是自己父親楊賜的弟子,這次這麼坑他確實是有點不夠意思。

最後,王朗更是指著楊彪的鼻子︰「楊彪!這次你要是不給我個交代!你我就此絕交!」

楊彪嘴角苦笑更重︰「景興,你是認真的?」

「廢話!我王景興是那種說話不算話的人嗎?」

王朗的性子一向剛烈,楊彪知道今日不與王朗解釋清楚的話,這位故人恐怕真的能做出于自己割袍斷交的事情來。

「也罷,景興若是有空的話,能否陪我出去走一走?」

「又來?」

楊彪舉手朝王朗投降︰「放心!這次肯定沒有賊寇!」

王朗冷哼一聲︰「走就走!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花樣!」

見王朗松口,楊彪笑呵呵的讓自己兒子楊修將馬車趕來,與王朗一起結伴先來到了許昌城中的糧鋪。

此處糧鋪就是由潁川的幾個世家,同時也包括何晏一起開始的中原糧鋪。

帶著王朗進入其中,楊彪指著門口的牌子︰「景興請看。」

王朗怒氣未消,他看了眼牌子,只見偌大的牌子上赫然寫著——「一石粟米一百八十錢!」

看到這個標識的時候,王朗略微愣了一下,之後就失聲驚叫︰「許昌的糧價居然如此便宜?」

王朗也不是何不食肉糜之人,相反,在江東擔任會稽太守的時候,王朗就十分關注窮苦百姓的生活,對于涉及的百姓基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我記得我在江東的時候,粟米的價格已經超越了三百錢還多!這許昌的糧價居然是江東的一半?」

為了一探究竟,王朗還特意走入糧鋪中,觀察里面的一斗糧食到底是不是真材實料。

直到確定這糧食確實是滿滿一斗的時候,王朗才急不可耐的問楊修︰「莫不是今年中原豐收導致的糧價大跌?但是谷賤傷民,難道荀令君和司空他們就沒有關注過此事?」

「景興不要急,再與我去他處看看。」

楊彪賣了個關子,又帶王朗出了許昌,趕到了何塢的布莊。

此處的價格更為感人,一匹上好的麻布居然只要三百錢,這無疑是極大的沖擊了王朗的世界觀。

「昔日我在洛陽的時候,洛陽的種種食貨都是極其昂貴的。怎的今日同是天子腳下的許昌,物價卻可以如此便宜?」

王朗也忘掉了自己之前還說著要與楊彪絕交,反而是腆著臉向楊彪詢問答桉。

「景興再與我看看附近的作坊即可。」

作坊?

又是一個新鮮詞讓王朗的內心再次變的瘙癢無比,不過楊彪就是打死不說,而是繼續領王朗來到了何塢外面參觀著各種作坊。

現在何塢外面的作坊早就不單單是何晏之前打造的織布作坊了。

光是如今逐漸開始火熱的桌椅作坊就已經有了數家,更別說那些世家一個個也都是猴精,在其他有著廣闊前景的產業上都是有樣學樣開始開設各種的工坊。

這其中有專門供達官貴人的奢華之物,也有面向廣大百姓的生活用品,在作坊模式下,他們的產能都已經有了長足的提高。

王朗在參觀完這些作坊後也看明白了——

「文先,你的意思是這樣的方式讓許昌的物價便宜了?不對啊……那糧食是怎麼回事?你們總不可能種地也是好多人一起種吧?」

楊彪笑呵呵的模著自己的胡須︰「景興,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

「作坊的存在,或許能讓那些食貨變的便宜,但便宜的幅度始終是不大的。」

「想要真正的獨樹一幟,最重要的只有兩個東西——新意和技術。」

「前者,就比如與慎侯發明的桌椅,可以讓大家讀書寫字時不再那麼疲勞;後者,就比如慎侯改進的紡織機,可以讓紡織布匹的效率大大提升。」

「關于新意……可遇而不可求,但對于技術,只要用心鑽研,那總是可以琢磨出一些東西的。」

王朗似懂非懂的「嗯」了一聲,之後又問道︰「那糧食呢?」

「一樣的道理。」

「糞肥之法可以讓糧食增收……而且我曾與慎侯閑聊的時候听他說過在東海的另一邊,有一種可以畝產十石的作物,要是能找到它並種植,你猜百姓會選擇吃哪種食物?」

王朗還是不解︰「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糧食降價,似乎對你們並沒有好處。」

「沒有好處?呵呵。」

糧食便宜,自然就可以讓更多的百姓不去務農,而是前往作坊生產,這就已經足夠了。

至于抬高糧價賺取的那點差價……和作坊產生的利益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王朗見楊彪竟是這樣的態度,不由皺眉道︰「可是這樣的天下,豈不是成了人人都為錢財名利而奔波的天下?」

楊彪不屑的瞅了王朗一眼︰「怎麼?難道現在的天下就不是這樣的天下嗎?」

王朗頓時語塞。

沒想到楊彪之後悠悠的說道︰「其實我之前也有和景興一樣的顧慮,只是這些日子我也常到許昌的街坊巷陌中轉悠,發現許昌百姓的日子,確實是比之前戰亂的時候要好太多了。」

「而這一切,都是新學帶來的,所以我不能坐視新學被那些人攻擊……這也是我不得不出此下策的原因。」

王朗沉默了一會後緩緩說道︰「那你就不能提前和我說一聲?」

「嗯?」

王朗瞪了一眼楊彪︰「要是早知道事情如此,不用你說我也會配合你。但是你這一聲招呼都不打就過分了!」

楊彪驚疑道︰「景興,你不生我的氣了?」

「既然你是為了興世救國之道,而不是為了政治陷害,這樣的事情我自然不會生氣!」

「就是苦了東海王劉羨,年紀那麼大還要被你們放一回血。我那日與他在大鴻寨相談甚歡,覺得他亦是一個可以結交之人,只希望他不要被此事再給傷了元氣!」

面對王朗的憂慮,楊彪向王朗保證道︰「放心!有華佗為劉羨醫治,他的身子肯定並無大礙。」

「那就好。」

之前一直臭著臉的王朗突然笑了起來︰「這新學我其實早就看過,但一直不得其內涵,今日經過文先解惑後,倒是知曉了其中的幾分道理!」

「正如文先所言,新意需要靈光乍現,可遇而不可求。但技術倒是可以改進的,我在江東的時候恰好認識一些精通于奇技婬巧之人,文先若是需要的話,我可以寫信讓他們前往許昌!」

楊彪頗有些興奮︰「不知是何許大才?」

王朗向楊彪掰著指頭細數——

「第一個是趙爽,此人年紀雖輕,但對于《周髀》研究頗深,在天文一道和算術一道上都走的極遠。」

「第二個是嚴畯,他素有名聲,精通《詩》、《書》、《三禮》,又有《潮水論》之作,精于地理。」

「第三人……則是術士左慈,他少居天柱山,研習煉丹之術,少有神道。」

「若是文先需要的話,我這就寫信讓趙爽和嚴畯趕赴許昌,一起為新學出力。至于這左慈,因為他常常行于鄉野,神龍見首不見尾,我也不知道能否將他喚來,只能是盡力而為!」

楊彪立刻大喜︰「如此,倒真的是多謝景興了!」

「哪里的話?既然文先與新學都是真心為了救國救民,那我為其出上一份力也是應當的。」

王朗說著,又提及起之前楊彪一直提到的慎侯何晏。

「我看文先對于慎侯似乎極為推崇,不知能否為我引薦?」

「景興要見慎侯?」

楊彪捋著胡須︰「既然景興想見,那我自然願為景興送上拜帖!」

說到做到,楊彪一回去就給何晏發了拜帖,而何晏肯定不會駁楊彪的面子,很是痛快的答應了與王朗一敘。

何晏與王朗相約在何塢中,二人在其中談論了沒日沒夜的談論了足足一天一宿,每到興奮處就會听到二人撫掌大笑,頗有種相見恨晚的意思。

何晏在與王朗交談完畢後,也允諾自己會無條件的支持王朗推薦過來的人。

「那趙爽,就為他修建一座算術院!」

「嚴畯的話,肯定就是地理院。」

「左慈……這個老神棍如果真的能找到的話,給他修建一座化學院又如何?」

之後何晏又細數道︰「再加上華佗的杏林院、馬鈞的天工院,還有未來禰衡的邏輯院。如此的話,七大基礎學科中,算術、地理、化學、醫學、物理學基本都齊了。」

剩下的天文學和生物學,那更是再簡單不過了。

在華夏,天文與算術根本不分家,這個坑遲早會有人補上。

至于生物學……也是可以培養的嘛!大不了何晏親自領人去種豌豆!

如此,未來名聲赫赫的何塢七院,總算是有了一個大概的雛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