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9章 包干到組

公社制度從集體農莊到村組分片,再到包產到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徐晨還無法一步做到私有化進入小農經濟模式,但先劃分小組,在部落和家族內部逐漸形成一種分片包干的模式,隨著以後農耕和各種行業慢慢成型擴大,分工越來越明確之後,分田到組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分田到組,若是能夠完成固定夫妻制度的確立,那麼分田到戶也就不是問題了。

私有化雖然有很多弊端,但在很長的時間內,卻是刺激生產力發展的最好方法,遠比吃大鍋飯更加具有競爭力。

不過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對社會結構的沖擊不言而喻。

在這些習慣于集體大家庭生活的原始人來說,沒有很長時間的發展和適應,不可能完全實現。

但徐晨還是會努力去推動私有化的發展。

畢竟這是一種自然發展規律,他要想獲得更加充足的生產力推動人類社會突飛 進,讓勤快人,聰明人,有能力的人獲得更多的財富甚至是權力,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之路。

任何忽視個體化差異而追求的所謂公平平等,只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因此,徐晨決定先將這次春播小組的制度固定下來,在部落和家族內部推行分片包干制度。

這次的會議決定雖然引起了一些不小的騷動甚至是爭議,但許多勞動積極每天吃肉吃酒的小組都紛紛贊同這個方法。

每個小組包干一百畝農田,各自負責除草和田間管理。

若是偷懶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雜草太多,驅趕野獸鳥雀不積極,都會導致最終減產。

當然,小組包干之後部落領導層並不是放手不管,母巴和阿母等一群家族首領會時常進行巡視檢查,管理不好的會被批評,管理好的自然會獲得更多的獎勵。

「大家注意,分組包干的最終評定結果,就是秋天收獲糧食的多少,收獲最高的我們會以小組為單位發放果酒、臘肉、咸魚、咸蛋、麻布、陶器等物品,這些物品小組內部組員自由分配,屬于組員個人物品,你們甚至可以在部落大會上拿去和其他部落自由交換……」

徐晨拿著樹皮大喇叭,站在一堆石頭上對著參加集體大會的所有人大聲解釋。

下面的人都互相交頭接耳滴咕交流,嗡嗡的聲音響徹河灘。

村民大會,在很長時間內,一直都是村民自治的古老習俗。

在徐晨看來,一個部落大致可以看做是一個鄉村。

所有的族人實際上都可以看做是村民。

只是眼下村民的屬性還未完全確立,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確定分工。

因為糧食完全最重要,因此農耕生產也被徐晨列為首項議題進行改革。

而這些小組除開耕種管理之外,在部落的其他生產活動之中還是一個整體,采麻、織布、制作和修理工具、建房、伐木、挖溝、捕魚、采集、喂養牲畜家禽等等活動仍舊還是統一進行。

隨著以後分工更加明確,燒窯、捕魚、運輸、交易、建房、造船、造車、制作農具和木器家具、打獵、獸皮加工等行業逐漸發展成熟,各種功能小組也會不斷出現,最終形成不同的行業小組,負責各自所屬的類別。

眼下整個巴族,唯獨成熟獨立的行業就是陶器制作。

以前是四個窯工專門負責,眼下已經擴充到十個,他們基本上不干別的,專門負責燒制陶器、陶磚和石灰。

因為隨著徐晨不斷征服更多的部落,掌控的人口規模成倍擴展和膨脹,陶器的需求越來越大,兩口火窯整個秋冬不斷燒制,也還無法完全滿足外界的需求。

風在徐晨回來之前,已經先後帶人劃著木筏去過兩趟羽公族和拱火族,分別送去了大量糧食和陶器,又把從蒙族換回來的鹽分別送到雷族和帶回巴族。

眼下這種帶有明顯商業性質的來往基本上固定一個月一次。

按照時間,風又該出發了。

另外,這次徐晨答應送還拱火族和恰族的勞改俘虜,眼下春播結束,這個承諾也該兌現了。

眼下留在巴族的拱火族俘虜只剩下四十人規模,另外又多了一群羽公族男女,他們離開也不會對巴族的生產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

只是這些人幾乎都想留在巴族,這倒是讓徐晨略微有些頭疼。

留下固然很好,但只怕會引起拱火族的不滿。

因此這件事還需要好好斟酌安排一下,全部留下不現實,到時候留下一半還是問題不大,頂多給拱火族一些補償。

而隨著錫礦鉛礦的發現,這次帶回來幾百斤冶煉好的錫和鉛,另一個新的行業也會誕生,那就是專業的金屬冶煉加工。

雖然可以暫時並入窯廠,但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行業,分開是遲早的事。

陶器升級就是瓷器。

而金屬冶煉加工未來是妥妥的重工業,那是國之重器,不可以示人,技藝需要更加保密才行。

另外為了冶煉青銅鑄造加工,還需要擴招工匠,這樣一來又會形成一個行業小組獨立運作,對于部落的日常生產生活也會產生一些影響。

在這次的全族大會上,徐晨在公布完分組包干的農田管理之後,提出擴大窯廠規模,最後通過自薦和推選之後,暫時挑選出來五個身體結實熟悉制作石器工具的男人,組成了青銅冶煉小組。

而這五個人所屬的小組由母巴和阿母重新進行人選調整分配,他們以後將會專職冶煉加工金屬器具,不再參加部落內部大部分的日常工作。

看徐晨拿著大喇叭氣定神閑的與一群吵吵嚷嚷的族人安排工作,小女巫杵著法杖站在他身後不遠的地方,滿臉的崇敬和溫柔。

徐晨做任何事,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雖然看似每次都是靈機一動的創意,但實則都是經過縝密思考之後才拿出來討論安排。

也不知道這個冶煉加工到底是干什麼的?

難道,巫王陛下又有了一項比陶器更加神奇和神秘的新創意?

小巫女感覺心髒噗通噗通跳的很快。

她感覺這次出現的東西,或許會為部落甚至所有聯盟部落帶來一場天翻地覆的巨變。

因為徐晨這次從遙遠的部落帶回來兩種神秘的金屬,沉重還帶有精美的光澤,感覺和和黃金十分相似。

「故母神保佑巫王陛下,¥%#@……」

小巫女緊緊握著金色的權杖,嘴里小聲開始念叨古老的祭詞,雙眼中閃爍著無與倫比的火熱光芒。

一年之計在于春。

對于整個部落來說,春播結束意味著一年最忙碌的時刻宣告一個段落,可以暫時松懈一下緊張勞累的身體,進入一段相對閑暇的時光。

而且倉房充足的糧食和咸魚臘肉的儲備,也讓整個部落不用像往年一樣,冬春時節還要到處采集野菜和植物根睫解決全族老少的溫飽問題。

因此整個部落在這個開春都顯得比較悠閑,不是房前屋後的種瓜種豆清理溝渠,就是在繼續修建河堤院壩和砍伐樹木,輕松緩慢不再向往年那樣風風火火的忙碌。

徐晨帶著一群窯工和新招募的青銅冶煉小組,則開始了窯廠的新一輪改造和擴建。

窯廠區域眼下擴大了很多,最初用石頭砌成的一圈低矮的石牆眼下已經沒有了任何作用,而是用簡單的木樁和籬笆在山腳下圍建了面積約七八畝的空間,將溝渠和部分池塘都圍在其中,構成了新的窯廠。

當初修建的五座石頭小屋經過簡單翻修之後,成了一群窯工專門的休息和辦公的場所。

山腳下一群窯工開始開挖第三座火窯,準備用來燒炭。

而去年修建的那座冶煉銅鉛的小冶煉爐被扒掉之後,在原址搭建起來一個寬敞的涼棚,開建一座專門的青銅冶煉作坊。

冶煉爐依舊采用傳統的爐灶設計,和廚房做飯的土灶差不多,不過四周用陶磚陶泥圍建起來一圈半人高的封閉爐膛,讓整座火爐就像土窯一樣完全嵌入其中,這樣做是能夠盡量將火焰束縛在爐膛之中,不斷積累提高溫度,火爐的爐口收的很小,剛好可以放進去一口不算太的坩堝。

要想快速提高爐溫達到融化青銅,光有爐子還不夠,還需要專門的鼓風設備才行。

但在眼下還沒有金屬刀具無法制作精密木器的前提下,風箱肯定是沒辦法制作了,只能采用最古老也最簡單的方式,用扇子扇。

不過就算用扇子,徐晨也還是想了很多辦法,為了加快氧氣的輸入速度,他在加熱爐的進風口用陶磚修建了一個喇叭口,扇風的時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將空氣灌入火爐之中。

冶煉不是徐晨的專業,他只是對礦石比較了解。

不過隨著銅鐵鉛等金屬都在他的野蠻指導下冶煉成功之後,眼下他對冶煉出青銅已經自信心爆棚。

現在他有一種銅錫在手天下我有的沖動。

到了這個節骨眼兒上,若是他還搞不出來合格的青銅,他覺得自己可以弄塊豆腐……嗯,太奢侈,還是挖坨泥巴撞死算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