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68章 群眾大會

雖然依舊寒風料峭。

但這種寒冷,和徐晨回歸時候那種風雪交加的寒冷已經完全不同,吹在臉上身上,已經能夠略微感覺到一絲淺淺的溫潤和潮濕,而不是那種凌厲和嚴寒。

巴族正式投入了規模浩大的春播之中。

男女老少俘虜加起來近兩百人,揮動著石鋤木鋤,大聲談笑著在小河兩岸的農田之中忙碌。

母巴帶著主院的男人女人負責大院附近四百畝熟田。

阿母帶著側院的男人女人和一群羽公族男女俘虜負責河對岸的四百畝新田。

兩支播種大軍隔河相望,隔著近半里地的距離竟然還能大聲聊天。

尤其是阿母那獨特的大嗓門,說起話來整個山谷似乎都在跟著回蕩,大半個山谷都能听見,因此在嘻嘻哈哈播種聊天的過程中,幾乎就只能听她的聲音在河灘不停響起,時而還會引來一陣哄笑。

徐晨依舊負責試驗田的耕種,不過今年播種面積擴充到一百畝,就在靠近大院位置最近的地方,也是最早開墾的那一百畝熟田。

不過播種這種事徐晨眼下已經無需親力親為。

這一百畝熟田早就仔細翻耕平整過,經過兩年耕種之後,土質松軟肥沃,里面的野草根睫很少,連雞蛋大小的石頭幾乎都看不見。

作為貼身工具人的古和舉帶領一群特意挑選出來的心靈手巧的男女播種,徐晨則負責巡邏指導,力求今年的試驗田能夠再次大豐收。

在這種原始粗陋的耕種條件下,要想獲得更高的產量,糧種馴化就非常重要。

野生燕麥葉稈粗壯,根系發達,麥穗小,籽粒少,看似粗大的一根燕麥上,其實散碎的穗頭上稀稀拉拉就結幾粒種子。

多的七八粒,少則兩三粒,甚至還有些只長穗不結籽,鐵公雞一樣公的一批。

若是不經過篩選和馴化改良,就算這樣種千百年下去,畝產依舊能夠讓人發狂。

而且長期反復留種不經過挑選,種子還可能不斷退化,結籽越來越少,籽粒越來越小,最後都變成鐵公雞,只長葉子不結籽。

想想辛苦耕種大半年,最後長一田的公公麥豆,那該是一件多麼喪心病狂的事。

因此這種事徐晨是絕對不會允許它發生的,必須要被消滅在萌芽之中不說,他還要不斷的試驗挑選更加高產的糧種,不斷提高種植的收獲。

今年規劃的這一百畝試驗田,用的全都是去年二十畝收獲的高產糧種。

這些種子又經過進一步的篩選,挑選出來其中粒大飽滿的顆粒,還用石灰水進行過滅菌侵泡。

其他農田的種子,也都同樣處理過,只不過粗略精選過而已,差別還是很大。

徐晨也不希求畝產都能達到去年最高的七十斤狀態,若是能夠平均畝產達到五十斤,那麼八百畝面積也會收獲四萬斤糧食,完全能夠滿足整個巴族一年的糧食需求。

如今有了鹽,有了充足的糧食,對肉食的需求就會大幅度降低,通過少量捕獵加上圈養牲畜就能滿足。

如此以來,部落就能抽調出更多的人手,開展更多的工業創新和發展,比如打造馬車,打造船舶,制造家具、鍛造金屬等等。

徐晨對于糧食生產的態度,嚴重影響了整個部落的發展。

小女巫雖然不需要參加勞動,但作為大巫,她負有指導所有部落生存和發展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就算徐晨不在部落的時間,她每天也會跟著母巴等人到農田視察。

徐晨回來之後,她就每天幾乎形影不離的跟著徐晨身邊,跟著學習如何指導農耕生產。

徐晨自然也非常認真仔細給她講解農田生產的各種事項,給她講萬物自然,講四季更替,講水土氣候,講糧種培育,講深耕積肥、排水灌既等等自己所知所想甚至是穿越前道听途說各種農耕知識。

甚至有很多在他自己看來都完全是胡說八道的東西。

不過這些胡說八道的內容雖然他完全不知對錯,但至少在穿越前的某個時候,或許听到過那麼三言兩語,略有些印象。

更何況他從小在農村長大,多多少少還是接觸過不少耕種知識,因此無論這些內容對或者不對,有沒有所謂的科學依據,但對于眼下這個原始時代來說,對于小女巫這種完全不知耕種為何物,對天地自然了解完全還停留在神靈階段的無知少女來說,這些理論,又都顯得那麼深奧和神奇。

和徐晨呆的時間越久,小女巫越發覺得自己無知,而對徐晨,就會產生越來越深的敬畏,被他毛軀一震的各種離奇理論和創新深深折服,直至單純而幼稚的心靈之中,再也容不下任何一個其他人類的影子。

徐晨就彷佛神靈一樣,在高高的天穹俯視著自己,為她慢慢打開一扇又一扇通往神奇天國的大門。

天地時空,似乎慢慢開始變的不再那麼神秘。

自然萬物,似乎也在慢慢退去神秘的光環。

似乎在徐晨眼中,世界上的一且都是那麼簡單,並沒有大巫傳承的那麼多神秘,小巫女不了解,只是自己少了一雙洞察自然的眼楮。

而這雙眼楮,如今每天帶著小星星,里面就只有一個少年男子來去忙碌和揮斥方遒的身影。

「各播種小組請注意,各播種小組請注意,今天是春播最後一天,播種結束之後,在河灘上集合開會!」

忙忙碌碌七八天之後,在近兩百人的努力下,八百畝農田全部播種進入尾聲。

下午快要收工之前,徐晨手持一個樹皮喇叭筒,叉腰站在干涸的小河中央,對著兩邊忙碌干活而的男男女女們大聲吆喝。

經過喇叭筒擴大之後的聲音雖然有些模湖不清,但卻完全把母巴的大嗓門兒掩蓋下去。

兩岸播種的男男女女都大笑起來,有人嚷嚷阿母很生氣,不準有人聲音比她還大。

于是就看見阿母拿著一把鋤頭開始追打剛才說話的家伙,哄笑中場面更加鬧騰起來。

徐晨的回歸,讓整個部落不光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甚至變得更加和諧起來。

阿母作為一家之長,平日也還是很嚴肅,但一季春播下來,大嗓門再次回復如初不說,心情也似乎年輕了許多,開始和族人們嬉戲打鬧,似乎突然之間就年輕了十多歲一樣。

就連母巴臉上也整天掛滿了笑容,蒼老臉頰似乎也比以前顯得舒展和年輕不少。

有徐晨在,整個部落就有主心骨,所有人都會感覺到無比的輕松和充實。

雖然徐晨每天似乎什麼都不干,騎著小馬在農田附近轉轉,提著一個喇叭筒吆喝幾聲,帶著小女巫站在田邊說說笑笑討論耕種,或者干脆無所事事,別人在干活兒,他卻帶著一群孩子在河灘上趕著兩只大老鷹練習飛翔。

但只要有他的地方,所有人便會氣氛活躍精神飽滿。

熱熱鬧鬧的說笑打鬧中,兩岸農田播種的小組也陸續收工。

夕陽之下,成群的男女老少都扛著工具慢慢向大院前面的河灘空地聚集而來。

每過兩三天,徐晨都要召集全族人開一次會。

開會的目的不是滿足他當領導的講話,而是為了不斷總結耕種經驗和匯集整理商量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這是一個原始共產主義時代,部落內部人人平等。

雖然許多事徐晨都是一人主張一言而決,別人都習慣于听他的指令行事。

但作為集體公社制度,徐晨還是希望能夠發揮組員的積極能動性,為部落的發展積極動腦筋,提出各自不同的建議和建議,听取一些不同的聲音,來為部落的未來發展尋找更合適的發展道路。

雖然私有制不可避免,但至少在眼下還是不可能的。

但大鍋飯制度的弊端徐晨非常清楚,若是不每天在後面追著提醒,那就是模魚黨的天堂。

沒有人喜歡干活兒,偷懶是一種天性。

以前獵人出門打獵,基本上就是浪一天回家吃飯打樁睡覺,多余的活兒基本不干。

到了眼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這種磨洋工的心態就更加嚴重了。

因此徐晨從第一天春播動員開始,就把兩個家族按照人數和男女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差不多一百畝的播種,實行簡單的軍事化管理,每天檢查一次播種的質量和面積,按質按量完成的,自然就會獎勵,同時在食物配給上也略微傾斜,男的吃酒,女的可以得到牛女乃果藤果這些干果,甚至偶爾還能得到半個熟鴨蛋或者一塊咸魚臘肉,雖然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很小的區別,但也會讓所有人產生一種不同的心里差別。

徐晨在十月讓風帶回來數十斤石鹽,並且教會了他如何研制咸魚臘肉,有了這種可以長期保存肉食的神奇材料之後,整個巴族掀起了一股制作咸魚臘肉的熱情。

一群獵人整天都在外面打獵捕魚,每天都會有肉食源源不斷的送回來,將石鹽晶體搗成粉末之後撒上一層腌制之後掛起來風干燻干。

這些咸魚臘肉經過風干燻干之後,味道別具一格,比鮮肉更加獨特,尤其是煮熟的臘肉,吃起來濃香入味,烤干的咸魚更具風味,干香咸脆,讓人欲罷不能。

新的食物的味道讓所有人都津津樂道,但畢竟鹽太少,冬天趕工制作出來的咸魚臘肉也並不多,自然分配不足,每個人都想吃,但若是分配不均,必然引起諸多矛盾。

因此徐晨決定暫時在大鍋飯的集體生活中,按照勞動小組的方式進行差異化分配,干活兒積極而且質量高速度好的,就能分配一些,那些模魚磨洋工的隊伍,自然就只能看別人吃。

這種分配雖然不算公平,但也使得那些習慣模魚的家伙在影響到自己小組成績,被組員指責討厭的時候,最終自己也會感覺到無地自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