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八章 說服孫權

蘇毅扭頭一看,正是步騭。

步騭是孫吳重臣,也是後期吳國的丞相之一。

「足下只知蘇秦、張儀為善辯之士,卻不知蘇秦、張儀亦真豪杰也。

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安邦定國之功,絕非畏強凌弱,貪生怕死之徒。

倒是廳下有人,一听說曹操擁兵百萬,不問真假虛實,便要其主向北而拜,如此之人,還敢嘲笑蘇秦、張儀?」諸葛亮語速飛快,不給步騭以喘息之機。

「蘇秦、張儀者,皆有匡扶宇宙之才,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蘇毅補充道。

步騭雖氣憤,卻不能對,只得默然無語,悻悻退下。

蘇毅看著江東群儒被駁斥的模樣,心中不由贊嘆,諸葛軍師與我果然帥氣!

「不知二位以為曹操何許人也?」忽的,又有一人開口道。

只不過,他並沒有站起身,只是端坐在原地。

蘇毅抬眼看去,此人正是薛綜。

薛綜,字敬文,吳國大儒、名臣。

值得一提的是,薛綜的先祖,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曹操乃漢賊也,天下皆知!」諸葛亮迅速答道。

「此言差矣,漢傳世四百年,天數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剩下其一也暗懷歸心,劉使君不識天命,欲逆天而行,正如以卵擊石,安能不敗?」薛綜半帶輕笑道。

「薛敬文,竟敢言此不忠不孝之語!」蘇毅面色一變,當即喝道。

漢室縱然勢微,但依舊是正統,薛綜敢把這件事提到台面上說,蘇毅必須懟他。

「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每每思之,毅頓感心膽俱裂,然而,更令人寒心的便是那等無君無父之人。」蘇毅大步走到薛綜面前,厲聲道︰「人生于天地間,當以忠義為本,我等即為漢臣,就當與賊勢不兩立。公乃江東大儒,竟言小兒之語,請勿復言。」

听罷,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

諸葛亮一人已讓江東群臣焦頭爛額,現在又多了一個蘇毅,這讓江東群臣有些喘不上來氣。

原本打算上前責難一番的陸績、嚴畯、程德樞、張溫、駱統等人心生怯意,不敢與蘇毅、諸葛亮辯論。

偌大的廳堂中,足足有二十余人,可此刻卻極其的安靜,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听得見。

看到眼前這一幕,蘇毅頓感痛快。

先前剛進來時,江東群儒那一副牛氣沖天的樣子,著實令人很不爽。

見到主降派的一個個文臣吃蔫,魯肅心中不由開始暗自偷笑,平日里這些群儒總是高高在上,今日遇到這種窘境,實在是難得一見。

忽的,一道濃厚的嗓音打破了場上的寧靜。

「諸位先生如此口舌相難,簡直是失了江東待客的禮數。」

緊接著,一個嚴肅剛毅、虎背熊腰的大漢走了出來。

他怒目圓睜,環視場上一眾江東文臣,喝道︰「曹操大軍壓境,汝等不思退敵之策,卻在這里為難遠道而來的客人。」

「懷恆,孔明,這位便是江東上將,黃蓋黃公覆。」魯肅開口介紹道。

「見過黃老將軍。」蘇毅與諸葛亮朝黃蓋拱手抱拳道。

黃蓋重重一抱拳︰「二位先生有禮了。」

「孫將軍正在偏廳等候諸位,請隨我來。」黃蓋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隨即眾人提步,跟隨黃蓋前往偏廳。

走在路上,魯肅再次叮囑道︰「切記,不可直言曹操兵多將廣。」

「亮見機而變,決不有誤。」諸葛亮輕笑道。

「子敬放心。」蘇毅點頭允諾。

少頃。

眾人踏進偏廳。

孫權降階而迎,優禮相待。

坐定之後,蘇毅這才細細打量起孫權來。

作為孫吳開國皇帝,此刻的孫權還很年輕,不過卻絲毫沒有稚女敕之感。

只見他碧眼紫髯,堂堂一表,一眼看去便非同常人。

「懷恆,孔明,二位遠道而來,令我大感欣慰,今日幸得相見,還望多多教誨。」

孫權面帶笑意,朝蘇毅、諸葛亮拱手合抱道。

「在下見過孫將軍,孫將軍聰明仁智,今日一見,實乃雄略之主也。」蘇毅抱拳說道。

「孫將軍少年英主,南天一柱,今有幸一見,亮心中不勝欣喜。」諸葛亮亦是抱拳答道。

一旁,魯肅看到二人的禮節甚是到位,臉上不由露出歡喜之色。

「劉使君屢次與曹操激戰,必知曹軍虛實,敢問二位先生,不知曹兵軍力多少?戰力如何?」孫權開門見山道。

「既然是明公親口垂詢,在下不敢相瞞,只能直言稟告。」諸葛亮輕搖羽扇,徐徐說道︰「曹操三軍,總計約有一百余萬。」

此話一出,場上的氛圍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魯肅側目看向諸葛亮,面色不由為之一變!

明明事先說好的,不提曹操兵多將廣。

可現在怎麼一上來就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孫權坐于首位,面色一頓,沉吟片刻後,開口問道︰「百萬之眾,這其中是否有詐?」

「孔明所言,句句為實,斷不會有詐!」蘇毅不假思索,快速說道。

諸葛亮之所以不听魯肅的話,是為了激一激這江東少主孫權。

這一點,蘇毅自然是明白的。

因此,他就干脆加上一把火。

「在下曾多次與曹軍交戰,深知曹操軍隊之虛實。」蘇毅站起身,繼續說道︰

「最初,曹操佔據兗州之時,已有青州軍二十二萬;滅袁紹後,得其軍五六十萬;之後,他在冀、並、青、幽各州新募兵勇三十四萬;而今,曹操又得荊州之軍二三十萬。

綜上所述,曹操兵馬不下于一百五十萬。先前孔明所說百萬,興許是怕驚壞了江東諸賢,但明公相問,在下也只得將實情如數稟告。」

听到這,魯肅身子不禁一顫。

他不停地在給蘇毅與諸葛亮使眼色,可蘇毅與諸葛亮就是看不著。

魯肅急得滿頭大汗,可孫權在場,他也不能做些什麼。

蘇毅只得心中暗自道歉,魯肅啊,今天可算是對不起了。

至于江東群賢,一個個面如土色,早已嚇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孫權則眉頭緊皺,再次問道︰「既如此,戰與不戰,還望二位為我一決。」

「在下有一言,恐明公不肯听從。」諸葛亮站起身,抱拳說道。

「但講無妨。」孫權快速說道。

「曹軍勢大,明公已然知曉,現在還請明公自己判斷,如若能以江東之力,敵曹操百萬雄兵,那便戰;如果不能,就應該按甲束手,向北而拜。」諸葛亮輕搖羽扇,輕聲道。

「誠如君言,劉使君為何不降曹操?」孫權問道。

「劉使君與明公不同,他是漢帝之後,胸懷天下,任憑熊熊烈火灼天,也必然迎難而上,殉天而死,斷斷不降。」諸葛亮目光一凜,平穩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震懾人心的威嚴。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昔日齊之壯士田橫,守義不辱拒不受降,更何況是大漢皇叔劉使君。」蘇毅聲音激昂,臉上只有大義凜然。

話落,場上的空氣似乎凝滯起來。

一眾江東群賢面面相覷,眼中露出羞憤之色。

孫權不由勃然變色,當即起身一甩衣袖,退入後堂之中。

見狀,魯肅不由冷汗直流。

待眾人散去後,魯肅走到蘇毅、諸葛亮面前,責備道︰「二位先生為何如此?方才言語,實為藐視我主,幸而我主大度,否則萬事休矣。」

「子敬先生息怒。」蘇毅躬身作揖,開口說道︰「我等此番言語,自有其中道理。」

「懷恆所言極是。」諸葛亮亦是朝魯肅躬身道︰「真正藐視吳侯的人是那曹操,並非我等。」

見二人這般解釋,魯肅的面色終于緩和下來,「如今之計,為之奈何?」

「我早有破敵良策,但吳侯不問,在下只能憋在心里,憋得我好不難受。」諸葛亮目視魯肅,開口嘆道。

「此話當真?」魯肅瞬間喜上眉梢。

「破曹之計,自在我心中。」諸葛亮輕搖羽扇,笑著說道。

魯肅听後,不再猶豫,大步走入後堂,面見孫權。

少頃。

孫權提步而出,再請蘇毅與諸葛亮敘話。

「方才是我莽撞了,原來二位先生勸我投降,恰恰是擔心我降。」孫權拱手合抱,開門見山道。

「明公,曹軍士卒多出自北方,進入江漢之後,便會水土不服,多生疾患;其次,曹軍長途進軍,士卒早已疲乏不堪,成強弩之末;

第三,曹軍大勝之後,都是驕兵,其新增之士卒,多是荊州之兵,他們依附曹操只是被逼無奈,甚至還會怨恨曹操毀其家園;

最後,北方之人,不習水戰,曹操雖在洞庭湖大造戰船,但須知,戰船易得,水軍難求,曹操無法在短時間之內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水軍。

反觀江東,這里擁有天下最強大的水軍,如若孫、劉兩家的精兵 將,戰船水師合力破曹,則曹操必敗。」諸葛亮輕搖羽扇,臉上露出自信的表情。

「如此一來,曹操百萬之眾,如群蟻耳,舉手之間,便皆成齏粉矣。」蘇毅唇角微揚,笑道。

孫權當即大喜,興奮道︰「二位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頓開,明日起即召江東文武,商議起兵,共滅曹操。」

見此,蘇毅與諸葛亮對視一眼,皆大笑。

魯肅亦是欣然而有喜色,他當即離開,將孫權的諭令傳遍給整個江東文武官員。

此間事了,蘇毅與諸葛亮便辭別孫權,回到館驛歇息。

……

……

館驛內。

「懷恆,截至目前為止,進展似乎很是順利。」諸葛亮微微一笑,開口道。

蘇毅看向諸葛亮,「上午舌戰江東群儒,現在想來仍覺萬分凶險,若不是孔明你機智多謀,我等怕是還沒見到吳侯,便先被這一眾文士給攔住了。」

「你我二人合力,方能有此之勝。」諸葛亮含笑道。

孫、劉聯盟一事目前正在順利地進行下去,因此,蘇毅也就放寬了些心。

此刻太陽還沒落山,蘇毅興致高昂,便想出去逛上一逛。

「孔明,是否要在城里走一走?」蘇毅詢問道。

「我有些乏累了,懷恆你便獨自去吧。」

「那你好生休息。」

話落,蘇毅離開館驛,來到柴桑城的大街上。

「江東的風土人情,果真別有一番滋味。」

看著街上別致風格的建築與來來往往的人群,蘇毅不禁開口嘆道。

柴桑位于長江中游下段南岸,屬江湖平原與低山丘陵相混交連的地區。

地勢大致西南高而東北低,三面邊境以低山丘陵為主,因此,這里也是一處絕佳的屯兵之所。

所以在得知曹軍南下荊州後,孫權便率軍移至柴桑,將這里作為一個臨時的治所。

「去哪里好呢?」蘇毅一邊思量,一邊漫無目的地走著。

忽然,陣陣喧鬧聲從前方響起。

蘇毅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站滿了圍觀的人群。

「有意思,去看看。」

說著,蘇毅三步並作兩步,飛速來到圍觀的人群外。

由于人數眾多,過于擁擠,蘇毅並不能看到里面的光景。

隱隱約約間,他听到了打鬧聲與鈴鐺的踫撞聲。

「甘寧,你已是江東的一員武將,並非昔日那江上的流寇盜賊,如此模樣,成何體統!」

听到這聲音,蘇毅心中不由為之一頓。

甘寧,甘興霸,這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今日竟能在這里撞見。

甘寧曾經于江中為盜,用蜀錦做船帆,腰懸銅鈴,四處游來蕩去。

年少時,人總是輕狂氣盛,甘寧也不例外。

這個時期的他,粗野凶狠,暴躁嗜殺。

因此,時人听見甘寧腰間懸掛的銅鈴響聲就會遠遠遁逃,不敢多停留片刻。

後來,甘寧因行俠仗義而殺人,亡命天涯一段時間後,他開始不再攻掠別人,反而轉了性情,開始讀書。

他鑽研諸子百家之說,想要有所作為,步入仕途。

由此看來,甘寧雖出身不好,可心中卻也懷揣著大志。

慢慢地,他改掉了暴躁嗜殺的毛病,為人更是開朗豪爽,有勇有謀。

不但如此,他還輕視錢財,敬重士人,更是非常地厚待士卒,因此,受到士卒的擁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