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三章 洛陽陳;身為仙佛之傲慢,對人間生靈之不尊

大聖在師父等人入店前收了變化,顯身出來。

和尚做俗家裝扮,對于法海來說,也是難得的體驗。此刻他穿著一身儒袍手中握著一卷書,上寫著《公羊》二字這是在小西天降服了黃眉大王,後遇見大聖國師王菩薩煉心,歸復楊天佑時,送給自己的一本古籍,算得是儒家經典。

法海一路行來,多有研習,受益匪淺。

如今裝扮了入城,便做一個行萬里路而見識天下學問的儒生。

走的越遠,法海對道的感悟與渴望便越是深厚。儒釋道三家之經典,法海是來者不拒即便是有思想上的沖突,法海也並不會深陷其中,儒門聖賢學問,佛道兩家經文,絕非是對思想的緊箍,而是對大道的體悟。

差別只是在向道之途上的多個岔口,但最終抵達之終點,總歸還是相同的。

若是能夠將三家經典融會貫通,當不負法海之名號。

他雖然代替三藏西行,但也從未忘了自己的法號是法海。

前世誤入歧途,妄稱「法海者,法力無邊,海裂山崩」。

其實本意為「法者與公俱報也,海者地大物博也」,當以雄偉廣博之胸襟,普度眾生,以得正業。

當時在喬裝的時候,大聖觀瞧師父形象,笑道︰「師父既然是學公羊的,手中只有一本書可不行,還得來一把君子劍才貼切。」

法海想了想,覺著悟空說的有道理,便將收攏在袖子里的九環錫杖召出來,以法力渡之,將它變成了一把寶劍之形,掛在腰間。

神器有靈,自可化形。

九環錫杖本就不是俗物,再加上時時刻刻受法海法力與佛法蘊養,早生諸多神妙,其中一項便是幻形變化的只是虛幻外形,其本質還是九環錫杖。

大聖上下打量許久,道︰「師父您這相貌看起來明明就是二十多歲的意氣青年,可偏偏有一股老成氣象」

法海想了想,在嘴邊一抹,然後往下一捋,便多出許些長髯,連面容也變得嚴肅起來。

「妙,妙,妙!」大聖連連撫掌,道︰「這下成了,此番師父頗有大儒風範。」

如今這個時候的大儒,可都還是佩劍的。

法海看了看手中的《公羊》,干脆揣入了懷中。

有客人上門,即便是夜間,店主王小二自然也是熱情相迎。

他才出門,就看到一位厚儒文士,看他目明神炯,仙髯飄飄,腰間還掛著一柄文道長劍,更不敢怠慢。

身後還跟著三個隨從,一個瘦小精干,做游俠裝扮;一個膀大腰圓,扛著一口黑鍋,還蒙著面;最後一個赤果著上身,衣襟系在腰間,半禿不禿,挑著諸多行李,他跟著大漢對視過去,卻見這大漢一股死氣,全不似個活人心中更是驚駭。

嘶——

店主王小二瞧他們眼生,將眾人往店里面迎的時候,順口詢問道︰「客人是吃飯,還是住店?」

「住店。」扮作游俠的大聖直接扔出一錠銀子,開口說道︰「四間上房。」

店主王小二見客人大方,卻連連告饒︰「恕罪,恕罪小店今日客多,湊不出四間上房但有兩間向陽大房,一房可住二人。」

大聖點點頭,道︰「那就這這兩間吧。」

「不知客人從何處來?」店主王小二走到這文士的身邊,看似順口一問。

文士笑道︰「吾從大唐來。」

哎呀!

店主王小二又是一驚,連忙道︰「竟然大唐來的高士,失敬失敬這一路艱險,想必到此大不易吧?」

「哈哈哈哈。」法海爽朗一笑,卻將腰間的長劍順在手中,輕輕往下一按,笑道︰「總有宵小試探吾之劍鋒,而吾之劍鋒甚利。」

店主王小二一副驚服模樣,「閣下本領高強,在下佩服,敢問高姓大名?」

「洛陽陳。」

這是三藏法師的俗家名字,倒也陰差陽錯能在此番行于三界人間。

等把他們師徒安排好了房間,店主王小二在自己的房間中,自桉卷上記錄了一個新的名諱——洛陽陳。

入了房間。

將行禮收拾好了之後,八戒與悟淨都去了師父與猴哥的房間,將房門關好之後,大聖施了小法術,一來作為示警,二來也隱匿了房中的聲音。

「師父啊。」八戒這才放下了戒備,還煞有其事的說道︰「剛才我生怕您一開口就說出,貧僧唐三藏,自東土大唐而來,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

法海笑道︰「僧是我,人是我,我是我法號與姓名,不過是人行于世,告知世人的一個稱呼」

說著法海指了指自己的內心,看著八戒說道︰「而重要的是,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內心,腳踏實地,才不至于墮入虛妄。」

八戒連連拱手,道︰「師父,別念了今日您不是和尚」

法海卻將手中寶劍一提,寶劍變成了戒尺,目光嚴厲︰「那就當一回夫子八戒,把手伸出來。」

八戒︰(????)?

吃了幾板子,八戒這才老實下來,十分乖巧坐在一旁,聆听師父教誨。

眾人也見怪不怪,八戒一直都是這個性子,短時間里實在是難以改正了

大聖將他此前所見所聞,原原本本全都告知了師父,又說了一句︰「師父,這國主是個真天子,城中的祥光喜氣,即便是俺老孫不說,您也看得見想必靈山佛門對此地滅法之事視而不見,也是因為這國主氣運鼎盛,不敢妄動。」

人族氣運,便是那些修行者也得謹慎對待。

否則當年仙人滅商,何必假托西岐而即便是人王不復,天子治世之後,也有始皇帝嬴政一統神州,以人族氣運鎮壓諸祀,破山伐廟,絕了多少神仙香火的傳承?

以始皇帝之大願,人若要祭祀神靈不是不行

但中原人族祭祀神靈,不是有什麼廟,就拜什麼神,而是我拜什麼神,才能有什麼廟。

然秦二世而亡。

而始皇帝出生周赧王五十六年,紫薇大帝化身轉世之劉邦,則于周赧王五十九年轉世下界相差不過三年。

這其中之奧妙,恐非凡人能輕易窺視,若得一斑便想要探得全貌,也無異于異想天開。

法海立于窗前,望著城中的街道,听著街巷中的鄉談

不多時,便有店主親自敲響了房門。

大聖去開了門,放他進來,笑道︰「緣何店主親自上來,只叫個小廝听用就是。」

店主連忙道︰「唐朝大才至小店,小人不敢怠慢,已通稟了父母上官上官叫我好好服侍諸位,且不可有半分怠慢,明日且去朝中覲見我國陛下故而此來告知,還望先生恕我擅稟之罪。」

「無妨。」法海擺擺手,「既是陛下召見,明日朝會時,吾自然到場。」

見這位先生應下,店主王小二大松了一口氣。

連他也沒想到,國主竟然此時都還沒有睡下,才接到自己的傳訊沒多久,便有指令傳來可見陛下對這位先生十分重視。

「可要備些酒肉?」

「我等吃過飯了。」法海對店主說道︰「且尋些茶水來就是。」

店主想到了蒙面漢子身後的黑鍋,心說︰險些忘了這茬,還是第一次見背著黑鍋走江湖的

店主退走了。

但潛藏于這店中的那些匪徒,可就平靜不下來。

皆因為大聖在店中掏出的那一錠銀子,勾引起了他們的貪心。

大聖是管賬的,師徒的財貨具在他的手中,他的背著的行囊里,何止金銀?

適才大聖將銀子取出來的時候,有一個眼尖的小廝看到了他些珠光寶氣

這店主王小二向國主稟報店中來了一位神州大才,而這小廝則向賊頭子報信,說店里面來了一伙兒肥牛,富得流油。

國主嫌夜色太晚,不願驚動先生休息;

匪徒則趁著夜色上門,要得一場大富貴。

店主王小二自然知道這些匪徒的動向,雖然見主僕四人非凡,但他更知道匪徒殘忍若是當真為禍,恐怕牽連甚廣。

即便是他們主僕能護持自身,可周遭的百姓難免遭殃,故而也急令麾下匯聚,準備今夜將這一伙兒盜匪一網打盡了。

而此刻臥房之中。

等小廝送來茶水離去之後,大聖向著師父問道︰「師父,你說菩薩當真沒有法子將這國中的事兒解決了麼?」

「有。」法海並沒有什麼猶豫之處,笑著道︰「若是菩薩連這等小事兒也處理不了,還叫什麼菩薩?」

「那菩薩怎麼還要將這事兒留給咱們?」八戒大感困惑。

「或許是因為菩薩不想用她的辦法解決事情。」法海坐在椅子上,飲了一杯茶水。

大聖如有所思,忽然道︰「師父,這次見了菩薩,您有沒有發現她的神情有些疲憊?」

「菩薩沒有刻意隱瞞,自然能看得見。」

大聖眉頭漸漸皺起來,「似菩薩這等神仙大能,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事情,才會讓她露出這般模樣?」

「一者,是勞心費神到了極點;二者,或許是菩薩正在體悟凡人道」法海看向大聖︰「你認為菩薩是哪一種?」

「弟子斗膽不敬。」大聖低首沉聲,「或許菩薩兩者皆是,且有些像個人了。」

南海。

「菩薩。」善財龍女扶著菩薩坐下,又見菩薩將僧衣褪下,只是穿了尋常的漢家襦裙,對著蓮池開始洗漱,好奇問道︰「菩薩怎麼做俗家裝扮?」

「仙佛于人,有何益處?」菩薩問了善財龍女一句。

善財龍女雙目茫然,心說︰菩薩,你若是問我,怎樣才能在南海掀起一股滔天巨浪,我能說出一百種方法

要問弟子這個

「請恕弟子愚鈍。」善財龍女是真的不懂,但還是開口說道︰「弟子以為仙佛得人之供奉,享人間之香火用以修行而人得仙佛之庇佑。」

「人得仙佛庇佑。」菩薩又問了一句,「人當真得了庇佑麼?」

「算是有吧?」善財龍女撓撓頭,道︰「反正得菩薩您庇佑的生靈遍布三界,何止人族?」

到此,菩薩便不多問她了,再問下去,也是為難于她,菩薩慈悲放了她一馬。

菩薩不問了,但龍女還是有些話想問問,「菩薩,有一件事情,弟子早就想要問問了。」

「現在問也不遲。」

「菩薩,那滅法國的事兒,您為什麼非要等到三藏法師去了交給他來辦?」

「因為他能解決。」

因菩薩和藹仁慈,龍女一向性子憨直,月兌口問道︰「菩薩不能解決麼?」

「也能。」菩薩稍頓了頓,她知道龍女憋不住話,便也沒有等她問,便直接說道︰「但我的法子,此刻想來似乎有些不太妥當當真其說起來,似乎還有一股身為仙佛之傲慢,而對人間生靈之不尊即便是吾以往普渡眾生時,亦是如此。」

龍女愣了愣,她有些不明白為什麼菩薩忽然就把事情說得這般嚴重。

「菩薩的法子,究竟是什麼?」

觀音大士沉心片刻,開口道︰「最簡單的法子,吾施展神通入夢,將種種因果在他心間顯化,他得吾之妙言,自當開悟。」

菩薩看著龍女說道︰「若想要讓佛寺重興于滅法國,貧僧亦可施展大法力,將那君臣上下盡皆剃度,叫誠心他拜入我佛門下至此,當再無滅佛之舉。」

「這確實是個好法子。」龍女點點頭,因為許多被菩薩渡化的惡人與妖魔,皆是如此

「而這樣的法子,吾卻不能用在這位國主的身上。」菩薩沉聲道︰「且不說此事之過本源于貧僧,只說他之心志,不該為佛言所趁」

「你可還記得文殊菩薩?」觀音大士目光望向東方,忽向著龍女問了一句。

他愈發像個人了,即便還是一個僧人,但畢竟身在人間,紅塵之七情六欲,愛恨情仇又如何能夠躲得過,避得開?

而善財龍女听菩薩提起文殊菩薩,也只是點點頭一時不知如何回話。

「阿彌陀佛。」菩薩念了一聲法號,心說︰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當的久了,雖號稱普渡眾生,此刻似竟似乎有些不知究竟何為眾生。

而在滅法國。

有那潛藏于客店中的賊人,伙了二十多個匪徒,自藏身之地,明火執杖的來打劫一路通行,並無什麼阻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