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的結局

【從前現在過去再不來,

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

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

天邊的你漂泊白雲外。】

汪川的歌聲听起來有些縹緲,但帶著令人窒息的孤寂和落寞,像是已經看破紅塵,可卻沒有超月兌,平靜更似幾近麻木,似乎唱到每一句的最後都在無聲嘆息。

【苦海,翻起愛恨,

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相親,竟不可接近,

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苦海無邊,可即便難逃命運,即便有緣無分,念未平,情難絕,又如何回頭?

黎秋的心里滋味更加復雜。

在《煙花易冷》里,第一次听到那句「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黎秋的心中是感動,第二次听到,是不甘。

在這首《一生所愛》里,再次听到「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她在心里本想要嘲諷為何依舊是相信有緣無分認命,但卻滿是唏噓不已的苦澀。

間奏女聲的輕聲吟唱響起,像是殘存的一縷執念被風吹在空中,將散未散,亦留戀不舍,亦無力抗拒宿命。

黎秋看了閨蜜一眼,她听出來了這個聲音是黃慈恩的。

茶杯似乎已經停在了黃慈恩嘴邊一段時間,在黎秋看過去的時候,她才把那口茶喝進去,然後扭臉過來給了黎秋一個笑容。

像是為自己沒有提前告訴閨蜜同樣在這首歌有獻聲而得意。

【情人別後永遠再不來(消散的情緣),

無言獨坐放眼塵世外(原來日再續)。

鮮花雖會凋零(只願),但會再開(為你)。

一生所愛隱約(守候),在白雲外(期待)。】

黃慈恩並不是只在間奏吟唱,汪川再次開口後,她的聲音跟在後邊唱著更加縹緲的歌詞,如同殘魂般戀戀不舍的追隨,又像是在相去天淵的地方隱隱相和。

兩個聲音纏綿在一起,淒涼悲哀的感覺更甚,盡管歌詞唱到了期待,唱到了鮮花再開。

這個聲音一直跟隨著唱到了歌曲結束。

只不過她只跟隨了副歌的第一句,卻沒有跟在第二句後邊,像是知道了命運後,卻不願認命。

【苦海,翻起愛恨,

在世間難逃命運。

相親,竟不可接近,

或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我的和聲是不是听起來更好听了?」

歌曲剛一結束,黃慈恩就先開口笑道。

讓原本還在悲傷感慨回味歌曲的黎秋瞬間出戲。

「……」

黎秋沒有回答,而是用幽怨的眼神直勾勾的看著她。

見黎秋不開口,黃慈恩只好放棄問題。

「這樣,先把專輯听完。《難念的經》你是听過的,但後兩首琵琶曲子啊,特別好听。」

黃慈恩說著挨過去幫黎秋繼續點了播放。

黎秋幽怨的眼神變成了埋怨,還對黃慈恩故意做了一個生氣的表情。

黃慈恩只好把給黎秋泡好,黎秋卻一直沒喝的茶端過去放到了她手里。

黎秋才做了做怪臉,表示不再追究。

而且在《難念的經》急促的前奏響起的時候,黎秋也立刻沒了和黃慈恩搞怪的心思,而是開始想汪川把這首歌放在《一生所愛》後邊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兩首歌的質量毫無疑問,都是難得的神作。

但放一起听下來的感覺也是真的不搭,或者說感覺《難念的經》放在這張專輯里就很突兀。

這首歌是全專里最難懂的一首,其它的歌都是「婉約派」,這首歌也太狂放了。

不管是歌詞還是曲風。

【吞風吻雨葬落日也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汪川當初在山海音樂節上首唱這首歌,又隨後放出了歌詞,就引起了極大了的熱度討論。

極其驚艷帶有禪意的歌詞讓全網把汪川的詞作能力吹上了天,一大波人論戰汪川究竟是詞作更強還是曲作更強。

在針對這首歌詞的閱讀理解中,基本達成了唱的是人生如鏡花水月,世間百態到頭不過一場空。

「參一生參不透這道難題」的歌詞,和《難念的經》這個歌名,都被認為是想讓人放下執著。

但現在放到專輯里……

特別是這最後一句歌詞,「偏叫那女兒情長埋葬。」

這個「女兒情」……

原本單首歌听起來是在批判歌詞中的執念,對璀璨俗世、色相痴戀、貪歡浪蕩都是在批判,像是得道高僧參破了俗世迷惘。

可現在在專輯里難道是更深的執念,而非放下?

唱的確實是一生沒參透,也偏叫女兒情埋葬啊……

意思是道理都懂,但偏要執迷?

但前邊《一生所愛》還在「難逃命運」、「相信是緣分」……

這個緣分是正經緣分,而不是有緣無分?

可也有可能《難念的經》確實是歷經前邊的情劫之後,才最終「幡然悔悟」……

黎秋一直想到整首歌唱完,想得腦子都有些轉不過來了,還是沒想明白。

這次甚至忘了下意識按暫停。

下一首《琵琶語》開始播放的時候,她才回過神。

不過這首曲子听起來好絕!

黎秋放棄了暫停下來,從黃慈恩那里打听一下汪川對《難念的經》究竟是如何考慮的念頭,還是先把最後這兩首曲子听完算了。

在專輯發行之前,網上有汪川的黑粉說他是用兩首曲子濫竽充數騙錢。

黎秋的期待也一般。

雖然汪川的作曲能力除了歌曲外,在《不能說的秘密》里也是體現得淋灕盡致,但這可是兩首琵琶曲子。

在之前的直播中,汪川都說了自己的琵琶水平等同于無。

但現在汪川的這首曲子比起前邊的歌曲完全沒有半點失色,黎秋還感覺更加精彩,如同發現了寶藏一般驚喜。

不僅僅是令人驚艷的好听,這種淒清憂傷的曲調讓她感覺還有一種傳奇的氣質。

汪川雖然把它們放在最後,可與前邊的歌曲放一起很合適啊。

雖然這是琵琶而不是古箏曲,但黎秋感覺,這應該是和《游園驚夢》一樣,是屬于故事中女方的部分。

而且她在曲子的最後,又听到了黃慈恩的吟唱。

將近听完的時候,黎秋也終于想起來章節名「琵琶弦上說相思」是哪里的了,是誰寫的她還沒想起來,但後兩句是「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就是這句詞的意思好像是物是人非來著……

最後好像還是沒在一起?

第二首《踏古》。

剛開始的鼓聲就讓黎秋完全沒想到。

是和上一首《琵琶語》完全不同的蒼茫壯闊的感覺,听到中間更是有金戈錚錚的肅殺之感。

這種反差感就像上一節《一生所愛》到《難念的經》。

汪川的這個設計,又讓黎秋感覺好像是在一起了啊!

這首曲子同樣有黃慈恩的吟唱,唱得也更為大氣。

終于在最後的鼓聲中把《踏古》听完,整張專輯也終于听完,糾結得腦殼疼的黎秋也松了口氣。

雖然有幾首歌之前已經听過,但一直听下來也是格外滿足,甚至感覺今天是今年最有意義的一天。

毫無疑問的年度最佳專輯!

國風專輯能做成這樣,汪川也太逆天了啊!

黎秋沒去微博上看,就知道現在網上肯定把汪川吹得天花亂墜,估計已經吹成了神,讓「皇」號退位了。

反正汪川在她心里,本來碎了的濾鏡不僅又重塑了,而且重塑後的濾鏡也快成汪川的金身了……

本來近幾年國風歌曲就很受歡迎,汪川這一張專輯還完全拉開了和其他國風歌曲的差距!

黎秋在心里感慨完,點了循環播放整張專輯,一邊听一邊開始和黃慈恩討論。

「汪川有說故事的結局究竟是怎麼樣嗎?」

「沒。」

「他這麼狗嗎?還玩開放式結局?」

黎秋現在的感覺是汪川用《難念的經》給了專輯兩種解讀方向,一種就是參破情劫,放下執著和情愛。

另一種則是打破清規戒律,選擇了去和所愛之人廝守。

而且黎秋還給這一種結局找到了新的論證。

《女兒情》看歌詞好像更適合女聲唱,但汪川卻沒有交給黃慈恩唱,後邊黃慈恩作為女方還出現了那麼多次,這就證明了「怕什麼清規戒律」應該是高僧自己心中的想法。

雖然發微博上兩種解讀應該都沒問題,但有第一手的消息,能顯得黎秋解讀得更正確。

汪川指不定在隨後的采訪中就透露出傾向了。

「我沒問。」

黃慈恩隨後道。

然後她就和黎秋大眼瞪小眼。

「手機給我。」

黎秋咬著嘴唇。

「干什麼?」

黃慈恩警惕道。

「我幫你問。」

「你沒汪川微信?」

「妹妹,我是汪川的誰啊,能有他的微信?」

「……」

「你也應該想知道吧。」

「我不想。」

「需要你想。」

「……你說問什麼,我來問。」

黃慈恩選擇妥協,黎秋歡呼雀躍。

【專輯里他們最後在一起了嗎?】

黃慈恩感覺黎秋的這個問題沒什麼出格的,就發了過去。

汪川回復的很快。

【你想他們在一起嗎?[狗頭]】

听到消息提示音立刻響起,黎秋勾著頭就蹭過去看。

「他回復的什麼?讓我看看啊你!」

可惜黃慈恩捂得很嚴實。

「他說在沒在一起都有可能。」

黃慈恩把汪川的回復翻譯了一下。

「……你問他更傾向于哪種可能。」

黎秋忍住了把自己腦補的汪川的回復說出來吐槽黃慈恩的沖動。

于是黃慈恩就問。

【你傾向于哪種可能。】

汪川還是立刻回復了過來。

【在一起吧。】

「他說傾向于在一起。」

黃慈恩不等黎秋再問,就說了出來。

然後在回復給汪川。

【哦。】

想了想,黃慈恩又解釋了一下。

【我閨蜜要寫樂評,讓我問問你。】

不過這次等了會兒,汪川也沒回復。

「專輯听完了,去做飯。」

放下手機的黃慈恩對看著自己眼神曖昧的閨蜜沒好氣道。

「……」黎秋糾結完還是決定不作死,選擇吐槽別的,「那個首席樂評絕對是有團隊的吧,他竟然就已經把樂評發出來了,不過他選錯了方向,寫的還是放下,我多虧有你啊寶貝!等我寫完發出去後,你再催催汪川早點接受采訪說是在一起。」

「誰讓你一張專輯都能听快兩小時。」

「寶貝幫我寫。」

「不寫。」

「好吧,不寫就不寫,不過寶貝你現在在熱搜第三了。」

……

在經過《東風破》的預熱,《青花瓷》進一步引爆,汪川這張《最普通的專輯》在還沒正式放出之前,就被無數人期待,也在剛進入23號這天就登上了熱搜。

等到十點,專輯上線之後,更是直接熱搜洗榜。

熱搜前十,有八條話題都與汪川和專輯有關!

專輯里的每一首歌都在熱搜上有單獨的話題,每個話題廣場里都是鋪天蓋地的好評,而且排名全部在前三十!

汪川硬生生把熱搜變成了歌曲排行榜!

企鵝音樂上專輯里的每首歌的同時收听數量都破百萬,評論區都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評論數量破萬!

新專輯也帶著汪川其他專輯的熱度飆升,熱歌榜的前五十都全部被汪川的歌曲霸佔!

在今天這個時間,所有網絡社區最熱門的話題都是這張專輯,全都是對汪川的頂禮膜拜和表達對專輯歌曲的喜愛。

「川皇離開了他的王座,但川神走向了神壇!這專輯也太吊了!膜拜川神!」

——「上一張讓我一路不斷臥槽听過來的專輯,還是川神的上一張。」

——「川神的登神長階只走了五步……」

——「專輯?聖經!」

「把專輯循環了十遍,我發現比起《一生所愛》,自己最喜歡的還是《煙花易冷》。」

——「《煙花易冷》是音樂現場吹得好啊,‘下了一千年的雨’。她把整張專輯都加成在這首歌上了,但這張專輯最神的很明顯是最後兩首粵語歌,一首禁錮起枷鎖,一首把枷鎖打破。音樂現場賣號後的文桉真的不太行,太營銷號化了。」

——「真的能選出來最喜歡哪一首嗎?不是全都最喜歡???」

當然還有專輯所講故事的討論。

「放下遠沒有相愛簡單的時候,究竟追求愛情是執著,還是放下才是執著?」

——「執著和放下的討論實際上結果只能是放下,如果放棄放下,就沒有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了。」

——「你們在聊什麼……」

以及在專輯里出現頻率極高,甚至單獨唱了一首歌曲的黃慈恩也成了關注的焦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