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章 雨

這首《游園驚夢》已經听完了。

黃慈恩的眼楮里很是得意。

這次听完,她感覺自己唱得更棒了!

她抬眼又注意到閨蜜正在看著自己,就更加得意的舌忝起了雪糕。

黃慈恩其實一直都很享受被別人夸獎的感覺。

「你唱這種歌我賺不到錢啊。」

「……」

黃慈恩感覺自己正舌忝著的雪糕都不甜了。

「寶貝你能唱這麼好我完全不意外,你唱什麼都能唱得很好。但你如果只是以這種風格出道,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黎秋痛心道。

「不是,我準備要出的專輯里的歌不是——」

黃慈恩感覺自己閨蜜真沒勁啊。

「趕緊讓我听听,來幫你把把關!」

黎秋連忙道。

「……不能給你听。」

黃慈恩笑出了聲。

「你之前說要幫汪川保護版權不讓我听就傷害了我,現在專輯都要開始做了,還不讓我听???」

黎秋大無語。

從辭職跑去國外找黃慈恩的時候,黎秋就知道了汪川給了黃慈恩一大波歌曲幫她出專輯。

可一直到現在,那些歌她一首也沒听到……

「如果歌曲是我自己寫的,我肯定讓你听啊。」黃慈恩無奈道,「不知道汪川還要把歌給別人誰唱呢。等專輯的歌曲定下來了,我絕對第一個讓你听。」

「好吧。」

黎秋不情願的說著,繼續點了播放。

《牡丹亭外》。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

剛听兩句,黎秋就暫停了下來,臉上游移不定的。

「《牡丹亭》是這麼的唱嗎?雖然我沒正經听過。這這這,這難道不是黃梅戲?」

「是《女駙馬》。」

黃慈恩開口。

「汪川是來搞笑的嗎?」

黎秋感覺就離譜。

汪川唱得也難听啊。

「不听歌就去做飯,」黃慈恩白了她一眼,「不過,這首歌確實很難懂,要听你就認真听。」

「……」

播放。

而且還把進度條拉到了最開始,從頭听。

【為救李郎離家園……】

黎秋听得很認真。

黃慈恩的閱讀理解能力黎秋還是服的,她都說難懂。

汪川滄桑感更重的唱腔,听了幾句也習慣了。

听起來這首歌更像是民謠。

比起有些平平無奇的旋律,歌詞要出色得太多。

【這人間苦什麼,怕不能遇見你。

這世界有點假,可我莫名愛上她。

黃粱一夢二十年,

依舊是不懂愛也不懂情。

寫歌的人假正經啊,

听歌的人最無情。

牡丹亭外雨紛紛……】

汪川的演唱听起來還有些疲憊,而且很難去判斷他唱腔里的感情。

剛听他演唱的時候,感覺像是歷經滄桑後的曲中人,听到中間,又感覺像只是旁觀的看客,以至于分不清他究竟實在感慨唏噓,還是在自嘲。

【是否你走過了我的身邊,

恍恍惑惑一瞬間。

黃粱一夢二十年,

依舊是不懂愛也不懂情,

寫歌的人斷了魂啊,

听歌的人最無情。】

初時寫歌的人還在假正經,現在卻因為一瞬的恍恍惑惑斷了魂。

夢醒已是二十年後身。

听歌的人依舊無情。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台上又唱起了《女駙馬》,听戲人也是無情的吧。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啊,

好新鮮。】

垂垂老矣的聲音跟著再次唱到好新鮮。

歌曲結束。

黎秋感覺自己特別的難受。

她感覺好像是沒有听懂這首歌,但心中的傷感卻憋得慌,像是听完了一生的驀然空虛,又像只是拼命想去弄清歌里恍然逝去二十年後的百般滋味該如何去描述。

「我感覺這首歌唱的是歷經滄桑後的寫歌人突然听到《女駙馬》的時候,想起了年輕時候錯過的愛情?」

黎秋試探著問黃慈恩。

「自己听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歌是自己听的嘛。」

舌忝完了兩根雪糕的黃慈恩現在的心情很好。

「……那麼《女駙馬》唱的是勇敢追求愛情,汪川把它用到歌里倒是可以理解,」黎秋抓著心中的想法,「不過我還沒明白為什麼歌名是《牡丹亭外》。」

「《牡丹亭》里杜麗娘和柳夢梅是在夢中定情的啊,」黃慈恩把手里的雪糕棍丟進垃圾桶,然後吐槽道,「二十年不如別人一晚。」

「……所以這首歌唱的是後悔?」

黎秋又問。

音樂現場的微博賬號她現在還運營著呢,走的還是川吹路線,她現在的零花錢全靠這個,當經紀人還沒走向正軌,暫時唯一的藝人還是黃慈恩這個模魚的。

今天黎秋來找黃慈恩一起听歌,就是想讓對方幫忙寫樂評。

「可以這麼理解,」黃慈恩點頭,「但格局低了,直接說是人生嘛。」

「額……」

黎秋又回頭看了看前邊黃慈恩唱的《游園驚夢》。

這兩首歌既然作為一個小章節,合在一起就必然有故事的大概輪廓。

《游園驚夢》的夢短,《牡丹亭外》的二十年夢長,倒是和「夢短夢長俱是夢」吻合。

「《游園驚夢》代表的是《牡丹亭外》里寫歌人錯過的夢中人?」

黎秋腦海中突然冒出來了這個想法,並且直接講了出來。

然後她就看到身邊剛剛還一臉自信指點自己的黃慈恩猝不及防的愣了一下。

黃慈恩愣完之後,才用盡可能輕松隨意的聲音開口。

「可以這麼理解吧。你要不要喝茶?」

「可以喝。」

黎秋放棄了繼續問下去。

黃慈恩這人偶爾調戲一下她挺好玩,但萬一讓她惱羞成怒……

自己還找誰抱大腿?

黎秋自己拎得清。

關鍵黎秋也不確定,汪川是不是真的和黃慈恩在專輯里玩你知我知但就是不挑明的曖昧。

現在看起來像是汪川在明目張膽的撩,自己閨蜜還有些樂在其中。

當然,如果汪川不是已經渣上了阮秋水和楊雪稚的話,她就直接開玩笑問什麼時候自己做伴娘來調戲了。

而且這兩首在專輯里顯得真的很特別,前邊都是大流行,這兩首流行度就欠缺太多了……

黎秋一邊在心里搖頭感慨貴圈真亂,一邊繼續听歌。

回到之前跳過的小章節——知否,知否。

在心里讀完,黎秋就自然接上了下一句。

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易安居士的《如夢令》太有名了。

晏殊老師的《浣溪沙》有幾句都忘了,這首《如夢令》黎秋還能背全篇。

這一章節,第一首是《東風破》。

這是黎秋目前在專輯里第二喜歡的歌。

剛才《牡丹亭外》生起的感慨最多,但她平時並不是太願意听那種歌。

至于第一喜歡的,是在心里吐槽了茫茫多的《煙花易冷》……

越喜歡越想罵汪川為什麼要在專輯里這樣用這首歌。

第零喜歡的,是閨蜜唱的《游園驚夢》吧,這個面子總要給……

【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

黎秋想起來了,汪川好像在采訪中說過,這一句就是化用的綠肥紅瘦的典故。

一直到整首歌听完,黎秋都在心中感慨這首《東風破》的精致完美。

《煙花易冷》是意境取勝,而《東風破》則是打磨得最完美無瑕的作品,詞曲包括表達的情緒,一切都剛剛好。

接著她看向下一首,《雨下一整晚》。

昨夜雨疏風驟?

這個吉他前奏的感覺也不錯啊,也是很澹澹的情緒。

汪川的演唱也很安靜。

【街燈下的櫥窗,有一種落寞的溫暖,

吐氣在玻璃上,畫著你的模樣。

開著車漫無目的地轉彎……】

黎秋想到這好像是專輯里第一首明確寫到現代的歌。

櫥窗、玻璃、車、電視牆……

【白楊木影子被拉長,

像我對你的思念走不完。

原來我從未習慣,

你已不在我身旁。】

僅听前邊,黎秋感覺這首歌雖然也有自己的意境,但簡直被《東風破》正面處刑。

《東風破》的表達更詩意,這一首太直接了。

曲不錯,但歌詞的差距太大了,真正撐住了這首歌的反而是汪川的演唱。

不是說這首歌不好,但放在這張專輯里,特別還是和《東風破》放在一起,真的有落差。

不過黎秋又想到,普通歌迷听起來落差感最強的應該是下兩首……

但對黎秋來說,雖然還有一首歌沒听,兩首純音樂先不算,這首《雨下一整晚》暫時是全專相對最差一首的最有力競爭者。

黎秋正在心里吐槽,然後就——

這個間奏好像有點兒東西……

誒誒誒???

怎麼突然就犯規起來了?

這二胡!

怎麼突然感覺就像時空正在劇烈變換一般?

【你撐把小紙傘,嘆姻緣太婉轉。

雨落下霧茫茫,問天涯在何方。

午夜笛笛聲殘,偷偷透透過窗,

燭台前我嘛還在想。

小舢板劃啊劃,

小紙傘,遮雨也遮月光。】

從間奏 然堆起的驚艷感,在汪川再次開口唱出第一句的時候終于讓人感覺到了極致的滿足。

從前邊的安靜被陡然拉起的整首歌,在這一句完美承接了黎秋的期待。

第二句依然完美。

完美得讓人驚嘆。

汪川還剛好在這時嘆了口氣。

黎秋完全放棄了前邊心里亂糟糟的想法,全身心都沉浸在了這首歌里。

「遮雨也遮月光」寫得也太棒了……

【白楊木影子被拉長……】

副歌接起來感覺也是完美啊……

【這城市的小巷,

雨下一整晚。】

結束了?

第二遍副歌唱完就結束了?

不說中間再加段bridge,再唱一遍副歌結束也行啊!

就這麼戛然而止了……

于是黎秋第一次重播。

前邊明明很棒啊,剛才怎麼覺得一般的?

注意到黎秋重播的黃慈恩自己也是輕輕嘆了口氣。

她第一次听就沒有重播。

這種听歌不能完全保持認真的人……

在心里吐著槽,黃慈恩還是把泡好的茶端到了黎秋面前。

直到黎秋听完了第二遍,她下意識的點了暫停,房間里再次安靜了下來。

黃慈恩看了黎秋一眼,發現她竟然還在出神。

這首歌有沒有這麼好听?

黃慈恩正要開口吐槽。

「我發現了一件事。」

黎秋突然開口。

「嗯?」

「我听前邊四首歌曲的時候,覺得歌詞中最顯眼的字是‘等’,汪川把每個‘等’都寫得極為動人。但這首歌听完,我感覺……」有些遲疑的黎秋還是講了出來,「最難以忽視的字好像是‘雨’,雖然不是每首歌都有,但每個章節都有,雨聲音效用的也很多,‘雨’好像才是貫穿了整張專輯的字。」

可能是最開始听那一句「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太驚艷,黎秋對專輯中再次出現的雨總是會特別注意一下。

黎秋講完後就開始低頭扒歌詞。

黃慈恩喝著自己冷泡好的茶,也沒打擾她。

這場雨從第一節《煙花易冷》中的「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開始下。

第二節《青花瓷》里「天青色等煙雨」只是在等,而到了《千里之外》的時候把雨等來,「你從雨中來,濕化了悲哀,我淋濕現在」。

第三節《東風破》里沒有,但隨後就《雨下一整晚》。

第四節的雨雖然只出現了一次,可也是跟在歌名後邊,「《牡丹亭外》雨紛紛」,這個「雨紛紛」好像又回到了《煙花易冷》。

第五節雖然還沒開始听,但黎秋也因為自己腦海中這個控制不住的想法,提前點了進去看歌詞。

第一首《一生所愛》里沒有雨。

第二首《難念的經》里雖然有,但只出現在歌詞「吞風吻雨」這一處。

雨停在了第四節的「夢短夢長俱是夢」……

她又看了下第五節的章節名——「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一節的「香火重生劫後灰」……

純音樂的第六節的「琵琶弦上說相思」的章節名,以及兩首曲子的名字《琵琶語》和《踏古》倒是全都沒有更多的信息。

不過這一節在排版上和上張專輯的《如煙》一樣,是專門分開放在最後的。

也就是到了第五節就結束了。

「這張專輯還是完整的故事?」終于看完後的黎秋又開口問,「二三四節都是夢,雨是載體?第五節承接的是第一節?」

黎秋並不是在強行做閱讀理解。

汪川自己都說了可以把這張專集叫做《愛情故事國風版》,要發樂評,就肯定要陪著汪川玩這一套。

本來黎秋以為故事是分開的,現在好像並非如此。

「汪川確實說是完整的,」黃慈恩點著頭放下了茶杯,她感覺自己的泡茶技術又提高了,「《煙花易冷》里不是唱了千年後見面就在一起嗎?對了,汪川采訪的時候說了他把實體專輯起名叫月光寶盒是為什麼了嗎?」

「額……沒吧。」

黎秋想了想。

「汪川說這是一個能穿越時空的道具。」黃慈恩給她透露了這個信息,「所以也可以說是歷經了三世吧,不過結局都沒在一起,千年後穿越到了現代也沒在一起。」

「可第五節的兩首歌,我看完歌詞,感覺還是沒在一起啊。」

黎秋皺起了眉頭。

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前邊,可是「世間安得雙全法」。

特別是那首《一生所愛》的歌詞……

「可能吧。」黃慈恩點完頭,又嘆了口氣,「你先听完歌吧。」

黎秋也跟著嘆了口氣,點開了第五節的第一首歌,《一生所愛》。

剛點下播放,濃重宿命感的前奏就滾滾而來。

像是夕陽下狂風卷著黃沙遮天蔽日,凶 地拍打著口眼鼻耳,幾乎要把整個人和整個世間吞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