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73章︰全新的大慶村

遠遠看去,大慶村燈火輝煌。

不只有居家的燈火,更有街道上的路燈,雖然不是直線的,但一眼就能看見六排路燈,在夜色里拉得老長。

「那就是大慶村啊!」

「萬元戶村,果然不一樣啊!」

「要是不說,我還以為到了哪個小縣城呢!」

「小縣城也沒這麼整齊劃一的路燈好不?」

「是啊!一二三四五……六,六排路燈,看起來像是三條彩帶,這夜景美如畫啊!」

「不得不說,還是領導英明啊,讓我們晚上來大慶村,才看得見這般的景色!」

「……」

大巴車上,一眾人看著不遠處的大慶村燈火,紛紛議論。

林大國听得一陣無語,之所以晚上來調研大慶村,完全是因為白天的時間不夠用,跟「英明」根本不搭邊啊。

不過,他也沒想到能看到這樣的街景,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兩輛大巴車緩緩進入大慶村,直到村委會辦公樓前停下。

建陽縣副縣長席正偉、大慶村的村長肖兵,早就帶著一眾村干部在場壩里列隊恭候了。

林大國一下車,席正偉就迎了上去。

「歡迎領導來我們大慶村視察指導工作!」

林大國跟他握了握手,問道︰「你就是大慶村的村長?」

緊跟下車的林大偉趕緊介紹道︰「這是我們縣的副縣長席正偉同志,他現在是代表縣政府常駐大慶村。」

席正偉也趕忙說道︰「不好意思,見到領導太激動了,忘了報名字!」

說完,趕緊推了肖兵一把,說道︰「領導,這就是大慶村的村長肖兵。」

「領導好!這麼晚了,還來我們村。領導辛苦了,我代表大慶村全體村民歡迎領導蒞臨,檢查指導工作。」

肖兵到了林大國面前,「啪」一個立正,如同士兵見了長官,身形筆直,激動的說道。

林大國看了他一眼,身上帶著一股子兵味兒,臉上卻有一塊傷疤,顯得有些猙獰。

伸手與肖兵握手,說道︰「肖村長好,你是當過兵的啊?」

「是的,領導!」肖兵大聲說道︰「我是1978年的兵,後來去過南方前線,在涼山打過仗!」

林大國點頭,這是真正的軍人啊,年輕的時候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不懼犧牲,退伍轉業後,又回到家鄉投身經濟建設,並且把一個貧困沒有資源的小山村,建成了全國都著名的萬元戶村,林大國不禁肅然起敬。

看著他臉上的傷疤,忍不住問道︰「這是戰場上留下來的?」

肖兵有著表情訕訕。

林大偉在一邊說道︰「肖村長臉上的傷疤,不是在戰場上留下來的,而是在1983年那場大山火燒起來後,他在救火的過程中留下來的。」

林大國道︰「前方槍林彈雨的戰場是戰場,那是保家衛國的戰場,後方山火暴發,滅火救火的山上同樣是戰場,那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戰場。」

握著肖兵的手,鄭重的說道︰「肖村長,你是三處戰場上的英雄啊!我林大國感謝你啊!」

曾良玉、高天岳、林大偉和李剛等人听了,都有點不解,怎麼成了三處戰場的英雄了呢?

就連肖兵也有點懵,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成了英雄?

林大國看出眾人的疑惑,轉身抬手,指著燈火輝煌的大慶村,朗聲說道︰「肖村長帶著村民們,把一個受過山火焚燒的落後山村,建設成這樣美麗、壯觀,在全國都少有的萬元戶村,難道他不是國家經濟建設中的英雄嗎?」

曾良玉、高天岳等人這才明白,原來林大國是這個意思。

「啪啪啪……」

林大偉帶頭,所有人熱烈的鼓掌。

林大國說道︰「我們國家現在是和平發展時期,不是只有戰場、火場這些充滿危險的地方才能涌現出英雄,在為國家經濟建設的各個行業,都會涌現出像肖兵同志一樣的英雄!」

掌聲再次響起,經久不息。

為英雄,為在平凡的崗位,作出貢獻的英雄。

肖兵連忙說道︰「多謝領導的夸獎,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干部,做的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林大國道︰「肖村長,你不用謙虛,你當得起英雄的稱呼,我要號召全省的干部,都向你學習。」

肖兵又是感動,又是激動,哽咽的說道︰「領導,這個……我真的不敢當!」

「我們大慶村能有今天的成績,村民能過上這樣富裕幸福的生活,全都是靠江嘉集團的江曉白先生!」

「沒有他為我們引進項目,沒有他為我們賒設備和原材料!」

「沒有他派人給我們傳授技術,沒有他的江嘉集團為我們在全國銷售一次性打火機。」

「現在的大慶村,還是那個落後、貧困的小山村。」

一番話,讓所有人的腦中,再次想到了江曉白的樣子。

林大國也忍不住點頭,心里感嘆,是啊,這些都是江曉白帶來的,是他給了大慶村人民創造奇跡的機會。

他大聲說道︰「江曉白和他的江嘉集團,我們當然不會忘記,他為你們大慶村做了貢獻,但你們也是一手一腳的把錢賺回來了!」

「肖村長,你帶我們在大慶村走一走,我們親眼看看這個全國一次性打火機第一村吧!」

「好的!領導!」

肖兵當然答應,立即帶著林大國等人朝街上走去。

如今的大慶村,跟兩年多前完全不一樣了。

以建慶路為主要街道,還有大慶路,慶陽路兩條平行的街道,都是寬闊的泊油路。

街道兩旁,沒有綠化樹,全是三層的小洋樓,外觀整齊統一,幾乎都是一樓是生產一次性打火機配件的作坊,二樓是辦公區或者會客區,三樓才是住家的生活區。

每一戶的門面開間都非常的大,至少在15米以上,形成兩三個門面,一樓的進深也深,都在二十米以上。

二樓的話,則是采用退台的設計,家家戶戶都有大露台,上面才是街道的綠化帶。

三樓同樣如此,也是有露台的。

可能有的人會說,進深這麼深的房子,那不是不好用嗎?

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大慶村的房子建設,是獨創的一戶臨兩街,門前屋後各有一條街道,就跟倉儲物流的原理是一樣的,前面的門進貨,後面的門出貨,井然有序。

光是大慶村的房子,就已經令林大國等人耳目一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