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3章 盛宣懷無辜躺槍

所以,這些心懷鬼胎之人,乘機支配人員四處分散,加入擠兌隊伍中,最終出現連銀行大門和櫃台都擠倒了的現象。

很顯然,背後的鼓動者就是東洋人。

「不能呀,我盛宣懷雖說不傾向于日方,這些年生意合作上交往不多,但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他們這次為什麼要針對我呢?」盛宣懷一臉的疑惑。

「這個…待我深入調查再下定論,請盛大人放心,晚生一定讓東洋人吃不了兜著走。」

陳天華話都到了喉嚨口,還是強咽了回去。

他不想現在說出原尾,待後續事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並捏住東洋人七寸時再公布不遲。

他心里已然是像明鏡似的清楚,這次針對盛宣懷的報復行徑,起因是元月底剛結束的長興耀金礦業案中案。

東洋人不但失去了耀金礦業控制權,先期投入的數百兩白銀打了水漂,還在海牙國際法院被英方搞得灰頭土臉,除了賠款還得賠禮,最後找出幾個替罪羊處死謝罪,終算是平息下去。

這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虧本買賣,東洋人從沒做過,自然是咽不下這口氣。

睚眥必報是他們的習性。

英國人他們是找不上,當然找上是始作俑者,他們發現了陳天華。

跟張之洞和他的幕僚們的認知一樣,東洋人同樣不相信一個年僅二十一歲,沒出過洋的鄉下人,能有如此深謀遠慮?

他們很自然的把矛頭指向李經方和盛宣懷,于是,先想出了個偽幣方案,出口惡氣再說。

說實話,這個偽幣事件,日方策劃得當,還是達到了他們預期目標。

讓盛宣懷無辜躺槍,替自己背鍋,陳天華心里十分內疚,很過意不去。

他欲言又止,是不想讓盛宣懷太過于沮喪,他現在丁憂,除了通商銀行,還有許多麻煩事會跟蹤而來。

歷史上的盛宣懷,自從光緒二十九年丁憂開始,他的商業王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通商銀行這邊。

自從假幣案之後,銀行日常經營受到了沉重打擊,以後幾年,通商銀行的存款余額和放貸余額,贏利率和純利,都縮水一半以上。

盡管盛宣懷後來把舊幣全部收回,又請匯豐銀行重新印制新幣投放市場,但廣大錢莊和商戶並不買賬,許多商戶錢莊拒收通商銀行的紙幣,甚至涉及到其商票,信用度大為降低。

後面是盛宣懷的輪船招商局總辦和郵政電報局督辦,這二項官職,被袁世凱使了詐術,從他手上騙得,成為北洋系最重要的財政來源。

關于後面輪船招商局和郵政電報局這二項官職,在李公館,陳天華已經跟李經方表白,讓他出任。

李經方原則同意,他說要跟盛宣懷商量。

上海屬于南洋通商大臣張之洞轄下,陳天華準備動員張香帥出面上朝斡旋,決不能讓竊國大盜袁世凱的陰謀得逞。

當然,這是後話。

「這案子里還有一點,本官一直沒想明白,就是那個叫中井義之助的日本浪人,為什麼在擠兌平息之後,他竟然大模大樣地拿著四千元假幣,明目張膽地來兌換銀元,難道他不明白這假幣很容易識破,識破後被捕嗎?」盛宣懷繼續疑問道。

「是啊華之賢婿,我也搞不懂這點,難道說那個浪人太缺錢花了,才挺而走險,他就不怕丟了東洋人的臉?」李經方也跟著疑惑。

陳天華喝口茶,劍眉一剔說道︰

「盛大人,大叔,這次偽幣案最令人琢磨不透的,就是這個中井義之助拿著四千假幣到櫃頭兌換一事。」

「這假幣暴露十余天之後,已然驚動租界當局和銀行高層,他們正千方百計在尋找作案者。按常識,中井義之助應該躲藏起來才是,他卻來個反其道而行之,相當于自投羅網。」

「難道他是傻逼嗎?絕對不是。」

說到這里,陳天華故意停頓一下,沉聲道︰

「這是他的上司命令他去自投羅網,而且干脆直接去的鑒別能力更強的匯豐銀行櫃台,從而暴露假幣案的始作俑者是日本人。」

「這表面上這是日本浪人的個人行為,實際上日方在向世人告示,上海通商銀行得罪了大日本帝國,日方決心報復,今後這類似事件還會發生,希望大家離通商銀行遠點,免得傷及無辜。」

「我可以猜測,上海及周圍省份的各大錢莊,票號等都會陸續接到警告,商人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將來他們有可能不會再接受通商銀行的紙幣和商票。」

「就才是這起假幣案的後遺癥,也是始作俑者真實目的,反正浪人他們可以引渡回去,對他們沒任何損失,要說名譽,日方領事館一股腦兒推到浪人身上,但潛台詞讓許多明白人讀懂就行。」

陳天華侃侃而談,分析得入木三分。

這種技倆對于一位擁有現代科學頭腦的高級間諜而言,焉能瞞騙過關。

「華之賢婿分析得很在理,看來我是被東洋人給盯上了,那好吧,想較量就來吧,在大清國土上,我盛宣懷要報甲午之仇。」盛宣懷站起身來踱了幾步說道。

他和恩師李鴻章,師弟李經方本身就痛恨東洋人,這次對方挑釁,他當然不能示弱。

「對,杏蓀兄,咱們就在礦產鐵路資源上跟他們斗上一斗,先從牛頭山煤礦開始。」李經方也站起來握緊了拳頭。

「好,盛大人、大叔,既然兩位長輩斗志昂揚,晚生信心倍增,這樣,以晚生之見,通商銀行現階段限時限期收回舊幣,然後重生印制新幣發行。」

「煤礦這邊等到本月底下月初,咱們就大張旗鼓的隆重開業,與此同時,拱宸橋日租界那邊我派人盯上去,如何?」

「好好,就這麼定了。」

盛宣懷和李經方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點頭認可。

……

陳天華跟盛宣懷他們告別之後,連夜開上小火輪趕回杭州。

第二天五更時分,他們回到杭州運司河新軍專用碼頭,陳天華先到官邸,跟岳丈李存智稟報了與張之洞約見情況,以及上海假幣案。

李存智對于他跟張之洞的約定沒有異議,認為他做得很好,至于假幣案,則有陳天華全權處置,可隨時隨地調動新軍警衛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