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古往今來,驚才艷艷者,不絕其數,但能善始善終的卻很少。

立木為信,一諾千金重的商鞅,一場變法名流千古,但商鞅的下場卻是很慘,遭五馬分尸而死;

大漢開國功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韓信,位極人臣,卻被呂後誅三族;

大明第一才子,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也沒個好下場。

以上諸位,才華自不用說,但為何下場淒慘,其中原因頗多,但總少不了一條,便是「不會做人」,而蕭欽之表現的就很好,很「上道」,亦可言「識時務」,對于庾苒挑釁的處理,非常的聰明,既得了名聲,又沒有將人趕盡殺絕。

須知士族階級,大方向是休戚與共,大家吵歸吵,鬧歸鬧,但很少有撕破臉,置人于死地的,若真的要那麼干,得師出有名,刁彝手刃王敦,是因為王敦殺了他父親,父仇子報當然可以。

一個既能識時務,且又有大才的年輕人,誰能不喜歡呢?

更別提蕭欽之出身夠低,急需拉扯一把,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提前投資潛力股,若其日後有大出息,自然回報多多,在這個時代,乃是一件常事,不新鮮。

集會夜初而散,眾人興盡而返,且說蕭欽之這一回出了大名,受到的待遇立馬就不一樣了,但見諸多大佬皆來熟絡,揚言幾句,免不了捧場。

蕭欽之一一奉禮回敬,羨煞了一旁的謝玄等幾人。

司徒府宴席以備,司馬昱興致濃厚,欲晚上宴請,謝安等一行人自然要給面子,但小一輩的已然另有宴席備好,主要是與他們一起,繁文縟禮眾多,很不自在。

晚上的宴席設置在謝府,謝玄就邀請了平日里與蕭欽之相熟的幾人,陸俶、張玄之、顧虎頭與王獻之等寥寥數者。

大家自去歲吳郡一別,已是許久未見,如今建康又遇,自可寒敘一二。

蕭欽之心有所想,與謝玄耳語幾句,欲請徐邈與趙芸菲,本來還有些許顧忌,豈料謝玄眼一挑,譏笑道︰「欽之兄,你實在是小覷我了,真要論起來,莫說他們,便是你」

話雖未言盡,但意思已然明了,蕭欽之沒來由的被懟了一臉,正欲還嘴,便听見顧虎頭直愣愣的說道︰「謝七,撇開你阿姐,可敢與欽之兄真才實學的論一論?」

張玄之故意問道︰「為何要撇開他阿姐?」

顧虎頭「屑」的一聲,似是而非的道︰「那就要問謝七了。」

謝玄臉一紅,顧左言三,自知比才學,還真不是他們對手,誰讓這幾人都有絕活在手,便牛逼轟轟的說道︰「我阿姐江左第一,何需與人說的!」

這下子算是捅到了馬蜂窩,第一個不服氣的便是顧虎頭,爭執道︰「你有阿姐,我亦有阿姐,不去論她們,我們先論論。」

謝玄自然不干,顧虎頭這個憨憨,動不動找人坐談十局,誰能架得住,忽然一個點子涌上心頭,道︰「你除了畫作,余者不足道然,既然你想論,便與你論棋吧,待會我有一好友前來,素日里我與他六四開,你若勝他,再來與我面棋。」

顧虎頭追問道︰「是誰?」

謝玄神秘兮兮的笑道︰「待會自知。」

蕭欽之暗地里替徐邈捏了一把冷汗。

「你們倆都是阿弟,我乃阿兄,孰勝孰負,一目了然,便不與你們爭了。」張玄之撩起衣袂,上了車,陸俶正捻著白袍袖口,柔軟的腰肢倚在車欄上,掩著嘴,怔怔的笑看幾人。

「好你個張玄之,休佔口舌之便,且看你晚上如何逃。」謝玄咧著嘴大笑道。

「莫風大閃了舌頭。」顧虎頭懟道,剛要上車,卻見蕭欽之隨著張玄之,躥上了馬車,只好上了謝玄的車,一路上少不得言語交鋒。

蕭欽之嗅著陸俶身上散發的濃濃香味,問道︰「你們平時就這樣?」

陸俶眉梢一抬,嗤笑道︰「不然,你以為呢?」

蕭欽之點點道︰「如此就好。」

陸俶捻著秀指,敲敲腿,蹙眉不解道︰「此話何意?」

張玄之投來一個大大的問號臉。

蕭欽之道︰「神仙不足道爾?」

這讓兩人更不解了。

「嗯?」

蕭欽之打趣道︰「做了人類想成仙,坐在地上要上天。」

兩人仔細一想,隨即哈哈大笑,張玄之望著蕭欽之,直呼道︰「欽之兄,你這人嘴真損,今日庾苒倒是修了好福氣,逃過一劫。」

謝府。

夜幕下的臨台湖上,一曰︰清風悠悠,二曰︰清香裊裊,三曰︰清光微微,四曰︰清思霏霏,以及一曲輕快悠揚的笛聲,恍若遮面的少女,含蓄的心思,在夜色與微光間徜徉,卻是怨了那一艘采蓮船,始終不肯靠在燈火通明的岸旁。

撐船的冬令,也跟著開心,手中的船搞心隨意動,不攪動一絲水聲,然小船卻在穩穩的前行,好似看到了華林園里的蕭欽之,一舉一動皆是氣派,一言一語皆是文章,引人遐想。

笛聲止,小舟向著岸邊緩緩駛去,謝道韞坐在船首,將腳伸入了湖中,感受著溫潤的湖水從心尖滑過,沒來由的舒暢,閉著眼,便從奴僕們的只言片語中,暢想到了集會的盛況。

「這頭呆鵝,不負所期,猶勝之多矣呢!」

念及此,謝道韞又甜蜜的笑了,雙手襯著下巴,凝望著半昏半暈的臨台湖,心里忍不住瞎想,忽而雙手遮住了臉,嬌的雲來水光羞。

想到待會謝玄要宴請,他也要來,謝道韞問道︰「後廚準備好了沒?」

冬令回道︰「七郎君早就譴人回來吩咐了,許是好了。」

謝道韞暗笑道︰「那道菜,準備了麼?」

這道菜自然是燒鵝,不過謝道韞給它取名「杏鵝」,這讓傻傻的冬令,怎麼也想不通關鍵,因為其從來沒听說過有「杏鵝」的,便答道︰「我與後廚說了,不過大娘子,那鵝與普通鵝不無一二,為何叫‘杏鵝’,莫非是吃杏子長大的?」

謝道韞掩嘴失笑,直呼道:「呆鵝有許多頭,杏鵝只此一只。改日請你也吃呆鵝,可好?」

冬令攥著眉頭,翻著眼楮,點頭道︰「都是鵝,都一樣,有的吃就成。」

小舟過了湖心亭,便至荷塘,忽見不遠處的臨湖水榭上,站著兩道讓謝道韞熟悉的身影,細看之下,方知是老熟人徐邈與趙芸菲,兩人先來了,被府內管事先行安置在此處。

徐邈與趙芸菲在「吳市」待了一整天,從心情忐忑,到激動地無以言表,已經備好了酒菜,等蕭欽之回來痛飲,胡受到了謝府的邀請,參加晚上的宴席。

那位管事的先前隨謝玄來過,說了此事後,趙芸菲難耐激動,賞了不少的跑腿費,能登謝氏大門,不可謂不榮幸,反觀徐邈卻是不以為意。

兩人晚上掐著時間點來,然謝玄等一行人還沒回來,便被管事的安置在了此處等候,小廝听了管事的囑咐,不敢因身份而怠慢,在一旁烹茶。

徐邈與趙芸菲,站在湖邊,打量著臨台湖,忽見一艘若隱若現的小舟,從湖心亭旁繞出,船首站著一青發披肩的女子。

兩人一時愣住了,摒著到主人家,非禮勿視的原則,趕忙移開目光,卻听見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用的是洛聲道︰「仙民兄,芸菲兄,許久不見!」

明明前日晚上玄武湖就見過,雖然驚鴻一賠,然梨花帶雨可是記憶猶新,但這事顯然是不能說的,隨著小舟漸漸靠近,兩人也初次一窺真容,沒有絲毫裝飾的女裝謝道韞,款款笑意,從容大方,不可芳物,應是老天爺一時沖動的產物。

「韞之兄,有禮了!」徐邈笑著忘乎所以,打了個招呼。

經徐邈一提醒,趙芸菲才反應過來,局促道︰「見過韞之兄。」

剛打完招呼,便有笑語聲,與笑罵聲從不遠處傳來,一听就知道是顧虎頭與謝玄在拌嘴,其余幾人在大笑,徐邈對著湖里道︰「韞之兄,他們來了。」

謝道韞含笑道︰「先行告退。」

小舟緩緩遁入夜色中,而徐邈還在品著「先行告退」這一句話,心想︰「莫非待會,她也要來?」

【研究的是司禮監大太監王振出兵瓦剌,以及朱祁鈺這一段的歷史,有無好的史料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