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還沒碼完,暫時先用這張頂替一下,稍後就用最新章替換,不然這個月就沒低保吃了,請諸位親們原諒下我這個小撲街,萬分感激。

昨天蕭欽之就來過這個書房了,書桌上筆墨紙硯俱全,書架上存著幾百卷書,別看數量多,實則就幾部︰《周易》,《論語》,《老子》,《莊子》,《詩經》。

從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官,獨尊儒術」開始,儒學成了統治者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意味,東漢末年,政治敗壞,禮崩樂壞,儒學反思開始盛行。等到了魏晉時代,政治環境極度惡化,司馬氏一方面作為制度的破壞者,另一方面又想重拾儒學,重禮教,以期維護統治。

出于對儒學的否定,以及政治避險,隱逸之風盛行,《老莊》開始風靡,嵇康大手一揮,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王弼和何宴等人又對名教與自然進行了重新的解釋與闡述,月兌胎于老莊哲學的「玄學」就此誕生了。

「有」,「無」,「此二者同處而異名,同謂子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之名便是取自于此。

「玄學」的基礎是《周易》,《老子》與《莊子》,統稱為「玄學三經」,大概是每個讀書人書桌上的必選工具書,就像後世學生書包里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實乃居家旅行必備之選。

在這個「清談」盛行的時代,士族高門之人張口閉口就是玄學,若是不懂,很難融入他們,更別說要聳壑昂霄,和被這個時代所接受。

《詩經》和《論語》,蕭欽之前世在大學倒是接觸過,不過也就粗略的看過,理解上乏善可陳,不盡人意,至于「玄學三經」,只聞其名號,從未見其人。

好在,原本的躲在小樓上的蕭欽之足夠用功,這幾本書倒背如流,記憶融合後,現在的蕭欽之完美繼承了這個成果,倒是憑白省了不少的事。

余下的,便是知其文,會其意,以至靈活運用,可惜,沒有何宴、王弼、向秀、郭象等人的注疏,還得想辦法去尋。

蕭欽之于青掾蒲席上起身,走到書桌前,隨手抽出一卷書,是手抄的《外篇—秋水》︰「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

半寸見方的漢隸體字,工工整整寫滿了一整張左伯紙,密集而不亂,間距控制得當,字體方整平正,學習的是東漢大家蔡邕的《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是漢隸成熟期中方整平正風格的典型代表,標準的古隸,用筆講究方圓兼備,剛柔並濟,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弘如宮堂廟宇。

而這卷書上的漢隸顯然只得其表面,未深得要髓,下筆之力虛于浮表,未能深入字中,這就導致看起來不夠雄渾,缺乏了雍容大氣。

如果說魏晉時期,精通「玄學」是一個人的體面,那麼寫的一手字則是一個人的顏面,在這個書法大家橫行的時代,如能有一手拿得出手的好字,會是極大的加分項。

當下,瑯琊王氏的二王俱在;與王羲之書法齊名的謝安還在醉臥東山,攜妓出游;河東衛氏,書法世家;索氏章草,「銀鉤蠆尾」

在眾多輝煌璀璨的書法大家中,當首推「書聖」王羲之,博采眾家之長,融為一爐,獨創一家,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皆有很高的造詣,永和九年的那一場「流觴曲水」,誕生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而論及楷體,則不得不提一個關鍵的人物——鐘繇,集楷體大成于一身,開啟了一代新風,其所出《宣示表》由王導衣帶過江,傳于王羲之,而王羲之師于衛鑠,衛鑠師于鐘繇,王羲之可謂深的鐘繇書法正源。

恰巧蕭欽之前世得益于老母親的諄諄教導,興趣班上過不少,其中獨獨鐘愛書法班和竹笛班,以至于到了大學,還能拿出來裝一手。

蕭欽之首學的是顏體,臨摹《麻姑仙壇記》,至大學時,已經初窺門徑,下筆委婉轉折,猶顯磅礡,而且若是練好的顏體,至大成時,寫起篆書、隸書必然毫無壓力。

所謂:「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書法一道,亦是如此。

在稀少的資源面前,和眾多的書體中,以及有限的天賦下,四處撒網,到處捕魚不可取,蕭欽之決定另闢蹊徑,專攻楷體一道。

因此,蕭欽之想從鐘繇的《宣示表》入手,一來可溯其本源,二來可領會二王書法真諦,奈何昨天找了許久,卻沒有連《宣示表》的臨摹本都沒有。

相比較于士族門閥,寒門的教育資源真是匱乏稀缺,少年王羲之可直接對著原本《宣示表》臨摹,而蕭欽之連個粗制盜版都沒有,高低懸殊巨大,不甚唏噓。

若論及細分緣由,還得從魏晉初期的九品官人法說起。

作為人才選拔制度,九品官人法初期還是有效果的,然到了兩晉時代,晉室昏聵,導致這套人才選拔制度徹底淪為了士族門閥壟斷高位的利器。

九品官人法的選舉核心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擇優入選,漸漸淪落為只注重家世,而不注重道德與才能。便是由于充當選舉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只要是士族出身,最低也可定為六品,而寒門出身,最高也就定六品,這就導致了許多無才能的人身居高位。

比如,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當時身職會稽內吏,「孫恩之亂」,犯境會稽,大敵當前,王凝之卻決定不出兵,也不設防備。

反而來了一波謎之操作。

信奉五斗米教的他,沉迷于作法,一邊擺陣一邊祈禱,手下的人都急壞了,一次次的提醒他,催促他,然而,他還是不下命令。

王凝之還信誓旦旦告訴別人,他請來了鬼兵,鬼兵已經把各個關口守好了,不用擔心!

結果,孫恩不久後就打來了,分分鐘攻破了會稽城,更可笑的是,本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理念,大家都是天師道友,同出一源,迷之自信的王凝之,竟然還不逃走,結果分分鐘被孫恩斬于刀下,結束了自己憨憨的一生。

不過,寒門至少還撈了一個「門」,前有陶侃為例,至少保留一絲出線的希望,若是出身是黔首或流民,那麼在九品官人法架構下,將永無出頭之日,難度堪比國足出線。

想及此,蕭欽之未免有些慶幸,而且蘭陵蕭氏,雖為寒門,卻遠非一般的寒門可比,乃是寒門中的戰斗門,豪強是也。

簫之見阿弟站在書桌前,久久無語,側臉的輪廓異常鮮明,更顯鼻梁高挺,白緞儒袍襯托下的臉頰潔白無暇,挺拔的身姿如青松站定,專注且獨特。

以前的蕭欽之有顏無神,現在顏、神俱備,這讓簫之不由得想起了華延之,單論容貌,怕是也不及此刻專注的蕭欽之吧。

不過才短短幾日,怎就變化如此之大了,簫之感嘆道︰

「假以時日,欽之不輸潘岳。」

這個時代女子以美為尊,男子以美成名,潘岳就是美男子的代表,年輕時駕車走在街上,會引得無數的女粉為之歡呼,就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用水果往潘岳的車里丟,都將車給丟滿了。

作為一名男子,帥到這種程度,讓那些容貌平平的男同胞,很是自慚形穢,但偏偏有不缺乏勇氣的人,想要挑戰一下,此人名叫左太沖。

左太沖這個青年遺傳基因不太好,據史書記載「絕丑」,長的潦草不打緊,然屋漏偏逢連天雨,左太沖說話也不利索,是個結巴,講話磕磕絆絆。

左太沖的爹媽覺得將兒子生成這樣,很是對不起他,心中有愧,既然左太沖長大了不能靠顏值吃飯,那就靠才華吧。于是,輔導班,興趣班也沒少給他報,剛開始學習的是書法,奈何沒天賦,寫起字來上躥下跳,如螃蟹爬,根本拿不出手。

外加有一大堆靠寫字吃飯的大佬橫行于市,左太沖爹媽想著書法這一行太內卷,絕對沒有出頭之日,便又給左太沖報了音樂特長班,竹笛,洞簫,古琴之類的。

很可惜,容貌上基因沒遺傳好,音律上也是半斤八兩,宮、商、角、徵、羽,五音不齊,老師實在教不會,就勸退了。

隨著左太沖一天天長大,都到了成親的年紀了,也沒談到對象,他爹媽急在心里,托了好些人去講親,沒一家同意的。

這讓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左太沖很是郁悶,不明白緣由,只當是自己缺少一個展示的大舞台,直到有一天,左太沖听到了一個消息,潘岳在洛陽最繁華的步行街上被女粉堵住了,靈感瞬間被激發,點子立馬就來。

于是,某一天,十分勇敢的左太沖特意打扮了一下,昂首挺胸,器宇軒昂的去了洛陽最繁華的步行街,本以為會得到和潘岳一樣的待遇,被女粉圍堵。奈何,現實很殘酷,剛看過潘岳絕美容顏的女粉,咋一看左太沖,頓時惡心了,大家齊齊朝左太沖噴唾沫,甩白眼。

左太沖的夢想破滅了,灰溜溜的逃回了家,經此一事,左太沖痛定思痛,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自我反省。終于在一個圓月高懸,夜風陣陣的夜晚,左太沖頓悟了,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世人太過淺薄,只注重華麗的外表,忽略了深層次的絕美靈魂。

既然容貌無法改變,那麼便做一個「月復有詩書氣自華」的美男子吧,由此,左太沖開始閉關修煉,潛心苦學,無數個寒冬臘月後,寫出驚世駭俗的文章《三都賦》,引得時人爭相傳頌,以至「洛陽紙貴」,成語便是出自于此。

蕭欽之听到了阿娣的話,轉過頭,道︰「還是當左太沖吧,外表丑陋沒關系,靈魂美麗便好,外表丑陋只會傷害自己,而人一旦靈魂丑陋了,便會傷害別人了。再者,左太沖,有恆心,有毅力,況且我覺得他甚是可愛,與他成為朋友應該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簫之點點頭道︰「潘岳此人風評不佳,下場極慘,阿弟自然不會是他。」想了想,又說道︰「那衛玠呢,學識淵博,璧人年少,姿尤清絕。」

璧人最開始就是形容美男子的,後來才延伸出男女十分相配的含義,衛玠之容顏可用「絕美」形容,少年聞名,才識俱佳,但身體不好,小病不斷。

相傳衛玠從豫章郡到建康時,人們早已听到他的名聲,追著他的女粉圍得像一堵牆。衛玠本來就身體虛弱,久病不愈,身體受不了勞累,最終病癥加重,不治而亡,這便是「看殺衛玠」的由來。

不過,魏晉陰柔之風盛行,衛玠更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後世小鮮肉的祖宗,有的甚至還出門敷粉,佩戴香囊,矯揉造作,一點陽剛之氣都沒有。

蕭欽之皺緊了眉頭,一臉的嫌棄,一想到自己敷粉,佩戴香囊的模樣,心里就犯嘔,連忙搖頭道︰

「沒有陽剛之氣的男子算什麼男人?阿娣,我不喜這類陰柔之人,莫將我歸于他們一類。」

蕭欽之作出嘔吐狀,模樣惹得簫之「撲哧」一笑,道︰

「那你喜誰呢?」

「當然是嵇康呀!」蕭欽之毫不猶豫的說出。

嵇康作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同時也引領了一個時代潮流︰

論顏值,他「岩岩如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論智慧,他思辨能力極強,《聲無哀樂論》,可寫出萬字論文,為你徐徐道來;

論才智,《與山巨源絕交書》,洋洋灑灑,嬉笑怒罵、諷刺挖苦皆藏于其中,劍指污穢之流;

論性情,他從容赴難,一曲《廣陵曲》,絕唱千古,剛烈之氣長嘯,精氣永存;

論無用之用,他最愛打鐵,他一打鐵,向秀不遠千里也要替他拉風箱,一打一拉,最是可愛。

他身長七尺八寸,乃是快將近一米九的大個子,身材高大結識,一身的灑月兌之氣,無一絲陰柔之風,乃是當之無愧的大眾偶像。

簫之看著阿弟柔弱的身板,輕笑道︰「嵇叔夜自是極好,不過,阿弟,你的身子」

蕭欽之意氣風發道︰「阿娣,我決定了,以後每天早上,我都環鳳棲湖跑一圈,一定鍛煉一副好身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