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2章 錢塘江上潮來信 治世能臣冷心…

杭州城六合寺。

一個年約二十六七,長相清秀白淨的男子,領著一個小廝正站在寺廟東邊的空曠處,旁邊的石桌上擺著些瓜果零嘴,泡上了香茶。

「掌櫃的,今年可算是把您勸動了,不然又得等明年。」旁邊小廝對那男子說道︰「可惜在這寺廟內不方便吃酒肉,咱們喝茶可配不上這錢塘江大潮的氣魄。」

「你可以到廟門外頭去呆著,那樣也就沒人怪罪你了。」

那小廝輕笑道︰「那可不行,這地頭視眼最好,看得也真切些。」

忽然警惕的看了看四周,見那些和尚一個沒見,連忙湊過去壓低聲音道︰「我今天早上听一個小沙彌說,聖上當年也來過這里,還捐了好大一筆香油錢呢。」

那掌櫃的一听也是有些驚訝。

「可是當年與方臘結盟的時候?」

那小廝點頭道︰「就是那年,咱們打破杭州後,聖上和李相、魯大師一塊……好像還特意讓廟里的主持與魯大師暢聊了一番,也不曉得咱們魯大師這個酒肉和尚,懂不懂佛法!」

「哈哈哈哈。」那掌櫃的搖頭笑道︰「魯提轄乃是真正的出家人,正如那佛家所言,修的是入世佛,不受佛家規矩束縛……」

二人正是離開京城後,在杭州另起爐灶的鐵叫子樂和,還有小跟班鄆哥兒。

如今距離他們南下已經過去了兩年多,他靠著玉爪龍成貴給他送來的金銀,在這蘇杭重新闖出了名堂,可也感覺離家越來越遠了。

當年柴進給他的信中說的很明白,就呆在杭州哪里也不用去,開始他還猜不透為何跑那麼遠,直到他听到蔡同的消息,還有康王趙構登基才猜出一點點苗頭。

更讓他意外的是,如今大宋皇帝居然棄了應天府逃到了江南,這讓他不禁更加對柴進的眼光佩服得五體投地。

「掌櫃的,听說趙皇帝快進兩浙路了,也不曉得待在蘇州還是來杭州。」鄆哥兒小聲問道。

樂和微笑道︰「以前沒把握,現在我倒是知道他肯定會來杭州的。」

「為何?」

「蘇州離應天府太近,而這杭州更方便逃些。」樂和苦笑道︰「以前總覺得他還是個有本事的,現在真是……一言難盡啊!」

鄆哥兒一听這話忽然來了精神。

「就是就是,不瞞掌櫃的,以前在東京時我看他如此仁厚忠義,都有些不忍心騙他呢,誰曉得原來都是裝的,連自己老爹都不管,居然又和金賊結盟了……」

樂和雖然也贊同他的話,畢竟自己曾經也產生過這種念頭。只不過比他還是要看得透徹一些。

「人是會變的,特別是他發現自己可以坐上了九五至尊的寶座之後,難免就會被蒙蔽很多良知了。」樂和不想再說這些,讓他去請寺廟里的和尚做些齋飯,吃飽了好安心等待潮信。

齋飯簡單,鄆哥兒很快就端著個盤子跑了進來,樂和正要讓他慢著點,卻見鄆哥兒盯著遠方,一臉激動神色。

樂和連忙轉頭看去,只見天邊忽然出現一道銀白水線,過不多時,更似有天雷滾滾在耳旁轟鳴。而那銀線也越來越清晰,隨著如悶雷一般的聲響呼嘯而至,那浪濤足有一丈多高,一層疊著一層,豪邁奔騰如千軍萬馬,狂瀾飛馳如颯踏流星……

樂和與鄆哥兒二人不覺看得痴了。

不知過了多久,身後忽然傳出一聲長嘆,似乎也被這奇景所感,又似乎滿是惆悵。

樂和回頭見那人四十年紀,眉粗鼻挺一臉正氣,仔細一端詳忽然神色大驚。

因為這人他曾經在汴梁城見過,曾經的六品朝官,後來的中樞大臣李綱。

連忙收斂心神走上前去拱手行禮道︰「不想在此能遇見李相公,真是三生有幸。」

李綱不想在此還能有人識得自己,待仔細看了看樂和,不禁也是疑惑道︰「你是曾經「念仙樓」的樂掌櫃?」

樂和微微笑道︰「念仙樓已與小人無關,樂觀正是賤名!」

李綱與樂和沒有什麼交情,可卻對石秀印象頗好,如今又在這寺廟里遇見半個故人,總是高興的。

拱手回禮道︰「不想樂掌櫃離開京城,倒是在這江南享受清閑。」

樂和請他坐了,熟練的泡好一壺香茶。

「李相公為何來了此地?」

其實樂和已經听說了李綱被趙構再次貶官為民的事,只是沒料到他會來這杭州罷了。

李綱苦笑道︰「本來也想在這江南躲躲清閑,可馬上就要繼續南下了。」

樂和見微知著,看他神色應當是知道趙構逃來了江南,不禁心有所感的給他續了一杯茶,安慰道︰「您乃治世之能臣,雖然如今被奸臣所害,可總有一天會得官家重用的。」

李綱沒想到樂和居然從此聰慧,愣了一下後忽然笑道︰「我已經看透這朝廷了,只願尋個清靜地了度余生。」

忽然想起樂和以前為了康王不惜得罪太子,不禁打趣道︰「如今聖上進了兩浙路,你為何不去前往投奔?」

樂和搖頭道︰「小人不過是一個微末之人,當年在汴梁也是為了活命而已,哪里有那奢望。」

他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只是不能和李綱說。

二人閑聊一陣,樂和既不能替柴進招攬人才,也不知道如何勸他。而李綱坐了一會便起身告辭。

臨走時,樂和拱手道︰「還望李相公保重身子,小人相信這個天下絕對能有讓您重生信心之時!」

李綱一想起趙構和汪伯彥那伙人就氣不打一出來,可見樂和言辭誠懇,最後還是忍住了話頭。

回禮道︰「但願如樂掌櫃所言吧。」

說完大步出了六合寺!

等他走遠,鄆哥兒在旁嘆道︰「您說好官都被罷免,貪官卻全都留在身邊,這朝廷能好麼?若是擔心暴露身份,我真想勸您把他引薦回山東……」

樂和搖頭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但願聖上能早些統一天下……」

……

樂和看到了領略到了錢塘江大潮的風采,也就不願意在此多待,與廟中的主持告辭後,下山趕回了杭州。

雖然兩浙路曾經受到方臘的影響,可是幾年的時間足夠官府來恢復,何況中間還有老皇帝趙佶統領一眾大臣到這躲了大半年,更是讓這蘇杭之地重現了很多榮光。

當然這指的是城里,而城外鄉野卻也由于趙佶的到來,多受了更多的苦楚和磨難。

金人南侵,兩浙路沒有波及,而這城里雖然每天都有人在酒樓茶舍談起金人的殘暴,可貧苦百姓連自己都活不下去,哪里有什麼心思去管那國家大事?反而一些地方的百姓受不了官府的盤剝,紛紛逃入山林為匪,打家劫舍只為求一條活路。

「掌櫃的,剛剛那個蔡同來了,見您沒在向我小的討了幾貫錢又走了。」

以前蔡同靠著蔡京的招牌要什麼有什麼,可如今卻沒有那般好命。樂和听說他的行蹤後,讓鄆哥把他接來了杭州,並在這城里給他買了一個小院子。因為他知道趙構與他是從小就玩鬧的感情,等趙構突然良心發現,可能也就是在一句話之間,便可改變蔡同的命運。

而樂和自己,畢竟只是一個商賈,身份實在太低,除非皇帝自己召見,他根本連傳遞消息的能力都沒有。他只能靠著蔡同重新坐上趙構這條船。

「不是和你說了麼?莫要小氣。」樂和不滿的瞪了他一眼,交代道︰「再去送些銀錢過去。」

這個小廝是在杭州城招的,並非哨探營士卒,不禁有些抱怨的道︰「掌櫃的,那蔡京一家都已經日落西山了,您就是太心善,還一直養著他……」

旁邊鄆哥兒喝罵道︰「既然知道掌櫃的心善還嗦做甚?」

平日這些小廝都是鄆哥兒在管,自然畢竟怕他。

連忙應道︰「小人馬上就去賬上支錢。」

說完立馬屁顛屁顛的轉身跑了。

樂和回到後院準備歇歇,不想剛過沒多久,蔡同卻跟著那小廝一道跑了回來。那神色好像極為興奮。

「今天怎麼這麼高興?」

蔡同一坐到樂和前頭,眼神微微往旁邊一瞅,樂和便明白過來,連忙讓鄆哥兒幾個都出去。

「兄弟你怎麼去那廟里待那麼久,聖上都快到杭州了。」

樂和剛剛回來根本都沒去打听外面的事,驚喜道︰「這麼快。」

蔡同一臉得意的笑笑。

「我托那杭州知府送過一封信,相信聖上能收到,更貴救我的。」蔡同激動道︰「到時候兄弟你肯定也能更上一層樓。」

……

大宋皇帝在杭州落腳的消息很快傳遍天下,剛剛領軍回到大名府的柴進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而且讓他意外或者說欣喜的不光是趙構去了江南,他還把西北張浚等幾支兵馬調往了荊湖。

這樣一來,你趙皇帝身邊是安全了一點,可是你西北怎麼辦,真以為你那留下的西軍還是當年的西軍麼?

旁邊的李助已經笑了一路,一想起這個趙皇帝顧頭不顧 的想法,他就忍不住。

「屬下猜測田虎現在應當在給您磕頭呢。」

柴進聞言也是大笑幾聲,雖然李助是在玩笑,可卻也說得是實情。如果不是自己下令吳用把他嚇了這一跳,汪伯彥這群人哪里能想起來再調西北的兵馬。

在大名府一直幫忙的聞煥章與眾人也奚落了一陣田虎,最後開口道︰

「聖上,這大名府和旁邊的州府,可是多了好多難民逃入綠林為寇的,咱們得早些處置了為好。」

柴進點點頭道︰「讓孫安和唐斌派人去勸降,若是冥頑不寧的一律征剿。」

「屬下領命。」

其實柴進本想讓岳飛去的,可他這人馬剛剛湊齊沒幾天,里面大部分還是難民青壯,雖然相信他的能力,可也沒必要去冒這個險。

「這里就交給聞先生吧。」柴進起身道︰「杜老大他們應當已經快到應天府了,咱們也去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