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兩個數以上就整不明白的孩子

一輛驢車,在京郊外的土道上晃晃悠悠的行進,不緊不慢,車上坐著一個六旬左右的老嫗,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半大小子,頭上扎著小辮兒,一板一眼的趕著驢車, 像個小大人一般。

驢車上,裝著的是一排排的篾筐,上面有用雨布遮蓋著。

坐在車上的老嫗,伸手掩住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雨布,免得臌脹的篾筐里的物什掉了出來,回頭對趕車的孩童說道︰「板兒,在快點兒,趕趟還有回程呢。」

「知道了,女乃女乃。」清亮的孩童音在曠野上響起。

榮慶堂上。

「如何了?」賈母向在宮門外哨探等候的小廝問道。

「回老太太的話, 小的們只在宮門外看著官老爺們都出來了,唯獨不見咱們老爺和二爺」

「你老爺和二爺呢?」賈母听了一驚,急急問道。

王夫人也露出擔憂的神色,手中的帕子被緊緊地攥著。

「後來,兵部堂官嚴老爺派家人來告知,說老爺和二爺沒事,出了朝殿後,便往鳳藻宮去了。」

眾人長舒一口氣。

「你這小廝,就不能一口氣說完,下去吧。」賈母訓斥道。

鳳藻宮,賈政賈瑛二人再次見到了元春。

父女相見,本應有說不完的體己話,奈何賈政緊守君臣之道,反倒讓元春不知該說些什麼, 只是簡單的問了幾句關于金陵那邊的事情後,父女二人之間,便又變得沉默起來。

倒是賈瑛, 心中有些話想問,可惜當著賈政的面兒,既不好讓元春屏退左右,又不好直接問出口。

當下也只能將話咽到肚子里,再尋時機。

不過能看得出來,元春入主鳳藻宮後,皇帝又允許賈家母族逢二六之日椒房請候,整個人比起當女官那會兒,看起來要好上不少,不時,還能見到笑容。

正當賈瑛神思遐飛之時,卻見元春目光向他看了過來。

「兄弟與我雖非一母所出,但卻與我最近,往日在御書房當值時,還能隔三差五的見上一次,反倒是我入主鳳藻宮以來,竟不方便了起來,二六日也不見你到椒房來, 若非此次召你,怕還見不著。」

賈瑛心中也正有此感,之前在御書房時, 可沒少與元春見面,不過自從他封妃後,除了上次省親,平日里,有什麼消息,也都是從賈政這里听來。

皇帝雖說準卷屬入椒房,可他畢竟不是元春的胞弟,哪里有那般隨意。

賈瑛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什麼。

元春有問了一番關于他與黛玉的事情。

「上次歸省,倒是將你與黛玉妹妹的事情給忘了,你與黛玉妹妹訂婚,我該另送一份賀禮才是。」

說著便命宮女取來了早已備下的禮物,倒不是什麼太過稀罕的,元春身在宮中,她這里的東西,也多是皇帝逢年過節的一些賞賜,不過畢竟是皇家賞賜,其價值不在物件的本身。

「勞娘娘後愛,臣替玉兒妹妹謝過娘娘。」賈瑛接過禮物,再次叩謝。

「此處是我宮中,咱們一家人見面,倒是可以隨意些,不必太過拘泥外面的規矩禮節。」元春笑著說道。

賈瑛聞言,怔怔反應了一會兒,卻是明白過來元春話里的含義。

有些話,不便明說,只能這般婉轉含蓄。

看來,元春這個鳳藻宮的位子,是坐穩了。

皇帝的後宮,就像是個大號的賈府後院兒,在賈府能見到的那些雞零狗碎之事,在宮里也少不了發生。

想要位子做的安穩,就要培養自己的親信。

當然,元春能從一個普通的秀女,一路走到這一步,這些道理,不用他說,對方也明白。

不過,賈瑛主要擔心的是,將來有一天,鳳藻宮里的不明不白。

所以,一早就與元春囑咐過,想辦法把鳳藻宮打掃干淨,如果可能,最好能與宮外建立一個能隨時聯系的通道。

海大那邊,已經送了一批宮女太監入宮,只是賈瑛為了安全起見,一直都沒有見過這些人,但卻挑了幾個機靈的,把名字記了下來,讓元春找機會,把人選入鳳藻宮里。

上次元春歸省,賈瑛找到機會與她敘話時,說的就是這些。

這些宮女其實也不知道賈瑛的存在,更不知道元春將他們收入鳳藻宮,是一切都計劃好的。

海大給她們的任務,就是安心當差,盡心侍奉主子,等待將來有一天,有人拿著約定好的信物喚醒她們,然後無條件的服從對方的安排。

當然,賈瑛不可能將鳳藻宮的人全換成自己人,他沒這個能耐,也不現實,能有一二個幸運的被選進來就不錯了。

關鍵的還是要看元春自己,她這些年在宮中,也攢下了不少的人脈,施了不少的恩情,如今她貴為一宮之主,自然能將這些人收為己用。

起碼這座大殿內,是她信得過的,便借此機會提醒賈瑛。

「臣遵旨。」賈瑛依舊恪守禮儀。

接下來,又問了一些關于賈瑛的事情後,因請候時間已到,叔佷二人再次叩拜後,出了鳳藻宮。

一輛驢車駛進了寧榮街,停在了榮府門口。

劉姥姥對于眼前這座高門宅邸,已經不算是生客了,前年劉姥姥是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親自送了出來的,還幫著雇了馬車,看門的小廝自然也記得。

可巧周瑞正從院兒里送客出來,一眼就看到了這個與榮府門庭大不合契的老嫗。

「問周大爺的好。」姥姥等著周瑞忙完了事兒,這才上前來。

周瑞轉過身來道︰「哦,是劉姥姥。」

又看了一眼其身後的驢車,嘴里說道︰「可是來找太太?」

「今年地里多打了兩石糧,撿著些瓜啊菜啊的,給府里的太太女乃女乃姑娘們嘗嘗鮮兒,勞大爺去通報一聲。」劉姥姥點點頭道。

「這樣,我派人領你去找我家那口子,她在太太那邊兒。」

說罷,周瑞又向小廝吩咐道︰「喊幾個人來,幫著姥姥把東西卸下來搬進去。」

「姥姥跟著他們去就是,我有事要忙,就不多陪了。」

「周大爺自去就是。」姥姥牽著板兒的手,跟著小廝往府里而去。

八月桂花遍地開,河里的螃蟹卻遭了罪。

榮慶堂這邊,收到宮里無恙的消息後,賈母等人也安心下來,娘兒們正巧聚在了一塊兒,索性也就沒有散去,在幾個丫頭的鼓動下,游園賞起桂花來。

姑娘們天真爛漫,如花的年紀,最是喜歡這些鮮艷光彩的,眼下又是金秋,菊花桂花爭艷飄香,倒少不了一番詠詩作賦的。

莊子上又差人送來了幾大筐的螃蟹,廚房那邊早準備了一席饕餮盛宴,供主子貴人們樂後品嘗。

豪門大族的日子就是這般無聊又怯意。

事情來時,聚在一塊兒擔驚受怕,一陣風兒過去了,該吃吃該喝喝,該說說該笑笑,多咱個不高興的,任它拋到腦後。

這會兒宴才罷,丫鬟婆子們打掃庭院,收洗杯盤,主子們又一道約著去賈母處。

鳳姐這兩日也堪堪能見風了,床上躺了大半月,也把她憋壞了,雖是才剛剛生產過後,不過此時鳳姐年輕身壯,倒也沒什麼不適,便一道加入了進來。

這時周瑞家的走了進來,徑直尋了鳳姐而去,將劉姥姥的事情說了來,鳳姐本想讓她們先將人安頓下來,隨後再過去,不巧老太太耳明眼尖,將兩人的話听了去。

「你們又說什麼悄悄話的,還不能讓我听見?」

鳳姐笑著起身道︰「什麼話,還不能讓您老听取了的。」

「是鄉下的一個老親,叫劉姥姥,也是積古的人了,前年莊稼不濟來過一趟,說是今年多打了幾石糧,撿了些新鮮的瓜菜給送來了。」

賈母一听,心中來了興趣,便想要漸漸,當下鳳姐又讓周瑞家的去把人請來。

這邊如何,話且不提。

只說賈瑛二人從宮里出來,賈政自然要去工部當值,賈瑛自己因有外差,不必去兵部點卯,反倒又閑了下來。

楊佑不再京中,徐老二還在雲南刷馬,傅斯年上值走不開,鞏尚仁這會兒還在福建沒回來。

相熟的幾人都不在京中,心中不免覺得寂寞無趣,當下便往寧榮街而去。

走到榮府門口,卻見府門外多出一輛驢車來,心中納罕。

哪個窮親戚上門,騎驢來的?

問了小廝,才知是劉姥姥。

賈瑛心中一動,上次便想見見來著,可惜無緣,這次倒是正巧。

賈瑛對于這個村嫗還是很好奇的,劉姥姥是真個兒見證了賈府興衰之人,難得的事,鄉下人的樸實,讓她成了巧姐命里的貴人劉氏。

說來也著實讓人唏噓,今日的窮親戚,反倒成了明日活命的貴人。

所以啊,人生切莫得意忘形,積德陰功,還是很必要的。

落難之時,哪怕是一根稻草,說不定都能讓你活命。

賈瑛邁步往榮慶堂而去。

遠遠的便听到屋里傳來的嘈雜說話聲,還有賈母不時被逗得哈哈樂笑。

「瑛二爺來了。」進了院子,有丫鬟往里面稟報。

「這是誰家的孩子?」賈瑛看著在院子里玩耍的稚童問道。

「劉姥姥家的孫兒,叫板兒。」丫鬟回道。

賈瑛朝著板兒找了找手︰「到近前來。」

板兒有些怕生,躲在了丫鬟身後,偷眼打量著眼前的男子,看著對方一身華貴的緋紅錦繡麒麟朝服,眼里閃爍著好奇。

丫鬟將板兒從身後推到賈瑛近前。

「幾歲了?」賈瑛蹲子問道。

「五歲。」板兒脆聲聲的回道。

「可曾讀書認字?」

板兒搖了搖頭,兩只小手抓著帶著補丁的衣角,顯得有些拘束。

「平日在家里都做些什麼?」

「放牛,種地。」

賈瑛聞言,沉默了起來,雙眼怔怔發呆,似乎在回想著什麼。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五歲的娃兒,已經能幫上家里的忙的。

賈瑛自己前世就是如此,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完成老師布置下的識字作業,而是先去拌好豬食牛料,和家里的牲口說會兒話,順便幫它們清理一下住所,再回家煮上一鍋開水,下米熬粥。

「想不想讀書?」賈瑛看著眼前的孩童問道。

讀書是什麼?

板兒或許還不知道這世上還有讀書識字這麼回事,歪著腦袋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不該答應。

丫鬟在一旁看著捉急,去不敢隨意開口。

「讀書做什麼?」板兒想不明白,用脆聲聲的話音問道。

听到孩童的問話,賈瑛張嘴欲答,卻又停了下來。

這麼大的孩子,跟他說什麼知識改變命運,純粹就是扯澹,能懂什麼?

想了想,方才開口道︰「家里有幾頭牲口?」

板兒想了想,搬出一個手指向賈瑛示意,他剛才說了,家里有牛。

賈瑛又指了指外面︰「門口的那頭拉扯的灰驢是誰家的?」

「我家的。」

「那到底有幾頭牲口?」

板兒開始掰指頭算了起來,一會兒掰出一個,一會兒又加了兩個,但又覺得不對,要不再多加一個。

賈瑛看著眼前的孩童,額頭上滿是黑線。

這孩子,這輩子若是不讀書,估計也就只能養一頭牛了,多了他也數不過來,連他家的驢被人偷了,估計也發覺不了。

算了,個位數的算學對于孩子太高難度了點,說什麼都是白搭。

「想吃肉不?」

板兒聞言,砸吧砸吧嘴,眼中泛著精光,重重的點了點頭。

「只要你讀書,天天都能有肉吃。」

「我還要吃雞蛋!」板兒追加了一句。

孺子可教,賈瑛欣慰的點了點頭。

「也有,而且想吃多少有多少。」

「怎麼樣,要不要讀書?」

「有甜糕嗎?」

賈瑛無奈,繼續點頭。

別人求之不得的事,怎麼到他這兒,像是上趕著還不願意一般。

「那我要讀書,吃肉,吃甜糕,還有雞蛋。」

賈瑛站起身來,模了模板兒光不 秋的腦袋,拽了拽後面的小辮兒,拉起板兒的手道︰「走,隨我進屋。」

走進榮慶堂,向眾人問了安,賈母當先開口道︰「方才就來了,怎麼才進來?」

賈瑛拽出身後的板兒,向賈母說道︰「孫兒準備收個學生,這孩子與我投緣,想認下做弟子,在外面多聊了一會兒。」

平兒與劉姥姥相熟,此刻就站在她身邊,听了賈瑛的話,向劉姥姥說道︰「可是姥姥的福來了,家里出了一個文曲星的弟子,還不快謝謝二爺。」

眾人也都詫異至極,心想,這孩子難不成有什麼他們沒看出來的不同凡響之處?居然能讓賈瑛認下做弟子。

學生和弟子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尤其是對于賈瑛這種科舉入仕的官老爺來說。

就像馮恆石,為官半輩子,學生不少,可能稱得上弟子的,卻沒有幾個,即便是賈瑛,都未曾被正式認下過。

憑賈瑛如今的身份,這師生的關系一但認下了,眼前的稚童將來前途如何,已經不用多想了。

一旁的賈府里的婆婆媽子們更是羨慕不已,她們各家也有兒子,平日里在府里也沒少露面的,也沒見有一個能被賈瑛看上的,怎麼偏生這鄉下來的窮酸小後生,就有這般的運氣。

當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劉姥姥還處在一臉懵的狀態下,眼前的男子是誰她都不知道,不過听平兒的話,顯然是府里的主子。

可村老老別的不懂,文曲星三個字,卻是听得明白,她們這等人家,若是有個後輩子弟能與文曲星沾上光兒的,那可真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祖墳上冒青煙都不足以形容的撞大運啊!

村老老別的不會,可遇到貴人就磕頭,還是懂得。

當下,便一把拉過板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按著頭便叩,自己也跪了下來。

賈瑛急忙讓開身子,上了花甲的老人了,這個禮他可受不住,嘴里卻戲說道︰「姥姥想拜師倒沒什麼,可我不收年紀大的女學生啊,姥姥您這是拜錯了人。」

村老老起也不是,跪也不是,左右為難。

廳堂內,充斥著此起彼伏的笑聲,劉姥姥再次成為眾人歡樂的源泉。

賈母笑的更是合不攏嘴,良久,才命人將劉姥姥攙起。

「老親家,這是我孫兒,府里的都喊他瑛二爺,你隨我叫他瑛哥兒,他是前年科考的探花郎,能認下板兒這個弟子,可見也是你我兩家的緣分。」

劉姥姥聞言一驚,看向賈瑛,用極為夸張的語氣說道︰「平姑娘果真沒哄我,真真是文曲星老爺在世,我們家板兒有福了。」

說著又將剛剛站起來的板兒按了下去。

「再磕幾個,多沾點兒仙氣兒。」

一番話,引得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我們是受苦的人家,這孩子到如今,別說識字了,連個正經的名兒都沒有,一直都是板兒板兒的叫著,如今倒是好了,成了文曲老爺的弟子,回頭我就在家里立一個長生排位,見天兒供著。」

村老老拉著自家孫兒向賈母笑著說道。

一旁的鳳姐插話道︰「沒個正經的名兒有什麼,如今天底下學問最大的人就在您老面前,讓他給板兒起一個,不就成了。」

劉姥姥向賈瑛看了過來。

賈瑛搖了搖頭道︰「就叫板兒吧,賤名好養活,听著也實在。」

「回頭,在鄉下先請個先生幫忙教板兒識字,等年歲大些,再送到我這里來,我親自教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