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42.耿啟中負責的新工廠(求訂閱)

這家制衣廠,雖然依然是團委和街道合辦的,但是以團委為主。

也就是說,如果辦好了,他是最大的受益者。

「好吧!我陪你去看一看。」夏臻沒時間在家里逗留,很快得回滬市,就直接答應下來。

兩人一起出門,來到工廠。

制衣廠位于鳳山路的一處廢棄倉庫里,面積非常大,至少有四五百平方米。

如果全部利用起來,至少可以容納五六百名員工。

看來耿啟中野心不小,不滿足玩具廠那樣小打小鬧,這回要搞個大的。

「怎麼樣?這邊還行吧?」知道自已的心思瞞不住夏臻,耿啟中直接笑著問道。

「野心很大,不過我喜歡。」夏臻笑著打趣。

這是集體企業,他辦的越大,效益越好,對舜江人越有利,他肯定得支持。

「我現在壓力非常大。」見夏臻直接說中自已的想法,耿啟中的神情就有些疲憊,他揉了揉眉心嘆息道。「這幾天天天晚上做噩夢,就怕工廠沒辦好,把事情搞砸了。」

背負著這樣的身份,好處是辦事比其它人容易多了,只要自已有需要,一路給自已開綠燈。

同樣的,自已的一切行為,等于放在放大鏡下,一有失誤,馬上會被人無限放大。

到時肯定連累父親,這是他最害怕發生的。

「辦制衣廠又不難,別把自已搞得神經兮兮。」見他不像是開玩笑,夏臻拍拍他的肩安慰道。「只要找幾個合適的管理人員,並做好他們的後盾,工廠就會順順利利辦起來。」

說的夸張一點,現在真的是加工企業最好的時代。

只要你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幾乎不用擔心銷售不出去。

銷售沒問題,技術又不用擔心,等于解決了九成以上的問題。

這樣一來,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生產問題了。

他有這樣的身份在,只要願意開口,舜江縣上下不知道多少人願意過來幫他?

何況這個是最不用擔心的。

因為玩具廠已經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只要照著那邊嚴格執行,肯定不會有問題。

「說說容易做做難。」耿啟中畢竟不懂管理,所以沒有夏臻那麼樂觀。「我現在請你過來,就是希望你幫我看看,管理這邊有沒有漏洞。」

到了他這樣的層次,道理他能明白,問題是他沒有這方面的眼光。

就怕自已沒有用對人,最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他可不想費盡心思搞起來的工廠,最終成為全舜江人的笑話。

「那你把管理人員叫過來,我跟他們談談看。」見他的苦惱不像是裝出來的,夏臻倒不好繼續調侃他。

既然最大的問題在管理人員這邊,那就當面談一談,看這些人能不能用?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見識比不上自已,但是他也不敢小看他們。

現在制衣廠的關鍵問題,在于那套管理方式,必須找到能嚴格執行的人。

這些耿啟中不能做到,而自已卻非常擅長。

「行,你等我一會。」見夏臻懶得一個車間一個車間看,直接要考核管理人員,他連忙應了聲,匆匆跑進去。

沒過一會,他就回來了,身後跟著三個管理人員。

「這個夏臻,玩具廠就是他幫忙搞出來的。」耿啟中這樣介紹夏臻的身份。「他們三人,一個是生產廠長,一個是打樣制版師傅,另一個是車間主任。」

其它倉庫管理員,品檢員,出納會計什麼的,都沒有算在管理人員里,所以沒叫出來。

「你們好。」夏臻也沒跟他們客氣,直接在現場了解起情況。「我想知道你們開工後,打算如何干好自已那一塊工作。」

生產廠長是個四十左右的中年人,看樣子應該有管理經驗,一臉精明的樣子,就知道不好湖弄。

打樣師傅是個三十出頭的女人,打扮得比其它人時髦,以前肯定在大城市的工廠工作,想來也有幾分本事。

只要車間主任比較不起眼,年紀三十左右,皮膚非常黑,像個剛從田間地頭爬上岸的農民。

「我前段時間一直在玩具廠學習,已經非常熟悉那套管理制度,相信能在制衣廠用好。」廠長吳為兵搶先回答道。

從耿啟中聘用自已起,他就知道制衣廠必須用玩具廠那套先進的管理制度,所以一直在那邊學習。

他是聰明人,知道耿啟中的身份,也知道管理好後,未來對自已有多大好處。

這幾天他一心撲在車間,和其它人廢寢忘食,總算在最短的時間里,把車間的一切準備好了。

至于怎麼管理,只要照搬玩具廠的就行,不必說太多自已的想法。

「管理一百人,和管理幾百人,難度是不一樣的。」夏臻見他說得這麼有信心,反而有些擔心。「假如實踐過程中,發現無法照搬那邊的制度,那你會怎麼辦?」

前世年輕時,他不明白為什麼一些外資企業,喜歡聘用香江人擔任管理人員。

在他看來,這些香江人天天坐在辦公室里,什麼事都不做,卻領這麼高的薪水,非常不劃算。

而那些內地打工仔,就算做得再好,也很難爬到中層以上位置。

直到有了一定的見識,才明白用他們的好處。

這些香江人在工作中,表面上確實不像內地人任勞任怨,但是他們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嚴格執行公司的制度。

說的夸張一點,他們有時候會為了一點小事,跟人爭論半天,就是不肯變通。

不像內地管理人員,一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修改制度。

夏臻這樣說,並沒有看不起內地人的意思,但是不得不承認,在一家大型企業里,就是需要有人這樣維護公司的管理制度。

只有這樣,企業的大方向就不會出差錯,即使犧牲了一部分效率。

而內地一些民營企業,剛開始往往效率很高,但是到了一定規模,就開始不行了。

說到底就是從最初的制度管理,變成了人治,各種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

特別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習慣了混日子,都沒有遵守制度的習慣。

不管是生產部門還是其它部門,都喜歡用最方便自已的方式,開展工作。

比如倉庫,正常情況下,都會規定領物料必須有誰簽字,每次領的數字必須在一定範圍內。

隨著時間過去,有人就會借口簽字領導不在,要求先拿東西再補領料單,而且領的數量也會超過原本的規定。

一次兩次這樣,時間長了,這些制度就會形同虛設。

說到底就是為了自已工作方便,根本不會考慮,如果領導不在,如何預領一定的數量,或者規定由誰代簽這個字。

只要人人願意遵守制度,就算困難再大,也有辦法解決。

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把制度當兒戲。

慢慢地再也沒人把制度當回事。

「這個——」吳為兵沒想到他會這樣問,一時有些語塞。

「如果我是生產廠長,就會每天跟大家強調,制度相當于一家企業的法律,定下後人人必須遵守。」夏臻望了吳為兵一眼,說了自已的要求。「如果誰做不到,誰就得離開工廠。」

「而廠長是制度的最高執行人,如果他都不能百分百遵守,那就不能要求下面的人也做到。」

從吳為兵和耿啟中的熟絡程度看,會把他招進來擔任廠長,應該有其它因素在。

夏臻不好在出問題前,就馬上否定他的能力。

為了防止他不清楚這個,出了差錯,所以有些話由自已說出來,效果會比較好。

畢竟自已跟制衣廠沒有利益沖突,他听了不舒服,自已也不用在意。

「我明白了。」吳為兵被一個年紀比兒子還小的人這樣說,心里確實不舒服,不過卻沒有表現出來。

很明顯,他的話能影響耿啟中,甚至可以決定自已的去留。

為了自已的前途,至少表面上要順從。

「其實管理並不難,至少制衣廠這種沒多少技術含量的企業,只要每個人做好自已的工作,肯定能賺到錢。」夏臻見他沒有因為自已的話,而表現出不滿,也沒有繼續敲打。「玩具廠那套管理制度,核心是嚴格執行制度,這樣才能保證質量,節省材料,減少浪費。」

當初設計制度時,就把這些要點告訴了那邊的管理人員。

只有人人嚴格執行,就能保證物料按要求使用,而不是加工壞了就丟掉,再去領新的材料。

而車間主任要做的是,任何一次失誤,都必須追究到個人身上,沒有誰能逃避責任。

所以他們需要鐵面無私。

如果想做好人,就不適合在這套制度下工作。

「我知道這就是制衣廠跟其它企業最大的區別。」那個黑不 秋的車間主任回答道。「在別的企業,管理人員有權力,是工人需要討好的對象。而在我們這里,需要我們做惡人,代表工廠處罰所有違反制度的工人。」

他以前在別的工廠也是車間主任,因為不會討好上司,一次出了差錯,就被免了職。

听說這里在招管理人員,他托朋友幫忙,得到一個面試機會,沒想到成功了。

在玩具廠學習那段時間,經過用心觀察,他看出了玩具廠的不同之處,那就是管理人員必須冷血無情,嚴格執行制度。

只有這樣,工人才會小心翼翼工作,不會輕易犯錯。

這樣一來,工作效率高了,出次品的機會少了,賺的錢自然也變多了。

同樣的,因為工廠賺了錢,才能給工人發更高的工資,其它福利也發得特別大方,所以大家很滿意,工作責任心也越來越強。

這是良性循環帶來的好處,如果制衣廠也能這樣,那就等于成功了。

「你說的非常對。」夏臻沒想到他把最核心的內容說了出來,非常意外。「管理人員這樣做,表面上看,似乎跟工人站在對立面,實際上是逼他們努力工作,為工廠賺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大家帶來更好的福利。」

為什麼國營和集體企業工資低,因為上班期間,大家都在混日子,沒幾個人願意賣力工作。

工廠沒有效益,卻有這麼多人要養著,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加上還要背負其它歷史舊債和壓力,能撐到現在沒倒閉,已經不容易了。

好在處于計劃經濟時代,產品不愁銷路,至少可以活下去。

一旦被市場經濟沖擊,就馬上潰不成軍。

于是整個八十年代,大量的國營和集體企業倒閉和破產,誰來都沒辦法救活它們。

「幸虧我們是集體企業。」旁邊的打版師傅小聲嚷了一句。「否則這樣做,肯定會被人罵是資本家的走狗——」

在她看來,工人是企業的主人翁,管理人員怎麼可以跟他站在對立面?

「你們不用擔心這樣做會得罪誰。」听到了她的玩笑話,夏臻笑著解釋道。「只要告訴工人,你們這樣做,是為了逼他們多干活,到時工資領得多了,就沒有人會有意見了。」

玩具廠當初設計制度時,就有個獎懲措施。

干得好的人,每個月都有額外的獎金。

這時候每個人都看重榮譽,何況還有實打實的好處。

到時不但領到獎狀,還有現金獎勵,誰拿到手里不高興啊!

「你這樣說,我就明白了。」吳為兵听後恍然大悟。

倒不是他笨到連這個道理都想不明白。

而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

以前只想著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又如何避免被下面的人罵。

現在突然發現,自已只要抱著為他們好的心態做事,原本的壓力頓時消失了。

是啊!

自已嚴格管理,是為了讓每個人都按照要求生產出優質產品,如果每個工人都能做到這一步,那工廠的管理還會差嗎?

像玩具廠那邊,為什麼工人的積極性這麼高?因為拿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只要工廠說話算話,他們其實是最听話的人。

想到這里,突然覺得管理真的沒那麼難。

「那你們先回去。」見幾人被夏臻一說,像打了雞血似的有了激情,耿啟中在一邊佩服不已。「過兩天就要正式開工了,希望你們能嚴格照著要求做,不能松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