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生產方面,工廠這邊有沒有困難?」重新回到辦公室,夏臻客氣地問了一句。

經過這段時間的合作,他發現有企業幫自已生產,比自已辦廠輕松多了,所以決定跟農機廠好好合作,看這邊能不能再開闢一些新產品。

只是工廠的技術力量有多強,他肯定沒有高大靖了解,得先听听他的意見。

「這種旱冰鞋沒什麼技術難度,只要有人,生產肯定沒問題。」高大靖是技術出生,性格相對耿直,說話不喜歡拐彎抹角。「就是賀書記一直希望我們擴大規模,我擔心產量高了,銷售出現問題,到時後面沒有了訂單,怎麼向工人們交代?」

他是一廠之主,必須考慮得比別人長遠。

旱冰鞋畢竟不是必須品,不可能家家戶戶都買一雙放著。

萬一哪天賣不動了,而工廠規模越大,每個月需要付給工人的工資越來越多,開銷越來越大,後果就越嚴重。

所以他寧願產量少一點,這樣可以細水長流,保證長期能生產,不用擔心哪一天工人沒事干。

何況工廠擴大規模,需要投入大量的錢,搞不好靠旱冰鞋賺的一點點錢,會全部投入到廠房擴建中,那不是白忙了一場?

只是他明白賀建權的難處,所以不好反駁他,只能把擔心說給夏臻听。

「你是擔心旱冰鞋的訂單不能長久,所以希望工廠再開發出一兩種產品,這樣比較保險一點?」夏臻猜到了他的心思,開門見山問道。

如果自已是農機廠廠長,只怕也會有這樣的擔心。

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幾條腿同時走路,好過一條道走進死胡同,再考慮回頭就晚了。

「是啊!」高大靖點點頭。「賀書記對我們抱有很大的期望,我擔心自已沒做好,辜負了他的期望。」

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已能有現在的地位,全靠他大力支持。

如果可能,他也希望把農機廠干成大型機械廠,這樣才不會辜負他的信任。

「多幾個產品,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夏臻很欣賞他這種有責任心的行為。「你們不是農機廠嗎?可以生產打稻機、手推翻斗車等等,這些農機具永遠不用擔心沒有市場——」

所謂打稻機,其實就是水稻月兌粒機,分為腳踏打稻機和電動打稻機兩種。

現在因為還處于集體時期,所以需求不大,農村每個生產小隊有一兩台就差不多了。

等明後年開始分田到戶,到時候購買的人就多了。

雖然做不到家家戶戶都購買,幾戶人家相互借一借,一個小隊有五六台就可以了。

就算這樣,也是以前的好幾倍,所以接下來會有大量的農戶來購買。

而手推翻斗車的原因也差不多,等分田到戶後,大量農村勞動力會進城務工,這時候因為引入外資,大量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開始投產,需要建造廠房和宿舍。

至于商品房,也會在八十年代開始興建,只是一開始房子的性質不一樣,無法像前世一樣自由買賣。

手動翻斗車作為建築行業最基本的生產工具,想提高工作效率,建築隊肯定需要大量購買。

會建議高大靖生產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們的生產難度不大,以農機廠現階段的技術,應該能生產出來。

「你覺得生產出來後賣得出去?」高大靖不擔心生產,而是怕銷售有困難。「如果沒人要,那後果就會更嚴重——」

相比以前生產的小農具,打稻機和翻斗車算是大型機械了,需要的材料也多了不少。

加上生產周期更長,需要投入的資金更多,如果大量積壓的話,只怕農機廠會馬上倒閉。

「放心,我有信心。」夏臻讓他安心。「只要你能生產出來,如果銷售有困難,我免費幫你去推銷。」

反正以農機廠的效率,想試產成功,能正式生產這兩種機械,沒有一年時間,恐怕無法完成。

印象中分田到戶,今年就開始了,只是不同地方,實施的時間有一定的差異。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八二年全國已經完成了大半,只剩極少一部分地方,還在進行中。

這樣一算,現在開始準備這兩種機械,已經算不上早了。

只要農機廠能搶得先機,相信能賺不少錢。

這樣一來,工廠就有了一定的積累,到時想再生產什麼,就不用自已替他們操心了。

畢竟那時候私營企業已經遍地開花,大家的觀念也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農機廠有了這樣的基礎,依然競爭不過人家,那誰也幫不了他們。

「那倒不用。」見夏臻說得這麼肯定,高大靖頓時有了信心。「只要確實有市場,我們農機廠肯定會傾盡全力,也要把它們賣出去。」

等夏臻離開,他打電話給賀建權,把這次和夏臻交談的內容,向他匯報了一遍。

同時說了自已的打算,那就是找相應的技術人員,開始研制打稻機和翻斗車,爭取克服技術難關,在今年春節前完成試產,明年可以正式投產。

他有理由相信,只要生產出來不愁賣,這兩個項目會給農機廠帶來豐厚的回報,到時賀建權的目標就真的能實現了。

畢竟這兩個項目需要的設備和人員比較多,一旦農機廠有了這樣的能力,別說成為縣里數一數二的鄉鎮企業,就算拿去市里比,只怕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這樣一來,農機廠才真正有機會成為大型機械廠。

「他真是這樣說的?」賀建權听到好消息,反而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夏臻可不會輕易給別人承諾,他竟然答應免費幫你推銷?」

敢這樣說,只能說明他對這個項目的信心特別大,完全不擔心會出變故。

這樣一來,農機廠的發展等于十拿九穩,只要高大靖用心執行就行。

「放心吧!我听得非常清楚,他就是這樣說的。」高大靖再次肯定地答了一句。「我現在唯一擔心的是,你批給我們的這塊地夠不夠大,就怕廠房造好後,依然遠遠不夠用。」

剛才在夏臻面前,他不好意思表現得太夸張,畢竟兩人年紀差了近一倍。

當著晚輩的面,如果太喜形于色,他怕會被看輕。

跟賀建權相交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就不用擔心說錯話。

「那你再招幾個高級鉗工試試,這樣能提高試產速度。」賀建權此時已經冷靜下來,又給他提建議。「廠房和工人的事,我還能幫你,技術方面,只能靠你自已想辦法了。」

一旦農機廠發展起來了,要再擴大規模,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像信用社這樣的單位,最喜歡把錢貸給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那時候只怕自已不出面,那邊也會找上門。

「行,我找人打听一下,看能不能找幾個大型機械廠的退休工人,把他們請過來,作為農機廠的技術顧問。」高大靖信心十足地回答。

只要有錢,請人還是很容易。

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旱冰鞋的訂單做好,存下一些錢,作為那兩個項目的啟動資金。

至于廠房和擴建的問題,只能用信用社的貸款來解決了。

夏臻回到家里,看到耿啟中正在堂屋和媽媽聊天,旁邊的長桉桌上放著一台笨重的大彩電,此時中央台正在重播昨晚的節目。

至于運輸的幾個人,此時已經回去。

「這彩電是你送來的?」夏臻在耿啟中旁邊坐下來,意外地問。「還是島國產的進口貨,看來你的路子比我想像的要廣啊!」

如果是于永芳,他不會驚訝。

畢竟滬市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單是跟外國的商業交流,就非常頻繁。

即使進口彩電再稀罕,單是每年因公出差的人群,帶回來的家電數量,也得有好幾千台。

何況這時候國內已經有一些企業,跟外企達成合作,獲得國內販賣權,家電做為老百姓最緊缺的商品,肯定屬于其中之一。

而舜江縣雖然離省城和甬城比較近,只是大部分商品會留在大城市,這邊想拿到,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也是你運氣好。」在夏臻面前,耿啟中也不好意思亂吹牛。「正好朋友手里有一台,就抓緊給你送過來。」

又陪著他聊了一會,眼看馬上到中午了,不好意思留下吃飯,匆匆離開了。

「冬冬,你讓人弄一根毛竹回來,早點把天線弄好。」見電視節目不是很清晰,祝琴催促兒子道。

不好意思讓耿啟中干這個,兒子面前就不用客氣了。

「這事讓小強去辦就行。」夏臻懶得動手,就推給李自強。「回頭我讓人搞個特殊的天線回來,到時放在樓上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電視節目肯定會清晰很多。」

游戲世界那邊他看到過幾個鍋狀的衛星天線,抽空拆一個過來,放在樓上隱蔽的地方,再把線連接到樓下。

到時再讓小強豎一根室外天線,用來遮掩。

倒不用擔心衛星天線使用時,因為電台太多,引來別人的懷疑。

只要搜台時,只留下這邊能收到的幾個台就行。

李自強回來時,看到家里多了台大彩電,也非常激動。

接天線需要的毛竹,自然由他去辦。

周家和廖家此時也听說夏家買了大彩電,端了飯碗過來蹭電視看。

即使是廣告節目,他們同樣看得津津有味。

牛家和徐家听說後,也過來看了看。

其它人雖然也好奇,只是在門口 了一眼,又匆匆離開了。

現在夏家的門檻已經很高了,平時進出的都不是普通人,大家已經不敢像以前那樣,隨意過來湊熱鬧了。

夏臻見了,樂得如此。

倒不是擺架子,主要是不願意自家人的生活,被太多人圍觀,從而影響自已的生活。

吃過午飯,李自強匆匆出門,去搞毛竹了。

夏臻也找了個借口離開,到了一個沒人的地方,進了游戲世界。

在那邊 達了一圈,最後找到一個尺寸最小的衛星鍋天線,拆下後帶回自家的閣樓房間。

至于安裝在哪里,他已經有了目標。

就裝在老虎窗後面的空地上,這只衛星鍋比前世的炒菜鍋大不了多少,只要沒有人拿望遠鏡特意觀察,應該發現不了自家的秘密。

反正連接線非常長,不用擔心夠不著。

做好這些,他離開閣樓,再次來到外面,裝作沒事人一樣回家。

「媽,這是冬冬剛買的?」夏凝這時候也回來了,看到家里多了台電視機,激動地問媽媽。「他不是說要給我買一台彩電嗎?是不是也有這麼大?」

婚期越來越近,每到周末,她都會去徐家,和徐震商量一起買各種生活用品。

別看這時候嫁妝普遍簡單,如果手里不缺錢的話,依然能買到各種瓶瓶罐罐,用來裝各種糧食花生和豆類。

至于被子和暖水瓶這些,最近親朋好友送了不少,父親以前也買了一些,倒不用補充太多。

至于大彩電和冰箱洗衣機,可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就暫時沒有管它。

以前她一直對弟弟說,買不買無所謂,她不在意。

現在真的看到這麼大屏幕的進口彩電,她的心思又不一樣了。

徐家那邊準備做新房的臥室,面積非常大,已經被分隔成前後兩間,後面是臥室,前面是個小客廳,到時自已和徐震的私人朋友過來,可以叫到那邊招待。

雖然面積沒有樓下的大,但是設施齊全,除了新打的木沙發和茶幾,還有一口矮櫃和靠牆書櫃。

中間還有一張小方桌和四張折疊椅,平時靠牆放著,有朋友來了,可以拖到房子中間,一起打打牌,消磨時間。

到時把矮櫃上的彩電打開,同時可以看節目,光這樣想想,就覺得非常幸福。

而樓下的大客廳里,現在已經有了一台兩年前買的國產電視機。

平時一家人吃飯時看,也足夠大了。

「我怎麼知道?」對于女兒的小心思,祝琴明鏡似的,只是沒有說出來。「這要看你弟弟能不能搞到彩電,如果他的朋友手里有貨,以他的性格,肯定會拿最好的給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