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三章 波濤洶涌的大漢

在得知白波準備起義後,各地都紛紛開始響應。

青州的某座山頭,管亥看向身後的糧倉,看著已經堆積到倉外的糧食,管亥滿意的笑了。

隨後,扭回身看向眾人,大聲喊道。

「諸位,如今咱們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強、宦官族人霸佔,當年大賢良師帶領咱們反抗了一次,但是失敗了。

如今,經過長達四年的準備,我管亥,將帶領你們完成當初大賢良師沒有完成的遺願。

我們這些人都是在最殘酷的戰場,最殘酷的環境下活下來的黃巾!

咱們現在已經很悲慘了,難道你們還要繼續悲慘下去嗎?老有所依,幼有所教,耕有田,居有宅

既然貧富不均,今天我管亥,就為汝輩均之。

既然田地沒有,今天我管亥,就為汝輩分之。

既然稅收沉重,今天我管亥,就為汝輩免之。

既然汝輩看官吏不順眼,那麼,今天就讓咱們將其殺之。」

說完,管亥抽出背上大刀,刀尖直指縣城,大吼道。

「隨我殺官。」

青州黃巾復起

其余黃巾余孽的瘋狂搖擺,見黃巾勢大後,這群余孽紛紛高舉黃巾旗幟,準備反漢。

汝南、潁川、荊州、益州、徐州

隨著天下大亂的開始,大漢內部,也就是大漢那些朝官,他們有了一些別的想法。

不過這事還得從二月初說起。

隨著黃巾不斷復起,朝廷那里是焦頭爛額,劉宏現在腦袋都快炸了,要不是江山是自己坐的,他現在都想跑路了

連大漢皇帝如今都在想跑路,可見這朝廷內部,那真所謂是人心惶惶。

其中又以劉焉為跑路派的杰出代表

作為皇族子弟,一開始劉焉是在朝廷中央混的

官位不高,九卿太常

此時的劉焉在府邸擺好酒宴,與那些投奔他的門客,互相敬酒,大吃大喝起來。

「唉!」

酒席過半,就听劉焉嘆息了一聲。

其中一位門客端著酒碗站起身,走到劉焉近前,諂媚道。

「太常因何嘆息?當今天下還有值得太常煩擾之事?」

劉焉抬起頭,看著面前這個路人甲,看了半天

自己居然連門客都不認識

想到這,劉焉站起身,緩緩走到廳堂中間,輕聲道。

「當今朝廷宦官當道,斗爭日益激烈,宦官與外戚,宦官與陛下,陛下與外戚,相互之間斗的是不可開交,而賣官蠰爵之事更是天天發生,去西園捐錢的車隊,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前一陣,曹嵩捐獻了億錢,換得太尉之職。

那可是三公啊,居然億錢就賣了

咱們這些人,努力奮斗一輩子,求而不得的職位,原來只值億錢

現如今,整個大漢就像一個上下全是窟窿的大船,烏煙瘴氣,搖搖欲墜。

朝廷在繼續這麼胡搞下去,遲早要出事兒啊,到時候我作為劉氏子孫,免不得要替大漢堵一堵窟窿。

但我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到時還少不得讓各位在背後幫扶一把。」

劉焉場面話說完後,諸位門客的各種馬屁接踵而來。

什麼,劉太常憂國憂民之心,真讓那群蟲豸感到慚愧

什麼,劉太常品行如此高潔,只能屈居于九卿之位,實屬天下之憾

都把劉焉吹的有些飄了,恨不能提三尺劍,殺進皇宮,將張讓等人狗頭斬下,懸掛于城牆之上,順便站在大殿之中,指著皇位上的劉宏,破口大罵,吐沫星子直接噴他臉上。

呼!呼!

一陣寒風吹來,將劉焉的忠臣夢吹散了。

看著有些凌亂的大廳,劉焉嘆息了一聲,隨後看著西園方向,忍不住喃喃自語道。

「如今天下大亂,只有我這種大漢的棟梁、劉宏的後盾,才能鎮壓的住場面啊。」

想到這,劉焉轉身就去了書房,打算看一看,現如今這天下,哪里最混亂,到時候趕緊過去鎮壓局面

到了書房,攤開大漢輿圖,對比著手中的情報,劉焉皺眉了許久,嘴里嘀咕道。

「自二月以來。

青州叛亂七十余起不去,不去,如今青州還不夠亂,我去坐鎮青州,有些浪費了。

冀州叛亂五十余起不去,不去,這特麼簡直是太平盛世啊。

徐州叛亂六十余起不去,不去,地方官府足以鎮壓叛亂,我去了也沒有用武之地。

涼州叛亂二百七十余起嘶」

劉焉看到這里,直接將涼州給略過去了,整個大漢就涼州那麼一個奇葩,太平年月,涼州叛亂動不動就十位數起步,更別說如今這動蕩年月了。

涼州刺史耿鄙,上任月余不到,就尸首分離了,去那破地,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隨後劉焉繼續往下看去。

【益州叛亂十余起這地倒也還行,夠亂,夠黑暗,先留下來當參考。

荊州叛亂十余起這地倒也不錯,只不過听說長沙太守孫堅腦子不好使,居然有殺官的想法,前一陣還听說其不經上報,擅自砍殺它郡官員】

劉焉對于刺頭一向反感,尤其是這種手握重兵的刺頭,那更是超級反感。

隨後,當劉焉繼續往下看的時候,直接倒吸了一口涼氣,忍不住嘆息道。

「大漢居然還有如此邪惡之地?」

只見情報上寫著。

【中平元年(184),交州發生叛亂一起,賊匪搶佔山頭七起,經過為期半月的行動,成功的被士家鎮壓了下去。】

【中平二年(185),交州境內,無任何賊匪,叛軍】

【中平三年,交州境內,發生三起賊匪聚集事件,被士家強勢鎮壓】

【中平四年(187),交州境內,無任何賊匪,叛亂之事發生,交州刺史收攏荊、揚流民過萬,其中不乏聞名天下的隱士,名士。

那些避亂交州的名士,對于交州境內的和平穩定,很是滿意,對于交州刺史,更是大加稱頌。

就在今年末,當今陛下將交州刺史調往洛陽,準備委已重任,現如今,交州暫由士家掌管。】

由于交州離中原太遠,關于那里的情報,洛陽這里半年才能收到一次,今年(188)的最新情報還沒傳遞過來。

不過想來今年交州即使叛亂再多,也多不到哪去。

在看到交州如此混亂、黑暗,民不聊生,且叛亂時有發生,缺乏坐鎮的刺史後,劉焉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他現在已經打算收拾行李,坐鎮交州去了。

只不過交州乃蠻荒之地,本土世家【士家】勢力有些太大了,劉焉對士家也是有所了解的,說他是整個交州的土皇帝也毫不夸張。

只要士家對自己不滿意,那是說架空就架空,都不用和皇帝打招呼的,甚至擔任交州刺史期間,如果不順士家心意的話,很容易死在任上。

自己要想坐穩交州刺史的位置,且不受士家干擾,這手里必須要有兵權和財政大權

但特麼除了涼州刺史

哪個刺史手里有兵權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