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5章 京城(二)

京城王宅。

洞房花燭夜,新娘子卻愁眉不展。好不容易听到腳步聲,新娘子急急迎了出去。在新房陪著新娘子的親眷都打趣新娘子「太心急」一般小娘子听了這話,肯定會羞紅了臉。

這位新娘子卻仿佛完全沒听見般,只撲向走進來的新郎。

喝地微醺的王啟恆沖跟在新娘子身後的親眷揮揮手,「今晚有勞了,明日都有謝禮。」

一干親眷知道新郎這話是在趕她們走,紛紛笑著離開。

人一走,新娘子再憋不住,問,「啟恆,我父王沒來,皇上必然猜忌我父王,你一定要幫我父王!」

王啟恆沉沉嘆口氣,「還不是你和你父王不听我的話,其實岳丈來京城,不會有危險的。」

平南公主卻有自己的顧忌,「皇帝最近暴躁的很,一句話不對勁,就可能砍人腦袋。京城又如此不太平,我怕我父王來了,有人不會放過他。」

王啟恆當然明白妻子說的不放過平南王的人是誰,謝氏嘛!謝派逮住平南王,焉能讓他全須全尾地回去?妻子這話,根本就是認為王氏沒能力保住平南王。

平南公主意識到自己話有點兒打王氏的臉,「不僅謝氏,有涯先生應該也不會讓我父王安然回封地。」

這就是平南王對京城望而卻步的原因,他怕瑯琊王氏干不過兩個派系,皇帝是個喜怒無常的性子,心狠手辣,根本不顧念親情。

「如今也沒有更好的法子,不過,皇帝應該暫時不會動岳丈。」王啟恆看了眼門外的方向,確定沒人,才壓低聲音道,「你記得叮囑岳丈,兵權千萬不能交出去。父親前兒找人算過,最多明年底,天下會有大變故。」

平南公主兩眼一亮,握緊王啟恆的手,激動地問,「什麼變故?難道是……」手指天,「薨逝?」

王啟恆微微頷首。

平南公主喜上眉梢,「可算出是哪位皇子繼承皇位?」

王啟恆的表情有些古怪,嘴唇蠕動了好幾下才道,「測算出的結果是雙日當空。」

「啊?」平南公主驚愕地瞠目,嘴唇都在顫抖,「這不是天下大亂的兆頭嗎?」

雙日當空,就意味著會有兩位天子,這……

王啟恆已經過了最開始的驚訝期,加上父親說,那樣對瑯琊王氏更好。天下亂了,王氏行魏武之事,就不會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所以,你一定要叮囑岳父,把兵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天下將亂,沒有兵權,他們這些文臣就是水中浮萍。父親甚至在安排族中其他子女,或娶,或嫁武將子女,還挑了一些會武的子弟從軍,為能掌握更多兵權,可謂手段用盡。

于此同時,有人望著天,不停嘆氣,滿臉焦色,這人就是剛被提拔上來的欽天監監正,徐褚。

他也測算出了明年的怪象,雙日當空,大天下大亂之象!

可他不敢上報。以皇帝暴躁的性子,說不定會砍他的頭。

自從測算出亂象,他已經連續三天夜不能寐。

「老爺,實在不行,就告老吧。」徐夫人將一件披風搭在丈夫身上,「你這樣膽戰心驚的,只怕熬不到明年,就要油盡燈枯了。」

本來他們這種測算星象的人,就極耗費心神,徐褚明明才四十歲,卻猶如花甲老翁。

徐夫人也出自星象測算之家,夫妻兩感情極好,徐褚有事,都不會蠻老妻。

「夫人說的對。天意如此,我等凡人無力回天,還是避開的好。」徐褚本就不是個貪戀權勢的人,他只是喜歡欽天監的藏書和建造地獨天獨厚的觀星台。

翌日,欽天監監正徐褚在早朝上遞上致仕折子。

百官震驚。

皇帝也疑惑不解,「你才四十歲,告的哪門子老?」

徐褚本是欽天監最厲害的算師,只他醉心測算術和觀星,無意升官發財,才沒冒頭。

前監正被皇帝打死後,欽天監的一干官員被嚇尿了,都不敢去做那個危險重重的監正,一頓嘰咕後,把有真才實學的徐褚推了上去。

皇帝的爪子在朝廷各部一項伸的很長,欽天監的情況,他也略知一二,曉得徐褚是個有才的。

「臣雖然年紀不大,可身體極差,太醫說臣再不好好修養,恐有早亡的危險。」徐褚為了能辭掉監正一職,也是拼了。

文武百官都小聲罵徐褚沒升官的命,只有王啟恆嘴角微微上翹。

徐褚如此著急告老,莫非是也測出了明年的亂象?

因為事關瑯琊王氏的命運,祖父和父親過一段時間就會請算師測算天下大勢,好順勢而為。奪天下,不應運可不行。就連當初接下皇帝的賜婚聖旨,也是因為家中養著的算師一致測出對王氏有利。

這次測算的結果太驚世駭俗,王啟恆打心底有幾分不信,正想再找更厲害的算師測一番,徐褚卻來給他吃定心丸了!

皇帝最終批了徐褚致仕的折子,只心里總有種不對勁的感覺。

「有涯,你覺地那徐褚致仕有沒有什麼問題?」

有涯先生也學過測算之術,只不過沒什麼天賦,學的不精。他這段時間一直忙著朝斗,沒關注欽天監那邊的情況。皇帝提醒,他也覺地徐褚這時候告老透著古怪。

都是醉心學術之人,有涯先生就厚著臉皮登門去找徐褚。他二人平常並無什麼往來,徐褚自然不一會透露天象之事,堅持說自己身體有病,才告老還鄉養病。

許褚突然告老,謝尚書也覺地奇怪,還特意去找謝老太爺,「爹,你說,徐老頭兒不會是測算出什麼對皇帝不利的壞事,才著急忙慌告老吧?」

謝老太爺第一反應是想到算子先生離去時的話,眉心微不可覺地皺了一下。

這細微的表情被謝尚書捕捉到,他激動地拍一下手,「莫非是關于皇帝壽數的壞事?」

縱觀歷史,皇帝臨死,尤其年紀輕輕就去了的,多會遷怒欽天監的一干官員。當年雲高祖死前就曾下令欽天監所有官員陪葬。

要真是皇帝活不久了,那簡直太好了!

「誰知道。」謝老太爺恢復了榮辱不驚的平靜神態,「你與其想這些無用之事,還不如琢磨琢磨怎麼籌集糧草?」

北疆必然重燃戰火,謝勛離開時,千叮萬囑謝尚書,一定要在秋收後多多買糧,以備不時之需。

半月來,鎮國公府派出數批收糧的人。皇帝知道了,立即封了許多收糧官,打擊私人收糧。

鎮國公府的百個糧倉,只裝滿了三十余個,謝尚書因此急出滿嘴燎泡。

這麼點兒糧食,怎麼跟寶貝兒子交代啊!

讓二十萬謝家軍餓著肚子打仗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