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主動要求均田!為百姓跪拜國舅張貴!

吳襄臉色也有些難看,且在這之後,忙在一小攤販上買了份報紙,在確信李如楨被剮後,就對何可綱道︰「沒想到事情糟糕成這樣!」

「李如楨既然被剮。這說明朝廷不會再姑息我遼地將門。你說,祖大帥他們會因此要起兵造反嗎?!」

何可綱點首問道。

吳襄想了想道︰「大哥急著催促我們回去,想必就是為了商議此事。無論起兵不起兵,朝廷不會再容我們,是已經鐵釘的事。但以我看,很可能會投建奴,也不會獨自起兵造反。」

「寧投建奴也不會自己起兵?」

何可綱听了這話更加覺得不可思議。

吳襄道︰「我比你了解大哥,他不會讓自己輕易吃虧的。畢竟如果自己獨自起兵造反,餉銀就得自己出,花自己的錢,給建奴吸引朝廷的兵力,怎麼想都很虧。」

「也是!」

何可綱听後點點頭,接著道︰「這樣,我們不如先去京城見見王學士,問問他的看法。回去後也好向大帥說明情況。」

「你去吧,我留在西山,想想辦法能不能收買幾個工業司的小官吏,為將來做準備。無論將來是投建奴還是自己起兵,都需要多知道一些西山的秘辛。」

吳襄說道。

何可綱听後點了點頭。

何可綱一進京師,就先來了睢國公府,求見張貴。

「卑職寧遠游擊何可綱見過國舅爺!」

何可綱一見到張貴就彎了七尺男兒軀,直接跪在張貴面前行了大禮。

張貴見此忙扶起了他︰「何將軍何必如此。」

何可綱道︰「就算看在國舅爺使無數遼地難民活下來的份上,卑職也理應行大禮參拜!」

張貴也沒想到何可綱這個與祖大壽一系的遼地將領會秘密來見自己,也就問道︰「何將軍突然來訪,到底是為何事?」

何可綱道︰「卑職來只是想向國舅爺說明,卑職願意均自家的三萬畝良田!」

何可綱這樣說相當于是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了。

張貴听後也就笑道︰「但朝廷還沒有打算要在遼地均田,何將軍且請先回去,如果將來朝廷真需要在遼地有所動作,自會征詢何將軍等人的意見。不過,如今遼地不寧,誰也不知道一時會發生什麼別的事端。故而,遼地若有什麼大的動靜,亦請何將軍及時告知,到時候只需命人將消息帶到寧遠城一個叫明泰商行的地方就行。」

「卑職明白!」

張貴在見了何可綱後就去了西苑,向天啟稟報了此事。

天啟听後笑道︰「看來這遼地將門也不是鐵板一塊,也是有良心的忠臣的。」

張貴點頭︰「陛下說的是,雖然整個遼地的軍鎮地主對朝廷是貌合神離的,但到具體某一個遼地將領時,其立場還是有區別的,這就利于朝廷通過各個擊破的方式,徹底解決遼事!而不必擔心祖大壽這些人如果真的造反或投建奴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

天啟微微一笑道︰「朕自然不會擔心遼事會真的不可收拾。你上次給朕看了那些我大明忠烈者的遺書後,朕算是徹底明白,人心到底在哪邊。而現在,朕要做的是,讓更多的人心向著朝廷!」

「大量在資政學堂接受政訓的候補官員已經得到任命,主要是去山東推行新政,先是清丈田畝和追繳逋賦,然後會是官紳一體納糧當差以及攤丁入畝等一系列新政之策,都會推行下去。只希望官員能真的把新政切實推行下去。使我大明內部能真正實現國強民富,只要國強民富,遼事自可迎刃而解。」

天啟接著又說了幾句。

「陛下說的是。」

張貴回了一句。

這時候,韓爌走了來,向天啟奏道︰「陛下,山東巡撫孔貞時來報,言山東如今盜匪橫行,邪教作亂,徐鴻儒殘部再次裹挾刁民鬧事,故請旨在山東暫緩新政推行,以期地方靖寧後再推行。」

天啟听後冷笑道︰「這就是托辭了!」

「也是在暗示朝廷可能不會在山東輕易推行新政,這個孔巡撫,明顯是坐在當地官紳那邊去了!」

張貴說道。

天啟點首︰「那就該殺了!只不過,現在還沒理由,另外,也不知道他這樣說是被迫的,還是主動的,無論如何,這里面就透著一層意思,山東大戶們也不歡迎新政,但他們越不歡迎,越是需要推行!」

「陛下說的是,不推行的話,天下之財無論增加多少,都還是不會強國富民!」

張貴回道。

天啟則因此對韓爌吩咐道︰「票擬時這樣寫,叱問他這個巡撫到底是怎麼當的,怎麼使得山東匪寇橫行。另外,告訴他,邪教匪寇要平,新政也要推。蓋因新政乃平亂之本。焉知山東匪寇不定,不是新政未推行之故?」

「是!」

……

時下的大明也算得上是正在欣欣向榮。

銳意革新且也肯放權的君王,造就了現在由改革變法派執政的局面。

只是任何政令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是會遇到阻力,畢竟這是在動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從資政學堂畢業的士子湯寧賓已經成為濟南府新城知縣,負責來新城推行新政。

而湯寧斌在剛來新城縣時,新城縣的一眾官紳士民倒也出城來迎。

但湯寧斌剛下轎進城,在士民們夾道歡迎中,走向縣城時,卻突然闖來一隊蒙面騎兵。

其中幾個騎兵直接沖過來,持著三眼銃,對著湯寧斌後背就來了一銃。

湯寧斌連中數銃當場倒地。

湯寧斌的護衛隨從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

在場士民百姓也嚇得一愣。

反倒是那匪寇自己先喊了起來︰「吾乃中興福烈帝所封天下兵馬副元帥侯六!今日殺朱明狗官于此!冤有頭債有主,你們自可告知于大明皇帝,有本事就來剿殺老子,別欺負你們這些士民!」

說著,這叫侯六的匪寇策馬而去。

所謂的中興福烈帝是天啟初年于山東造反的徐鴻儒在起義時所稱的帝名。

而這樣一來,倒也會讓人覺得這事是徐鴻儒余部所為。

但只在新城縣的鄉紳中,一王姓鄉紳才知道這真相,且笑了起來︰「現在看來,得去拜見中丞了。」

這王姓鄉紳口中的中丞也就是山東巡撫孔貞時。

孔貞時正因收到天啟的回旨而悶悶不樂,且在王姓鄉紳來了後,還直接言道︰「司馬文正公早有名言,天下之財有定數,不在官,便在民。而如今朝廷執意要繼續在山東也與民奪利,簡直是貪得無厭!」

這王姓鄉紳听後,便直接匯報了湯寧斌被匪寇侯六誅殺一事。

孔貞時听後吃了一驚︰「真是匪寇所為?」

這王姓鄉紳道︰「是不是匪寇所為,中丞只需如實上報就是。並當提醒其余去各府縣上任的資政學堂出身的新官,務必小心。」

孔貞時點頭,便立即著急遞將此事奏告給了朝廷。

天啟收到這急遞寒下臉來,並下定了決心,對韓爌道︰「準備擬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