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四章 教導天啟皇帝,養廉制度,加強民族教育!

張貴听後,也猜到了袁崇煥送禮的動機。

因為他最近也知道了孫傳庭任遼東經略的事。

這讓張貴頗感無語。

他不得不承認袁崇煥是真的沒有認清天啟,也沒有認清自己這個國舅爺,更沒有認清他自己的缺陷,竟到現在還只覺得自己的失敗是因為拜錯了菩薩,是因為沒給自己這個國舅爺送禮。

問題是,自己不是你袁崇煥所認為的那種外戚。

自己是穿越者,是一個知道國破家亡在即的穿越者。

自己自始至終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救亡圖存,而不是真的只是為了個人利益在胡作非為。

「先別將禮物入庫。」

張貴說著就拿了袁崇煥的帖子和禮單來了西苑,向天啟稟明了此事。

砰!

天啟听張貴稟報後,把帖子摔在了地上︰「朕和朕的外戚在他袁崇煥眼里有這麼糟糕嗎?!」

「陛下息怒,這也是人之常情,這年頭,世風就是如此,人人皆以為人人嗜利。」

張貴回道。

「朕不喜歡這種常情!」

天啟回了一句,又道︰「若不是現在遼東巡撫任上還找不到合適的人,朕還真想罷了他!」

「既如此,陛下不如先親自給他手諭一封,誡訓他一次。」

張貴回道。

「你說的對。他暗地里跟建奴接觸也就算了,企圖除掉孫傳庭,且在信里意欲拉先生結黨也不提,現在竟私自結交外戚!朕就再給他一手諭。若他還執迷不悟,那就別怪朕不客氣!」

天啟點首說道。

「眼下世風墮落如此,是需要一點點更正,首先就是這行賄受賄之風,如今看來,光靠嚴刑峻法還不夠,畢竟東廠的人不可能處處盯著,而這些人又做到隱秘,堵不如疏,本質上也跟朝臣們俸祿收入的確不足以支撐其優渥生活有關,如今看來,要想使吏治清明,上下皆不行旁門左道,或許應行養廉之制。」

張貴這時候提道。

天啟點點頭,問道︰「怎麼養廉?」

「朝廷可以在俸祿之外制定績效考核與獎勵之制,考成優等的官當在使其更易升遷之外,給予厚賞;」

「另外,如閣臣、尚書、總督、巡撫這些大員和正堂官,皆應由朝廷養其幕僚,而他們這些幕僚則改由朝廷所任命之屬吏,這樣既可以加強對這些大員的控制,也減少這些大員因為公事繁多需聘請更多幕僚而增加私人開支。」

張貴回道。

天啟听後道︰「如此,無疑會讓朝廷開支大量增加。」

「陛下,這是沒辦法的事,大明現在要想一改積年弊政,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參與。」

「不先以錢財動之,光以聖人之道倡導之,恐怕很難成功,只能先通過這種方式,至少讓不願意貪的人而更加願意地去選擇不貪。」

張貴回道。

天啟點頭道︰「好在現在國庫還有不少盈余,還能這樣做,只是眼下朝廷兵馬在增加,所養工匠也在增加,將來遲早會再次陷入國帑不足的地步。」

「到那時,朝廷已經開闢了更多的財源,會避免這一現象出現的。」

張貴回道。

天啟因此道︰「那到時候你在制策司提出來,讓袁可立他們去制定。」

「臣遵旨。」

接著,天啟又對張貴笑道︰「這次幸而因你提早就在建奴身上布局,盯著他們的細作,才讓建奴的反間計沒有實施成功。」

「陛下言重。」

天啟則道︰「你不必拘謹,朕這是真的在心里贊揚你。」

接著,天啟沉下臉來道︰「但朕想到李永芳這廝竟早已如此用心險惡,為建奴打探情報,甚至圖謀離間我大明君臣,壞我邊事,而且是不遺余力的做,竟不惜派自己女婿來,實在是讓朕越越覺得此人可惡!」

「他到底為何會這麼賣力的給建奴做事?就算對朕不滿,對朝廷不滿,也不應如此才是!」

「臣認為是民族意識不足,功名心太重所致。」

張貴回道。

「此言何解?」

天啟問道。

張貴道︰「回陛下,這種為能夠做開國勛臣、永葆富貴,而不惜認異族為主的人不在少數!」

「如正統年間的喜寧。」

「李永芳這種人也不算特例。」

「以臣之見,皆在于眼下正統之學,于忠孝之教有余,但于民族教育不足。」

「人人都知道忠君盡孝,這里面盡孝倒是可以明確,無非盡孝于父母,但忠君呢?」

「關鍵是認誰為君?李永芳等人為謀求富貴,不惜任奴酋為君,故才有這種情況出現!」

「但如果加強民族教育,使人人知道只能認本族之君為君,那即便對朝廷不滿,對陛下不滿,也斷不會棄君又棄國。」

「即便有李永芳這種人,還是為自己的富貴認胡人為君,那天下人就可以斷定李永芳這種不是真正的忠君,因為他忠的君根本不算是本民族的君!就可以讓更多人從道義上否定他!」

「而現在,天下人還沒有這種民族意識,所以,如果李永芳說他已認奴酋為君,忠于奴酋努爾哈赤,不違背忠道,而天下人只怕並無覺得不對者。甚至會有人同情李永芳,覺得是朝廷先對不起他!」

「民族。」

天啟沉吟片刻後,猛地站起身來,看向張貴,一臉嚴肅地問道︰「照你的意思,如果不加以警惕的話,像李永芳這樣的人會很多?」

張貴點頭︰「尤其是國家衰敗之時。陛下,兩宋滅亡時,投金投元的還少嗎,尤其是滅南宋的還就是漢人。」

「可見,只有忠君之念而忠于民族之意識者,會很容易覺得自己忠于異族之君也是忠君,也是循正道。」

「那這樣的話,是不是每個漢人都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君主,進而背叛自己的民族?」

「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得讓制策司注意到這個。」

天啟說道。

張貴道︰「陛下聖明!有民族之意識,就能有同胞之意識,如此也能使本族之民少些內斗,多些精誠團結,而能一直對外,使外患不足懼,內憂無處生。則國家也能更強盛!」

幸好天啟不是異族皇帝,對于張貴的說話,也就很贊同,而道︰「也就是說,李永芳不僅僅是叛君,還背叛了民族!是故,他已犯漢奸之罪!」

「陛下聖明。」

「那照這麼說,秦良玉這些非我漢家之人,但又忠于朝廷,怎麼看待,難不成要對其存有戒心?」

天啟舉一反三道。

張貴道︰「陛下,民族是一個文化概念,非是以血統論異同,接受我華夏文化且同化者,自當已算同族,而如李永芳輩,剃發易服而棄漢家文化者,雖是漢人然亦不是漢人也。」

天啟听後點頭︰「說的對!現在看來,李永芳的確可惡,若有朝一日能生擒他,定要嚴懲!」

……

李永芳這里還不知道在張貴的影響下,大明天子已經將他視為最可恨的人。

而他現在才剛剛得知自己針對孫傳庭和周遇吉實施的反間計沒有成功。

「天啟真的沒有因此對孫傳庭和周遇吉怎麼樣,反而殺了彈劾他們的清流言官?」

李永芳甚至因此不可思議地問著帶回消息的李率泰。

李率泰是他的兒子,且在李永芳問後,而繼續回道︰「是的!父親!遼東那邊還傳來最新消息,天啟不但沒有處置孫傳庭和周遇吉,如今還讓孫傳庭做了遼東經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