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一章 他也姓趙!!!(求訂閱)

一名小吏走到華阜身邊,低聲說了幾句。

鄭玄等人臉色一變。

聞言。

華阜眼中露出一抹喜色,他把小吏查出有問題的竹簡,拿著去到了鄭玄等人身前,冷聲質問道︰

「解釋一下吧。」

「為什麼這文書上的墨是新的?」

方衡仔細的看了幾眼,確定是自己前面才謄抄的竹簡,當即也是放下心來, 出列,作揖道︰

「回華御史。」

「這文書是下吏才寫上去的。」

「但實有原因。」

「那就說說是什麼原因。」華阜目光陰翳的盯著方衡,他倒想看看這人能說出什麼理來。

方衡答道︰

「華御史應該也清楚。」

「過不了多久就是春耕,春耕除了用牛,還要用到大量耒耜(leisi),而耒耜是用鐵制的。」

「文書上就是齊郡索要的熟鐵量。」

「齊郡距咸陽的距離很偏遠, 文書送到和下發的時間也會很長,為了不誤春耕,下吏上次也是特意叮囑, 讓齊郡的官員早日把文書送到官署來。」

「齊郡那邊的文書送達後。」

「下吏也第一時間做了批復,不敢有任何的耽誤。」

「咸陽到齊郡的路程很長,而鐵官署只負責管理和下發熟鐵,令書下發後,還會經過幾道審核,期間也會耗費一些時日。」

「下吏正是考慮到這點,才特意把齊郡送來的文書抄到了這份竹簡上,以便快速通過審批,讓給齊郡劃撥的熟鐵早日送達,避免誤了春耕。」

「請華御史明察!」

華阜眉頭一皺。

他感覺這人說的有問題,但一時又找不到漏洞, 只能繼續看起這份文書,良久,才繼續問道︰「為何齊郡一個大郡, 劃撥的熟鐵只有百來斤?是不是你們動了手腳?」

方衡一臉冤枉道︰

「華御史,你冤枉我們了。」

「鐵官署只有分配權和管理權, 我們哪里敢做這種事?」

「齊郡之所以只有百來斤熟鐵,非是我們克扣,實是劃撥給齊郡的份額目下只有這麼多。」

「天下未一統之前。」

「齊郡那邊的農具基本都是木制、石制或者骨制,基本沒有鐵制農具,齊郡現在所用的鐵制農具,都是大秦後面分發的,而且數量並沒有那麼多。」

「這幾個月天氣嚴寒,各地的產鐵量急速下降,各地報上來的熟鐵量,更是遠低于以往,我們也實在沒有辦法。」

「華御史或許有所不知。」

「地方各地生產出來的熟鐵,除了足額供應軍隊,其他都是優先供應給關中和巴蜀的,剩下的才能分給其他郡縣。」

「再則。」

「各地的鐵農具是屬于官府的,就算有毀損也必須交還給官府,我們鐵官署劃撥的這些熟鐵,大多是用來修補這些農具的,所以其實各地消耗的熟鐵沒那麼大。」

「齊郡劃撥的熟鐵確實有點少。」

「但已是目前的極限了。」

「不過華御史盡管放心,等天氣轉暖, 產鐵量上去,官府還是會額外再劃撥一些熟鐵過去的。」

華阜微微額首。

他倒是沒懷疑方衡的話。

鐵官署的人膽子再大, 也不敢動春耕的熟鐵。

大秦產鐵主要用的是‘塊煉鐵’。

即把鐵礦砂與木炭末一層夾一層的放進石頭和泥砌的冶鐵爐中,然後用牛皮制成的‘橐’(風箱)不斷加熱,等溫度達到熔點,里面的鐵料,就會被燒成一坨看起來有點像海綿的固體。

這就是熟鐵。

鐵官署主要分發的就是這種熟鐵。

至于後續煉制鐵器、農具或兵器,主要是作坊和工衙去做,也就是把這些熟鐵放到鐵砧上,不斷用錘子鍛打,打成薄片,再像折紙一樣對折起來繼續捶打,其間還要不斷回爐,去除熟鐵中的雜質。

過程十分的繁瑣沉重。

華阜看著手中的竹簡,繼續問道︰「按你所說,這些熟鐵是已經劃撥下去了?」

方衡臉色微變,但很快恢復如常。

他垂頭道︰

「回華御史。」

「自然沒有那麼快,不過他們用的熟鐵,已經登記在了賬簿上,即已經在劃撥的路上,若是小吏傳達的快,或許用不了幾天,這些熟鐵就能發往齊郡了。」

華阜看著方衡,又看了眼鄭玄,轉頭問一旁的柱下史道︰「你們查了這麼久,還查出其他問題沒有?」

柱下史孫狄作揖道︰

「回御史。」

「暫時還沒有發現。」

華阜眉頭一皺,「以前的賬簿就沒有絲毫問題?」

柱下史孫狄道︰

「暫時的確沒發現有問題,九月末的時候,這些賬簿已經被治粟內史查過了,近幾月鐵官署熟鐵的入庫和分發次數並不多,賬簿上登記的信息也很少。」

「確實沒有問題。」

華阜目光一寒,冷聲道︰「我問的不是上次治粟內史查的,我問的是你們有沒有查出賬簿有問題。」

柱下史孫狄低頭道︰

「回御史。」

「下吏無能,確實沒查出問題。」

聞言。

鄭玄面上一喜。

他上前,朝華阜一禮。

笑著道︰

「御史,何必刁難這些下吏?」

「我鐵官署向來奉公行事,從不弄虛作假,官署的官吏也從不做中飽私囊的事,賬簿自然不會有問題。」

「賬簿沒問題,他們就算把賬簿查十遍,查一百遍,也還是查不出任何問題,除非」

「有人在刻意栽贓陷害!」

「不過。」

「我相信他們不會,御史你更加不會。」

「華御史,既然這些賬簿沒有查出問題,那能否讓我派人把這些賬簿搬回去?等下我等還要處理政務,這段時日,各郡縣都陸續發來了文書,申請劃撥熟鐵。」

「春耕可耽擱不得。」

「要是耽誤了農具修補和農具補充,以至于耽誤了後續的春耕,這個責任我可擔不起,御史你恐怕也擔不起。」

華阜跟鄭玄四目相對。

突然。

華阜笑了起來。

「也好。」

「既然這次沒查出問題,那我也不耽誤你處理政務了,不過鄭鐵官丞,這次賬簿能用春耕來解釋,下次可就沒這麼好的借口了。」

鄭玄行禮道︰

「下吏一定謹記。」

「但鐵官署日常政事繁重,恐不能一直久等監察史,不然誤了各方的熟鐵劃撥,我一個鐵官丞可擔當不起。」

華阜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隨著華阜離去,柱下史和其他的上計吏,朝著鐵官署的官吏行了一禮,隨後緩緩退出了鐵官署。

馬興看了幾眼鄭玄,面無表情離開了。

他沒興趣摻和進兩人的事。

而且

鄭玄有沒有問題,他心知肚明,但他懶得去摻和,只要不牽扯到自己,他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馬興走後。

方衡等人長舒口氣。

方衡皺眉,語氣擔憂道︰「听那華阜的口氣,日後恐怕還少不了要一番折騰,不過這華阜也是的,不是都已經半隱退了嗎?怎麼現在突然這麼激進,他這是想折騰什麼?」

鄭玄沉聲道︰

「諸位不用過多擔心。」

「這華阜應該是盯著我來的。」

「等過段時間,我調離了鐵官署,他應該就不會盯著你們了,這段時間,大家稍微注意一下,不要在外面露出什麼把柄,另外馬興這個人我們恐怕都小瞧了。」

「我剛才注意到,那柱下史離開時,特意給馬興打了個眼色。」

「這兩人分明是認識。」

「我們這些賬簿雖然做的不錯,但要說完全沒有紕漏,恐怕不盡然,尤其是方衡你剛寫的那部分,華阜或許看不出,但那名柱下史一定能看出問題,只是他沒有拆穿罷了。」

方衡眉頭一挑,低聲道︰「那為何馬興會幫我們?」

鄭玄搖了搖頭道︰

「不知道。」

「可能是怕被我們牽連。」

「最近朝堂上,王綰和隗壯兩位丞相欲退的聲音越來越大,雖然陛下一直壓著不讓,但壓不了多久了,等這兩人一退,朝堂必定大動,馬興可能怕影響到自己朝堂的地位,所以刻意保了我們一手。」

「另外」

「馬興對華阜或許並不待見。」

「當年長平之戰,以及坑殺數十萬趙軍,華阜都有參與,馬氏一族之所以在咸陽抬不起頭,華阜的功勞不小,而且華阜一直跟白起之子白仲有聯系。」

「馬興不可能沒意見的。」

「你們也不要忘了,馬興這一族雖然改姓成了馬,但他們實際可是姓趙。」

「他也叫趙興!!!」

聞言。

方衡臉色微變,連忙做噤聲狀。

「官丞,這些話慎言。」

鄭玄點點頭道︰「我知道。」

「不管馬興是什麼想法,這次的危機,我們算是度過了。」

「不過還是要盡快把這個簍子堵住,不然萬一被人發現,告到了上面,馬興恐怕會第一時間把我們賣了,那時我們就真危險了。」

方衡掃了眼四周,「那藏起來的竹簡,我現在給你?」

鄭玄略一沉思,搖了搖頭。

「暫時不要。」

「我們先處理各自手頭的工作。」

「現在人多眼雜,萬一華阜殺了回來,還不好解釋,等今天工作結束,你再把竹簡給我,我帶回去,想想怎麼堵上缺口。」

方衡點了點頭。

三人商量了一下,去到了各自的崗位,開始了日常的工作。

鐵官署內好似無事發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