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83章 內大臣的苦惱

倭國人雖然向往大一統,可他們就是沒有這個行動。

或者說,他們只是想要自己成為大一統的那個人。

所以,倭國一直都有號稱萬世一系的。

也就是說,倭國從建國以來,他們的王室一直都沒有斷絕。

即使是倭尉府掌權的時代,也只是屈指可數的。

可不管是誰來當權,都沒有廢除倭皇取而代之的想法。

吳迪剛來到倭國的時候,對這種想法很是不理解。

在東土就有人提出過,「帝王,乃兵強馬壯者也!」

就算是遵循了秩序而生的儒家,也是對改朝換代這種事情沒有任何抵觸心理的。

最多最多也就是批判一下上位者的殘忍手段,吃相有些難看罷了。

但在倭國現如今還保存著這種森嚴的皇室體系。

倭皇永遠都是倭皇!

倭國曾經也誕生過不少的權臣,但就是連一個謀朝篡位的人都沒有。

倭國一方面很是向往大一統,想要和東土一樣建立起一個統一的皇朝。

另一方面他們又保持了一個特別奇怪的傳統。

松下次郎的祖先,作為一名武將打服了半個倭國的人。

可他依舊是不肯自立為皇,去取代倭皇。

而是號稱是松下府,以攝政的身份來統治倭國,到是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

他還不得不把自己的領地給分封下去。

這就是倭國的矛盾所在。

倭國的那些有識之士,他們都知道大一統的好處多多,但倭國的現狀卻只能如此,怎麼樣也無法完成大一統。

這種矛盾貫徹了倭國人的矛盾之中。

他們很是強調秩序,而且特別的強調尊卑。

但他們又在堅持著這種極為落後的封建制度。

這也是很多的大契人看來,也別奇怪的行為。

就比如,他們一方面在強調著自己是那麼的忠義,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在搞那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

松下次郎的祖宗,其實就是最不忠義的人。

他們向來都是強調服從的,可是他們那邊背叛主上的行為,也是最多的。

倭國的這些個人,一方面可以拿著大刀不怕死一般的沖鋒陷陣,可他們也像是個懦夫一般,躲在平民的身後去殺那些普通的百姓。

這就是倭國人的矛盾。

吳迪在寫完這些之後,覺得自己寫的並非是一本專業的書,到更像是一本通俗的讀物。

算了!

既然寫都已經寫出來了,還是郵遞回國內投稿試試吧。

吳迪把寫好的書封存好了,然後動用了關系,寄回給燕京城中的出版商們。

倭國在他的一番操控之下,果然上演了一處好戲。

松下次郎的內大臣職位,確實是沒有出現什麼競爭者。

松下次郎試圖將自己的一個族弟推舉出來,讓他擔任禮部辯官。

可就是這一舉動,成功的引起了貴人堂中各名主的激烈反對。

松下次郎試圖想要控制住兩個重要的位置,這樣的做法自然是會引起名主們的不滿。

那些西北大一點的名主們就聯合了起來,居然團結了大部分的小名主,把禮部辯官的位置給收入了囊中。

西北這邊的代表,就是薩州藩大久家的家主。

大久保涼,他成功的擔任上了第一任,倭國禮部辯官,掌握了倭國對外的一切事務。

松下次郎則是出任了第一人的內大臣。

至于其他的幾個位置,都被倭國的那些個豪強們給瓜分了。

不過,松下次郎還是給家族運作出了額外的一個位置,那就是兵部的辯官。

接下來,吳迪又宣布了一件事情。

倭國效法大契成立的政事堂,稱為內閣。

雖然內閣議事不需要事事都向貴人堂來稟告,但貴人堂完全可以把七大臣公喊來問話,過問具體的問題。

這件事情一宣布,貴人堂中沒拿到官職的名主們可就樂瘋了。

雖然不能實際參與管理國政,但能夠把這些尊貴的臣公喊來訓誡一番,也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啊!

松下次郎這個內大臣的板凳還沒有坐熱乎,就被那些個名主以公事的理由喊去不停的問話。

從內閣的各項開支,到地方上名主們今後的待遇。

甚至連以後村口廁所的紙,內閣免不免費給配發,這種事情都能問。

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他們都要松下次郎事無巨細的說個明白。

這樣的情況可是搞得松下次郎煩不勝煩。

不過不管怎麼說,倭國好歹也算是安定了下來。

但高立這邊就沒有那麼的幸運了。

要說倭國的情況算是鬧心的話,那高立這邊的情況就該算是糟心了。

倭國雖然亂是亂了點,但好歹松下次郎也算是當上了內大臣,成為了號令一方的統治者。

可是高立現如今的情況,完全可以用烈火烹油來形容了。

現如今,高立處處都是亂黨。

遠的不說,就說這高立境內有幾個大點的書院,他們就發生了好幾次叛亂了。

在叛亂初期的時候,就是那些個從大契留學回來的讀書人,他們帶的頭。

這些個讀書人在大契開了眼界,自然是忍受不了高立這種落後的體制了。

除了在道義上的鄙視之外,他們作為大契留學歸來的士子,更是覺得有一種強烈的落差感。

這些有見識有文化的高立士子,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人上人。

他們能夠抱著一腔熱血回到高立,那是高立的榮幸。

可回來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將要面對的是怎樣一個國家。

高立的王庭可以說是腐敗無能到了極點,王庭之中貪腐更是橫行無度。

金三順是高立的攝政王,可他的上台誰都知道,是有大契朝廷的支持。

如今高立上下都形成了共識,只認為金三順是大契朝廷操控下的傀儡而已,是大契朝廷在操控著高立。

除了這一點之外,金三順的還面臨這一個問題。

那就是高立沒有足夠的崗位,來容納這些從大契學成歸來的士子。

不少的人,其實都是可以留在大契生活的。

可他們放棄了美好的大契生活,毅然決然的回到了這里。

他們滿腔的熱血,可最後看到的結果卻是連一個謀生的活計都沒有!

高立朝廷根本就沒有這些年輕人的位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