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448章 橫豎都是死

得知了是去吐蕃,還是要去哪里調查拉色王的死因,周四海這個老油條的心中就不禁罵起了娘。

這哪里是去辦差?

這不就是讓老子去送死嘛!

這吐蕃的拉色王要是真的被人暗殺,那自己要是調查出來了真相,豈不是會遭到幕後黑手的報復?

若這個拉色王不是被暗殺的,那些主張拉色王被殺的派系,也斷然不會放我自己的!

麻蛋!

橫豎都是死啊!

周四海無語叫門,無語到家了!

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不過,聖旨現如今已經下了,他也知道自己沒那個能耐讓皇帝收回成命,所以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向吐蕃出發了。

翌日天剛發亮,周四海就作為大契欽差特使,登上了去往西域的軌道車。

這次周四海出使,可以說整個大契上上下下都在看著他。

不知不覺間,吐蕃依然把自己的位置降低成了大契的藩屬國。

老拉色王兵敗,被那些個貴族聯合起來暗殺了之後,吐蕃剛剛興盛起來的一點勢頭,立刻就被打的煙消雲散。

事實上,這吐蕃國和北遼那些狄戎差不了多少。

這種部落制的體系中,一旦出現了一個特別強大的首領,那上限可是相當高的。

就比如,當年的那些個韃子,只是沖出來了一個鐵木真,就直接把西方給壓的抬不起頭了。

可是這種首領制的情況下,一旦首領失去了權威,那也是相當可怕的!

他們會以極快的速度衰敗下來。

簡單的來說,就是因為他們的上限很高,所以下限也是特別的低。

現如今的吐蕃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今這吐蕃國內已然陷入到了一片混亂之中。

王室、宗教、貴族都在相互的廝殺,甚至在之前已經爆發了好幾次小規模的政變。

整個吐蕃國都在混沌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吐蕃人發現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他們自己都特別的期盼著大契的使者能快些到來。

吐蕃上下都需要一個結論。

佘離拉色王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個其實並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大契現在對吐蕃的態度是什麼樣。

如果大契朝廷是支持拉色王室的,那麼四大族就要考慮日後對大契的態度了。

如果大契朝廷不支持拉色王室,那吐蕃又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大契。

大家都在等著大契朝廷來主持公道。

這樣的情況也並非只有吐蕃一家,同樣的高立、倭國、吉蔑、暹羅甚至是南洋和身篤,都是這種類似的情況。

大契現如今已成為了他們內部糾紛的調停者。

大契的這種權威,正在以一種「公正」的處置方,逐漸的深入到了這些個藩屬國的體系中。

周四海這邊是緊趕慢趕的,朝著吐蕃而去。

而此時的朝廷之上,卻在開展著一場新的爭論。

這爭論也是從周四海被任命之後,才開始的。

事實上,朝廷的中樞和地方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情況。

地方上處理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庶務,就是那種恨瑣碎的小事情。

就比如說是操持錢糧,或是審判牢獄之類的。

這種事務處理起來特別的繁重,而且有細索,但很多的時候都是能按照先前的規定來執行的。

所以這些個地方上的父母官,也被百姓們戲稱為埋頭耕地的孺子牛。

當然,這句話除了說這些地方官的工作沒有很復雜的情況,只是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就行。

也是說了他們的工作很辛苦。

就和田間地頭上耕地的老黃牛一樣,被人驅趕著干活而已。

但是到了中樞之後,基本上就剝離了庶務這種工作。

所謂相公與天子論道,這其中的道肯定不是宗教或是哲學上的道。

而是治國安邦之道。

就比如說這次,中樞討論的就是宗藩之間的關系問題。

大契作為宗主國,到底應該如何處理與那些番邦屬國之間的關系?

還有,那些沒向大契稱臣的國家,大契朝廷又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對待?

這就是所謂的君子道。

而這個道也同樣決定了,大契對外的策略根本。

所以,能夠厘清這個問題,是相當的重要。

政事堂和六部擬定好了幾本的框架,那麼剩下的就是執行了。

以前大契朝廷對外的事務,都是交給禮部之下的國信所來把持的。

國信所的主事,也就類似于後世的外交官一類的。

但大契現在的外交策略,放在以前還是能用的,可放在現在卻是有點不合時宜了。

因為現如今大契能夠遇上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這些國家之中,有南洋這種土邦,他們甚至連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都沒有,完全是未通教化的原人。

同樣也有像是高立和倭國這種,臣服于大契的藩屬國。

還有像古波斯這種強大的敵國。

包括奧圖曼帝國這種,疆域和人口歷史,各方面都與大契差不多的帝國。

除此之外,還有像是條頓、基輔、法蘭克等等這種實力不強,但還沒有臣服于大契的國家。

這麼多國家,若是再只是交給一個國信所來管理,很明顯是不行的了。

現如今就擺在大契面前一個問題。

那就是該如何對待這些外事。

既然朝廷現在已經全面的解除海禁了,那也就意味著大契必須要與這些國家有交往。

按照現如今的學者們的話來說,當下的大契與那春秋戰時類似,都有大爭之世!

大契的讀書人很快就明白過來了一件事,那就是這個世界是非常大的,在這個世界上不單單只有這幾個小國家,還有很多很多的國家。

雖然世界很大,有些個大一點的國家也自詡為文明。

但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大契文人,自然知道什麼叫做大爭之世。

這就是一個世界之人都在奮發圖強,都在努力變革的時代!

大契的讀書人明白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後,原本只是想裝點門面,強調禮法和傳統的藩國體系很快就被學界質疑了。

在這個世界上,朝貢的體系,真的能讓那些藩屬國,堅定不移的和大契站在一起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