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平涼把谷倉都塞滿了,卻仍舊還有一大半谷子沒辦法塞。眼看一山錢加幾山糧把祠堂都快要填滿了,人吃飯都得到祠堂外面擺桌子。

趙正覺得這不是辦法,于是第二天便干脆讓弟兄幾個開倉發糧,各人按算好的工分把該領的糧全領完,然後一聲令下,解散食堂。

從今天開始,勞作仍舊是集體勞作,但吃飯,就不要到祠堂里來湊熱鬧了。

自己回家做去。

祠堂畢竟是個神聖的地方,莫要擾了老祖宗休息。

至于領到的糧食,是自己吃,吃不完的拿去換去賣,該怎樣各家自己拿主意,趙正不干涉。順便,趙正也讓趙金玉拿出三萬貫錢來,扣除租用蓄力、還給縣府的鐵礦、豆種、稻種錢以及這半年來外出公辦必要的花銷外,按人丁不分男女平均發下去,作為半年分紅。

每人能分到大概八十貫左右。

這可是一筆巨款!

還剩的糧食除了按需發給老兵外,其余的全部進倉,作為儲備糧。

錢則專門空了一間磚房存放,等過一陣子買完了豬苗,再買些蓄力,打幾輛馬車作為交通和勞作工具。再去鎮上、縣里多收幾個鋪子,賣豆子、豆干、豆腐、糧食、魚干什麼的。除此之外,趙正還要去買紡布機,送女子們和娘子們去城里學紡布、裁縫手藝。

帶工分月兌產的那種。

至于沒成親的女子們要多交的稅?

去他娘的吧,老子給的起。

至于空出來的地不夠人種,也不用擔心,大不了招佃戶。相信過了這一茬,平涼便是涼州所有無產者心中向往的聖地。

趙正一邊想著這些美事,一邊喜滋滋地騎著馬去了涼州。

畢竟趙碩給了他差事,按他說的,每十日去一趟州府,就算沒空團練,也得去拍拍刺史大人和涼王殿下的馬屁。

趙正午後到了州府,在街市上買了些看上去還不錯的茶粉,又去糕點坊稱了兩斤死貴的桂花糕外加兩斤酥糖,兩手提著打听了路,就往都督府而去。結果一腳踏進府門,迎面便撞上了一臉緊張的老古。

「元良!」老古見是趙正,諱莫如深的臉上頓時綻開了笑容。

「老古!」趙正拎著東西不好行禮,只好點了點頭,嘴里笑著打趣︰「多日不見,古大人越發豐碩了!」

「快別扯淡了!」老古沒心思去糾正趙正的稱呼,擺了擺手,「你來干甚了?」

「找涼王啊!」趙正于是把涼王隨手給他寫了一張任職書的事當笑話說了出來,誰知老古一愣,道︰「你不知道?」

「知道啥?」

老古連忙把趙正拉進了屋內,關上了屋門,道︰「隴右開戰了!」

「扯淡了麼不是!」趙正心說這麼大個事,我怎麼會不知道?大唐和吐蕃之間才太平了幾年?合著這割地賠款的和約也就是茅坑里的廁紙,上畫完就扔啊?

而且這一路走來,四海升平海晏河清的哪像是開戰的樣子?

老古仰天長嘆,「還四海升平海晏河清!?涼州軍政,不!整個河隴如今都亂了。涼王殿下前腳收到了加封河隴道行軍大總管的敕令,後腳就帶人去了鄯州。如今都督府在唱空城計,就剩王渠讓王長史坐鎮了。」

趙正認真地看老古,似是不像說謊的樣子。

「那河西呢?涼州怎麼辦?」

老古嘆了口氣,「涼州刺史安郡王趙末領了河西道行軍總管的職,眼下正在右武衛那商議涼州邊防事宜。」

趙正聞言,提著的一顆心瞬間落回了肚子里。

右武衛沒走,還好。有右武衛在,涼州至少還有一戰的能力。

可是轉念又一想,不對。

右武衛才一萬人!

加上涼州府軍,才一萬三千人。

算上河西邊軍四個軍鎮,每個軍鎮五百人,頂天一萬五千人!

隴右一萬五千人大約是夠了,那地方到處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就算被打進來了,吐蕃也是舉步維艱。可涼州不一樣,涼州往西,就是開闊的戈壁灘,無遮無攔直對肅州,騎兵一個晝夜就能兵臨涼州城下。

雖然從河西殺上黃土高坡是仰攻,但架不住涼州這鳥地方四處透風,易攻難守。右武衛的確兵甲犀利,重甲一披所向披靡,但人重馬重,機動性太差,這點兵力容易被人牽著鼻子,顧此失彼。

要是吐蕃人隨便有個幾百騎兵滲透到了蒼宣,那他趙正豈不是要第一個挨打?

還真有這個可能,就憑那個叫達布的讓他去河西當域本便能看出,他得罪的可能是吐蕃高層領導。當著他的面殺了他的人,到時候怕是要有怨報怨,有仇報仇。

平涼如今雖然堡壘化接近完成,但它畢竟只是一個村子,刀槍不備,人員不訓,根本架不住上了規模的正規軍圍攻,而且一旦打起來,那肯定沒有上一次走運,極有可能要孤軍奮戰,真的沒有任何援軍。

不行不行!遭不住,遭不住!

「老古,我先走一步!」趙正連忙起身,心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滿村婦孺和那一屋子銅錢。

老古見趙正滿臉的焦慮,知道他也是擔心吐蕃人打涼州,老古是從蒼宣縣府調來的,知道蒼宣這地方確實不太安全,附近沒有駐軍,只有往西幾十里外有個軍鎮。而軍鎮那點人,真不夠吐蕃人塞牙縫。

于是老古也不挽留,交代趙正小心行事,回去安排後事。

趙正心說這什麼話呢?提著東西剛想走,卻見屋門「嘰呀」一聲響,進來個白面淨須,書生一般的年輕人。

「王長史!」老古見是王渠讓,連忙行禮。

「這是……」王渠讓一眼看見趙正左右手都提了禮物,以為是來找老古跑關系的,臉色有些不悅,道︰「如今情勢如何,古司農當真不清楚?」

老古何等精明,一听話風便知王渠讓誤會了,于是趕緊解釋︰「長史,這是平涼里正趙元良,也是涼王殿下親封的涼州團練副使……」

趙正反應也不慢,放下東西也做了個揖,「王長史!」

「誰?」王渠讓吃了一驚,放眼打量著面前的趙正。這個看上去膚色如麥,眉眼間隱隱透著一股精明,頭扎一帕方巾,身著皂袍腳穿布鞋的人,就是二郎嘴里一直念叨的那個修渠的怪才?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