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六章 胭脂

趙熙行一時間拿不準該先把腳放下來,還是先說一句何人放肆,那女人倒是迅速的垂頭斂目,規規矩矩的下拜。

「婕妤楊氏見過皇太子殿下。」

趙熙行覺得更尷尬了。嬪妃?他老子的女人怎麼會出現在東宮?還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儲物閣,冷不丁的跟麻雀似的冒出來?

趙熙行的腦子正在飛閃,嘈雜的腳步聲和人聲從游廊門外來,朝那女人去︰「楊婕妤,第二批禮到了,請您過目。」

「按照呂氏呈上來的折子,第二批一共是八十八件,誒,先放那兒!你們幾個,去幫著婕妤清點!」旋即,是內侍的聲音,從東宮里面傳來。

眼見著人越來越多,趙熙行看了眼自己的腫腳,一個激靈︰「都給本殿退下!!!」

兩邊人听出是東宮的聲音,雖詫異堂堂聖人怎麼會出現在這兒,但畢竟沒誰有膽多問,腳都還沒踏進來,便作了鳥獸散,那女人也要跟著退下,被趙熙行叫住。

「婕妤留步。」趙熙行趁這空擋,已飛速的穿好了鞋履,站得離那女人老遠,跟避洪水猛獸似的。

畢竟是皇帝的嬪妃,就算位分不高,他也不能像呵退宮人一般呵退她,再說封個口什麼的,他也得把聖人的皮扯好了。

「妾什麼也沒看到,殿下不必煩憂。」女人主動道,低著頭,又自己輕笑了聲,「怎麼每次踫見殿下,都是不尋常的景兒……」

趙熙行眉尖一蹙,忽的想起那個撞見他爬樹的婕妤︰「……從後門出來的婕妤?」

楊胭眸光微黯,但還是點了頭,趙熙行臉冷︰「嬪妃怎會出現在東宮?」

「潭洲劉氏的大人進京,向安邑呂氏下聘,也從江南給聖人,皇後,和殿下帶了禮,都是南邊一等一的好東西。這幾批,便都是劉大人獻給東宮的了。只是皇後怕劉家的奴才沒進過宮,笨手笨腳的,遂令嬪妾來東宮幫忙清點,交接,留個眼。」楊胭解釋。

趙熙行冷笑︰「呵,宮里這麼缺奴才?」

楊胭咬了咬下唇,語調苦澀︰「皇後之命,何敢不從。」

趙熙行想到上次呂氏來拜見劉蕙,楊氏被勒令從後門出,恍然。由著些見不得光的流言,皇後劉蕙于公于私,還真是做得明顯。

劉仁進京,下聘呂氏,劉蕙特意讓楊胭知道,來經辦獻禮,特意讓她再踫見劉仁,蕭郎陌路,特意讓她瞧瞧一雙璧人,滿宮賀喜。

嬪妃被使喚成宮女,踩踩身份都算輕的,某些方面的試探和警告,才是刀刀往心尖上扎。

趙熙行嘆氣,後宮的事兒,歷朝歷代都沒清白的,倒是劉蕙的做法不無道理,長痛不如短痛,斷干淨了才不痛。

「你已經是我父皇嬪妃,一心一意侍奉天子,方是今後的正道。」趙熙行想起密探回報,那些光是听都覺得美好的流言,多話勸了句。

楊胭自嘲的笑笑,侍奉天子?自打去歲冬進宮,她第一次承恩晉封後,她就再沒見過趙胤了,連天子的臉長什麼樣都模糊了。

趙熙行不便再言,轉身離去,余光見得一溜剛才被宮人落下的禮,十幾個官皮箱,寒聲︰「劉仁既然要娶呂氏了,就該想想今後怎麼修身齊家,造福百姓,而不是心思都花在送禮上!禮全部抬回去!讓劉仁充作江南水利的資賚!」

楊胭連忙要去吩咐宮人來抬,卻又听得男子一聲︰「等等,那紅紅的是什麼?」

楊胭順著趙熙行目光看去,有個已經打開準備清點的官皮箱,里面是巴掌大的雕花小奩,幾十種深淺不一的紅,湊一堆好看得緊。

「胭脂,應是劉大人帶來的江南好物,獻給東宮內眷的。」楊胭解釋,然而趙熙行下一刻的舉動,驚得她半晌不敢動。

因為緗袍男子竟然彎下腰,修長的指尖打開一個個奩子,瞧瞧,聞聞,拈拈,認真挑選起來。

這可是聖人啊,除了唯一那位良家子,連身邊宮女的臉都記不住,還鬧出以為女子眉黛涂的是煤灰的笑話,如今卻饒有興致的在挑胭脂?

「誒,你過來,幫本殿挑挑,哪個好啊?」趙熙行轉過頭來,招呼楊胭,眉間有些犯愁,兩手攥滿了胭脂奩子。

楊胭倒吸一口涼氣,再次確認︰「殿下您是……想送給良家子麼?」

趙熙行模模鼻子,又冷了臉︰「怎恁的多話?你來自江南,自然識貨!本殿瞧著這些紅色都一個樣兒!」

楊胭憋住好笑,依言幫了忙,不多時選中一奩︰「殿下就要這個罷,揚州脂粉,最負盛名,這種萬金紅應是戴春林香粉鋪的最新款,西周閨中正是時興呢。」(注1)

趙熙行左看看右瞧瞧,實在沒覺得和其他有什麼不同,但女人的事兒,他選擇相信女人,遂接了放進荷包里,命人把剩下的禮還得退回去。

楊胭看著被外面傳的青面獠牙的聖人,那般耐心又鄭重的挑胭脂,選好了還如釋重負,似乎已經想到美人面嫣,眸底提前就蓄滿了笑意。

郎艷獨絕,東宮殿,這一刻,尤其好看到驚心動魄。

楊胭的目光有片刻的舍不得移開,這樣的笑,她也曾擁有過。

……

「胭兒,你看,戴春林香粉鋪的最新款胭脂,我看別的姑娘都追捧,也就給你帶了,就是不知這個顏色你歡喜麼。」

少年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胭脂,一奩十金的雕花奩,竟成為他一襲白衣間,最華貴富麗的點綴。

她看著豬肝紅的顏色,傻眼,但此後月余,任憑別的姑娘怎麼笑,她也抹得日日歡喜。

再後來,戴春林香粉鋪的胭脂被他成箱的送進帝宮,白衣的少年平步青雲,滿身金縷。

……

楊胭看向重重疊疊的宮牆,那麼高,那麼遠,襯得她渺小如蟻,也襯得她如在塋中。

果然是踏進帝宮那一天起,她便活著也如死了。

三月中旬,沈圭出靈。沈府設了靈堂,白幡如帳,街角巷頭卻冷清到可怕。

沒人敢來吊唁,叛國的大罪,沾上就是連累冤枉命,何況如今風頭正緊,邊疆戰事吃敗,百姓們都還罵著沈氏,誰又分得清黑白忠奸。

這日晚,就是出靈的最後一天了,明兒早,沈圭的棺槨就會移出沈府,下葬。

縱是早春,晚風卻吹得心涼,哭聲都被刻意壓低,合著被風吹得颯颯的白幡一起,嗚嗚咽咽的顫,听得人喘不過氣來。

程英嚶帶著帷帽,遮面紗放下來,不仔細辨是認不出她的,她此刻站在靈堂門口,旁邊還有沈鈺,都焦急的往巷子口瞧。

注釋

1.戴春林香粉鋪︰戴春林香粉店開設于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揚州畫舫錄》記載︰「天下香料,莫如揚州,戴春林為上。」(來源︰搜狗百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