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三章 墨雜來人

就在曹操令人撰寫布告,令朝中百官不得購買大唐商會的貨物。

並再三強調這是資敵行為,恨不得苦口婆心的拉著他們挨個宣傳之時。

正好得到傳喚的庖廚興沖沖的進了大堂。

噗通便跪在了曹操的面前。

「丞相老爺,您有什麼吩咐。」

無論是什麼朝代的封禁王朝,庖丁的地位都是屬于最低的那種,一生只能低頭伺候他人。

不可能出現各種故事或藝術作品里面,受萬人追捧,有如何尊貴待遇的情況。

可以說,丞相府的庖廚,幾乎是第一次有機會接受傳喚,能有幸在這樣的距離直面丞相尊容。

本來曹操已經沒了剛剛的好心情,不想和一介庖廚閑談。

但又擔心以後再也沒機會吃到如此美味的菜肴,于是耐著性子說道︰

「你今日的菜肴做的不錯,本相已下令對你重重有賞。」

「小的謝丞相老爺厚賞。小的一定多多賣力,繼續伺候老爺!」

庖丁也是喜出望外,不住的千恩萬謝。

可能曹操只是隨手打賞點東西,就已經夠庖丁養活一大家子,免得每天忍饑挨餓。

畢竟雖然身為丞相府的庖廚,但能娶個媳婦,生下兩個胖小子,已經是羨煞旁人。

哪敢奢求什麼衣食無憂,最多是在這個亂世少挨幾頓餓罷了。

「說起來,你這菜肴為何如此美味。若是能有什麼秘方可不要吝嗇。」

「本相還怕你以後有什麼事,不能繼續給本相做飯,讓本相再也嘗不到如此美味佳肴。」

庖廚听完,也是直接說道︰

「老爺誤會了,我哪有什麼秘方。」

「那是多虧了老爺府上新進的上品精鹽,還有二小姐拿來的雪花砂糖。」

「那鹽真是干淨透亮,毫無異味。」

「而那雪花砂糖灑入菜里,也能讓菜肴的味道更上一層樓。」

「我們還用那雪花砂糖做了不少甜品,公子小姐們也都頗為中意。」

倒也不是這食鹽和味精一樣,能讓菜的味道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不過之前未經提純的食鹽,品質再好也有各種異味,吃起來或酸或澀,反正總有不對之處。

但經過這兩味調料品的變化,原本便廚藝不錯的庖廚自然是如虎添翼。

做出令曹操也頗為驚異的菜肴。

「噢?上品精鹽,雪花砂糖?」

曹操剛露出笑容,想說點什麼。

但下一秒便反應了過來,頓時勃然大怒,直接掀翻了桌桉。

嚇得庖廚還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麼話,當場就尿了褲子。

兩股戰戰的跪倒在地,  磕起響頭來。

直磕到堂中只聞  之聲,庖廚的腦袋也頭破血流個不停。

曹操也漫無目的的走在堂中,面無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直到他看到那張尚未寫完的布告,終于明白了什麼。

從主簿的桌桉上將之拿了起來。

隨後便在主簿瞠目結舌的表情下,將布告一點點撕成了碎片。

他終于明白,想用盤外招來對付徐風的布局,是絕對行不通的一條路。

…………

新野學堂。

此時徐風也有時間推行教育的改革。

之前他雖然有意降低儒家的比例,提高兵家、法家、墨家等百家學說的分量。

但怎奈自漢武帝之時確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

儒家便以絕對的優勢佔據了話語權。

徐風在曹操麾下之時,也不好直接豎起大旗反對儒家,平添更多敵人。

如今來到劉備這邊,少了不少食古不化的老頑固,也好更深的擴展百家學說,促進百家爭鳴。

只不過就在徐風準備對學生們學習內容進行變動的時候。

兩名文士卻是找上了門,一胖一瘦,一矮一高。

又矮又胖,卻是面容親和,一臉笑意的胖子恭敬的說道︰

「在下呂方,乃雜家嫡傳弟子,受門中長老委托,特來拜見鴻羽先生。」

原本徐風以為另一人也是雜家弟子的時候,另一人卻顯然是不甘示弱,也是做起了自我介紹︰

「在下錢易,乃墨家嫡傳弟子,同樣是受門中長老的委托……特來相邀鴻羽先生,詳談大事。」

雜家,墨家?

徐風還以為這兩個學派的弟子早已絕跡,只留下經典供人翻閱。

沒想到如今還有傳人在世,甚至還有什麼長老,看樣子還頗具規模?

「你們兩家什麼時候混在一起了?」

呂方笑呵呵的回道︰「先生誤會了,我與這位錢易兄弟,只是恰好在路途之上結識,得知目的一樣,正好結伴同行。」

「哼,誰和你們雜家之人結伴。明明是你死賴在我身後不走,一路尾隨過來罷了。」錢易哼道。

呂方卻是依舊不生氣,繼續笑呵呵的道︰「還不是因為錢兄弟功夫了得,一路上賊人望風披靡嘛。」

「若非錢兄弟如此勇 ,我還發愁怎麼到新野完成長老囑托呢。」

看著呂方和自己扯皮,錢易卻顯然不想和他浪費時間。

直接就和徐風稟明了來意。

「鴻羽先生,您在新野治政,所行條令皆令天下側目。」

「就連竹山之中的長老們也都有所耳聞,驚嘆此世竟有先生這樣的大才。」

「而且先生所行條令,與我墨家主張不約而同……」

錢易一通說下來,核心思想就是說徐風和他們墨家怎麼投脾氣。

不管是救助百姓,還是盡量減少奢靡,反對世家,秉承實用。

甚至是接連不斷的推出各種發明創造,更是于當年的初代鉅子如出一轍。

錢易所說的倒也並沒什麼問題。

墨家學說的確更傾向于徐風的三觀。

其主要核心思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

大部分都能和未來現代的價值觀有所對應。

最難能可貴的,是墨家是諸子百家中,最為立足于普通百姓的學派。

墨子本人也算是唯一貧苦百姓出身的學派領袖。

所以所有學說,幾乎都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雖然有一部分過于理想化,比如非攻兼愛。

但總體上還是極為具有進步性的學派,在戰國時代可謂是風靡一時。

當時流傳一句話,叫非楊即墨。

意思是,天下學士,一般不是楊朱學說,便是墨家之人。

因此,當時的墨家便是世之顯學。

尤其是墨子在世的一段時間,簡直是力壓儒道,成為顯學之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