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章 想不到你早已對我懷有二心

華歆離去之後,曹操獨自一人躺在床榻之上。

心中只余妒恨與不甘。

「徐鴻羽,想不到最終你依舊對我懷有二心。」

「枉我當初從草莽間將你拔擢而來。」

「既然如此,就休怪我卸磨殺驢了……」

就在曹操一人胡思亂想之時,卻听外面傳來腳步聲。

只見兩鬢已然斑白的荀或踏入房間,朝著曹操拱手道︰

「請丞相收回旨意,三千學子縱走,難挽天下大勢。」

「切莫因一時之氣,自毀長城。」

曹操立馬便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華歆行事瞞其他人容易,但荀或在他麾下的關系盤根錯節

一直以來也是位高權重,地位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

「文若指的是什麼。」

哪怕在病中,曹操裝起湖涂依舊是信手拈來。

「同樣的手段,丞相用一次可以。」

「但這一次丞相如果把學子殺光,就是與天下為敵,就連世家也不會站在您的身後。」

…………

片刻後,荀或終于從曹操房中離開。

手上還帶著曹操一份旨意,令守軍不得傷害任何學子與仕子。

但曹操也提出最後的要求。

他可以饒過這些人,但絕不會允許他們前往新野。

最後成為自己的心月復大患。

很快,許都守軍就被調動起來,將這些試圖前往新野的人都分批趕回家中。

並對他們嚴格盯梢,避免他們私下再次串聯逃走。

還在許都到新野的路途中嚴查設卡,避免有人偷偷 走。

可惜這些手段雖然嚴酷,但這些學子與仕子也都是才能出眾之人。

短短數日不到,就跑的連一半都剩不下。

曹操雖然心焦,卻也莫能奈何。

徐風將一部分世家年輕子弟收入太學,讓他們也接受教育。

這一手實在是太絕了,徹底分化了一部分世家的態度。

這些世家年輕子弟,思想還不算特別陳腐。

時機恰當之後,他們便是徐風肢解這些世家,促進他們轉向的生力軍。

若是等這些人成年之後,也許作用還會更大。

新野城……

距離城中物資源源不斷的供給,已經過了整整十日。

雖然城中景象煥然一新,一切都欣欣向榮。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可用的人才不夠。

新野原本的政務,加上大唐商會各路分號的人馬上萬人,外加各路物資的調配使用。

原本劉備手底下的幾個文官主簿,根本都忙不過來。

糜竺、簡雍、孫乾幾個人,幾乎都是超負荷的干著數倍的工作。

就連化名單福的徐庶,也被分配了一大摞的工作,每日一抬頭便是浩如煙海的政務。

幸虧這一段時間,不停有自許都逃難而來的文人。

他們來了之後便自告奮勇加入劉備軍。

從新野小吏干起,不辭辛苦。

不僅鍛煉磨礪了他們的能力,還讓新野原本繁重繁雜的政務得以合理分配。

之前因為新野城處于和平,加上劉備的仁德之名在百姓間傳的極光,

因此新野不停有外來的難民投奔。

只不過局限于新野城池矮小,加上物資實在短缺,所以一直都沒辦法發展擴張。

直到此刻,新野才算是解開束縛。

如同一匹月兌韁的野馬,飛速的在前進的道路上狂奔起來。

听說新野不僅管吃管喝,還能分田減稅,甚至有各種賺大錢的營生。

不少遭受北方戰亂兵匪之苦的百姓,都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

短短數日,新野的人口增長了近五六萬。

其中大部分還都是身體健康、底子強壯的年輕人。

畢竟在這種大亂之年,老弱病殘幾乎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徐風也樂見其成,直接一道政令下來。

開始大規模募兵,從這些新來的難民之中挑選適合當兵的種子。

體質如何還在其次,只要身體健全,沒有大病就行。

最重要的是性格,不能太膽小,見了血就暈過去,不敢在戰場上拼命,活月兌月兌軟腳蝦。

也不能太膽大,不顧後果,敢違背將帥指令,自行其是。

總之,徐風將募兵需要注意的地方交代給城中的幾名官員。

隨後便專門叫來化名單福的徐庶。

上來就直接跟他攤牌,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對方的身份。

看著一臉驚愕之色的徐庶,徐風笑道︰

「元直先生,你我乃是同姓,自然應該互相扶持。」

「你又何必隱瞞身份,只需盡力為主公辦事即可。」

徐庶則是嘆息道︰

「看來我還是小看了大唐商會的情報網。」

看得出來,徐庶這一段時間神色忡忡,似乎有什麼心事在。

所以徐風才專門找對方來談心︰

「莫非元直先生是怕我嫉賢妒能,排擠于你?」

「怎敢。」徐庶急忙擺手道。

但徐風卻是一抬頭,直接開門見山道︰

「你我都不是笨人,也不用藏著掖著。」

「你欲尋明主一展所長,完成心中抱負,卻又憂心我的存在,讓你未來難以在主公麾下盡展所長。」

徐風明白,徐庶自進入劉備麾下之後,一心都是為了劉備的大業著想。

徐庶也並非嫉賢妒能的無量之輩。

但劉備如此重用徐風,同為他麾下謀士的徐庶沒有別的情緒,那倒是有些天方夜譚了。

就比如原本歷史之中的徐庶。

明明在劉備麾下待了許久,卻直到自己迫不得已要離開劉備帳下。

才在最後舉薦了同在荊州的同窗諸葛亮。

這里面不可避免的有徐庶的一絲私心。

想要自己在劉備帳下有所成就,確立地位之後,再舉薦其余同窗前來,才不會影響自己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很顯然,徐庶被徐風這麼一通說,一時之間也是有些暗然。

「慚愧,鴻羽先生不愧是大才。」

「我還以為我這點小心思瞞得很好。」

徐風則是直接把自己的來意說了出來︰

「此乃人之常情,身懷經世治國之才,唯一擔心的不過是‘其主不能盡用’。」

「不過你倒是多慮了。」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變法治政,居中謀劃,乃我之長。」

「但臨陣指揮,兵馬訓練,戰場謀劃,乃你之長。」

徐風對自己有清醒的了解。

憑借著超過這個世界兩千年的知識,他大可以一展所長,當個超越世界的變革天才。

但戰場之事,乃是瞬息萬變。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若是真的照搬原本歷史的發展,或者是照本宣科,照抄後世兵法。

那大概率就是多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那些多听幾段評書,多看幾部電視劇,就要和當世人杰較量兵法的事情,徐風實在沒這個自信。

他這兩下子最多也就欺負欺負一些蠻勇無能之輩。

所以他當初在曹操帳下,也只是專精政略,幾乎不涉及軍事方面的建議。

最多就是從旁出個主意,點醒一下曹操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