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九章 南望江淮

為什麼有了民團,卻仍然不算皇權下鄉呢?

民團屬于半軍事化的團體,職責是農閑訓練,協助縣里維護地方治安,其他的權利是沒有的,軍政和民政是一定要分開的,否則就會遍地軍閥,那可受不了。

在古代,民政最大的權利就是征稅權和審理權。

這個權限在縣里。

雖然民間很多糾紛並不報官,宗族長者就處理了,但這是不合法的,只不過朝廷默許了,沒人去追究,這是大宗族、地方豪強崛起的基礎之一。

劉襄盯住的就是這個權利,要用鄉中官吏填補這處權利真空,不給宗族自治的空間,不想讓豪強死灰復燃。

雖然地方小吏有跟大族勾結的隱患,但那屬于吏治敗壞的問題,是另一碼事,可以用監督、調任、嚴苛律法等手段遏制。

總比什麼都不做,任由大族成為地方上的土皇帝強。

宗族社會和法治社會的分水嶺,就是鄉鎮一級的政府官員和執法部門,是否真正的納入了國家的管理體系。

他當然不會奢望直接帶領大漢進入法治社會,那不現實,可事情總要去做,就算最後不盡如人意,那就不開頭了嗎?

有些事,總要去做的。

等待不是個好習慣。

「文若好好想想吧,朕也好好想想,回頭議一下,定個章程下來,這事是一定要做的。」劉襄登上馬車,返回長安。

他要打荊州了。

楊給了他一個大驚喜,這家伙強征了扶余國、摟邑國和貘人的糧草,總計八十萬石,遼東艦隊和青州艦隊來回折返七次,全部運到了青州。

這批糧食是及時雨。

劉襄準備給這三個國王,冊封個名位高貴的王爵,作為嘉獎。

當然,那些蠻夷要是敢炸刺,他也不介意抽他們一頓,彰顯大漢的威嚴。

這並不是什麼難事,當初只佔據幽州的時候,都能嚇得他們叫爸爸,現在沒滅他們的國,那得感謝小冰河期,往北方發展不劃算。

這就是大漢的外交,四方蠻夷皆為臣妾,天朝上國予取予求。

北方三個小國不用多做理會,說回這批糧食。

只要能有三十萬石送到襄陽,他就有信心拿下南郡,佔據江北的地盤。

再過四個月,新糧收割,安平軍南征的腳步就能跟上。

糧食就是軍隊的燃料。

先期的動作並不只是運糧,蔡冒已經提為兵部侍郎,帶著勸降的任務南下了。

到底是他領著南郡蔡氏聯絡其余家族反正,坐穩兵部侍郎這個四品官位,還是劉襄南下屠滅他全家,就看他怎麼選了。

這人在征西域的時候立了功,又是曹操的舊識,已經投入了老曹的陣營,要是聰明點,繼續立功還則罷了,若是犯傻,正好以他為借口,牽連出一部分官吏,斷了曹操的羽翼。

不管怎樣,劉襄都不虧。

他給了選項,怎麼選,那就是別人的問題了。

「唉!現在的我,也要在軍事行動里面參雜政治目的了。」他搖頭嘆息一聲,也不知道自己是成長了,還是變得心黑了。

定了定心神,把思緒重新投入到江淮防線。

想打南郡,自然要面對南方軍閥的江淮防線,牽一發而動全身啊,說實話,單論兵力,安平軍在南線是比不過對面的。

東南的淮水一線,張遼和關羽兩部四萬人,跟廣陵呂布、九江劉邈、丹陽周昕、廬江劉勛、紀靈五部對峙,呂布南邊還有個吳郡陸康,這六部大軍不下于十二萬。

荊州這邊,安平軍有三萬人,張羨、黃祖有兵七萬。

每一處都是兩倍以上的兵力差距,這就是江南軍閥敢于抗拒朝廷的倚仗。

當然,裝備、戰力那就另說了,對面始終不敢主動北伐,很明顯,他們自己也知道戰力和人數不成正比。

可是,即便戰力拉胯,十九萬大軍也不是擺設,想拿下荊、揚,得做好打一場傾國之戰的準備。

劉襄不知道這兩州具體有多少人口,因為他們自己也不清楚,所以,錦衣衛派過去的探子根本就打探不出來。

按照靈帝年間的記載,揚州有民四百三十萬口,荊州有民六百二十萬口,刨除南陽郡和襄陽的兩百多萬人,再去除戰亂、災荒減少的人口,算上南下的大族,這兩州的人口應該在五百萬到八百萬之間。

還有最南邊的交趾刺史部,當地的土霸王士燮可沒經歷戰亂,朝廷黃冊上記載的兩百萬人口,估計只多不少。

董卓遷都的時候破壞太重,南洋海圖找不到了,水軍還沒模索出南下交趾的航道,陸路又都是敵佔區,劉襄想聯系士燮都聯系不上,也不知道他跟江南的幾路軍閥有沒有聯合。

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交趾的力量也得算進去。

回到未央宮,招集眾臣軍議。

第一件事就是統計米糧,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啊,戶部尚書範賢一上來就哭窮︰「啟奏陛下,戶部現有糧食四百零八萬石,去年旱災,有近兩百萬人需要賑濟,至少要兩百五十萬石才能撐到秋收。

河工勞役三十余萬,調撥口食五十萬石,金川衛勞役十一萬,調撥了二十萬石,各路大軍需要調撥的口糧至少一百二十萬石,戶部沒糧了,還缺三十萬石呢。」

真是盡職盡責!

劉襄翻了個白眼,戶部尚書的本職就是哭窮嗎?

你進入角色可真快,剛才還有說有笑的陪著去視察蜀黍呢,說翻臉就翻臉,真有職業道德。

可惜內庫只有錢,沒存多少糧食,他也沒辦法解決國庫缺糧的問題,繼續問道︰「遼東運來的米糧,到哪了?」

「遼東八十萬石糧食,運抵青州之時,只余六十七萬石,四十萬石在本地入庫,充抵青、徐、汝南等地軍糧,二十七萬石運往南陽,預計有十五萬石能夠送到,戶部會從太倉調撥四十萬石運往襄陽,當有三十五萬石能夠送到。」

範賢把運糧之事,說得明明白白,五十萬石糧草將會投入到荊州戰場,這是個好消息。

至于轉運消耗的三十萬石,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古代運糧就這樣,這還是大部分路途用了海運、漕運,還有一半是國庫走賬,就近運輸的結果。

若是一路從遼東陸運到荊州,八十萬石糧食能有八萬石到達目的地就不錯了,最大的可能是還沒到地方,糧食中途就吃完了。

這就是古代遠征的難度所在,比如打西域,比如遠征漠北,都是如此,因為海運、漕運過不去。

「五十萬石米糧。」劉襄輕聲念叨著這個數字,盯著輿圖問道︰「拿下南郡之後,是南下武陵還是東進江夏呢?奉孝有何良策?」

有了糧食,他已經不滿足只佔領南郡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