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八章 皇權下鄉

江南的士人很糾結,大部分人心中清楚,真打是打不過的,可投降又不甘心。

北方的政策是收回田地,解散部曲,世家子弟反對的不是錢財的損失,捐些家產並不是不能接受,他們支持軍閥也沒少掏錢,可兼並土地,畜養勞力的權利被剝奪,這才是難以接受的地方。

但是,真到了不可挽回的時候,命和錢之間,他們清楚該怎麼選。

現在硬挺著,不過是心存僥幸罷了,讓他們死戰,那是不可能的。

沒見著朝廷都向他們的子弟發了招賢令了嗎?這還不明白?朝廷沒想趕盡殺絕。

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了,死硬的都是傻子。

時機一到,自然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啊。

至于那些逃到南方的豪強,不是他們想要背井離鄉,而是留在北方活不下去,他們不得不堅定的支持江南軍閥,抵抗朝廷大軍。

兩個階層最根本的問題就不一樣,想法自然也不相同,人心齊不了。

這個道理周瑜看明白了,魯肅也清楚,可他們被朝廷點名征闢,沒有大氣魄的軍閥敢用他們,家族自然會被排擠。

江南的繁榮程度不比中原,能賺錢的田地、產業就那麼些,南下的大家族又多,不搶怎麼行呢?你不搶別人就搶,別人強大了就會吞並你,只能爭,不能退呀。

那封指名道姓的招賢令,就是個破解不了的陽謀。

說到底,是江南的這些軍閥沒有心胸。劉勛、紀靈、劉邈、黃祖、周昕,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貨色,太小家子氣。陸康、張仲景只有自守之心,毫無進取之意,不提也罷。

至于呂布,邊鄙武夫,背主惡賊,誰會去投他?不要面皮了嗎?也就是笮融這種卑鄙小人,才會把這條喪家之犬當做依靠。

若不是立了個什麼浮圖塔,以胡教蠱惑人心,早就被人滅了。

「劉襄稱制,若想據江而守,必須有人一統江南,登基以抗,否則名不正言不順啊,結果怎樣,那幾人仍然以太守、將軍自立,眼中只有自家的地盤,雖結盟,卻難以合力,各個心胸狹隘,毫無氣魄,絕非明主。」

周瑜很愁,他們家是廬江郡望,一旦北軍南下,避無可避啊。

「當今之世,又有何人能與劉宜程相抗?唉……公瑾苛責了。」魯肅也很愁,皇上厭惡豪族,要不然他早就跑過去抱大腿了。

非不願,實不能也。

誰是明主,還用說嗎?他也不想跟著江南的那幾個歪瓜裂棗廝混,可沒有辦法啊。

拿起長勺,舀了些混濁的酒水給周瑜斟滿,舉起酒杯,朗聲說道︰「公瑾,拋卻煩惱,且謀一醉!」

周瑜雙手舉杯,隨聲應和︰「好,千般憂愁,萬種思緒,不如一醉!」

「飲勝!」

「飲勝!」

農歷四月,夏季來臨,江南的日光變得熾烈,陽氣升騰,氣候悶熱,新綠已退,墨綠侵染大地,樹木垂枝,野草低頭,艱難的抵抗著烈日的烘烤。

兩人在萎靡的大樹之下,雜亂的蟬鳴聲中,酩酊大醉。

江南燥熱,關中卻是氣候宜人。

「昨夜新下了雨,地面濕滑泥濘,陛下當心。」範賢一邊引路一邊提醒。

戶部的典農左使在蜀郡發現了一種耐旱的木稷,當地人叫蜀黍,其實就是高粱的一種。

範賢在長安城外,挑了一處不宜灌既的台 試種,結果長勢還可以,劉襄特別高興,所以要親自過來看一看。

若真的能在干旱的台 、丘陵種植成功,那就牛逼了,至少能多出十幾萬頃田地,多養幾百萬口百姓,不宜灌既的荒地太多了,他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修建灌既渠,地形不允許,技術達不到。

而且高粱的產量並不低,睫桿還能制糖、喂牲畜,原本就是漢人的主糧之一,不存在推廣的難度。

一行人懷著激動的心情,不顧腳下的泥濘,爬上了幾十米高的台 。

這里開了十幾畝的荒地,田里的高粱已經長到了膝蓋以上,就是有些稀疏,看樣子是因為灌既不及時,發芽率比較低,但田壟里沒有多少雜草,負責種植的農人沒有偷懶。

劉襄猜測,是故意不用人工澆灌,想看看單靠雨水能有多少收成。

開口問道︰「子明預估此地產量如何?」

「回陛下,若無旱災,當有一石到一石半,若在熟田下種,當在兩石左右。」範賢回了話,又解釋了一句︰「此地貧瘠缺水,即便種植桑麻,也是劣地。」

劉襄種過地,不是食指不沾陽春水的清貴人,這事他明白,點了點頭,問跟著一起來視察的荀或道︰「文若,你覺得如何?可能推而廣之?」

荀或沉吟片刻,拱手回道︰「啟稟陛下,農事不可輕忽,需試種幾年,方可推廣。」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劉襄知道自己心急了︰「文若此言老成謀國,朕見到此等耐旱的莊稼,心神為之所奪,思慮不周了。」

「陛下心系百姓,此天下之幸也。」荀或拍了個馬屁,為的是鼓勵皇上多行仁政。

劉襄馬屁話听得多了,早已麻木,擺了擺手,說道︰「這塊地方太小,看不出實際的效果,文若、子明,安排河東、河南兩處軍屯,明年在開荒的荒地上試種蜀黍,若有不妥之處,也能及早發現。」

如果蜀黍真的不適合大面積種植,這些損失他也扛得住。

「陛下英明。」兩人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回吧。」該看的已經看過了,多看也沒用,劉襄不準備再耽誤時間了,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

下了台 ,鞋底鞋幫粘了好幾斤的泥,他一邊扶著車廂在車輪上刮泥巴,一邊對荀或說道︰「文若,朕常听聞皇權不下鄉,鄉中薔夫只是計吏輔左,協助征稅而已,里長、亭長只為賊曹下屬的治安小吏,皆不涉及民政。

可寡人起兵以來,以民團治鄉亭,軍隊調度早已直達底層,可否將治民之權一並下達?皇權不下鄉?朕心中不喜。」

這個話題涉及的問題太多了,宗族自治啊;世家大族阻礙朝廷施政啊;民間識字的太少啊;官吏增補致使俸祿太多,拖累中樞財政啊;等等等等。

總之一句話,利弊參半。

荀或覺得這個問題牽扯太大,幾句話說不清楚。

「陛下可否容臣細細思之,再做回答?」

「這事確實要仔細思考。」劉襄也知道想讓中央的權利直達底層,並不容易,旁的不說,施政成本必然增加,可他還是想做,因為他不做,這個權利就會被那些大宗族侵佔,豪強大族就會借此機會死灰復燃。

「朕已經把手伸到了鄉亭之中,那就絕不會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