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六章 士與商 態度不一

足兵足食,且耕且戰,是劉襄一直以來最根本的政策。

分田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殺人也好,贖買也好,誰阻攔分田,誰就是他不死不休的敵人。

倚仗著安平軍的戰力,這個政策推廣到了幽、並、青、冀四州,成果還不錯,現在擁有了大漢三分之一的耕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了實力最強的諸侯。

最讓他高興的是,因為二袁爭斗而引起的戰爭,讓南方諸侯還沒反應過來,給了他足夠的發育時間。

所以,他現在扮演袁術的盟友,正在跟袁紹對峙。

這個戲碼唱的越久越好。

攻略徐州不是主要的目的,分裂河南諸侯才是。

你們越打,戰爭潛力越低,而我,會越來越強。

荀彧下去安排青州的民政了,主要的問題是秋收之後給瑯琊郡的百姓分田,其次是向遼東移民,以及鼓勵士族大戶出錢,開拓朝鮮半島。

若是拓荒的效果好,順勢就能渡過海峽,攻略日本,不,現在那地方叫蝦夷,社會形態還處于原始部落的階段,听說還有些部落是更原始的母系氏族,連半島上的三韓部落都比他們強。

打進去沒有什麼難度,只看想不想和收益夠不夠出兵的消耗。

真的,以中軍的戰力,三千甲士就能橫掃那里,一群不到肩膀高的小矮人,連煉鐵都不會,難度就是地方太遠,島上又是地形崎嶇,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還賺不回錢。

別惦記那邊的金銀礦,漢代的探礦技術,跟瞎貓踫死耗子似的,不定什麼時候才能找得到呢,這期間的補給消耗,可是一筆大錢。

劉襄暫時不想冒那個險。

等造船技術再發達一些,航行技術再熟練一些,運送補給的成本再低一些,上面的金銀礦產自然是他的。

且存在那里,短期內沒人跟他搶。

假如開拓朝鮮的大族子弟,自發渡過海峽,佔據了那里,建立了邦國什麼的,那也無所謂,就當他們先幫自己搞基礎建設了,水軍發展起來以後,他們只有臣服一條路。

擔心那些都沒有用,自身強大才是硬道理。

就像他從來不擔心那些去開拓半島的家族,會不會變得尾大不掉一樣,自身強大,他們便會服從,自身弱小,袁紹、曹操這些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中原爭雄是王者局,輪不到那些菜雞參與其中。

劉襄將這些問題拋之腦後,開始批閱治下各地的呈文,諸葛瑾作為秘書郎協助處理政務,他前幾天老老實實的前來應命,家中的田產換成了黃金,家人也搬來了開陽,準備觀望一下形勢,再決定搬家的事情。

諸葛亮也見過面了,今年虛歲十一,臉比他哥圓多了,有些嬰兒肥,身形還沒長開,一副眼高于頂的紈褲樣子,完全看不出未來會成為那個身高八尺,姿容甚偉,多智近妖的蜀漢丞相。

還沒經歷過寄養在叔父家中,也沒經歷叔父兵敗身死,他移居荊州,小小年紀便要周旋在南郡的士族之間,以稚女敕的肩膀扛起家中的生計。

史書記載諸葛亮好《梁甫吟》,這是一首齊風樂府詩,一個離家千里的小青年,吟唱家鄉的樂府,這是表現志向嗎?這明明是想家了。

這段苦難磨礪了他。

自己不會把未來的臥龍先生養廢了吧?

唉!

管不了那麼多,就算養廢了也不能放走,我用不了也不能為別人所用。

他擔心諸葛亮的成長,是因為諸葛玄來拜會了,瑯琊在袁紹手中的時候,不好回來,畢竟身為敵對,太明目張膽就是逼著袁紹處理諸葛家了。

現在瑯琊到了盟友手里,他終于忍不住回家來看看幾個佷子的情況了。

對于劉襄的招攬,他婉轉的拒絕了,所以,他要帶幾個年幼的佷子回家的事情,也被阻止了。

「汝南戰亂,子瑜可是怪我?」

「有勞將軍掛心,吾怎會怪罪。」諸葛瑾小心翼翼的回答。

與諸葛家的關系,難以親近,諸葛瑾也不是真心輔佐,整理書籍,撰寫文章等本職工作完成之後,一句話也不多說,一直有種戰戰兢兢的感覺。

自己就像個大反派,囚禁了人家的弟妹,逼迫他為自己工作一樣。

真是的,在士人眼里,自己就那麼可怕,那麼不受待見的嗎?

雖然他殺的世家大族之人有點多,但那些人都違反了大漢律法,是明正典刑的判罰之後,才開刀問斬的,都有取死之道,怨不得別人啊。

好不知趣的瑯琊諸葛氏,我的耐心有限,你們若是真聰明,就別耗盡我的耐性。

劉襄搖頭嘆息,想要諸葛亮輔佐的日子,遙遙無期啊,說不定這輩子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宣糜竺來見吧。」他準備見一見這個徐州大商。

糜竺很早就投帖求見了,可那時候瑯琊未定,兵馬調動頻繁,後來又是犒賞三軍,事務繁忙,就把他給忘了。

「東海糜竺,字子仲,拜見驃騎大將軍。」

劉襄拱手回禮︰「子仲請坐,不知所為何來?」

他當然知道人家為什麼而來,水軍南下東海沿岸,徐州商船大部分被劫掠,糜竺的船隊損失慘重。

確實極其慘重,雲帆營半數主力帶著青州艦隊,堵住了航道,徐州出來的人、船、貨物全都沒放過,頗有一種片帆不得出海的架勢。

「將軍討伐不義,吾特來勞軍,願獻上糧食三萬石,黃金兩千斤,以壯軍威。只是東海有海盜出沒,資財運不出來,還望將軍能出兵接應一下。」

糜竺是實在沒辦法了,東海黃巾鬧得很凶,他家在海邊的胊縣,能守住縣城就不錯了,陸路的交通根本無法打通,就靠著海路行商,現在海路也不通了,家族已經陷入困境。

坐吃山空可不行,他還養著那麼多人手,等不得呀,必須盡快找到出路。

佔據瑯琊的劉驃騎就是他的出路,這位驃騎將軍的正妻是中山甄氏的嫡女。

中山甄氏是河北的豪商,東海糜氏是河南的豪商,也差不到哪里去,他們能攀高枝,我也能!

投資諸侯,誰不會呀?

就是甄氏眼光準,劉驃騎還沒發跡的時候,他們把握住了時機,不但資助錢糧,還結了姻親,當真好手段。

「子仲高義,吾愧領了。東海黃巾猖獗,短期之內難以剿除,何不帶著家人遷到北方居住,子仲有大才,可願來我身邊相助?吾可不是袁本初那種目盲眼瞎之輩,賢才當面卻認不得。」

劉襄理解糜竺為什麼稱袁紹為不義之人,他曾經是陶謙的別駕從事,對于袁紹這種殺人奪地盤的,自然看不上。

主要是沒宣布罪狀,師出無名,確實遭人詬病。

漢末三國時期,雖然諸侯亂戰,但也要講究個名正言順。

因為頭上還有個皇帝呢,甭管皇帝有沒有實權,他們名義上還是皇帝的臣子,當的是大漢的官。

大部分行為,還是要符合主流價值觀的。

主要是得讓人覺得你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亂世之中,道德淪喪,大家缺乏安全感呀,內心之中更願意跟著有規矩的人混。

毫無顧忌,想干嘛就干嘛的人,滿足不了大部分人對于安全感的追求。

得到漢獻帝的曹操,舉著繼承漢室大旗的劉備,團結江東士族的孫權,這三個勢力,要麼有大義,要麼自己建立規矩,符合了亂世之中的主流需求,所以他們才能月兌穎而出。

劉襄的思維有些發散,邀請糜竺也就是隨口一說,來不來還真是無所謂。

他沒有利用這個富商取徐州的意思,東海糜氏也沒有這個能量。

糜竺聞言卻是心中驚喜,這次拜訪只想拉拉關系,投資諸侯可沒那麼容易,特別是劉驃騎已經羽翼豐滿,想被重視,得付出極大的代價。

現在卻直接被人看重,頗有一種被上位者認同的自豪感。

他沉吟片刻,決定趁機投身,站起身來,雙手作揖,鄭重的行禮一拜︰「願為主公效力。」

劉襄眨眨眼,這算納頭便拜嗎?自己現在也有這種魅力了?

他高興的起身扶住了糜竺的雙手︰「哈哈哈,得子仲相助,吾心中歡喜,君有大才,便如古之管相,定能助我平定亂世,還百姓太平。吾欲征闢汝為從事中郎,還望子仲屈就。」

被人比做管仲,糜竺極為高興,朗聲說道︰「竺不才,願效綿薄之力。」

糜竺這麼干脆就投身效力,緩解了劉襄在招攬諸葛家的時候,所留下來的挫敗感。

世家和商賈對自己的態度,還真是差別巨大,幸虧他不會把世家當做自己的根基。

諸葛亮,只是特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