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七章 談判吧

八月十一,劉襄接到了兩封戰報。

界休俘敵三千,捕獲征西將軍長史劉艾。

攻克永安,殺敵六百,俘虜兩千三,繳獲船只一百零八艘,糧草四萬石。

再加上昨日一戰,斬殺董越及部下一千四百人,俘虜步騎四千六百。

統計了一下這些時日的戰果,俘敵近萬,殺敵四千有余,老董已經損失了一半的兵力。

不能再打了。

他需要董卓活著,或者說,他需要一個強大的涼州軍團,為他開啟亂世的大幕。

該談判了,這種時候,董卓不會再有進攻並州的念頭,他不是不知進退的瘋子。

廬蓬設在涼州軍營北門外三百步,劉襄坐北朝南,置酒以待。

董卓帶著幾個從人大搖大擺的走進廬蓬,敷衍的拱了拱手就算見過禮了,坐下之後二話不說,先干了一碗酒。

「好酒,綿密甘甜,果然好酒。」

「你就不怕我毒死你?」劉襄調侃道。

「怕也沒用,喝都喝了。」董卓一副混不吝的樣子︰「大軍在側,後路被斷,某輸了。你不會想讓董某卑躬屈膝,搖尾乞憐吧?等你把我打到山窮水盡再說。」

他清楚對面不想打了,否則誰會在即將大勝的時候談判。

這仗輸的冤枉,內賊也沒找到,他雖然不服氣,但輸了就是輸了,大丈夫能屈能伸,保住老底才能東山再起。

「又不是第一次敗給我,干嘛這麼不忿,放心,你我之間沒什麼深仇大恨,我不會為難你的。」劉襄笑得極為開心,敲竹杠總是讓他心情愉悅。

「這次又想要什麼?」

董卓回想起了用河西種馬贖命的日子,轉眼已快四年,對面之人長大了,自己卻老了,讓他突然有些唏噓。

「九千九百俘虜,我可以還給你。」

「看樣子老夫得割肉。」

劉襄微笑著伸出兩根手指︰「不多,兩千鐵甲,兩千強弩,再幫我殺了並州士族十三家。」

這十三家士族是隨著劉虞撤出並州之人,劉襄不好明面上殺人,留著又是隱患,所以他想借刀。

他們這次能搬動董卓來打自己,下次肯定會鬧出別的動靜,留不得。

董卓心里發苦,鐵甲、強弩讓他肉疼,但不是拿不出,可屠殺士人的罪名他擔不起。

「為何要殺他們?」

「我好殺人!」

「那你自己動手啊。」

「我不敢。」

董卓出離的憤怒了︰「你不敢我就敢呀?」

「那我不管,兵馬和那些士族,你自己選一個,俘虜的劉艾也可以還給你。」

董卓被劉艾的名字吸引了注意力,眼珠轉動,不動聲色的問道︰「劉艾被你抓了?」

「跟偷襲的偏師一起抓的。」

「看樣子不是劉艾出賣的我。」董卓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內賊到底是誰呢?

他陷入了沉思,即是在考慮內賊的問題,也是在權衡名聲與兵馬該要哪一個。

劉襄開口給他支招︰「我可以把硝制的人頭也還給你,你拿到朝廷那報功,就說斬獲的黃巾賊寇,然後再索要軍械。那些士族,你可以派手下的胡人去殺,頂多有個御下不嚴,縱容胡人劫掠的罪名,沒什麼大不了的。」

董卓翻了個白眼︰「鐵甲、強弩哪那麼容易要來?」

「你不要更沒有。」

「行吧,何時放開道路?」

「先給我鐵甲強弩,然後我軍撤出永安,之後再交接俘虜。」見董卓面露猶豫,劉襄又補充了一句︰「我的信譽你還信不過嗎?又不是第一次了,何必扭扭捏捏?」

董卓嘆息一聲,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啊。全軍覆沒和帶回兩萬大軍,該怎麼選,一目了然。

「按你說的便是。」他承認失敗,接受贖身條件。

兩人都沒再提並州的十三家士族,他們的結局已經定了,沒必要廢話。

此後的事情並沒有什麼波折,劉襄得到軍械,張郃所部帶著繳獲回軍,順手還領回了七八千願意跟隨他們,來並州種地的百姓。

董卓上表朝廷,擊敗黑山賊寇,斬敵首四千有余,因士卒疲憊,戰具折損,大軍回返永安修整。

當夜羌胡作亂,縱兵河內諸縣,殺傷逾萬,劫掠資財無數,董卓急忙調大軍南下平亂,歷時半月有余,方才安定河內,繼續回軍永安與黑山黃巾對峙。

八月底,劉艾告別前來相送的徐榮,領著近萬俘虜南下。

安平軍與涼州軍界山一戰,最終決定了並州三郡的歸屬。

劉襄半個多月前就留下大軍,只帶宿衛趕回了幽州,實驗田要收割了,育苗插秧的技術到了最終檢驗之時。

與他一般趕到涿縣的,還有幽州八十五個縣選出來的各鄉擅長耕作的農民,依著漢人尊老的傳統文化,來到此地的基本都是老人。

自年初開始,範賢帶著屬下在各縣講解育苗插秧的技術,又詳細的闡述了推廣水田的好處,有劉襄的名聲背書,各鄉百姓早已蓋好暖房,但心里不踏實,就等著實驗田的收成安心呢。

所以,劉襄下令,讓他們自己選出代表,過來親眼見證。

這就造成了,四、五千人圍繞著八畝稻田翹首以盼的壯觀景象。

吏員當眾丈量土地,百余青壯開鐮收割,當場月兌粒稱重,八畝田地共收稻谷二十四斛八斗有余,每畝三斛一斗,因稻谷比麥粟重,畝產重量為三石半,換算到現代的計量單位,就是二百一十斤。

人群騷動了,今年遭災,其余田地雖然還沒收割,但有經驗的老農都知道,能有往年一半的收成就不錯了。也就是仗著幽州的賦稅輕薄,農民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田稅,否則,他們就得考慮逃荒的問題了。

而將軍弄出來的先育苗再插秧的水稻田,比豐年還要高產一兩成,這是上天護佑啊。

必須換水田!

必須插秧!

誰不讓跟誰急!

「將軍仁德,果然沒有欺騙我等。」

「祖宗保佑,能活在將軍治下,是我等小民的福分吶。」

人群議論紛紛,推廣水田以及育苗的最後一處障礙宣告消失,不斷有人向劉襄所在的方向行大禮,口中高喊著「將軍仁德」「將軍恩義」。

劉襄微笑頷首,一一回禮,命令設宴,要款待來此的老農。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千農宴,以此來開啟改換種植結構和種植方法的農事改革。

範賢怕他做出錯誤的判斷,趕緊解釋道︰「實驗田精耕細作,施肥三道,灌溉及時,產量有些虛高,民間推廣種植,產量肯定會回落。」

「會減產多少?」

「上田三石左右,下田兩石以上還是能達到的。」

劉襄放下心來,推廣以後,這個產量足以養活百姓,足以供給大軍。

水田抗旱澇能力強,產量也相對穩定,夠用了。

「旱田育種插秧之法可行嗎?」他問道。

改換田地這事是絕對不能一刀切的。

範賢詳細的解釋道︰「可行,但沒必要,現有的田地大多在河水流域,這些年主公又命人挖掘了眾多的引水渠道,打了繁多的水井,大部分都符合改換水田的標準,就算一些桑麻田也能改。

剩下的一部分,可以置換為種植果樹、桑麻、菜蔬的田地。主公,幽州的糧田有點多,各處織造工坊極缺絲、麻等原料,只能在外州販運,成本居高不下,不是長久之計,城中的百姓也缺菜蔬食用。不能只種糧食啊。」

劉襄點點頭,這是幽州百姓的生活條件好了,需求多了,好事。

「子明,秋收之後改換水田,你要多費心了,桑麻田置換的事情也一起辦理。菜蔬、果樹什麼的,去開荒吧,丘陵、山地有得是。下個文,三年免稅,其後兩年減半,開出來的田地歸本人所有。」

說完又強調道︰「糧田要保證數量,每丁分的十畝永業田,必須用來種糧。糧食不怕多,有糧,人心才能安穩。」

這一點他很堅持,有糧才能養人,才能做到他想做的事情︰

足兵足食,且耕且戰。

攜北地之眾,南向以爭天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