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七章 長此以往

別看大宋的蒸汽艦艇徜徉四海,火車開始投入了實用。

問題依舊很多,機械故障率很高,尤其是西洋的艦隊,經常要在路上一邊走,一邊維修機器。

鍋爐都炸過。

慶幸遠航的船至少都是四台小型蒸汽機組成的機組,哪怕同時壞了兩台,還有至少兩台可以工作。

倒是李敬留下的制度,被嚴格執行,工匠技術好了很多,也在不斷的改進設備。

現在下的水艦艇和機器,別看跟原來的設備區別不大。

加工精度帶來的機械精密程度,顯著提升。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軸承等易損件的材料上。

水師艦艇編組遠航,不得不帶上大量的易損件。

好在李敬從三司鐵桉上調了二十多個人,新建了一座高爐,用坩堝對上百種合金鋼材的配方,進行詳細的數據測試。

前期有些理論支撐,做起來的還比較快捷。

到後來,李敬腦子里東西不夠用了。

測試就更加復雜,因為李敬沒有足夠的辦法甄別鐵礦石和各類礦石之中的雜質。

只能用大量試驗,總結這些材料跟成品鋼材韌性,強度各種數據之間的關系。

他離開登州的時候。

細三司和鐵廠管事每周會把試驗的情況,做成資料,送到喬清瀾手中。

喬清瀾讓身邊的侍女整理後,也會抽時間看一看。

看看試驗出來的材料數據是否滿足那些易損件的要求。

正在喬清瀾還沉浸在機械結構的世界里。

忽然被人一把從身後抱住。

渾身一顫。

剛準備喊人, 然懷抱和氣味那麼熟悉。

「王爺,你怎麼回來了?」

復興報上登載了汴梁科舉,太學,三司三場考試的時間。

人在川陝四路的顧無雙還算著時間去汴梁,跟李敬一起回來。

喬清瀾都沒想到李敬會中途回來。

「難得跟那些腐儒一般計較,在汴梁徒惹一肚子氣,還不如回來,陪著我的清瀾夫人!」

「王爺就不要哄小娘子開心了,書倩和淺淺都在臨海居,你是不是把侍女變成了小妾,面對書倩他們心里有愧,躲我這里來了?」

「怎麼會,獨樹一幟的才女,名滿天下的喬爵也信不過王爺,王爺太傷心了!」

「女人能讓大宋傳奇靖王爺傷心?還真是笑話,傷心了怎麼不去找那幾個名動京城的長公主開解,你們不是相交莫逆?」

哎,這女人太清醒,太好強,不好騙。

不就是那點事情嗎?

沒事就拿出來扒拉。

看著喬清瀾惱怒的模樣,李敬也懶得觸霉頭了。

跟她揮揮手,干脆準備回臨海居。

祁虹人在汴梁,說實話,李敬對陳書倩,蘇淺淺兩個小妾帶孩子,還真不是很放心。

再說,顧無雙和喬清瀾的兒子也在臨海居,雇人帶著。

女乃媽再好,也得去看看才放心。

倒是李敬一走,喬清瀾忽然心緒不寧起來,李敬是個好脾氣,這些年,從來不計較自己的刀子嘴,每每還出言哄她,今天這是怎麼了。

想到這里,連手上的資料都看不下去了。

收拾好了桌子。

急忙關門讓馬車送自己回臨海居。

臨海居都炸了。

汴梁皇宮殿試里的事情,傳的沸沸揚揚。

喬清瀾听幾個回來的禁衛閑聊,听的心驚膽戰。

她萬萬沒想到,看似忠厚的趙桓,曾經對李敬那麼欣賞和信任的趙桓,醞釀著解除李敬等人的兵權。

宗帥辭官,太後集英殿下令殺人。

李敬回來時候,都沒顧得上帶上祁虹她們。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怎麼跟沒事人一樣。

急急忙忙的喬清瀾沖到李敬院子里,結果李敬帶著兩個小妾,到了自己院子。

四個孩子兩個在跑,兩個在李敬手里抱著,身邊圍滿了人,一副其樂融融的場景。

既然跟皇帝鬧掰了。

這時候不應該召集下屬,起兵逼宮嗎?

最次也應該聯絡麾下將領,準備自保。

怎麼會這樣,宗帥也來了宅院里。

難道李敬認命啦?這不可不是李敬的性格。

「清瀾回來啦?別听那些人胡說八道,什麼事都沒有,讓你父親和船廠,鐵廠那些管事安心。」

喬清瀾看見宗澤主動跟自己打招呼,還讓自己安心。

有些不好意思。

連忙給宗澤行禮。

「謝過寧王爺,王爺安好,怎麼不把你家孫兒一起帶來?」

「我那幾個孫子年齡都大了,不好玩了,倒是有兩個外孫女,準備接到登州來,清瀾遠不遠跟我攀個親家,你看中那個挑那個!」

「宗帥,你下手晚啦,遼陽王,雲王在孩子剛出世,就遞上了孫女和女兒的生辰八字!就連淺淺和書倩的兩個孩子,也被陳書令使和黃三司使定下了!」

宗澤哈哈大笑,一點沒有被人拒絕的覺悟。

倒是有些佩服李敬跟大宋朝堂的文武大臣,勾連之深。

李敬沒等宗澤再次開口,邊低聲在喬清瀾耳邊低語。

「宗帥去西洋時候,女兒病故,兩個外孫女現在雖然不至于被人虐待,可是他擔心自己百年以後,宗穎兄再遇見什麼挫折,外孫女也會被連累。他在托孤,想讓兩個外孫女跟你學機械,造船!」

「宗帥盡管把人接來,兩浙雖然也開設女校,可未必有登州的好,若她們完成中學,對機械或者造船有興趣,我自當收為關門弟子,全力教授!」

「好,好,好,等兩個丫頭來了,我就讓她們給清瀾行拜師禮!」

救回了趙桓。

別說宗澤覺得自己功德圓滿,就連李敬,他也覺得大宋將軍對皇帝仁至義盡。

如今大宋新添這麼多疆域和諸侯國。

沒有幾支精銳的強悍宋軍,別說海外的疆域,藩屬國守不住。

恐怕臥薪嘗膽的金人,也會不甘寂寞。

集英殿上學子出亂國之策,宗澤非常生氣,他更加生氣的是李綱和趙桓居然無動于衷,甚至想借用學子文章,敲打李敬。

當著趙桓辭官,不僅表明他反對趙桓的做法,還包含了剩下風燭殘年不會效忠趙桓的態度。

不為君王效力,總要想想自家的事情。

若是有可能,他願意把孫兒,孫女一起托付給喬清瀾。

在官場浮沉大半輩子,為大宋盡心竭力,鞠躬盡瘁。

到頭來,還不如那滿世界玩耍的李敬對國家民族貢獻大。

李敬一句話,宗澤奉為真理。

科技,才是大宋的未來。

為什麼改革學制,為什麼把雜學放入科考,太學生入學考試,而且年年逐步加強權重比例。

趙桓可以說是眼睜睜看著李敬用科學來打敗金國。

居然開起了改革的倒車。

妄圖讓大宋再次刀兵入庫,馬放南山,回到積貧積弱,北方諸侯誰都能欺負的大宋,讓我邊境宋人,在別人打草谷的馬蹄下申吟,豈有此理。

想到這里,一臉笑意的宗澤,收斂了笑容,再次搖頭。

「清瀾,李敬不是去找你了嗎?怎麼你們兩個一前一後的回來?」

朱璉在觀海樓看見兩人一前一後的回來,喬清瀾還一臉焦急。

也跑來了喬清瀾這個院子。

一句話問的喬清瀾滿臉通紅。

她可沒臉說自己正在跟李敬使小性子。

听見汴梁的事情著急。

「啟稟太後,我也剛放下手上的事情!」

隨便編了一個理由,喬清瀾心虛的看著李敬,李敬仿佛沒听見一樣,跟朱璉身邊的趙柔嘉招手,趙柔嘉也用燦爛的笑臉回應。

這些年,趙柔嘉長大了。

也許因為李敬身邊眾多侍女,小妾環繞,她很少進李敬的宅院,也沒進過這里。

可是她還是極喜歡孩子,看著李敬抱著兒子湊到她面前,她還是伸手模了模。

「女帝,靖康大陸那邊送了幾頭活的野牛過來?」

「真的?」

大宋律法規定,不準宰殺耕牛,病死的牛,也被李敬修改律法,不準吃。

靖康大陸的野牛不算耕牛。

肉味卻比耕牛更加鮮美。

只是那些野牛性子烈,哪怕受傷或者掉入陷阱,被逼到籠子里,也運不到大宋來。

因為路途遙遠,這些野牛根本不吃人提供的東西。

以往的嘗試,在路上就活活餓死了。

這次的活牛,可費了當地水師駐軍和靖字軍的好多功夫,圍困牛群,用陷阱捉了小牛,然後在修築了圍牆的牧場放養,逐步適應了有人投喂,然後才趕到籠子里運來的!

「牛在哪里?我們可以吃牛肉了嗎?」

「總共七只小牛,四公三母,最大的還不到兩歲,我已經通知水師把兩只公的送來,其他可以先養著!」

「好啊,土豆頓牛肉,我好像聞到香味了,對了,還有牛肚也極好吃!」

听見趙柔嘉已經忍不住等不了小牛長大。

宗澤,朱璉都哄笑起來。

笑過以後,忽然想起了趙桓。

想必靖字軍和水師,本來是運回來孝敬趙桓的,如今李敬一生氣,根本不管他了。

殊不知,此刻的趙桓,哪有心思吃牛肉啊。

當他知道李敬從汴河碼頭乘船出海,朱璉帶著女兒和宗澤也乘船追去。

整個人都慌了。

急病亂投醫,出宮急吼吼的找到了鄭憐玉。

鄭憐玉氣的當著他的面,摔了杯子。

「上皇如何此番不智?李綱若有能為,昔日就該抓住東京保衛戰之契機,整頓汴梁勤王兵馬,為大宋禁軍換血,利用組建自己的力量,穩固相位,從而穩固大宋江山。不至于河東葬送了種師中,還把自己坑進去了!」

鄭憐玉不懂軍事,但是不等于她沒有見識,眼看著李敬,宗澤如何調兵,如何練兵,回頭再看昔日李綱的做法,簡直就是貽誤戰機。

就這樣的人,死不悔改,還看不清楚宗澤和李敬的長處。

還能被趙桓重用。

還恩科主考官。

鄭憐玉簡直不知道趙桓究竟要干什麼。

「母後,可是李敬目無皇家,又羅織黨羽!」

「李敬河東之戰,救了數百上皇,太太上皇的嬪妃,還有朝中重臣,皇子,長公主,包括妾身,這麼多人都感念李敬恩德,若這些人對李敬的敬佩,支持,算是李敬羅織黨羽,我也好,朱璉也好,包括你也好,也是李敬黨羽!」

「眼下李敬,只手遮天啊,連朕的妹妹,女兒也要要用來討好李敬,長此以往,宋人眼中哪有皇家威儀!」

鄭憐玉著實覺得好笑。

皇家威儀,靖康之難,你們父子自己作死,葬送了趙氏的皇家威儀。

若自己是李敬,借山東兩路的勢力,建立小朝廷,管你趙桓什麼孤兒寡母。

直接把天下取了。

哪里還用得著絞盡腦汁去求金人,把你放回來。

讓你欺負自己。

就這樣的李敬,他一手遮天又如何?

「上皇,玉盤確實是得到我的默許,去接近李敬的,但是你的妹妹是什麼性格,你應該清楚,包括福金,瓔珞,那份驕傲舉世罕見,天下間,試問有誰能勉強她們去伺候別人,包括你在呢,也只能把趙福金灌醉了送人!」

把誓死不從的趙福金灌醉送給完顏宗望,雖說是朝中奸佞的主意,可是趙佶和自己若有一個不同意,誰敢去做。

鄭憐玉舊事重提,趙桓臉上火辣辣的。

對自己這些妹妹,他愧疚的很。

「不管是玉盤,還是福金,瓔珞,都是自願去跟著李敬的,她們連名分都不要了。李敬起初根本不想接受,可是李敬看我和朱璉整天提心吊膽,又熬不住幾個長公主的熱情,不得已才從了,你明白嗎?」

而且鄭憐玉還沒氣過,才不管自己已經辭位,趙桓是不是太上皇,繼續往下噴。

「再說柔嘉,二龍山柔嘉要不是踫見李敬,早就成了一堆黃土了,李敬對柔嘉,就像是對自己女兒,他要是有半點歪心思,恐怕你的皇後和公主,都是李敬的人的,這樣一個人品高潔的臣子人家不稀罕你的皇位,他勵精圖治,苦心為大宋征戰,為百姓造福,為大宋延長國運,你居然說人家一手遮天,莫須有的認定謀逆!」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試問上皇,那個見識卓越的臣子,敢效忠你這樣不能同富貴的帝王,別說主持一課恩科,就是讓你和李綱主持十科,百科,也選拔培養不出讓國富民強的國之棟梁,還想建立自己的班底?你也不想想,現如今的大宋重臣,那一個不是靖康之難患難中的忠勇耿直之士,這樣的人被你妄想的班底淘汰,棄用,天下人如何看待你這個帝王?歷史又會如何評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