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零八章︰黃敘水淹三軍

汾水又南逕汾陽縣故城東,川土寬平,峘山夷水。

《地理志》曰︰汾水出汾陽縣北山,西南流者也。漢高帝十一年,封靳強為侯國。

後立屯農,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

山有羊腸阪,在晉陽西北。

羊腸阪,又被稱之為中原地區的茶馬古道。

這條古道,蜿蜒在崇山峻嶺間,在秦耀的前世,這條古道有著「北達京師」,「南通伊洛」的作用。

不知有多少擔山工,挑著煤炭,行走在這個腳邊就是萬丈深淵的崎嶇古道上。

「羊腸阪"因盤亙在山間、崎嶇纏繞似羊腸而得名,它事實上可以指代著名的"太行八陘"中的第二陘——太行陘。

太行山始于河南濟源,終于北京,加上余脈,綿延千里,盤踞在華北平原與山西黃土高原之間,平均千米的海拔宛若天然屏障,阻隔或者說維護著東西兩地。

清代著名地理學家顧祖禹稱之為"天下之脊","若夫或主或臣,建功立宗,尤顯聞于後世,則有決羊腸之險,塹此山之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使得太行山成為古今戰爭爭奪的焦點︰匈奴、鮮卑、突厥、蒙古等塞北游牧民族進入華北平原,需要先由山西北部穿越太行山;想要雄霸天下的帝王也需要踞太行而動。

但太行山受地殼板塊強烈擠壓,形成褶皺與斷裂,出現形勢險要的八條峽谷通道,即著名的"太行八陘".

"羊腸阪"所在的太行陘為"太行八陘"第二陘。晉啟南陽(覃懷即沁陽一帶,在春秋戰國時稱南陽)成霸業,秦奪南陽爭天下,光武經略河內主中原,爾朱氏丹道起兵反北魏,宋太祖掌控懷川統天下,無不說明了其重要性。

從政治戰略的角度上講,"得中原者得天下"、"得覃懷者得中原",然而如果不佔據太行天塹只會使"得覃懷者"陷入月復背受敵的窘況,而佔據太行陘便可實現其"南控虎牢之險,北倚太行之固"的政治戰略企圖。

(PS︰覃懷為夏朝地名,即為此時袁紹盤踞的河內郡。)

太行陘大概形成于戰國之前;從戰國時起,與軹關陘和白陘成為由並州入司隸的交通和戰略要道。

但自宋代以後,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改走河北平原,太行陘和軹關陘、白陘一樣,逐漸為兵家所輕。

羊腸倉作為曾經的一大糧倉,羊腸阪又作為西北方向的敵人南下的交通要道。

在匈奴南遷之後,如今早已廢棄,在這塊地方,只有一座低矮的城池,稱之為汾陽城。

若秦耀在此,一定會記得,這個在他前世,被稱為汾酒之鄉、核桃之鄉、小米之鄉、廚師之鄉和華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有名城市。

而如今,這只是一座破爛不堪的小城池罷了!

黃敘奉命領兵九千,把守羊腸倉之後,便屯兵于汾陽小城,以據匈奴之患。

背靠太行山脈,黃敘縱使只有兵卒不過萬,依舊在面對當于骨都侯南下的兩萬兵馬之時嚴防死守。

在得知晉陽被圍之後,小將黃敘幾度打算放棄羊腸倉,抽調兵力回援。

奈何,對方似乎知曉己方這邊的形勢,幾度派人攻打,企圖越過汾陽城,進入羊腸阪!

黃敘沒辦法,此時抽調兵力回援,無異于將這交通要道拱手相讓,只得按照原有部署,幾番擊退來犯之敵!

黃敘深知,以己方分派而來的九千兵馬。

共有三千弓弩兵,五千步兵和一千的大盾兵,依靠山川地勢之利,尚能阻敵于外,但若急于求成,于平原一戰,在對方那些如狼似虎的悍卒鐵蹄之下,將是自取滅亡也!

多日來的攻防戰,也讓黃敘看到了對方南下的決心,更是堅定了他必須堅守住這個晉陽北門戶的信念!

至于晉陽之危,他只能選擇相信主公和幾位先生能夠作出相應對策!

連日來的焦灼戰,打的雙方都是筋疲力盡,仿佛天公都看不下去了,給這場打得火熱的攻防戰降下了一場大雨!

雙方罷兵。

當于骨都侯率領部下在汾陽城西北方向的地勢平坦開闊處扎下大營。

這等暴雨,當于骨都侯一點也不擔心黃敘敢讓自己的手下在這個時候從崎嶇險峻的羊腸阪離開回援晉陽!

黃敘率部,龜縮在了汾陽城。

雙方都知道,當大雨停歇之後,便是大戰再度開啟之時。

可這雨一下,就是足足五天!

汾陽城內,甚至已經是看到了積水。

多日來的交戰,以及內心掛念晉陽戰局的心情,讓小將黃敘整個人都變得肅穆起來,像是一頭蟄伏的凶獸,讓原本的手下都不敢直視他。

「將軍!」

黃敘的副將,一名曾經落王村的村民匆匆趕到。

黃敘收回接雨水的手掌,半只衣袖已經盡數打濕。

「都安排好了嗎?」

副將拱了拱手︰「按照將軍吩咐,已遣一千步卒冒雨前往北山,一路相安無事,敵方並沒有派出斥候打探情報!」

北山,乃是位于太原郡和雁門郡的交會處,越過北山,則是到了雁門郡西南部的樓煩縣。

而養育了整個太原郡的汾河,便是由北山發源而來,自北往南,一直匯入到養育了華夏大地數千年的母親河-黃河!

這麼大的雨,除非當于骨都侯不把馬匹當財富,才會派出斥候四處打探情報。

連著五日的暴雨,此刻日近黃昏,天色突然放晴,甚至在天際,還掛上了一抹絢麗的彩虹。

多日不苟言笑的黃敘在見到這抹彩虹的時候,嘴角竟是止不住地上揚起來。

「真是一個吉兆啊!」

副將不解其意,低眉問道︰「將軍,你讓兄弟們不惜冒雨也要趕到北山,阻斷水源,此舉為何啊……此時並非汛期,也非枯水期,哪怕是下了幾天的大雨,也不會造成澇災,阻斷水源,也不會讓敵軍沒有飲用水……」

副將不無擔心道。

這時代,可沒有秦耀前世那麼方便的自來水管道,一應用水,皆取自就近的水源。

諸多城池也都依河而建,如果截斷一地的水源,那就會導致當地人無水可用!

黃敘的這員副將,也算少有的跟著學了一些兵法韜略的,以為黃敘是打著斷絕水源的想法呢!

作為太原當地人,副將不得不提醒黃敘。

三四月份,河水屬于平水期,如果黃敘是擔心連天大雨造成澇災而阻斷水源,大可不必。

但若是想著讓敵軍沒有飲用水,副將只能說……異想天開!

黃敘瞥了他一眼,笑容神秘道︰「沒有澇災,我們就給他們創造一個澇災!」

沒等副將追問,黃敘繼續道︰「我讓你收集打造的船只怎麼樣了?」

副將連忙回答道︰「已經按照將軍的命令,打造出了足夠上萬人乘坐的船只!」

「好,你讓兄弟們隨時等待我的將令,一旦天色放晴,便是我們的反攻之時!」

副將不解,只得應下。

五天連綿大雨過後,灼熱的太陽再度炙烤大地,整個羊腸倉地區,都像是成了一個放在火堆上烘烤的大蒸爐,熱浪洶涌,讓這些習慣干燥的北地人十分難受!

當于骨都侯部見這兩日黃敘繼續龜縮汾陽,沒有異動,因為天氣酷暑難耐的原因,也沒有選擇強攻。

兩方在一場大雨過後,陷入了難得的平靜。

這天,黃敘帶隊,行走在整個太原的母親河,汾水河畔。

看著已經淺了一半的河床,黃敘咧了咧嘴。

「時機成熟了,即刻傳令,讓屯于北山的兄弟們,決堤!」

副將渾身一震,看著干涸了一半的汾河,這才後知後覺的明白了黃敘的用意!

借助突如其來的雨勢,在汾河上流截斷水源,高築堤壩!

命令手下收集打造足夠萬人乘坐的船只!

可憐當于骨都侯,還被蒙在鼓里!

殊不知,殺機已近!

這些不事農耕的外族人,在見到汾河水干涸了一半的時候,也不會聯想到其他方面,又因為前幾日充沛的雨水,水潭隨處可見,飲用水完全不成問題!

誰還會去管一條河的水流情況?

是夜,黃敘率領剩下的八千人,登上了汾陽城的最高處。

城外,密密麻麻用粗繩捆綁好了上千條的船只。

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望向北面方向。

轟隆隆!

哪怕相隔甚遠,都能听到宛如雷霆震怒般的咆哮聲!

來了!

黃敘心神一震,成功與否,就看今日!

而駐扎在離汾陽城十里地的當于骨都侯大營,原本已漸入夢鄉的兩萬大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轟隆聲震醒。

當于骨都侯被嚇了一跳,拎著甲冑就跑出了大帳。

「發生什麼事情了?」

見所有人望向北面,當于骨都侯高聲問道。

手下士兵也不知道,只知道聲音來自北方。

正當以為只是一個意外時,就有眼尖的人嘶聲高喊道。

「那是什麼!」

放眼北望,一條白線如萬馬奔騰,憤而朝著當于骨都侯的大營呼嘯而來。

待到離他們只有一里地的時候,眾人才是看清了夜色下的場景。

這是……巨浪!

身處內地,何時見過這種只有海邊才見過的滔天巨浪。

當巨浪來襲之時,當于骨都侯甚至來不及傳令三軍做出應對之策。

洪水滔天,在天地之力下,兩萬大軍只能算是一只只渺小的螞蟻,頃刻間便被吞沒。

一時間,不善游泳的南匈奴人被淹死、嗆死者無數!

在洪水席卷之下,這些內心恐懼的匈奴人,甚至發不出一聲有效的求救聲。

當于骨都侯下令扎營的地段,本就是這片山區少有的窪地,也只有在這平坦之處,才能彰顯出他匈奴鐵騎的最強戰力!

沒想到,這處用于發揮他匈奴騎兵戰力的窪地,卻成了他兩萬大軍的埋骨之地!

整個羊腸倉地界,不足一個時辰,成了一個澤國!

哪怕是地勢較高的汾陽城,此刻也被淹沒了足足一人深!

「全軍都有,乘坐船只,往西北方向進發!」

「諾!」

見到了這般天神之力,知道這次水淹三軍之計出自自家主將之手,黃敘手底下的八千人馬頓時陷入極度的興奮。

難得一見的是,在這個原本干旱的北地,竟然有上千條簡陋的船只,在這人為造成的澤國之中航行!

哪怕是最驍勇的騎兵,在水里,也發揮不出半點的實力!

當黃敘率部趕到時,水勢已經稍退,可以看到一個個抱著漂浮物在水中求救的匈奴士兵!

黃敘立即下令,先用箭矢掃射,替未盡全力的大自然力量貢獻了一手補刀收人頭。

一夜過去,洪水滔天的羊腸倉地界,終于是在汾河的自我調節下,大水漸漸退去,露出了已經是泥濘不堪的地面。

黃敘帶隊跳下已經擱淺的船只。

經過一夜的補刀,死在他們刀箭之下的匈奴士兵,恐已近萬數。

剩下的幸運兒,也早已在洪水的折磨之下失去了原本的戰斗力。

能趴在地上往外噴水的,已經算是比較活泛的了!

遍地尸體,當于骨都侯苦心扎下的大營,早就成了一地殘渣。

反倒是原本屬于這些匈奴士兵的坐騎,受損的只在少數。

這當然是因為馬兒天生就會游泳。

這次的洪水,來的快,去的也快,畢竟不是南方,想要洪水泛濫數日,乃至上月,在這北地顯然是不現實的。

很多馬兒被洪水洗禮之後,竟是歡快的在地面上踏著步,渾然未覺,它們的主人已經是成了一具具的尸體。

黃敘立刻下令,收攏馬匹,俘虜對方士兵。

八千人,立刻投入到了清掃戰場的工作中。

早就失去了戰斗力的匈奴人,在面對他們的大敵收繳物資的時候,竟是做不出一點的反抗。

最終,收繳完畢,經過清點,繳獲良馬八千匹之多!

俘虜匈奴士兵也達上萬!

黃敘,水淹三軍,一戰大捷!

「將軍,你看,這是誰!」

副將興高采烈地將一個還在朝外噴水的大胖子拎了過來。

大胖子被扔在地上,立刻是跪地求饒道︰「南匈奴……yue~當于骨都侯,乞降!」

黃敘仰天大笑。

「傳令,留下百人看管俘虜和繳獲的物資,等待後方決堤的千名兄弟到後,一起押往晉陽,等待主公發落,剩下的人,騎上匈奴人給我們準備的戰馬,回援晉陽!」

「諾!」

全軍上下,士氣大盛!

自秦耀力退淳于瓊三萬大軍,徐庶火燒陰館滅了于夫羅和郎氏骨都候的七萬大軍之後,小將黃敘再度創造奇跡。

三路大軍,紛紛朝著為戰火點燃的晉陽大本營而去。

而另一邊,屯兵于茲氏的關羽部,也迎來了戰局轉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