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九章 閑來無事賞花去 路逢捷報論英魂

臘月開始,京城的各個衙門已經開始對衙門中的事情進行收尾處理。

作為治河衙門的領頭人,林樞當然也是早晚不見太陽的忙碌著。

各地巡視河防的官員已經趕著年末全部回京,作為未來的治河衙門的最高主官,杜子沐這幾天一直跟在林樞的身後,與林樞開始進行工作上的交接。

黛玉這些日子沒少往忠順王府跑,雖說有些不符規矩,可有家里人的支持,外面偶然出現的風言風語根本就微不足道。

倒是賈寶玉這回出息了,在陪老太太出城上香時聯合賈琮、賈環把一名出言嘲諷黛玉的公子哥打了個半死。

沒過幾天,在詩會上當著眾人的面,駁斥了幾名諷刺黛玉沒規矩的腐儒。甚至在第二天南池文會上光明正大的帶著未婚妻薛寶釵暢游梅花花海,惹得不少年輕仕子酸的不行。

原本賈寶玉只是想通過自己的行為,反駁腐儒禁錮女子思想的那些陳規陋俗,沒想到竟然帶動了一個新興的風尚。

既然寶二爺都這麼講義氣,林家自然也不會落後。臘月初六,大報恩寺法會之日,林樞帶著妻子王媛、妹妹黛玉,與林柏夫婦、林楓夫婦盡皆出動,前往大報恩寺上香祈福。

與之一同前往的當然少不了王煥與迎春,王熙鳳忙著家中之事,賈璉又在宮中當值,便委托林樞與王煥帶上了家中的幾個姑娘。

黛玉與探春、惜春、湘雲擠在賈家的馬車上,給林樞夫婦二人留足了二人空間。

林樞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冰糖葫蘆,掀開簾子喊道︰「福全,去買幾支糖葫蘆……算了,全買來吧!」

妹妹多了,幾支糖葫蘆明顯不夠吃,特別是小饞貓惜春……

王媛不由笑道︰「我還記得當年咱們在蘇州逛年集的時候,夫君就給我和林妹妹把人家所有的糖葫蘆給買下了,害的我和林妹妹牙都快酸倒了。」

「難道不是你們自己貪吃的原因?為這事岳母大人沒少怨我和惟中兄。」

林樞挑了挑眉,將王媛拉到自己懷中,把自己的下巴擱在王媛的頭頂,吸了吸鼻子,嗅著妻子身上傳來的澹澹幽香,感受著懷中的柔軟,心中滿是充實與幸福。

甜食果然能帶給人快樂,有了糖葫蘆的加持,賈家的車廂中充滿了歡聲笑語。就連一直擔憂山東之事的黛玉,這會臉上也掛上了笑容。

「寶二哥交了好多朋友,今天他與人約好了在大報恩寺的梅林開詩會呢,等咱們上完香就過去找他玩。寶姐姐也是一大早被他拉走了,原本我和寶姐姐說好的和咱們一起。」

探春將剩下的幾支糖葫蘆放在食盒中,打算給寶玉與寶釵送去。

賈政在寶玉的再三提醒下,已經給探春四下相看婚事了。家中的幾個姑娘中,如今就只剩惜春年紀還小,還可以繼續當小孩子好好玩上兩三年。

湘雲與衛家的婚事已經敲定,就剩走流程了。只有探春至今還沒個著落,說她自己心中不著急、不期盼,那是假的。

惜春左右手各拿一支糖葫蘆,圓鼓鼓的小臉已經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吃貨。

「我**********,嗝……真好吃……」

她將嘴中的糖葫蘆咬碎咽下去後,這才將話說清楚了。

「我听蓉哥兒說,寶二哥現在可有名了,京城不少大家閨秀都在憧憬能有寶二哥這樣的良人!」

黛玉掏出手帕來,掰過惜春的小臉,幫她擦干淨臉上的糖霜碎渣︰「吃東西的時候不要說話,小心嗆著。對了,二舅舅沒有責怪寶玉吧?」

探春搖了搖頭應道︰「沒有,父親回來後還夸了寶二哥,說寶二哥終于有了擔當。」

「我也覺得寶二哥和以前不同,他都敢帶頭打架了!」

惜春舉了舉自己的小拳頭,一臉的憧憬︰「那些人要是讓我踫到,一定打的他們滿地找牙!」

其實賈寶玉惹出的爭議還是很大的,打架不算什麼,主要是賈寶玉在南池詩會上駁斥的那幾位大儒皆是京中宿老,在仕林的影響力一點都不比榮國府的影響力小。

賈政原本還擔心此事會引起仕林公憤,卻沒想到首輔魏慶和親自下場為賈寶玉說話。

當日魏慶和閑來無事,正好在南池同友人喝酒,听聞詩會中的爭議後,派人將賈寶玉請了過去。

雖說並未公開表態,但在第二日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夸獎賈寶玉赤子之心雲雲。這一下,原本正在醞釀的雲雨瞬間消失不見,反而使得更多的年輕仕子學起的賈寶玉。

從那日開始,京城的各大詩會、文會中都有年輕人帶著自己的妻子或是紅顏知己,到處撒著狗糧。

七夕未至,京城卻已經被紅鸞星的光芒覆蓋了!

馬車剛出京城不久,突然嘎吱一聲停到了一旁。

林樞正要詢問,卻听福全靠近後說道︰「大爺,是八百里急報!」

「趕緊讓路!」

隨著林樞的一聲令下,車隊全部避到道路兩旁。附近的人群也紛紛退到一邊,只听一陣馬蹄聲瞬息而至。

「八百里加急,速速退開!」

「山東大捷,官軍陣斬海寇三萬,滅白蓮教匪五千……」

信使疾馳而過,林樞耳朵微動,立刻派人回京詢問具體的消息。

王媛輕輕推了一下林樞︰「夫君,要不你還是回京去吧,這里有我看著。」

林樞將王媛摟在懷中,刮了一下她的小翹鼻︰「既然是捷報,高萬姜那廝定然沒事了。軍武之事自然有內閣和五軍都督府操心,我就不去湊熱鬧了。」

……

了然大師又出去游玩了,據知客僧所說,了然大師閑來無事,打算去龍虎山跟大天師一起倫倫天地之道,于臘月初一出發,往江西去了。

上完香之後,林樞將黛玉叫到身邊,跟她說道︰「我已經安排人回京去打听消息了,既然是捷報,那就說明高萬姜這小子沒事,你也就不必再擔心了。」

黛玉揚起俏臉,甜甜一笑︰「我知道的哥哥,方才我跟三妹妹她們也是這麼說的。今日既然出來了就先不著急去探望娘娘了,等明日我再去,正好我給王爺、王妃、婉兒姐姐還有……嗯,求了平安符……」

林樞一听這話,不由有些發酸。

他假裝傷心,長嘆道︰「還沒嫁出去呢,你這丫頭就只惦記著情郎,把哥哥扔到一旁了。唉……」

「哥哥盡瞎說,我給你和嫂嫂也求了,你看看你看看……」

黛玉紅著臉急切的從荷包中掏出兩個平安符,舉起來給林樞看。

一旁的王媛都看不過眼了,瞪了林樞一下,將黛玉手中的平安符接過來,模模她的俏臉說道︰「別听你哥哥瞎說,走,不理他,咱們去梅花林玩。」

……

林樞等人來到梅花林時,詩會還沒有正式開始。

這次的詩會是順天府的舉子們共同舉辦,當然,前來參加詩會的也有不少外地赴京趕考的人。

賈寶玉果真如探春所言,結交了不少新的朋友。而且與以往不同,這一次他結交的大多都是有志于功名的年輕舉子。

當然,這也不是說他自己打算參加科舉考試,寶二爺還是那個不喜歡經濟仕途之道的寶二爺,不過是不再強求他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了。

「夫君你看……」

王媛伸出縴縴玉指,指著不遠處的梅林︰「竟然有這麼多的女子前來參加詩會,這可是舉子們舉辦的啊!」

林樞笑道︰「看來寶兄弟是開了先河,就這一點,他可比我強多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薛寶釵正和幾位姑娘說笑,突然面前出現了一支糖葫蘆,一看竟然是湘雲,這才得知林樞等人到了。于是她向眾人暫時告了個惱,與賈寶玉迎了上來。

「林表哥、表嫂、二姐夫、二姐姐還有諸位妹妹,我都把地方給你們留著呢,火爐什麼都燒好了,快隨我來……」

賈寶玉本身就是個愛熱鬧的人,之前得了林樞與王煥的信,早就給眾人留下了一處賞梅最好的地方。

不但扎好了營帳,更是將火爐等取暖之物統統準備妥當了。

這次的詩會不僅僅是詩會,據說會有京中名儒進行講學論道,而且還有美食美酒,算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野炊。

薛寶釵做事面面俱到,這場別開生面的詩會就是諸位王公府邸以及薛家等商家共同出面舉辦,作為主事人之一的薛寶釵,今日算是讓知道內情的人好一頓感嘆。

怪不得榮國府會舍了臉面給嫡子賈寶玉求取薛家姑娘,光是這份干練與端莊大氣,就是給個普通的郡主縣主都不換啊。

薛家的姑娘,果然是做當家夫人最好的人選!

營帳就扎在小河不遠處,梅林傲雪,冬日里守著火爐喝酒賞梅,果然是最讓人享受的事情。

遠處的舉子們或許是早就認出了文魁君林樞,偷偷模模往林家這邊看。林樞微笑的向他們拱拱手,眾人驚詫間紅了臉作揖回應。

還有幾名國子監的學子來到林樞這邊寒暄了幾句,畢竟國子監可以說是林府的鄰居了,林家有喜事時,這群學子沒少跑來賀一聲喝一杯喜酒。

「六哥七哥,你們看那邊是不是桂哥兒?」

不遠處一群身著學子等擠在河邊,不知道在干什麼。

其中有一人被裹得跟個狗熊似的,林樞一眼就認出了那件狐裘正是六嫂今日硬披在林桂身上的。

林柏恩了一聲,林桂玩心大起,起身說道︰「嘿,這小子一大早就說同窗喊他去玩,沒想到也來到這了,我去看看他們在玩什麼?」

「老七去看看,別讓他下水。這寒冬臘月的,沾了水還不得凍壞了。」林柏無奈只能警告了一句,任由林楓去瘋。

家里幾個兄弟,除了老九林樞自有老成持重外,就沒一個讓人省心的。

「七哥為人灑月兌不羈,有太白之風!」

林樞不由羨慕了,林楓活得瀟灑,是整個林家最樂觀的人。而且其人才學也是頂尖,就是性子有些跳月兌。

用林柏的評價來說,林楓這一科要麼高中一二甲,要麼名落孫山。至于說成績平平三甲上榜,幾乎沒有可能。

主要就看他的答卷上的內容,能不能讓主考、閱卷官接受了。

林柏遠遠看著同一群學子蹲在河邊不知在干什麼的林楓,頭疼道︰「老七都二十多了,還跟個孩子一樣,真不知道若是他當個官,會不會惹出什麼亂子來。」

「無礙,大不了讓七哥在翰林院多呆幾年,有六哥看著,應該不會有事。」

林柏才是林家最有機會沖擊一甲的人,相比林楓的跳月兌性子,林柏不但文風老辣,性格更是穩健如同仕宦多年的老人。

林家四兄弟曾去錢千里府中拜訪,在與林柏、林楓、林桂交談之後,錢千里曾對林樞說過,林家四兄弟中,林柏才是真正的林家麒麟子。

林楓性格跳月兌,當個左官閑差還行。林桂年紀尚小,雖然聰明,卻也張揚。

就是林樞自己與林柏相比,也要差上一兩分。一是沒有林柏老成持重,二來性格略有焦躁,嫉惡如仇、做事直來直去,不知變通。

只有林柏說話辦事滴水不漏,要不是林樞先一步名揚天下,林柏當是林家諸子中第一人。

兩兄弟一邊喝酒,一邊零零散散的說著今後的安排。待年後春闈大比之後,林樞就要去江南上任了。有六哥林柏在京城坐鎮,他也能夠更加安心些。

溫酒賞梅,閑談風雲,福全送來了從京城打听來的最新消息,果如林樞所猜,山東已安!

高萬帶著三海海王汪有興的數萬大軍,將圍攻膠州縣城的白蓮教和海寇一舉殲滅。

不但解了膠州之圍,更是兵分六處,正分頭清剿山東各處的白蓮教余孽。

高萬姜已經被送去了濟南府暫時休養,根據信使所說,年前高萬姜就可以回京了。

當然,捷報之後還有高萬姜送來的數封書信,林家自然也有,已經由人送去了黃華坊永豐侯府。

福全說完捷報的內容後,長嘆道︰「跟隨世子的五千大軍,在義忠親王帶人趕到之時,僅剩不到三百傷兵,其余盡皆戰死。世子上書請旨,想在京城刻碑立傳,彰表供奉。可……」

「是朝中有人不同意?」林樞見福全吞吞吐吐,反問了一句。

只見福全表情凝重,點了點頭回道︰「不是一兩位,而是幾乎近半的文官公開反對。大爺,難道那些為國戰死的英魂,配不上國朝的祭祀供奉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