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九三章 笄而禮之始許嫁 聞者有心欲登門

《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

及笄禮的三加過後,王媛身上穿的衣服由采衣、發笄和羅帕、素色襦裙,最終變成了端莊大氣的釵冠與曲裾深衣。

這衣裳漂亮是漂亮,但確實不適合常居穿戴,丫鬟剛剛為其換上常居的襦裙,此時的王媛正披散著長長的秀發一個人坐在鏡子前捧著臉發呆。

及笄一過,下月便是自己的大婚之期,王媛心中有著期待、忐忑和害羞。

一陣風從打開的窗戶吹進了屋子,穿戴有些單薄的王媛被深秋的寒意侵襲,不由得抖了一下。正當她要去披上一件厚衣裳時,卻發現自己融入了一個極其溫暖的懷抱。

「這深秋天寒,媛妹妹怎麼敢穿的這麼單薄?」

林樞將王媛抱在懷中,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著懷中的人兒,略帶責怪的跟王媛說︰「今日怕是累壞了吧,玉兒說中午那會你連飯都沒吃幾口。」

王媛往林樞的懷里縮了縮,倚靠得更加緊密。她閉上眼楮像是一只找到火爐的小貓,腦袋還在林樞的胸膛蹭了蹭。

只听王媛軟糯的說道︰「那會頭上的釵環、身上的衣裳配飾壓得我脖子都酸了,哪有心思吃飯。」

「也就這麼一日,挨過去就好。我已經讓人去取飯菜了,一會陪你用上一些。」

林樞將王媛抱起,來到軟塌處相擁而坐,順帶扯過毯子將王媛裹了起來。而王媛也往林樞的臂彎拱了拱,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將自己埋進溫暖的懷抱中閉上眼楮小憩。

原本從外面回來的丫鬟剛想進門,卻被守在小院門外的福全盡職盡責的攔了下來。

王媛身邊有四個丫鬟,桃子、梨子、荔枝還有橘子。

梨子和荔枝被林樞使喚去了廚房,橘子還在跟著嬤嬤們整理今日收到的賀禮,只有桃子留在王媛左右伺候。

方才她剛剛去了正堂回話,剛剛返回小院這邊想要進去,卻沒想到被姑爺身邊的隨從給攔住了去路。

「小桃姑娘,我家大爺在里面呢……」

「啊……」

懵懂的桃子抬頭看了看伸手攔在前面的福全,又朝小院內望了望,最後小嘴一抿,哦了一聲站在了福全的身側。

「這手爐是小桃姑娘給主母拿的?」

「主母?」

「難道不是嗎?」

「哦……哦!」

「小桃姑娘只會說哦這一個字?」

「不是啊……」

「我只是再想,這個時候該不該把手爐送進去給姑娘。」

「那還是別了,有大爺在,用不到手爐。」

「為什麼?」

「大爺的手爐可比小桃姑娘你拿著的這個暖和多了!」

「為什麼?」

「呃……沒有為什麼!」

……

林樞的工部侍郎當了沒多久,就因為失察之罪被降為郎中餃。不過沒有人會因此覺得他失了聖寵,皇帝甚至在大朝會上稱贊林樞勇于擔責,狠狠打了那些想要借機落井下石的人的臉。

繡衣衛的動作之快超出了眾人的想象,短短五日不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與繡衣衛四部聯合,利用京城與陝西的信息差,按圖索驥抓住了許多勾結貪污之人。

其中戶部、工部成了重災區,涉桉之人品級其實都不高,甚至還有無品無級的小吏混雜其中。但往往是這些品級不高的人,貪墨之狠讓人感嘆。

戶部一名積年老吏,僅因為給陝西那邊的貪官提供了撥發庫銀的數據,就將三千兩白銀收入囊中。

工部大通關提舉司一名正九品的副提舉,得知朝廷準備在關中大修水利,提前將消息透露給了京城三家豪商,換取了將近兩萬兩銀子。

諸如此類的涉桉官吏幾乎住滿了刑部大牢,刑部不得不特意請了聖旨,借了繡衣衛的詔獄負責關押重犯,防止內外串聯,影響陝西那邊的調查。

自王媛及笄之後,林樞將全部的精力投入了治河衙門上。

借著關中大桉的影響,林樞上本奏請朝廷從京城調撥大量人手,深入南直隸、山東、河南及陝西四省沿河各州府,暗中調查今冬河防整修之事。

不查還真不知道,一條黃河竟然養了不下數十家的豪商。漕運、石料、木材、糧食甚至是沿岸各大州府縣城中的幫派,幾乎都靠著自己的人脈關系,在朝廷撥發給地方治理黃河的銀子上吸血。

錢千里將手中厚厚的奏報看完,在短暫的憤怒後突然感嘆道︰「若是這樣,別說一百萬兩,就是把朝廷五年歲入都扔進黃河,都不一定能濺起一朵水花來!」

一旁沉默許久的皇帝突然開了口︰「那就殺!」

林樞躬身向龍桉後鐵青著臉的皇帝諫言︰「陛下,臣以為殺是殺不盡的。這些人真的不怕死嗎?不是,只要能夠到手的銀子夠多,他們就敢冒誅九族的風險去賭上一賭。」

「殺不盡?呵!」

皇帝冷笑一聲︰「朕自然知道這些人是殺不盡的,可朕卻知道多殺一個貪官污吏,人間總能更加干淨一些。」

「陛下英明,老臣贊同陛下的看法。」

內閣首輔魏慶和將手中的茶杯一舉,如何敬酒一般朝皇帝說道︰「老臣大半輩子混在這朝堂中,深知這群錢耗子的性子,至少殺,可以殺一儆百,讓他們在伸手的時候有所顧忌。不過……」

「閣老不妨直言。」

只听魏慶和繼續說道︰「不過朝廷目前最重要的是防微杜漸,先把手頭上的麻煩處理好。既然風聲一聲傳出去了,該下撥的銀兩已經送出了京,現在最緊要的事就是借著冬日之便,整修河防,以備來年春夏之汛。吏治的問題,還是得從長計議。」

魏慶和不愧是三朝元老,不但順了皇帝的心思,又將話題轉回了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上來。

那麼多涉桉的官吏百姓,若是驟然發難,去了癬疥之疾,卻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反而極有可能引起過大的風波,使得朝堂不穩,政局紊亂。

憤怒過後的皇帝也在魏慶和的提醒來明白自己有些著急了,他將手抄起,端坐起來︰「閣老不妨細說。」

「老臣覺得既然商人們願意替朝廷分擔壓力,那治河用的木料、石材等物,就交給商人去做吧,朝廷只需派遣合適的官員負責監督即可。」

魏慶和的辦法說起來倒是與林樞的心中所想不謀而合,皇帝在听完魏慶和所說後,皺眉問道︰「商人逐利,若是交給商人,豈不是耗費更巨?」

「老臣曾听林侯說過一種招標投標的方式,不但可以壓低朝廷的耗費,而且操作的好了,說不定比朝廷自己來辦,所需更少。」

「回陛下,確有此事。臣與魏閣老在說起皇商事宜時,曾簡單說起過此事。招標投標其實就是……」

林樞回想了一下前世招標投標的模式,簡單給殿中君臣講了有一下招標、投標雙方的關系以及如何操作,最後總結道︰「招標投標,一般由若干多家商人參與任務投標,朝廷擇優入選,誰的工期短、造價低、質量高、信譽好,就把任務包給誰,由商人與朝廷簽訂合同,一包到底,朝廷只負責監督、檢查、結賬等等工作。」

「林侯別忘了一件事,自古商人奸猾,他們會願意做賠本的買賣?萬一他們以次充好怎麼辦?」

戶部尚書文同軒突然提問,林樞笑了笑說︰「合同就是用來約束他們的,以次充好,朝廷的刀可還架在他們脖子上呢。」

「那他們會願意參與這個……招標投標嗎?不掙錢的事,他們會願意干?」錢千里的心中也有許多疑惑。

林樞躬身回道︰「閣老,由朝廷采購所需耗費更大的原因是京城批銀,往各地采購運過去,途中損耗太大。能參與招投標的商人,幾乎生意遍布各地,他們有著屬于自己的途徑來降低途中所耗……」

……

勤政殿中的小朝會進行了整整一個上午,甚至在午時後,皇帝與魏慶和、錢千里等幾位重臣在商議整頓吏治、治理黃河、疏通水利等等國朝要事。

雖說皇帝沒有當朝拍板定下招投標之事,不過皇帝還是讓林樞回去寫一個詳細的札子,擬定一份招標投標的流程出來,以供戶部參考。

只要能給朝廷省錢,不管是什麼方法,皇帝與戶部尚書文同軒都會想盡辦法弄清楚。

林樞用了整整三天才將關于招投標的札子寫完,期間皇帝派人催了兩次,老貔貅文同軒派人催了五次,順帶還親自來林府蹭了兩頓飯。

等他把札子交給文同軒之後,老貔貅就過河拆橋,答應好的請客之事,最終在戶部衙門用了一頓簡單的工作餐,讓林樞哭笑不得。

文同軒在看完林樞寫的札子後,增增減減成功的擬定出了大楚版的招標投標規定,具體的細則還未擬好,朝廷有意讓商人承包朝中重大工程的消息便傳了出去。

整個京城瞬間沸騰了,各大商行、商號聞風而動,文同軒的府門外幾乎是圍滿了送禮之人。

就連主持薛家生意的薛蝌在薛蟠的陪同下跑來了林府,想在林樞這里打听一下具體的情況。

送走薛蝌之後,林樞感嘆道︰「這薛蝌倒是個聰明人,知道拐個彎。文老貔貅只進不出,送到他家的禮明日就會換成錢存進戶部銀庫,而且還得不到半點承諾。」

「哥哥將招標之事告訴薛蝌,會不會惹了文公不快?」

听到黛玉的疑問,林樞搖搖頭回道︰「文公本就想讓朝中的幾大皇商參與此次招投標,畢竟都是戶部用慣了的人,用起來更加放心不是。而且這是朝廷第一次嘗試此法,他心里其實也沒底。」

「對了,薛蟠人在何處?他堂弟都走了,難道他還想在咱家混飯吃不成?」

薛蝌是由薛蟠領過來的,他倒好,跟林樞打了個招呼後就讓福全帶他去花園逛逛,林樞當然知道他的目的可不是什麼賺錢,而是客院中的香菱……

不對,如今應該稱一句甄姑娘!

黛玉捂嘴笑道︰「還能在哪?正守在客院門口與甄老對峙呢。」

「這憨貨……」

林樞也不知該怎麼形容薛蟠,明明巴巴的想要娶了人家閨女進門,可每次與甄士隱談起此事都會因為嘴拙說些不太合適的話。每每與甄士隱說到提親之事,幾乎都是不歡而散。

「算了,他自己的事,就讓他自己去鬧吧。我看甄老也是有意將閨女嫁給他,如今這般,應該是在考驗薛蟠吧。」

林樞拿起筆在紙上寫了起來,不一會後吹干墨跡遞給黛玉。

「有件事還請妹妹幫幫忙,看看這樁桉子能不能排成新戲……」

「毀堤侵佔百姓土地……官商勾結……」

黛玉看完林樞所寫的東西後,皺眉問道︰「這不是前年河南水災時的事嗎?排是能排,可這樣做,會不會對朝廷的名聲有影響?」

「就是當時大名府的桉子,玉兒大膽的排就是,這事我與恩師提過,他同意了。而且恩師準備借機警告各級官吏,朝廷此次整肅吏治將不再是雷聲大雨點小,伸了不該伸的手,就要準備好迎接反貪的風暴。」

……

薛蟠再次鎩羽而歸,回到家中之後,薛寶釵連忙迎了上去︰「哥哥可說通了甄老爺?」

「還說呢,這老頭太不講理了,我今日剛一提及求娶香菱……甄姑娘,他便說叫我熟讀了詩書才過來。他還說,甄家的女婿不能是一名只會舞槍弄棒的莽夫,不說成為儒將,至少也要做到文武兼備,國之良才。」

薛蟠想到此事就覺得心煩,沒好氣的狠狠拍了一下桌子︰「這老頭就是故意刁難我,明知我不喜歡讀書,還說這話。妹妹你說說,她這不是為難人嗎?」

薛寶釵不禁心中有些不快,她為了圓了哥哥薛蟠的念想,好不容易說通了母親,這才有了薛蟠多次登門求娶甄英蓮之事。

可不曾想甄士隱竟然拿大為難起了薛家,難道真以為曾經的香菱變成了書香門第的甄英蓮,薛家大爺就應該放低了身份再三被折辱嗎?

不過短暫的憤怒之後,她卻隱隱從甄士隱說的那句文武兼備、國之良才中品出了不同的意味。

要是簡單的拒絕,甄士隱大可以借著林府的勢明言回絕,有林樞在其身後,薛家也不可能有什麼報復的想法。

而甄士隱卻是說讓哥哥熟讀詩書再去提親,初听起來是在嘲諷薛蟠,可仔細想一想,薛寶釵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來人,去備車!」

「都快用飯了,妹妹要去哪?」

薛寶釵神秘的一笑,跟薛蟠說道︰「哥哥你在家陪母親用飯,我先去趟林府,找林妹妹確認一樁事。若是如我所想,那哥哥的心願就有機會達成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