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次暖棚種植中心下了一千輛農用車,李雲睿計劃種個三、五百萬畝,先嘗試一下。

六百兩一輛農用車,這個價格听上去很貴的嚇死人,普通家庭二、三十年都不一定攢下這麼多錢,但細算一下,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以一畝地畝產一石糧食為例,一輛車一年能開拓六百畝地,那就能賺回來。

一輛車一年搞六百畝地,輕輕松松。

不是李雲睿在吹牛,張忠已經做出了十輛樣機來,在南京城外做過實驗了,深耕一天六十畝,旋耕一天兩百畝,播種那就更不用說了,就是收割的問題還沒解決而已。

但這肯定不是問題,實在不行到時候雇人,割麥客多了去了。

大規模機械化、專業化、一體化的農場經濟帷幕,即將在大明拉開。

得虧大明現在人口只有六千萬,否則打死李雲睿也不敢這麼干。

這一千輛農用車的訂單,夠張忠做個小半年,到時候,山東和河南兩地的示範農業園,也就出來了,張家就不會缺訂單了。

這事李雲睿和張忠兩人早就商量好了,今天只是恰逢其會,正式確認下來而已。

對于暖棚種植中心能發展現在這樣子,朱高熾也是有些意外。

在暖棚種植中心運作的前兩年,朱高熾有些郁悶,因為他沒看到暖棚種植中心有一點盈利的希望,上千萬貫的投入,基本上算是打了水漂,好在還有永樂薯和玉米普及的政治任務,可以用來搪塞一下。

本文.首發站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