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50章 打造一件絕世兵器

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明律》中明確規定︰「今後放債,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每月取利並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違者笞四十,以余利計贓,重者坐贓論罪,止杖一百」。月息三分,折算下來年息不過36%,比唐宋元三朝低了不知道多少。即便逾期,哪怕你欠一百年,利息上限也不過「一本一利」,即利率100%。

同時,朱元璋還規定,「如有年月過期,疊算不休者論罪」,首次明確禁止了「利滾利」的做法。

這一政策,讓那些想做高利貸的人叫苦連天,紛紛退出了借貸市場。

有人會說36%的利息夠高了,不做是傻子……

從數字上看,36%的利息的確是高,比後世銀行的利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首發︰塔&讀小說

但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很多錢借出去,有可能就杳無音信了,風險忒大了!

36%的利息,有可能虧得連褲子都沒有了。

放高利貸的人沒了,但市場上需要錢的人依然很多,于是民間當鋪的生意火爆了起來。而七成以上的當鋪,背後的老板都是各大寺廟,這讓很多寺廟血賺了一大筆。

而李雲睿推出了大明銀行,並在各地積極布局分行,以年息一成的利率對外貸款,著實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年息一成,在這個年代就是相當于做善事!

有人會問,李雲睿用年息一成,就不怕虧錢嗎?

李雲睿怕個毛線,粘上毛,李雲睿就是只猴子,他多精明?怎麼可能給人貪圖大明銀行本金的機會?

為了防止金融風險,李雲睿做了嚴格規定。除了支付員工薪水,所有貸款必須放在大明銀行賬面上進行交易,錢不能出大明銀行。

如果有人經營不善,倒閉怎麼辦?到目前為止,貸款的客戶中還沒有出現倒閉的。

就算真有倒閉的,李雲睿也設置了第三方連帶責任人,幫倒閉的人償還債務。

口口伍陸ねぃ々ね陸ぃ伍

對李雲睿的這種做法,很多當鋪紛紛聯合起來,抵制大明銀行的擴張。

這也是李雲睿進行專項調查的起因,了解了來龍去脈後,李雲睿在擴張大明銀行的時候,保持了極大的克制。李雲睿下令,大明銀行的貸款客戶只針對商戶,不針對個人;只貸款五千貫以上的金額,不接觸小金額貸款。

這些措施的推出,讓那些惴惴不安的當鋪掌櫃松了一口氣,才放棄了抵制行為,大明銀行得以快速擴張。

今天看了這張名單,李雲睿才知道這些寺廟有多富裕。

能拿得出五百兩黃金買一尊佛像,家里肯定趁個萬、八千兩吧?否則誰腦子壞了,花這麼多錢請一尊佛像?

如果這樣的話,這些和尚廟里,加起來不得有個幾十萬兩黃金?

如果自己把這幾十萬黃金收進來,送到祖爾法去,轉手一賣不就又能賺三倍的錢……

想到這里,李雲睿轉了轉眼珠子,揉了揉鼻子,悻悻然說道,「兩位大師,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兩位大師能否幫忙?」

「小公爺但講無妨,若我等能做到,一定盡力幫忙!」智海大師雙手合十,沖李雲睿說道。

「大師,是這樣的!我要幫陛下打造一件絕世兵器,有了這件絕世兵器,我大明將無敵于天下。但制作這件兵器,需要一百萬兩黃金,現在缺口很大。」李雲睿一本正經的開始胡說八道起來,「我知道很多佛寺都有黃金儲備,如果大師能幫忙集齊一百萬兩黃金,我願以五兩,不,六兩白銀對一兩黃金的比例兌換,另外為大師制作五十,不,一百尊兩尺高琉璃佛像,免費送給大師……」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嘶嘶嘶~~~~」听了李雲睿提出來的條件,智海和了緣倒吸一口涼氣。

且不說李雲睿免費送一百尊兩尺高的琉璃佛像價值幾何,但是李雲睿給出來的兌換比例,就能讓智海和了緣賺上一大筆。

大名官方的匯率,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例為一比四,李雲睿現在出一比六,比官方匯率足足高了五成,一百萬兩黃金,那就是兩百萬兩白銀的利潤!再加上一百尊兩尺高琉璃佛像,至少也得八萬兩黃金,里外里李雲睿會搭上兩百三、四十萬兩的損失。

李景隆在一旁听了,眼皮子直跳,李雲睿想干啥,李景隆心里門清。

前些日子李雲睿拉回兩千四百萬兩銀子,李景隆也差點驚掉了下巴,拉著李雲睿聊了兩個多時辰,才明白李雲睿如何利用匯率差,賺取了超高額的利潤,也知道什麼叫匯率差。

打造絕世兵器?騙鬼呢,也就騙騙不知情的了緣和智海。

無非就是想賺差價,一百萬兩黃金,就算六百萬兩銀子收回來,反手去祖爾法賣掉,就能賺一倍,啥也不干,跑跑腿而已,跟白撿的一樣!

智海看了看了緣,了緣看了看智海,兩人似乎心有靈犀,明白了對方的心意。

「小公爺,若只是牽扯我兩家寺院的事,我等可以立即答應下來,絕不含糊。只是茲事體大,涉及幾十家寺廟,可否容我等回去,與各家主持僧稍作商議,再給小公爺一個答復?」智海臉色非常淡定,但李雲睿能從智海的眼中看出一絲激動。

「沒問題,大師!」李雲睿笑了笑,說道,「總之,我給你們的比例是一比六,至于兩人怎麼跟各位主持談,我就不管了……」

世上哪有不賺差價的中間商?和尚又怎麼樣?誰說和尚不貪財?

什麼貪嗔痴之戒,這世上道德高僧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剩下的都是表面的和尚而已……

否則,那麼多當鋪、放印子錢的寺廟,為什麼不把錢捐給窮苦百姓?拯救蒼生于為難?

大家都不是道德完人,不需要去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這種事。

听了李雲睿的話,智海和了緣心中歡喜不已,心道,這小公爺果然上路。

「有小公爺這句話便可,我二人定盡力將此事促成!」智海大師雙手合十,鄭重的說道。

送走了智海和了緣,李景隆拉著李雲睿進了書房。

「這群和尚還真是精明,一看到風聲不對,就立馬上桿子拍皇帝馬屁……」李雲睿坐到李景隆對面,笑吟吟的說道。

「再精明不也被你耍的團團轉?」李景隆撇了撇嘴,說道。

「老豆,不能這麼說,做生意這種事,講求你情我願,我又沒拿刀逼著智海和了緣兩人……」李雲睿聳了聳肩膀,露出一臉無辜的表情。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你說這群和尚,剛陛見結束,就急匆匆地跑到我們家來,背後是不是有人攛掇?」李景隆沒有搭理李雲睿,壓低了聲音說道。

「好心是肯定沒安什麼好心,但說有人攛掇,老豆你就太敏感了點了吧!」李雲睿笑了笑,說道,「我個人分析,就是皇帝起了抑佛崇道的心思,這群人病急亂投醫,想買一些琉璃佛像回去,供奉在佛庵中,以吸引更多的信眾!要不然佛教衰落的勢頭一起,對于那些和尚來說,就會損失若干的錢財,還是那種經年累月的損失……」

李雲睿能給出這種判斷,是基于他對歷史的認識。

在歷史上,大明有兩次大規模的崇道抑佛行為,一次是在永樂年間,一次是在嘉靖年間,兩次事發的背景都是小宗入大宗,區別在于一次是造反起家,一次是兄終弟及。

兩人崇道抑佛的心思,都是要給自己找政治盟友,無關乎對錯,只在于立場而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