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因此,多則三、五年,少則一、兩年,朱元璋就會派一波大軍去禍害草原,當時明軍戰力不俗,草原上的蒙古人只能跑,跑的時候,只能帶著跑的快的成年馬、牛、羊,那些剛出生的牛、羊、馬,都會成為大明的戰利品,人就更不用說了。

可以這麼說,朱元璋並不在乎戰斗的成敗,哪怕每次都是輸,只要把草原  一遍,他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

清初時,滿清政府為了抑制蒙古勢力的膨脹,對蒙古部族采取了減丁政策,比如科爾沁部男丁上限8萬,超過這個數字就殺掉,每隔幾年,就執行一次減丁。

這個政策和朱元璋的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不想讓蒙古做大。

洪武一朝,最後一次北征蒙元是在洪武二十九年,是晉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分兩路出兵大寧府,擊退了北元,北元太尉率部眾數萬並牛馬牲畜十萬頭,投降明朝。

今年是永樂四年,大明已經有十年沒有征伐蒙古草原了,按照道理來說,這十年間蒙古草原已經恢復了生機。

但結果恰恰相反,洪武三十年,太祖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登基,開始著力削藩。轉過年來,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就起兵靖難對抗朝廷,大明陷入四年的內戰。

與此同時,建文元年,草原上的部族也陷入了內亂。

塔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