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11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爸

讓南宋朝廷萬萬沒想到的是,茅子元到了江州之後,反而如魚得水,收的門徒更加多了,白蓮教開始大發展,到處有人開始傳習,甚至在蒙古通知下的北方,也有很多人信奉。白蓮教還開始和蒙古人勾來打去,成了蒙古人在南宋的眼線。

這點在正史上並無記錄,但我們可以從史書中推出來,蒙古滅掉南宋、統一中國後,先後扶植了全真教和白蓮教,白蓮教成為了受朝廷認可的教派。

如果白蓮教沒有立下大功,怎麼可能得到元朝政府的認可?而南宋史上並無白蓮教大規模起義,幫助蒙古人扯南宋朝廷後腿的記錄,由此可以反推白蓮教立功最大的可能。就是幫蒙古人打听情報︰因為白蓮教的信眾主要來自下層社會,他們人數眾多,能夠在最快的時間打听到各方面消息,報告給蒙古人。

得到蒙元朝廷的許可後,白蓮教進入了全盛發展時期,但這個時候,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開始發生了變化,宗派林立,有些教徒夜聚明散,聚眾滋事。

到了至大元年,蒙元朝廷忌憚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後來曾短暫恢復過白蓮教的合法地位,直到元英宗時,朝廷徹底禁絕白蓮教,白蓮教再次轉入地下,開始對官府抱敵對態度,加上元末社會矛盾激化,一些白蓮教徒開始率先反元,比如紅巾軍的韓山童、劉福通等人。

為什麼叫紅巾軍呢?有人說是因為起義軍頭戴紅巾,這只是表象。

在白蓮教的教義中,尊奉彌勒佛,將世界分為代表過去的燃燈古佛,代表現在的釋迦摩尼佛,代表未來的彌勒佛。分別以青、紅、白來代表。他們認為當世之時乃是末法時代,是天下大亂之際,大劫來臨,所以戴紅巾應劫難,以期新時代到來,光明普照大地。

朱元璋進入起義軍之後,在發展過程中深感白蓮教的危害,朱元璋取代郭子興後,開始肅清隊伍中白蓮教勢力,重用淮西軍事集團;登基伊始就下令取締白蓮教,然而讓朱元璋始料不及的是白蓮教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一直在或明或暗地在跟大明朝廷作對。明初的時候,白蓮教曾和浙東集團的文官勾結,共同對抗朱元璋和淮西武勛,結果被朱元璋揮起屠刀殺了個底朝天,就蟄伏了起來。

朱允炆上台後,以浙東集團為首的文官受到建文帝的賞識,開始支稜起來,就把白蓮教扔進了廁所,白蓮教一看自己被拋棄了,這個氣啊……

轉頭找上了起兵造反的朱棣,朱棣當時正好以一隅之地,抵抗全國之力,看到白蓮教找上門來,順手就收了下來。

讓白蓮教起兵造反策應,朱棣是肯定不會選的,因為朱棣很明白,一旦白蓮教成勢,就會尾大不掉,自己起兵靖難,搞不好就會為他人做了嫁衣。

于是乎,朱棣就讓白蓮教做了兩件事,一是宣傳,二是探听情報。

宣傳的內容無非就是靖難的正義性,給朱棣添加一些光大偉正的事跡,順便鄙視一下建文帝,造謠中傷建文帝,因為白蓮教的信眾大都是底層百姓,判斷力不強,往往就是听風是雨,于是,這些消息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在大明流傳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幫了朱棣。

至于探听情報,則是利用各種渠道,打听南京和各地消息。

以濟南戰役為例,當時鐵璇假裝投降,在城門之上設置千斤閘,準備砸死朱棣,結果失手了,就是因為有白蓮教人從中作梗,才讓朱棣逃出生天。

還有徐增壽給朱棣送情報,說南京空虛,讓朱棣直接長驅直入。以朱棣的聰明,不可能就憑徐增壽的一封信,就貿然前往,肯定要確認這個消息,而白蓮教就幫他確認了這個消息,並提供了沿途各個州府的兵力布置。

因此,朱棣才能長驅直入,直達南京。

可以這麼說,白蓮教在朱棣靖難過程中,起了莫大的作用。

因此朱棣登基之後,暗中減輕了對白蓮教的打壓,還允許一部分白蓮教眾進入了錦衣衛……

這些,外人都不知道,張輔作為接近朱棣的核心人士,對此知之甚深!

李雲睿听完張忠的講述,下巴差點掉下來,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一個明面上造反的聯合一個暗中反對朝廷的,兩股勢力一結合,就創造出新天地了?

「你說的這些都是真的?」震驚之後,李雲睿依然有些不信。

張忠點了點頭。

「那你得意思是說,高郵湖上的水匪,就是他的黑手套?」說著,李雲睿朝著皇城的方向指了指。

「那倒不至于!陛下現在畢竟是一國之君,就算不打壓白蓮教,也不想再和他們有所瓜葛,只不過現在不好翻臉。」張忠見李雲睿說這個,搖了搖頭,說道,「畢竟如果雙方鬧翻了,白蓮教把陛下靖難時,和他們合作的事情說出來,陛下的面子上過不去……」

「我屮艸!」李雲睿听了這話之後,心里開始狂罵起來。

思考了半晌,李雲睿看了看正在狂吃的張忠,問道,「你的意思是剿匪就剿匪,不能直白地說清剿白蓮教,對吧?」

張忠看了看李雲睿,冷笑一聲,說道,「你才想通啊?」

……

李雲睿有些無語地看著張忠。

「你為什麼想對付高郵湖的水匪?」張忠說完,夾起一塊紅燒肉放入嘴中。

「我也不想啊,可是人家三天兩頭劫我的船啊!」李雲睿聳了聳肩膀,一臉無奈地說道,「俗話說,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啊。總得殺個雞,讓那些猴子看看吧!」

「你說這事背後,會不會有其他人……」張忠咽下嘴里的紅燒肉,一臉神秘地說道。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事情?」李雲睿看了看張忠的樣子,心里起了警惕。

「我知道啥?我整天在軍營里,能知道啥?」張忠一副生不可戀的樣子,嘆了口氣後,說道,「我只是有一種猜測……」

「什麼猜測,說來听听?」李雲睿往張忠旁邊湊了湊。

「我父親一直懷疑,紀綱和白蓮教有什麼勾搭!你想想,前錦衣衛使紀綱是山東人,而山東那個地方是白蓮教泛濫。」張忠壓低了聲音,說道,「你說,會不會是身在昭獄中紀綱,暗中指示那些水匪……」

听了張忠的話,李雲睿眉頭緊皺。

思索了半晌,李雲睿抬頭看了看張忠,說道,「四弟,這樣吧,你今天回去之後,給你父親帶個信,請他上書陛下,帶著神機營去實戰剿匪,不要說去高郵湖,看看陛下如何回復?」

張忠听了之後,點了點頭。

兩人又隨意聊了一會兒,吃完飯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爸了。

張忠給張輔帶話去了,李雲睿則鑽進了李景隆的書房。

听李雲睿講完朱棣和白蓮教勾結地事情後,李景隆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堂堂一個藩王居然勾結白蓮教,這話說出去,誰信?還有朱棣現在登基了,居然還把白蓮教放進了錦衣衛。

「現在你怎麼想?」震驚之後,李景隆開口問道。

「老豆,我想了很久,一直想不通,朱老四把紀綱放在昭獄,一直不聞不問,是打得什麼算盤?」李雲睿想了想之後,開口說道,「首先,可以肯定一點,朱老四肯定不是把紀綱忘了;其次,我拋出紀綱勾結永平公主的罪名,這個罪名雖然觸及了皇帝的底限,但不足以讓皇帝震怒,因為在大明,公主基本上就是透明人,對朝政沒有一絲影響力,更不能左右皇帝決策;還有一點,就是那本莫名其妙出來的《百官行述》,我懷疑紀綱是受皇帝的指示……」

大家給我投票吧,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