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96章 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我尼瑪,這是什麼狗屁理由?孩子太多,就要縱兵為盜?出去搶商戶家的錢財?

「我姐夫今年不過二十有四,慶城王是他弟弟,年紀應該不大啊,他能有幾個孩子?」李雲睿看了看侍衛,有些不解的問道。

「慶城郡王今年二十,已經有九個兒子,五個女兒……」侍衛抬頭看了看李雲睿,甕聲甕氣地說道。

我勒個去,二十歲,九個兒子、五個女兒,這是典型的種馬文主角啊(這不是作者胡編,野史中記錄朱濟炫光兒子就一百個,朱濟炫四十五歲薨逝,假設他十五歲開始生,平均每年也要生三個兒子)……

李雲睿听了侍衛的回答,有些郁悶了︰人家朱濟炫二十歲都有十四個孩子了,自己十五歲還是童子雞!

人比人,氣死人啊!

「你確定慶城王有十四個孩子?」李雲睿覺得侍衛有些夸張……

去年李雲睿在太原城呆過幾天,沒見過這個慶城王朱濟炫,因為朱濟炫去自己封地了。

朱濟炫雖然是朱濟的弟弟,但他命好,一出生就被封郡王了。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朱濟炫出生,晉王朱棡趕緊派人將這個消息稟告給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當朱元璋得到這個消息時,正在舉行「慶成宴」,當即做出決定,加封朱濟炫為慶成王。

所謂慶成宴,指皇帝祭祀、封禪禮畢後,大宴群臣,慶賀儀式成功的筵宴。

當然,這個封號,是朱濟炫年滿十歲時,才正是得到的,成了洪武朝為數不多的郡王之一。按制,郡王封號多出自于古代的郡名,慶城王朱濟炫成為有明一代所有郡王中,唯一一個不以地名,而以吉名作為封號的郡王。

「小公爺,這事我敢開玩笑嗎?」侍衛听李雲睿問這話,有些郁悶。

「也是哦……」李雲睿點了點頭,又開口問道,「就算慶城王孩子多,他的俸祿也能夠養活他一家子了,何必派護衛去搶奪潞州的商戶?他腦子有問題嗎?」

「小公爺,慶城郡王也有苦衷……」侍衛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說道。

原來朱棣上台後,為了削弱晉王朱濟的勢力,在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下旨在潞州給朱濟炫修建王府。

次年三月,慶城王府修建完畢,朱棣又下旨諭晉王朱濟曰︰「前慶成王濟炫來朝,見其長成未諳政務,欲令潞州權住,講讀詩書,操習弓馬。近得爾奏,謂年少不忍遽離。愛弟之篤,朕甚嘉。然慶成王已冠,內有母之訓誨,外有官屬輔導,使之涉歷寔維其時,令慶成王擇日奉母同往。」

同時,命令朱濟從他掌控的太原三衛中,分出兩千人馬給朱濟炫,給朱濟炫當護衛。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朱棣這是準備學習漢武帝的「推恩令」,削弱晉王朱濟的勢力。

朱棣為何一登台,就急吼吼地削弱晉王的勢力?原因無它,晉王勢力強橫。

洪武一朝,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一個就藩太原,一個之國北平,是明初實力最強的兩大藩王。兩個比鄰而居的兩大塞王,按照道理來說,應當通力合作,以求共同對付北元勢力。然而現實中,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這哥倆是妥妥的死對頭,尤其在太子朱標和秦王朱樉死後,這種矛盾尤為突出。

因為朱標和朱爽沒了,朱棡有繼承大統的可能,而朱棣對皇位也是覬覦已久,兩人之間彼此暗中使絆子。但因為朱棡的實力略勝一籌,于是乎燕王朱棣成了被欺壓的對象,《太祖皇帝欽錄》中,記錄了多次朱棣向朱元璋哭訴朱棡欺負自己的事情。

朱元璋對此只是一笑置之,他的打算也很簡單,朱棣和朱棡只要同時存在,雙方可以相互制衡,兩人之間只要有一個人有造反的意思,繼任之君便可以聯合另外一個,及時壓制。

朱棣起兵靖難後,朱允炆曾經當著群臣的面說過,「三叔若在,我又何必削藩!」

當然這是朱允炆的矯情之詞,但其中不難看出,晉王一系的實力。

而朱棡的繼任者朱濟,這個二代晉王身份也非常特殊,他是朱元璋的長孫(朱雄英夭折,不算),朱棡逝後,朱元璋將維持北方平衡的期望,寄托到了朱濟身上,常將朱濟比做李亞子。

李亞子是誰?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李存勖在位期間,並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震動南方割據諸國,"五代領域,無盛于此者"。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朱濟的看重,朱元璋希望朱濟能夠跟朱棡一樣,制衡朱棣。

然而,朱濟在靖難之役中選擇了中立,並沒有從後方抄朱棣的老窩,讓朱棣得以靖難成功!

對于這樣一位勢力強橫的佷子,朱棣自然是充滿戒心。所以,朱棣一登台就拿朱濟炫當幌子,來削弱朱濟的實力。

這種明顯要削弱晉藩實力的做法,晉王朱濟自然是不願意接受,故在朱濟炫遷國潞州一事上,向朱棣提出了抗議。

可惜胳膊擰不過大腿,朱棣拿著親情大義的大棒,最終朱濟炫分走了晉藩的兩千人馬。

而朱濟炫本人,則非常願意配合自家四叔,反正失意的是自家大哥,而自己卻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好處。因為按照慣例,郡王是不應該掌握軍事力量的……

朱濟炫帶著兩千大軍到了潞州後,才發現自己上了朱棣的當,朱棣給自己建得郡王府,寒酸至極——由兩棟三進的房屋連通而成!按制郡王府應該是七進的大宅院……

不過想想也是,朱棣在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下旨給朱濟炫修建王府,次年三月就完工了,能造出什麼樣的房子來?

朱濟炫一怒之下,找到了給自己造王府的中都留守司副留守韋善,質問韋善為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韋善拿出了朱棣的諭旨,給朱濟炫看了,上面寫著一句話,「此非王之定居,毋浮于制,以勞民力。」

朱濟炫才知道,朱棣讓自己遷國潞州,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自己最終的封地在哪里,還是未知之數。

這讓朱濟炫很是郁悶,但人家韋善有皇帝的諭旨在手,朱濟炫也不敢炸刺,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然而,住進臨時王府後,朱濟炫化身成了種馬,三年多的時間,愣是為自己添了十二個孩子,加上在太原城的兩個庶子,總共就有了十四個子女。

這麼多孩子,擠在兩棟三進的宅院中,還有妻妾、內侍、宮女、丫鬟、護院……

整個慶城王府成了人擠人的籠子,朱濟炫晚上想和妻妾進行一下互動,都覺得不方便!

這事,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嬸也不能忍……

最後,朱濟炫把心一橫,反正潞州不是自己的封地,那就不必顧惜民意了,于是開始縱兵為盜,掠奪潞州商戶的宅子,擴建自己的王府,來安頓自己孩子和妻妾。

「這慶城郡王還真特喵的牛叉,三年添了十二個孩子……」听著侍衛講完朱濟炫的經歷,李雲睿也是亞麻呆了,一臉艷羨地說道,「你知不知道他生這麼多的秘訣?教教我唄!」

听了李雲睿的話,侍衛一臉惶然,眼前的小公爺,怎麼能問得這麼直接?

而站在一旁伺候李雲睿的冬雪,听了李雲睿的提問,更是一臉羞紅,心里開始思索,少爺是不是思春了?如果是的話,自己是不是應該主動一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