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8章 問候了一下馬皇後

「李雲睿,如果這樣,屯田子粒必然不夠,到時候數十萬邊軍吃什麼?」這時,朱能站了出來,開口問道。

「換啊,成國公可知道佔城和暹羅等地,稻米一年三熟,他們的稻米吃都吃不完,如果我們拿綿砂糖、香煙、麻布、棉布、兵器跟他們換,你說他們願不願意?願意呢?還是願意呢?」李雲睿笑了笑,說道,「新江口有五千料的福船數十艘,兩千料的大船三百多艘,一個來回,就能拉三百多萬石,來回只要一個月就可以了。」

一料等于0.33噸,五千料就是1650噸,相當于兩萬石,兩千料能拉八千石,如果滿載情況下,確實一次能拉三百萬石,但賬不能這麼算,海上波濤洶涌,狀況百出,萬一出個好歹,就壞了菜了。

從海外買糧食這事,李雲睿早就在盤算了。

明初,大明百姓收的糧食還能果月復,但要論質量,那就只能呵呵了,說句不中听的話,吃得比豬強點。

純白的大米飯,想都別想了;白面的大饅頭,過年都吃不上。

大部分人家吃得都是帶殼粟米或者帶麥麩的麥面,就算李雲睿旗下的那些管飯員工,吃得也是這樣,為啥?

米分精米、粗米,同樣是一石,價格和分量差非常大。

太祖朱元璋當年制定大明寶鈔時,規定一貫大明寶鈔相當于糧一石,這個標準是以米來定的,還是未去殼的粗米,同樣一石去殼的精米,相當于兩、三石粗米。

石是體積名詞,而不是重量名詞,粗米去殼分量本來就少了很多,體積也會變小不少,要把這部分體積填進去的,至少得再搭上一倍的粗米。

這精米,誰能吃得起?

就算李雲睿不心疼錢,他也不能這麼干?

有違公俗良知!當然這只是借口而已,主要還是為了省錢。

李雲睿已經打听好,佔城和暹羅那邊,隨便在地上撒把種子,米都能長起來,再加上一年三熟,米便宜的跟不要錢似的,三、五石米才能換件衣服……

只要朱棣能打開海貿這個口子,李雲睿就準備去販米回來賣。

眾人听了李雲睿的話,紛紛點了點頭。

「此事須從長計議!」朱棣看了看眾人的表情,說道。

「陛下英明!」李雲睿立馬送上一句馬屁。

「陛下,臣等今日前來,是討論如何穩定軍心,現在邊軍還好,京衛之中,已是人心浮動,稍加不慎,恐怕會有不忍言之事……」金忠一句話,又把話題拉了回去。

李雲睿說的這些事情,短期來看,都不可能實現,需要幾個月、乃至幾年才能實現,但軍心浮動是眼麼前的事,火都燒到了……

「李雲睿,你有什麼好辦法嗎?」朱棣听了金忠的話,皺了皺眉頭。

「陛下,我剛才說了,三管齊下……」李雲睿哪里有什麼好辦法?他是今天突然被抓來的,先是給自己洗月兌罪名,然後開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瞎出主意,他能有什麼辦法?

「那些主意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朱棣搖了搖頭,說道。

裁軍,不可能一蹴而就,誰走、誰留都要考慮;裁掉的人如何安置,也要規劃,這不是說一句話就能辦到的事;賣兵器,這倒可行,但是要找買主,要運送,這個過程也需要大半年以上的時間;至于畫餅,倒是可行,但也得讓士兵相信,無論是永樂薯、還是香煙,在大明還沒普及,很多人都沒有概念,畫餅不一定能充饑,搞不好會適得其反!

李雲睿想了想,說道,「要不試試增加訓練強度,加強思想教育……」

在李雲睿看來,京衛這群士兵就是閑的蛋疼,有時間打听各種小道消息,整日嚼舌頭根子,跟老娘們一樣。如果增加訓練強度,讓他們每天累得給狗一樣,哪有精力搞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誰能想到自己給員工開個高工資,還開出麻煩來了……

特喵的,為毛這世上有這麼多紅眼病,還特麼的是有武裝的軍隊。

看來一支沒有信仰的軍隊,妥妥的就是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反噬王權。

「何為訓練強度,何為思想教育?」朱棣听了之後,來了興趣。

「每天早上起床,負重二十斤,二十里越野跑,吃完飯後,練習各種戰陣,一天來上個十遍、八遍的,類似刺殺動作練習,每天做個三、五百遍,總之一刻也不能讓他們閑下來,訓練完之後,那群大頭兵就累趴下,到了晚上,肯定倒頭便睡,哪有精力考慮加不加俸祿?」李雲睿開始解釋道,「至于思想教育,就是要讓士兵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一直沒有信仰的軍隊,總有一天,會反噬大明。一定要讓士兵們知道,他們的使命保家衛國,是捍衛大明國威,而不是為了三瓜倆棗……」

在場的重臣听了之後,一臉無語。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合著士兵們俸祿沒漲上去,反而招來了一堆麻煩,按照李雲睿這樣操作,用不了三天,京衛一半以上的人,每天睡覺連夢都不會做了。

太特喵的凶殘了。

不說別的,就說那刺殺動作練上三五百遍,沒有三個時辰,根本下不來。

無論是刀砍還是槍刺,都需要腰馬合一,不是花架子……

「諸位愛卿,覺得李雲睿這主意如何?」朱棣明白了李雲睿的意思,對李雲睿這個又不花錢,又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非常贊同,但這話不能朱棣自己說出來。

要是朱棣直接拍板決定,那就是不體恤士兵,于自己的名聲不好。

在場的朝臣,都是心思玲瓏之輩,听了朱棣這話,自然明白朱棣的心意,但誰也不想做這個出頭鳥,因為要是傳出去,他們的名聲也不會好了,搞不好被千夫所指。

南京城中百萬百姓,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士兵的家屬……

「陛下,貿然增加訓練…訓練強度,會不會引起士兵反感……」金忠看到沒人說話,主動站了出來。

身為兵部尚書,無論如何,金忠是躲不過去的。

朱棣听了這話,皺了皺眉,看了看李雲睿。

李雲睿看到朱棣瞅自己,苦笑了一下,心里問候了一下馬皇後,然後開口說道,「金大人,增加訓練強度,是為了漲俸祿,這個理由多好啊……」???

金忠看著李雲睿,一臉問號,沒明白李雲睿的意思。

看著金忠一臉疑惑,李雲睿立馬說道,「我們對外宣稱,朝廷將舉行為期半年的軍事訓練,半年後,將淘汰不合格的老弱病殘士兵,剩下的士兵將會漲俸祿,這樣,為了漲俸祿,他們肯定會拼了命的訓練。這樣兵部也就能利用這半年的時間,做各種各樣的準備。」

至于半年後,能不能漲俸祿、能漲多少俸祿,那就不是李雲睿操心的事了。

听完李雲睿的話,金忠略加思索,然後對著朱棣說道,「陛下,臣認為李雲睿所說之法,或可一試!」

「臣等附議!」有人開了局,立馬就有人跟了上來。

本來就是皇帝的意思,現在有人頂頭挨罵了,後面的人就會被忽略。

「既然諸位愛卿都認為這個法子可行,那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要盡快拿出方案,行動起來,免得多生事端……」朱棣最後拍板決定。

「臣等遵旨!」金忠和丘福等人趕緊出班,回復道。

見朱棣同意了自己的主意,秦睿長舒了一口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