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當朱棣和朱高熾讓夏原吉找李雲睿談貸款時,夏原吉就想出了這一招。

可惜,李雲睿的態度很堅決,堅決不讓步,這讓夏原吉很惆悵,沒有李雲睿的外財,想營建北京,難!

現在李雲睿居然指出了自己的難處,夏原吉轉了轉眼珠子,說道,「莫非小公爺有良策?」

「良策倒是有那麼兩個,就怕朝廷不答應呀……」李雲睿笑了笑說道。

「說來听听!」听李雲睿說這話,夏原吉轉了轉眼珠子。

「第一個方法朝廷給我十億貫寶鈔,剩下的事情我一手包圓,不需要朝廷出一兵一卒,不需要朝廷征發一個徭役。」李雲睿開口說道。

「多少?」別的話夏原吉沒听進去,十億貫的數字,愣了愣神,以為自己听錯了。

「十億貫!」李雲睿重復了一遍。

「小公爺可知道朝廷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夏原吉再次確認了數字之後,臉上露出慘笑,李雲睿這是在異想天開啊。

「知道啊!」李雲睿笑了笑,說道,「我只是要寶鈔!我又沒要朝廷的財政收入。」

「這有區別嗎?」夏原吉一時沒明白過來。

「有,當然有,區別大了去了!」李雲睿朝四下看了看,沒有旁人,壓低了聲音說道,「夏大人,寶鈔可以印,和朝廷財政收入不搭噶的……」

寶鈔可以印……

可以印……

印……

夏原吉听完了這句話,腦瓜子嗡嗡嗡的,朝廷印十億貫寶鈔,得一座京城,這生意好像能做……

但隨即,夏原吉冷靜了下來,有陰謀……

自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發行大明通行寶鈔後,朝廷每年少則發行幾百萬貫寶鈔,多則發行一千五百萬貫,三十多年來,總共發行了才不過兩三億貫寶鈔。

就這兩三億寶鈔,把大明百姓折騰的不善,大明寶鈔從一貫換一兩銀子,到十四貫寶鈔換一兩銀子。

如果再發行十億貫大明寶鈔,夏原吉不敢想象,大明寶鈔會貶值到什麼境地,百姓們會不會揭竿而起。

「小公爺可知道大明寶鈔的前塵往事?」思考了半天,夏原吉開口說道。

「知道啊!」李雲睿笑了笑說道,「夏大人是不是想說,朝廷濫發大明寶鈔,導致寶鈔貶值,百姓怨聲載道,民憤極大?」

「小公爺既然知道這事,為何還會除此下策?」夏原吉听了李雲睿的話,更加不明白了。

「那是因為你們不了解什麼是貨幣及貨幣流通的本質……」李雲睿笑了笑說道。

「什麼是貨幣?貨幣流通的本質?」夏原吉听了之後,有些疑惑的看著李雲睿說道,「貨幣不就是錢嗎?貨幣還能是什麼?還有什麼是流通?」

「呵呵,夏大人,錢只是貨幣的表象,而其本質則是一般等價物。是度量產品或者服務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其他人交換權的契約。」李雲睿拿出了後世貨幣理論中,關于貨幣的定義。

夏原吉听著有些拗口的名詞,開始細細揣摩起來。

「夏大人,上古之時,沒有金銀和寶鈔,大家不過是物物交換,你有一只羊,我有三只雞,我們兩者之間可以直接進行交換,所以不需要貨幣。」

「後來,人們發現物物交換存在弊端,比如我有一只羊,想換一些米;但米的擁有者卻想換兩只鵝,于是大家就想了一個辦法,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物品,作為等價物,比如用貝殼。大家規定一只羊十個貝殼,一斤米一個貝殼,這就是貨幣的最初形式。」

「再後來出現了銅錢、金、銀、交子、交鈔和大明寶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是金銀、還是大明寶鈔、亦或是宋時的交子、元朝的交鈔,其本質就是充當交換一般等價物,不知道我這樣說,夏大人理解不?」李雲睿嘴皮子如開炮一般,說了起來。

夏原吉听了李雲睿的解釋後,似乎有所悟,點了點頭。

「夏大人既然明白了貨幣的本質,那麼我們再來說說貨幣流通。」李雲睿笑了笑,繼續說道,「所謂貨幣流通,就是貨幣從所有者手里轉到另一個商品所有者手里。打個簡單的比方,夏大人手里有錢,我手里有貨,你付給我錢,我把貨給你,這就是貨幣流通!只有商品流通起來,貨幣才會流通。夏大人以為然否?」

「的確如此!」夏原吉點了點頭。

「好,了解了以上兩點,我來給夏大人分析一下,大明寶鈔為何貶值。」李雲睿站起身來,在自己的房內,踱起方步,說道,「大明市面上,可流通的商品很少,對普通百姓來說,無非就是柴米油鹽和衣服;稍微富一點的最多也就去個茶館、飯館、酒館。是不是這樣,夏大人?」

夏原吉再度點了點頭。

「以南京城為例,有一百萬人口,出去吃皇糧、穿官衣的人,除去自己種田、紡線、織布的人,南京城需要購買糧食、布料的人不過二、三十萬。作為商家來說,會預估百姓需求的柴米油鹽和布料,備好貨物。」

「假設商家備好了二十萬石糧食、五萬匹布,價值五十萬兩銀子,這個時候朝廷發了五十萬貫寶鈔到百姓手中,百姓轉手把錢付給商家,購買了糧食和布匹,此時,一貫寶鈔可以購買一兩銀子的貨。那麼,寶鈔就不會貶值!」

「如果朝廷此時又發了五十萬貫的寶鈔給百姓,百姓肯定會把錢換成糧食和布匹,但此時市面上已經沒有了,有人就會出高價,從別人手里購買這些物資,直到這五十萬貫,全部花完。到了這個時候,原本二十萬石糧食、五萬匹布,價值五十萬兩銀子的貨物,就變成了一百萬貫。寶鈔和白銀的比例,就變成了二比一。」

「這就是寶鈔貶值的成因,簡而言之就是貨幣的供給大于社會上勞務和商品的供給。」李雲睿說完,停了下來,看看夏原吉。

「原來如此……」听完李雲睿的解釋,夏原吉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

「既然知道了寶鈔貶值的原因,那麼我們再來看,大明真的是貨幣供給大于勞務和商品的供給嗎?」李雲睿說道這里,嘆了一口氣,說道,「朝廷修城、修河、築堤、行軍打仗時,征發的徭役,都是免費;大型工程采購的物資,都是巧取豪奪或者由免費的工匠制作;深山里的水果爛在樹上、家禽賣不出去……」

夏原吉听了李雲睿的話,頓時滿頭大汗……

這是在攻擊朝廷政策啊!

「隨隨便便拉出一項來,就能值個幾千萬貫,但這些錢都化為烏有!」李雲睿繼續說道,「如果給我十億貫寶鈔,我將免費的徭役改成雇佣制,讓普通百姓掙到了錢,他們有了錢就會改善生活,比如買新衣服、蓋新房子、添置家具,這樣就會創造出很多商業需求,商人們就會聞風而動,增加馬力開始生產。到時候有足夠多的商品生產出來,大人還用擔心寶鈔會貶值嗎?」

供應足夠多的商品,讓貨幣供給和勞務與商品供給匹配,通貨膨脹就不會發生,這就是李雲睿提出來的方案,這個想法,李雲睿跟朱高熾也說過,只不過說的沒有這麼詳細。

夏原吉听完李雲睿的話,久久沉默不語。

李雲睿看夏原吉在思考,也就走到窗前,看著外面不說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