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34章 科學、技術、工程的區別

徭役,就是赤果果的剝削!雇佣,也存在剝削,但是你情我願的剝削。

李雲睿要想法把財富向社會底層傳遞,就必須把服徭役這種模式全部廢除!但他不是皇帝,所以他準備用市場手段,來進行降維打擊。

一旦私營冶鐵用了平爐煉鋼法,那麼他們生產的鋼鐵,無論從數量和質量上,都會遠高于官營冶鐵坊,稍微一降價,就會擊垮官營冶鐵坊,那麼徭役就會減少乃至覆滅。

要小心翼翼,一步一步來。

當然這些話,李雲睿是不會告訴金忠的。

「這是為何?」金忠一听李雲睿不賣給兵部,頓時怒從心頭起。

「金大人,兵部在煤化工廠是有股份的,朝廷掙了別人的錢,然後又自己生產,去和別人競爭,有這個道理嗎?」李雲睿撇撇嘴說道,「人家付了幾千萬貫,結果給自己培養出個強大的對手來?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李雲睿這樣一說,金忠頓時有些尷尬。

「話雖如此,但兵部對鋼的需求量有些大……」金忠想了一下,說道。

「那就用錢向那些作坊買!反正這個訂單中,兵部至少也能賺個幾百萬貫!」李雲睿聳了聳肩膀,說道,「再說了,官營作坊的產量不是已經有幾千萬斤了嗎?足夠滿足兵部的需求了。」

一听兵部能賺幾百萬貫,金忠頓時眼楮亮了起來!

幾百萬貫金額大不大?對于個人來說,是非常非常大的金額,但對于兵部來說,這些錢並不算多,連大明二百萬軍隊一個月的軍餉都不夠,聊勝于無。

但兵部和李雲睿達成合作,這才兩個多月,就有幾百萬貫的收入了,如果一年呢?會有多少?不得幾千萬貫?

那時候,兵部的日子就好過了!

想到這里,金忠頓時笑了起來。

「金大人還有什麼事嗎?沒事我要去給學生上課了……」李雲睿看著金忠笑吟吟的樣子,知道不賣設備給官營這事,算是糊弄過去了。

「還有一事,關于火藥的事情……」金忠見李雲睿想跑,趕緊拉住了他。

「這事要等等,現在化學院的人手我還在培訓過程中,很多實驗沒辦法展開,估計要等到十月份,才會開始著手研究……」李雲睿听金忠說起火藥來,假裝無奈的樣子,說道,「不過有個好消息,我師父把配方已經給我了……」

「那配方能給我看看嘛?」金忠一听有配方,瞬間又來了精神。

李雲睿先朝四下看了看,看到四下無人,然後神秘兮兮的蹲在地上,找了根樹枝,開始寫了起來。

金忠一看李雲睿寫得這些鬼畫符的公式,頓時一臉懵逼。

「大人請看,這就是我師父研究的成果,不過我還沒參悟透……」李雲睿假裝神秘兮兮的說道,「我師父最近出遠門了,等他回來,我再問問他老人家!」

說到這里,李雲睿快速用腳將地上的字全部抹掉。

金忠听了之後,點了點頭,有了配方,相信以李雲睿的本事,很快就能出實物了。

想想官山爆炸的場景,金忠至今還心有余悸。天地間居然還有這麼威力的火藥,如果大明能掌握這種火藥,天下誰敢不從?想想就讓金忠激動不已。

兩個又聊了一會兒,金忠才回了南京城。

李雲睿繼續回去和學生們研究起鐘擺來。

「大家觀察了幾組鐘擺的擺動,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實驗做完之後,李雲睿對著學生問道。

李雲睿的話剛落音,墨影站了起來說道,「鐘擺的線越長,同樣幅度的擺動,用時越長!」

「很好!還有嗎?」李雲睿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還有,還有,好像左右擺動的幅度,大小一樣……」墨影有些不確信地說道。

李雲睿听了之後,笑了笑說道,「不錯,再想想,還有嗎?」

墨影想了想之後,搖了搖頭。

「好,現在我們來用數學來推導一下,鐘擺的運動公式。」李雲睿示意墨影坐下之後,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圖,說道,「設夾角為α,線長為l,拉力為T,角速度ω,先做受力分析……」

……

……

「經過推導後,最終周期T=2π*(l/g)開方。」一頓復雜的推導後,李雲睿將結論寫在了黑板上,說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鐘擺的周期與線長有關系,與當地重力常數有關系,是不是這樣?」

下面一大群學生,看了李雲睿的推導之後,也是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李雲睿在說什麼,只是用筆把推導過程記了下來,然後直愣愣地看著李雲睿。

只有兩三個人,能夠基本理解李雲睿的推導過程,見李雲睿問,便點了點頭。

「在前面的課程中,我給大家說過,在同一地點,重力常數是相同的。」李雲睿環視一下所有人,說道,「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制造一個鐘擺來計時?」

「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用鐘擺計時?和圭表、沙漏一樣計時?妙啊……」

「……」

學生們听了之後,開始議論起來。

「大家靜一下,今天我借鐘擺的例子,給大家來講一下我天天給你們念叨的科學、技術、工程的區別。」李雲睿雙手壓了壓,示意學生們安靜下來。

很快墨家的學生都把嘴巴閉上,豎起耳朵來。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無用之用,以鐘擺為例,這個現象你們經常會看到,習以為常,覺得研究這個好像沒有用處?是不是?」李雲睿開口說道。

眾人听了之後,點了點頭。

「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一旦你有了好奇心,用心去觀察,用時間去研究,就可能得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結論,比如鐘擺的周期公式!」說道這里,李雲睿在黑板上,用粉筆將公式劃了出來,繼續說道,「看,這就是科學的結論!」

學生們听了之後,又紛紛點頭。

「科學知識本身沒有高低之分,任何人都可以研究,但你要有足夠的好奇心,去觀察某些規律,盡量將其量化!」李雲睿又說道,「所以你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科學家,但你們要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專注力。」

這話說完,學生中引起一陣騷動。

「好,同學們,等一下再討論!」李雲睿抬手壓了壓,說道,「我繼續講技術是什麼?技術是有用之用,由量化目標所驅動。還是以鐘擺為例,我們知道了鐘擺的原理後,制定了一個制造計時器的目標。在這期間,我們需求尋找各種手段,來達成這個目標,這就是技術之用。」

「李老師,我們墨家是不是就是技術之用?」學生中有人開口問道。

李雲睿听了之後,笑了笑,說道,「可以這麼理解,墨家的知識大多數是經驗,沒有理論支撐!只強調為了實現某種目標,尋求技術手段,而不刨根問底,從底層邏輯開始研究,猶如無根之木!這樣的傳承一旦斷了,就需要從頭開始,重新積累!」

「原來如此……」學生听了之後,點了點頭。

「秦朝時,直道是有木軌,牛馬可以拉著重物在軌道上飛馳,這個技術應該是你們墨家的,但一千年過去了,這個技術卻失傳了?是什麼原因?」李雲睿看了看學生後,自問自答道,「因為會這門手藝的人,沒把技術傳下來!力學部分的知識你們已經學習完了,如果現在,我讓你們把軌道技術復原?你們能不能完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