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5章 給人家小鞋穿?

朱允炆登基之後,以黃子澄為首的文官,提出了寬刑省獄的建議,不再用嚴刑峻法約束天下子民。理由非常簡單,聖君當以仁義教化天下,把朱允炆捧到了聖君的高度。

朱允炆被黃子澄捧得暈暈乎乎,就下旨修改《大明律》,把朱元璋規定的很多嚴厲刑罰廢除,刪掉了許多死刑條款,同時將都察院改為御史府,由審查刑事案件的機構,改為宣揚教化,反對腐敗的機構,主張以德服人。

這樣一來,文官們最開心了,貪污腐敗、貪贓枉法這些罪名,都成了輕罪,乃至于不予追究。一時間,朱允炆寬厚仁慈,有聖君之相的美名傳遍了士林。

注意,這里是士林,而不是百姓!

《大明律》中很多嚴刑酷罰都是針對官吏的,官吏的主體都是讀書人,而當時控制輿論的也是這些人。朱允炆在歷史上能夠留下很不錯的口碑,還有很多人為他殉葬,原因就是讓這些讀書人受益了。

寬省刑獄的政策受益最大的就是文官,他放開了太祖朱元璋套在文官頭上的枷鎖,打開了大明文官集團貪腐的潘多拉魔盒。

從建文開始直到崇禎為止,大明文官集團貪腐就沒停過……

「打得一手好算盤……」李雲睿听了李景隆的講述後,不禁咋舌。

「說起來,為父也是寬省刑獄的受益者……」李景隆苦笑了一番,說道。

這話一出,李雲睿瞬間明白了李景隆的意思。

白溝河之戰,李景隆五十萬大軍被朱棣擊敗,喪師辱國,依律當斬,至少是削爵,但李景隆僅僅被召回南京,卻並未治罪。御史大夫練子寧、宗人府經歷宋征、御史葉希賢紛紛上疏,認為李景隆「失律喪師,懷貳心」,應予誅殺。黃子澄慚憤不已,請求誅殺李景隆,以謝天下,建文帝對此一概不听。

「看來我們曹國公府還受了朱允炆的不少恩惠……」李雲睿說這話時,有些不好意思。

「也不能說是恩惠,當時朱允炆急需籠絡勛貴和武將,如果他對為父下狠手,恐怕皇帝能提前兩年上台。」李景隆表示並不領情。

政治,果然處處是算計,你算計我,我算計你,皇帝算計群臣,臣子算計皇帝,李雲睿的頭有點大。

「朱允炆登基伊始,就自毀長城,將自己擺到宗室、武勛、淮西文官的對立面,這是自取滅亡啊!」李景隆看著一臉目瞪口呆的李雲睿,說道,「所以,當皇帝起兵時,淮西派的勛貴、將領和文官,就默契的達成了一致,出工不出力,任由兩人爭斗……」

「所以,你率軍攻打北平時,瞿能要攻下城門你及時叫停;白溝河大戰,朱老四被圍了,你就放水讓救兵去救他?」李雲睿又回到了兩人今天最初討論的問題上。

「也是,也不是!」此時李景隆臉色略帶一點愧色,說道,「作為武勛,哪個不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為父率領五十萬大軍,以全國之力對陣一隅之地,即使不能取勝,也不至于敗得很慘。」

「瞿能此人,少時從軍,善騎射,作戰勇猛且經驗豐富,以雄才大略之名,聞于朝野。但為人非常倨傲,看不上為父,常在軍中說為父是紈褲子弟,寡謀而嬌,色歷而餒。身為副將,卻不肯听為父的調遣,很多時候願意自作主張,單獨行事。」

「嘖嘖嘖……」李雲睿听了李景隆的解釋,不禁咋舌。難得李景隆這麼高評價一個人,看來瞿能此人的確有實力,說道,「所以你就給人家小鞋穿?怕人家立下大功?」

瞿能的父親瞿通,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鐵桿心月復,大明建國後,瞿通先後被封為鳳陽衛指揮使,大都督府僉事。瞿通去世後,瞿能子承父業,接任四川都指揮使,數次出兵平定西南蠻民叛亂,還和藍玉一起平定了月魯貼木兒之亂,和沐英聯合擊敗了緬甸軍隊。

由此可見瞿能的實力,確實如李景隆所說。

朱允炆下令李景隆帶兵出站時,緊急從四川征調能征善戰的瞿能,帶兵前去北平助戰,算是幫李景隆查缺補漏。

李景隆自洪武十九年襲爵,一直在湖廣、陝西、河南等地,幫朝廷練兵,但他沒有實戰經驗,臨陣指揮肯定不如瞿能。

「為父豈是那種心胸狹窄之人……」被李雲睿鄙視了,李景隆開始辯解起來,說道,「朱允炆賜為父便宜行事之權,如果怕他立功,可以隨便找個理由,將他拿下便是,為父何須給他穿小鞋!」

李雲睿听了這話,打死都不信,很隱晦地翻了翻白眼。

「當日瞿能未經我的允許,私自帶著其子瞿郁、瞿陶,領了一千余人,借黑夜之機,乘張掖門守軍不備,攀登到城牆之上,砍斷了城門的繩索。瞿能帶領的人很少,無法繼續前進,他就派人回大營報信。」李景隆開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眼神中帶有一絲迷離,說道,「為父接到信報,已是夜深人靜,懷疑有詐,沒有及時派出援軍。世子朱高熾當時快速組織了反攻,瞿能帶兵退回了大營。當晚,世子命人將北平城用水打濕,正值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第二天早晨城牆已經結冰……」

「那為何世人都說你嫉賢妒能……」李雲睿還是有些懷疑,李景隆是在給自己開月兌。

「白溝河之戰,我令瞿能父子率先出戰,督師奮戰,與燕軍正面對陣,所向披靡。皇帝下令兀良哈三衛的一萬精騎布陣,直沖瞿能的中軍,雙方大戰一個多時辰。」

「後來雙方久戰不下,皇帝親率數千精騎,突然殺入左軍,準備左右夾擊瞿能。為父親率三萬步騎,準備抄燕軍後路,雙方大戰正酣之時,一陣怪風刮來,將為父的大 刮斷,導致軍心大亂。」

「皇帝乘風縱火,彼時煙焰漲天,為父無法收攏軍隊,士兵亂作一團,只能各自突圍回撤。瞿能父子見軍陣大亂,便主動駁馬迎敵,馳入陣地,希望掩護大軍主力回撤,結果被高陽郡王乘亂擊落馬下,其子瞿陶也不幸被殺!」

「算上去,瞿家父子也算是為父的救命恩人。我本就是敗軍之將,多擔一個嫉賢妒能的罪名,成全一下瞿能的威名,又有何妨……」

李景隆說完,長吁了一口氣,眼神中泛起一絲淚光。

這算是悔恨的眼淚?李雲睿有些懷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