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關于主要人物的幾點說明

目前,本書發布字數將近十萬,隨著朱由檢的‘敗家故事’逐步展開,一些歷史人物陸續登場。

鑒于有讀者留言,吐槽本書前期出現的幾位‘主要配角’不夠著名,以及節奏、劇透等,特說明一下。

一、本書前期出現的宋應星、徐光啟、茅元儀、鄭芝龍等人,在很多關于明末的歷史文中,幾乎很少出現,即便出現,也往往一筆帶過。

作者菌對此頗為疑惑。

當然,也很遺憾。

這幾位明末人物,在海外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怎麼在我們的歷史文中,與那些所謂的名臣(貳臣)袁崇煥、錢謙益之流相比,竟成為一個點綴?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茅元儀的《武備志》,在國內似乎默默無聞,只有一些文科生才了解一二,其實,在海外,無論是當時還是眼下,他們的著作一直都是熱門研究對象。

比如,二戰中著名的大殺器【喀秋莎】的研發,最早、最直接的參考文獻便是這兩本書……

而鄭芝龍就更不用說了。

第一個大規模向台澎寶島移民,並順手將荷蘭洋毛子打趴下的,不是鄭成功,而是他老子鄭芝龍!

二、關于小說節奏問題。

有讀者吐槽,這本歷史文不夠爽,不夠快,主角不夠殺伐果斷。

這是作者菌的錯,同時,也是歷史的錯。

這本《敗家子》並非一本小白文,雖然采用的表述方式是系統文,猛然一看是歷史爽文,但作者菌嘗試過,在開局的這十萬字里,做不到。

真的做不到快而爽。

一個爛透的大明朝,一位沒接受過任何皇帝培訓的‘閑王’登基,一面是文官清流的鼓吹、忽悠,一面是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專權’,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弄死幾萬次……

爽個屁。

苟起來猥瑣發育才是王道啊。

同時,作為一本對大明滅亡進行探究的歷史文,作者菌的見識、文筆限制太大,做不到游刃有余,這就很憋屈啊。

所以,這本書前期十萬字里,真的爽不起來,也快不起來。

(真後悔沒有寫成模擬器類型,那樣才能爽的飛起!)

三、關于本書中後期的一些劇透。

流寇、建奴、西南西北紛亂,在這本書里所佔篇幅不會很大,但絕對熱血。

預計在上架前,會搞定一些基礎建設、科研開發等,然後,開戰。

中後期,絕大多數為海外征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