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章勒石北海,遠望冰洋

宋軍攻破上寧府後,稍作休整就繼續沿著混同江北上進軍。

雖然在上京成功擄獲了金國的皇帝、妃嬪以及大量文武官員,但女真人的大量勛貴在圍城前就已經向北逃竄。

這其中就包括金國的各位太子。

金國太子實在是太多,完顏阿骨打的兒子可以被稱為太子,完顏阿骨打的孫子甚至就是皇儲,而當今皇帝完顏吳乞買的兒子輩們也可以稱為太子。

這一個個皇室子孫在當下都具有皇位的繼承權。

尤其完顏吳乞買的嫡長子完顏宗磐,在開戰前也逃到了北方,欲整兵南下,救援上京。

他也明白,外無必救之兵,則內無必守之城。

只是宋軍攻陷上京的速度太快,他還沒來得及組織起軍隊救援,大金國就滅國了。所以他成為了大金權力接替的第一順位。

但這種時局,沒有哪位金國太子會發瘋的跳出來,宣布繼承大統。那只會導致自己立即成為宋軍的打擊目標。

一個民族,如果所有人都這麼想。沒有英雄出來擔當重任,那就不可能力挽狂瀾。

這些太子們都希望穩健發育,但又都野心勃勃,就導致所有女真人無法團結在一起,形勢成為一盤散沙。

大敵當前,這些人還在內斗不止,互相拉扯,爭取力量。

所以宋軍一路披靡,三十幾萬宋軍兵分三路,攻城略地,將各處孱弱的城池納入大宋的管轄。

而趙桓則帶著十萬精銳一路向北,沿著混同江一路開打到了北海。

混同江雖然是一條自南向北的河流,但在最後的出海口卻方向急轉,最後百余里變成了自西向東。

這片出海口被金國稱為廟街,隔海數十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庫頁島。

講道理,大軍打到這里,已經沒有了什麼經濟、軍事價值,就算在最繁華的廟街一帶,人口也只有寥寥幾百戶。

金國也就是派個官吏過來對這里的部落收稅,對中原十萬大軍而言,其經濟價值完全不值一提。

但趙桓還是堅定的帶著十萬大軍開赴過來。

數萬大軍列陣在北海海岸,官員們忙碌于立勒石記功,趙桓則帶著最信任的虞允文站在海岸邊,遙望碧藍的大海,看著海鷗在岸邊飛過。

虞允文贊道︰「官家文治武功,三代以降,近古未有。提兵至北海,除蘇武之外,官家實乃中原第一人,今勒石記功,傳之萬世,即便萬世之後亦頌皇上為堯舜之君。」

「勒石記功。」趙桓感慨一聲︰「朕之所以大費周章,也要帶著大軍抵達這里。就是讓後世銘記,天子富有四海!無論東海、西海、南海、北海,都不是神話典籍中的遠方。而是我中原王朝必須鞏固的邊疆!」

「如果北海不在疆域之內,西海、昆侖漫布胡塵,如何有顏面禱告禱告諸夏先祖。天子又如何敢稱官家?」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洪荒之際,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帝嚳曾經遺跡的地方,朕作為大宋官家,誓要全部收回!」

「朕要帶著大宋遠邁先人功績,開創一個更廣闊的日不落帝國。」

虞允文大受震撼,原來儒家設想的最高目標,致君堯舜上,對官家而言只是一個勢必要跨過的前人功績。帝國還有前人從未設想過的宏偉藍圖與盛大榮耀。

這一刻,他是如此深刻的感受到儒家的理念已經深深的落伍于時代。面對王朝這種亙古未有的盛世藍圖,儒家甚至沒有理論指導,如果功績超越了三皇五帝,應該怎麼治理這個廣闊帝國。

虞允文喃喃道︰「日不落之國,該是何種盛景?」

看著虞允文似乎很難想象日不落的盛景,趙桓笑著說道︰「其實距離我朝並不遙遠。卿知道在北海之北是什麼嗎?」

虞允文博學多識,很輕松的答道︰「《唐會典》記載是冰洋。」

「沒錯,是冰洋。」趙桓感慨一聲。

如今的大宋,剛覆滅金國,兵鋒直抵北海,可謂盛世輝煌。

所以宋室君臣是有資格說一句,治隆漢唐的。

也正是因為接近了漢唐的水準,才更能體會當年所謂的盛唐氣度。

其實中原一直是知道北冰洋的,因為那里曾經是中原疆土!

沒錯,屬于大唐疆域。

當地的部族首領于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內附。

內附,與羈縻是完全不同的。

內附就是指這個部落將土地、人口、臣民全部獻給大唐,成為大唐的一部分。

這種事,如果不翻看典籍,只靠想象,根本難以理解。

如果不是大宋接近了盛唐時巔峰氣度,擁有了俯視諸雄的心態了,普通臣民就算是看著典籍,也會有所懷疑。

無論是《唐會要》,還是《通典》都詳細記載了這次北極部落內附。

「骨利干處北方瀚海之北,二俟斤同居,勝兵四千五百,口萬余人,草多百合,地出名馬,其國北接冰海,晝長夕短,日沒後,天色正曛,煮一羊胛才熟,而東方已曙。蓋近日出之所也。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內附。」

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其實就是我晚上煮肉,羊肉還沒煮熟,天就明了,而北接冰海,聯系上下文之後,就知道說的是什麼地方了。

後世稍微學過地理,看最後一句話就應該很清楚了,這描述的是北極圈極晝的情況,而這個地方是唐朝的北疆,然而就算是有史書的明確記載,後世在畫唐朝地圖的時候,也沒人敢這麼畫。

這是真正意義上先輩強大到讓後人不敢承認的寫照,因為承認了的話,後人大概連顏面都沒有了。

而如今大宋已經有了遠邁漢唐的底蘊,趙桓可以直視前人的功績。

對虞允文澹笑著說道︰「日不落帝國,便是如骨利干一般,日落在西,而東方已曙。總有一片土地,在陽光照耀之下!」

「而且這也只是大唐時曾經屬于我諸夏的輝煌。朕希望,大宋的百姓,能踏過冰洋,看一看冰洋是否就是世界盡頭。在冰洋的對岸,又究竟是怎樣的風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