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出將入相,千古一人

三月,草原上春暖花開,綠草如茵之時。

皇帝御駕親征行營司抵達沉州。

此時僅護衛在御駕附近的軍隊就多達三十余萬。因為再向前,就要抵達金國上京所在的會寧府了。

三十幾萬禁軍停頓在這里稍作休整,同時也等南方的神武後軍攻破金國的東京遼陽府。

無論沉州,還是遼陽府,這些名字對諸夏而言都不陌生。

可以說御駕親征以來,雖然拓土上千里,但大宋禁軍其實還是在漢地十八省的範圍內兜兜轉轉,充其量算是恢復了大漢邊疆,連大唐的疆域都沒走出去。

所以在各路高歌 進,捷報不斷地形勢下,親征行營司軍兵將校都既安心又振奮,全軍士氣如虹。期待著繼續向北進軍,尋覓金軍主力決戰,一戰徹底擊垮女真。

在這個明媚春日,一切地形勢都利好于大宋。

而在正停頓休整的親征行營司地大營內,趙桓更是臉上笑容洋溢,比姨母笑還要和藹。看著眼前年輕人的目光,比看親兒子都親。

不,就算十個兒子,也比不上眼前這個年輕人在他心中的分量。

因為這個年輕人名叫虞允文,位居樞密院守闕書令史。是剛剛通過吏部選試進入國家基層的學院學子。

雖然這個官職只是低階文吏,負責軍事參謀,出言建策。

但依舊掩飾不住他身上的絕世才華。

出征僅一個多月,他在大營地圖前介紹軍情時的談吐與見識就震驚了趙桓。

當詢問了他的名字後,趙桓更是欣喜若狂。

這可是虞允文,被共和國偉人稱之為「偉哉虞公,千古一人」的南宋出將入相第一人。

作為一個書生,他卻打出了南宋歷史上最著名的對金大勝——采石之戰。

采石之戰時,金國皇帝完顏亮提兵五十萬南下,意氣風發,有混元宇內,一統天下之志。

兵臨南方之時,親自寫下了︰「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詩詞。

其當時心境與豪情,此時此刻的趙桓無比理解。

但正是這位書生虞允文在一片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下,帶著兩萬宋軍逆勢而上,中流擊水,一戰擊潰完顏亮五十萬大軍。徹底粉碎完顏亮意圖覆滅大宋的野心。

其戰功完全不弱于三國之赤壁,南北朝之淝水。

如果趙桓這次興師動眾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被金國一位將領率寥寥數萬人一戰擊潰,他也會一生銘記對手的名字,不惜一切代價弄死對手。

但顯然這種戰敗是不可能發生的。先不說,大宋軍隊是三路分兵,齊驅並進。

有虞允文做參謀,趙桓就不可能落入那種慘境。

這位被趙桓當作大宋鎮國之寶的年輕官員,今年二十二歲,出生于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其先祖虞殷是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的七世孫,其發跡便是因為曾擔任仁壽郡守。

仁壽郡即隆州,就在宋軍前方不到百里,是金國上京的西側門戶。

宋金兩軍勢必會在虞允文家族興起之地殺的血流成河。

其實說起來當今離大唐是真不遠,虞殷距離大唐開國時的虞世南只差七世,而盛世的標志之一就是五世同堂。如果生逢盛世,他的爺爺就曾見過大唐的開國功臣。

隨著光陰荏冉,到了如今大宋,虞殷的後人虞允文又再一次踏上了這片土地。

虞允文看著地圖上的隆州也產生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大宋終將沿著先人腳步,逐一收復故土,重現輝煌!

收拾了一下內心的激動,虞允文轉向一旁坐著喝茶的當今天子,恭敬行禮,例行介紹形勢,說道︰「官家,王師神武左軍都指揮使李彥仙攻克雲內州後正按部署向西夏境內進軍,如今已經走到了黑山威福軍司,將匯合神武右軍一同覆滅西夏境內的金軍主力。」

趙桓點了點頭,西夏境內的戰事激烈而又焦灼。相比于其他兩路戰場上的縱橫捭闔,一月千里。

宋金兩軍在西夏戰場上打的更激烈,也更謹慎。

局勢沒有出現碾壓之態。

這兩位當世軍神的表現驚掉了四方各國無數君臣一地下巴。

號稱當世最頂級的名將,都是戰無不勝的軍神,但這一戰的兵法表現上卻像是個初學打仗的呆頭鵝。

各自帶著兩國最精銳的十幾萬大軍,卻只不斷向兩翼分兵結寨,深挖戰壕,小股試探。

這仗打得跟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時沒有任何區別。

更巧的是,他們對峙的戰場都跟三國時相據不遠。

這讓關注著這里,打算偷師學藝的四方各國都不禁吐槽。

這片土地是有什麼詛咒嗎?

凡是「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的絕世名將,到了這里就失去了往日摧枯拉朽的特點,只會結硬寨,打呆仗。

什麼天降流火,什麼分兵奇襲,什麼斷敵糧道,統統沒有出現。

但這恰恰是最頂級將領的對峙的正常表現。在勢均力敵、沒有勝算之前,雙方都在試探,削弱對手側翼,等待敵軍糧草不足,或等待自己援軍到來。

而這方面,岳飛顯然佔盡了戰略優勢。

完顏婁室從西夏國都興慶府劫掠的財富、糧草再多,也有耗盡的一刻。

而大宋援軍的抵達,也將勝利天平迅速倒向了岳飛一側。

完顏婁室的一生之敵,李彥仙帶著大宋精銳神武左軍從後方包圍過來,已經算是徹底完成了對金軍主力的合圍。

而隨著戰略態勢的清晰,一直躲在邊緣觀戰的西夏軍也終于回想起來,他們才是這一戰的最初參戰方之一。

所以李乾順也親自帶著五萬余西夏軍隊從西涼府趕赴進戰場。

報國仇家恨是假,搶奪金軍從西夏國都劫掠的財富才是真。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岳飛已經當得起大宋最優秀軍事統帥之稱。

他將金國最精銳的十幾萬軍隊死死困在了西夏,對這場浩蕩的建業北伐就是最大的功勛。

金國沒有了這支精銳主力,在封建時代等于失去了九成的軍事力量。剩下的烏合之眾,面對四十萬精銳宋軍,已經難以維持形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